第两百五十一章 转移
张御理解了方谕中的意思,在造物修士的事机败露后,这件事必然会造成极为深远的影响。
作为一府玄正,他对待造物的态度可谓极其重要,若是他在随后上奏玄廷的附书上对造物表示排斥或者要求压制,那么玄廷很可能会考虑他的建议,甚至还有可能会对造物派进行打压。
毕竟现在的天夏,是由以玄廷为首的修道人主宰的,可短短数百年发展起来的造物派力量十分有限,放眼天夏诸洲,还远不足以与修士相提并论。
在张御看来,造物本身其实不存在对与错,造物的发展其实也给天夏的军事民生提供了巨大的便利。
可这样的东西必须有所束缚,以往虽有一定的规令限制,但做得还是不够。
不过这也很平常,造物发展对上层修道人来说时日尚短,有些问题也是以往从来没有出现过的,而且就眼下来看,其所带来的好处更大于弊端。
而且他心中清楚,造物修士这件事,其实光凭天机院本身,那根本做不到,这里面实际上是因为有上层大能的参与和引导。
如果没有上层大能的指点,再给他们一百年也未见得做成这等事。
所以问题的根源并不是在造物上。
而抛开这些来说,他也不可能就这么简单粗暴将造物技艺给剔除了。
方谕中方才说得没错,只是光州一地,围着天机院打转的就足有百万人。
青阳上洲二十三州,每一州都拥有天机院,即便没有光州规模这么大,可涉及的人数同样不少。
再加上造物所用的各种材料更不是凭空而来,还有各种菌灵的采集和培育,各州郡上下所牵扯到的生民又何止千万。
无论从哪个方面去考虑,都不可能这么轻易的将这条路给否定了。
他思定之后,平静言道:“我知道方总院的意思,我可以和方总院明言,在随后交给玄廷奏书上,我对造物之事会有一个公正的论断,不会有所偏倚。”
方谕中直视着他,最后点了点头,道:“那我就代青阳上洲千千万万的工匠谢过张玄正了。”说完之后,他端起双手,正容对张御一个揖拜。
张御道:“方总院,如果你没有什么再要交代的,也没有什么东西要收拾的话,那么就随我一同离开此处吧,你所犯下的罪过,过后自会有一个恰当的判审。”
方谕中坦然道:“方某愿意接受天夏律令的裁审,只是方某还有一件事,需要与玄正明言。”他微微一顿,语声略显沉重道:“关于造物修士的技艺,可能已是传出去了。”
张御眸光微闪,道:“可能?这是何意?”
方谕中叹道:“玄正或许已经知道了,我自身是一个造物,我在青阳天机院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发展造物技艺。
其中有关造物修士的技艺,我在我自己无法控制的前提下,已经转移了出去。”
张御凝视他道:“方总院把这些技艺转交给谁人了?”
方谕中苦笑道:“这正是方某要说的。”他点了点自己脑袋,“方某是在近乎无疑是的情形下做得这件事,所以并不知道传给了什么人。”
他叹了口气,道:“抱歉了,方某此前受制于人,必须按照之前根植在意识内的命令去行事,现在做完这一切,我才算获得自由,现在的我,才算是真正的我。”
张御心下一转念,道:“方总院最近应该没有离开过天机院,那么你是用什么办法转移这些技艺的?是拜托给了谁人了么?”
方谕中沉声道:“我事后查过,我没有拜托任何人,不过我根据我自己查证,应该是通过外层传递的方式送出去的。”他顿了一下,“这里不排除下层。”
张御思忖道:“外层和下层么……”
所谓的外层,是相对于天夏诸洲如今所在的地域来说的。天夏在外层建立了大量的堡垒和军事要塞,据说天夏到来此世之中所用的天城就有不少停留在那里,并用以来应付外层的敌人。
如泰博神怪、魇魔之流,其实全都是从外层进来的。
而一些微小物事和传讯,则可以通过一定的手段,利用间层的跃迁直接送达外层。
过去浊潮的影响下,青阳上洲因道途断绝,与玉京和外洲最常用的交流方式,就是通过外层传递。
只是这样的交流方式并不稳妥,因为外层的复杂性,信息极容易流失和损坏。
而下层的话……
对此他听说过一些,但了解也是不多。
他思索片刻,道:“我在来此之前,截住了回转总院的魏护卫一行人,负责记述的窦师匠当还未曾把最后的记录交给方总院。”
方谕中道:“是的,我所传出的,只是此前乌制院他们交给总院的技艺和记录,但是涉及到最后的部分都是没有,正如玄正所言,魏护卫还并没有将此携带回来。”
张御微微点头,这是一个好消息,这说明方谕中所传递出去的技艺并不完整。
哪怕他不是工匠,也知晓造物技艺这东西差一点都会偏差极大,更别说缺少了最为关键的一部分了。
可仍然对此不能掉以轻心,因为乌制院他们毕竟是成功了,他们能成功,那么其他人也有成功的可能。
他问道:“方总院,假如有人得到了这些技艺,你认为他们可否凭借这些将缺失部分补充完整?”
方谕中道:“那要看得到的人是谁了,假如是一名技艺精湛的大匠,那么什么都不好说。”
张御道:“我也知道认识不少大匠,也知道大匠你们天机院中地位最为尊崇,在你看来,一名这样的大匠在这件事里面究竟能起到多大的作用?”
方谕中回道:“评判一名大匠,最根本的标杆,就是看他能否跳出图谱的束缚,创造出独属于自身的技艺,只有凭着自己的经验和认知,只用原生菌灵就能独立打造出上乘造物的工匠,才能称之为大匠。”
“真正的大匠,对造物的理解和见识,已经远远超脱了一般的工匠,若说工匠会的技,师匠掌握的是术,那么大匠探索的就是道!”
“不过如今的大匠,有一部分只是一个资历的认可,并不具备这样的出众能力,可能承担这样的头衔,至少在技艺上是合格的。”
张御点了点头,这般看来,一个技艺精湛的大匠,的确能够创造出许多看似不可能的奇迹,说他们也在寻道真不为过,这件事他也不能轻忽,需要设法查探一下那些技艺到底被转去了哪里。
他见方谕中再无有什么要说的了,便带着其人出了总院枢厅,将其暂时交给万明道人看押。
因为这次的事涉及各方,如何处置此人,下来除了需与两府那边进行沟通之外,他会在过后与恽尘一起上书玄廷,并交由玄廷来裁断。
在方谕中被暂时看押起来后,为了避免意外,他又令百余名修士进入总院枢厅,进行最后的排查。
半天之后,一名修士走了出来,拱手言道:“玄正,我们已和那几位愿意配合的师匠一同查验过了,里面并没有留下什么危险的物事,只是我们在旁边一间密室找到了这些东西,但是无法辨认是什么。”
他侧过身,道:“端上来。”
后面一名役从托着一块玉盘走上来,他掀去上面的盖布,显露在下面的是几块残破的石板,上面刻画着许多古怪晦涩的符号。
张御见到之后,目光微微一凝。
这东西与当初他养父留给他的石板十分相似,他拿起一块看了看,没错了,就是一样东西。
他心下想了想,养父当初留下了关于这石板的不少线索,看去是希望他去寻找这些东西,但是他有自己的路,而且当时自认实力也不够,所以后来并没有去找寻,没想到又在这里看到了相类似的东西。
他觉得这件事并不简单,于是带上了这些石板找到了被看押在大厅之中的方谕中,向他问道:“方总院,你认识这些石板么?”
方谕中看了一眼,道:“这应该是我曾经搜集过的石板,但是这并非是出于我的自愿,应该打造我的人赋予我的,我在传出造物修士的技艺后,就失去了一部分的忆识,其中也包括这部分。”
张御见他这里问不出什么,便一拂袖,把这些石板给收了起来,准备回去之后再作译读。
因为天机院中此刻已无需他坐镇,便迈步自正面走了出来,此刻正值日映时分,外面的阳光温暖和煦,天机院原本冷硬的壁垒上也是多了几分暖色。
他负袖站在广场之上,见到那些有着鲜丽羽毛的造物灵禽又是再度归来,有的并在日光沐浴之下翩翩起舞,颇为赏心悦目。
他在看了一会儿之后,忽有所感,抬头望去,见天空之中飘荡着一驾云舟,上面站着一个手持朱色玉箫的白衣女子,并对着他万福一礼。
他记得这是那日在白秀斗战之时外海之上见到的女修,看去似非是青阳上洲的修道人,这会儿出现在在这里,似是寻他有事。
他心下一转念,便就乘光而起,须臾来到了云头之上。
……
……
作为一府玄正,他对待造物的态度可谓极其重要,若是他在随后上奏玄廷的附书上对造物表示排斥或者要求压制,那么玄廷很可能会考虑他的建议,甚至还有可能会对造物派进行打压。
毕竟现在的天夏,是由以玄廷为首的修道人主宰的,可短短数百年发展起来的造物派力量十分有限,放眼天夏诸洲,还远不足以与修士相提并论。
在张御看来,造物本身其实不存在对与错,造物的发展其实也给天夏的军事民生提供了巨大的便利。
可这样的东西必须有所束缚,以往虽有一定的规令限制,但做得还是不够。
不过这也很平常,造物发展对上层修道人来说时日尚短,有些问题也是以往从来没有出现过的,而且就眼下来看,其所带来的好处更大于弊端。
而且他心中清楚,造物修士这件事,其实光凭天机院本身,那根本做不到,这里面实际上是因为有上层大能的参与和引导。
如果没有上层大能的指点,再给他们一百年也未见得做成这等事。
所以问题的根源并不是在造物上。
而抛开这些来说,他也不可能就这么简单粗暴将造物技艺给剔除了。
方谕中方才说得没错,只是光州一地,围着天机院打转的就足有百万人。
青阳上洲二十三州,每一州都拥有天机院,即便没有光州规模这么大,可涉及的人数同样不少。
再加上造物所用的各种材料更不是凭空而来,还有各种菌灵的采集和培育,各州郡上下所牵扯到的生民又何止千万。
无论从哪个方面去考虑,都不可能这么轻易的将这条路给否定了。
他思定之后,平静言道:“我知道方总院的意思,我可以和方总院明言,在随后交给玄廷奏书上,我对造物之事会有一个公正的论断,不会有所偏倚。”
方谕中直视着他,最后点了点头,道:“那我就代青阳上洲千千万万的工匠谢过张玄正了。”说完之后,他端起双手,正容对张御一个揖拜。
张御道:“方总院,如果你没有什么再要交代的,也没有什么东西要收拾的话,那么就随我一同离开此处吧,你所犯下的罪过,过后自会有一个恰当的判审。”
方谕中坦然道:“方某愿意接受天夏律令的裁审,只是方某还有一件事,需要与玄正明言。”他微微一顿,语声略显沉重道:“关于造物修士的技艺,可能已是传出去了。”
张御眸光微闪,道:“可能?这是何意?”
方谕中叹道:“玄正或许已经知道了,我自身是一个造物,我在青阳天机院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发展造物技艺。
其中有关造物修士的技艺,我在我自己无法控制的前提下,已经转移了出去。”
张御凝视他道:“方总院把这些技艺转交给谁人了?”
方谕中苦笑道:“这正是方某要说的。”他点了点自己脑袋,“方某是在近乎无疑是的情形下做得这件事,所以并不知道传给了什么人。”
他叹了口气,道:“抱歉了,方某此前受制于人,必须按照之前根植在意识内的命令去行事,现在做完这一切,我才算获得自由,现在的我,才算是真正的我。”
张御心下一转念,道:“方总院最近应该没有离开过天机院,那么你是用什么办法转移这些技艺的?是拜托给了谁人了么?”
方谕中沉声道:“我事后查过,我没有拜托任何人,不过我根据我自己查证,应该是通过外层传递的方式送出去的。”他顿了一下,“这里不排除下层。”
张御思忖道:“外层和下层么……”
所谓的外层,是相对于天夏诸洲如今所在的地域来说的。天夏在外层建立了大量的堡垒和军事要塞,据说天夏到来此世之中所用的天城就有不少停留在那里,并用以来应付外层的敌人。
如泰博神怪、魇魔之流,其实全都是从外层进来的。
而一些微小物事和传讯,则可以通过一定的手段,利用间层的跃迁直接送达外层。
过去浊潮的影响下,青阳上洲因道途断绝,与玉京和外洲最常用的交流方式,就是通过外层传递。
只是这样的交流方式并不稳妥,因为外层的复杂性,信息极容易流失和损坏。
而下层的话……
对此他听说过一些,但了解也是不多。
他思索片刻,道:“我在来此之前,截住了回转总院的魏护卫一行人,负责记述的窦师匠当还未曾把最后的记录交给方总院。”
方谕中道:“是的,我所传出的,只是此前乌制院他们交给总院的技艺和记录,但是涉及到最后的部分都是没有,正如玄正所言,魏护卫还并没有将此携带回来。”
张御微微点头,这是一个好消息,这说明方谕中所传递出去的技艺并不完整。
哪怕他不是工匠,也知晓造物技艺这东西差一点都会偏差极大,更别说缺少了最为关键的一部分了。
可仍然对此不能掉以轻心,因为乌制院他们毕竟是成功了,他们能成功,那么其他人也有成功的可能。
他问道:“方总院,假如有人得到了这些技艺,你认为他们可否凭借这些将缺失部分补充完整?”
方谕中道:“那要看得到的人是谁了,假如是一名技艺精湛的大匠,那么什么都不好说。”
张御道:“我也知道认识不少大匠,也知道大匠你们天机院中地位最为尊崇,在你看来,一名这样的大匠在这件事里面究竟能起到多大的作用?”
方谕中回道:“评判一名大匠,最根本的标杆,就是看他能否跳出图谱的束缚,创造出独属于自身的技艺,只有凭着自己的经验和认知,只用原生菌灵就能独立打造出上乘造物的工匠,才能称之为大匠。”
“真正的大匠,对造物的理解和见识,已经远远超脱了一般的工匠,若说工匠会的技,师匠掌握的是术,那么大匠探索的就是道!”
“不过如今的大匠,有一部分只是一个资历的认可,并不具备这样的出众能力,可能承担这样的头衔,至少在技艺上是合格的。”
张御点了点头,这般看来,一个技艺精湛的大匠,的确能够创造出许多看似不可能的奇迹,说他们也在寻道真不为过,这件事他也不能轻忽,需要设法查探一下那些技艺到底被转去了哪里。
他见方谕中再无有什么要说的了,便带着其人出了总院枢厅,将其暂时交给万明道人看押。
因为这次的事涉及各方,如何处置此人,下来除了需与两府那边进行沟通之外,他会在过后与恽尘一起上书玄廷,并交由玄廷来裁断。
在方谕中被暂时看押起来后,为了避免意外,他又令百余名修士进入总院枢厅,进行最后的排查。
半天之后,一名修士走了出来,拱手言道:“玄正,我们已和那几位愿意配合的师匠一同查验过了,里面并没有留下什么危险的物事,只是我们在旁边一间密室找到了这些东西,但是无法辨认是什么。”
他侧过身,道:“端上来。”
后面一名役从托着一块玉盘走上来,他掀去上面的盖布,显露在下面的是几块残破的石板,上面刻画着许多古怪晦涩的符号。
张御见到之后,目光微微一凝。
这东西与当初他养父留给他的石板十分相似,他拿起一块看了看,没错了,就是一样东西。
他心下想了想,养父当初留下了关于这石板的不少线索,看去是希望他去寻找这些东西,但是他有自己的路,而且当时自认实力也不够,所以后来并没有去找寻,没想到又在这里看到了相类似的东西。
他觉得这件事并不简单,于是带上了这些石板找到了被看押在大厅之中的方谕中,向他问道:“方总院,你认识这些石板么?”
方谕中看了一眼,道:“这应该是我曾经搜集过的石板,但是这并非是出于我的自愿,应该打造我的人赋予我的,我在传出造物修士的技艺后,就失去了一部分的忆识,其中也包括这部分。”
张御见他这里问不出什么,便一拂袖,把这些石板给收了起来,准备回去之后再作译读。
因为天机院中此刻已无需他坐镇,便迈步自正面走了出来,此刻正值日映时分,外面的阳光温暖和煦,天机院原本冷硬的壁垒上也是多了几分暖色。
他负袖站在广场之上,见到那些有着鲜丽羽毛的造物灵禽又是再度归来,有的并在日光沐浴之下翩翩起舞,颇为赏心悦目。
他在看了一会儿之后,忽有所感,抬头望去,见天空之中飘荡着一驾云舟,上面站着一个手持朱色玉箫的白衣女子,并对着他万福一礼。
他记得这是那日在白秀斗战之时外海之上见到的女修,看去似非是青阳上洲的修道人,这会儿出现在在这里,似是寻他有事。
他心下一转念,便就乘光而起,须臾来到了云头之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