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1章 因缘际会

    第581章 因缘际会
    洛河之上,几艘巨大的蒸汽船同样顺河而下,相较于梅俊苍三人乘坐的小型蒸汽船,这三艘船是最新型的蒸汽船,现在正在试航,其中领头的一艘蒸汽船驾驶室中,李静和胡文郎眺望着波澜壮阔的江面场景。
    李静对胡文郎自豪地说道,“虽然如今蒸汽船在顺流而下的过程中和普通船舶还没有拉开明显优势,但逆流而上,就算是十艘帆船,也比不上这一艘蒸汽船。”
    胡文郎笑着听李静讲着他在蒸汽船上的贡献,自从那晚李静前来请他,两人联合之后,就以借试验新型蒸汽船的名号,顺着洛水而下。
    当然试验新型蒸汽船是假,进入封禁人屠的历史长河之中才是真。
    李静看了看左右,下人们识趣地退出船舱,并且有亲信在外封锁舱门,防止有人偷听,确定没有人之后,李静才问道,“先生现在是不是可以告知进入的方法了?”
    对于进入人屠道统中的危险李静当然知道,但他也知道只有进入了其中,获得那几件绝世珍宝,他才有资格争夺这天下的所有权,不然就只有一个造船的命。
    胡文郎摆了摆手,“不急。”
    李静皱眉,到这个时候胡文郎还不愿意给他透个底?
    胡文郎解释道,“殿下意会错我的意思了,想要进入人屠的封禁,我们手中又没有三教封禁物,所以仅仅只是凭我们两人肯定不行。”
    “还请先生明说。”
    李静躬身行礼,追问道。
    他必须要弄清楚里面所有的秘密,毕竟进去的人是他,所以他不能有一点疏忽。
    胡文郎也没有对李静隐瞒,开口说道,“殿下知道这文武河津渡存在的意义吗?”
    李静认真思考起来,之前听胡文郎说人屠姜太一处于一个既生又死的循环往复的‘结’中,他就十分惊奇了,这与常识完全相悖。
    但这两天思考下来,特别是读了周铁衣的《矛盾论》,反而更加印证了圣道就是如此捉摸不透。
    李静揣摩着回答道,“史家不能够完全从历史中抹消姜太一的存在,所以要让封印他的历史长河加固,那么这条历史长河的封禁地本身也应该是矛盾的,因此他们设立了一真一假两个封禁地的入口?”
    胡文郎竖起手指,指向自己,“殿下还记得我们小说家的本事是什么吗?”
    李静轻轻吐气道,“以假乱真。”
    “对。”胡文郎大笑道,“圣道哪有真假之分,就算是假的,自然也可以成为真的,但要让假成为真,还需要一些帮手。”
    “哪些帮手?”
    胡文郎答道,“这还不明显吗,要进入当年那段历史当中,自然需要当年之人,儒释道有三件封印物作为依凭,我们只需要三位当初经历过河洛之战的儒释道三家之人就足以。”
    李静眉头重新皱起,胡文郎说得简单,但是要做这件事却很难。
    能够经历当初那场大战还活下来的,本身至少都是三品以上的大人物,这三百多年过去了,要么已经离世,要么都成为二品,一品的大人物,几乎用一只手就可以数出来都有谁,想要说服他们可不简单,还要在这一两日的时间内。
    “先生怎么不早点给孤说这件事?还是说先生已经说服了他们?”
    胡文郎笑着说道,“佛家说因缘际会,殿下要相信,当初和人屠有仇怨的人远远比殿下想得多,我们不用说服他们,只需要和他们会合就行。”
    李静忽然心有所感,看向远处江面,只见波涛汹涌的江面之上有一艘单人渔船,这渔船之上有一披着斗笠的人垂钓,忽然他用力一拉,那鱼竿高高抛起,鱼线在晚霞之中呈现灿金色,江面更加翻滚起来,万千吨足以掀翻他乘坐的这艘蒸汽船的江水被高高的抛向空中,但那小船却像定在了江面上一样,任凭波涛汹涌,仍然岿然不动。
    而那被掀起的万千吨江水竟然也不直接落下,反而带着迅猛的狂风,呼啸着向天空涌去,不过两三个呼吸之间,江水竟然化作百丈云层,雷霆翻涌,遮挡住江面的晚霞,遮挡住远处垂下的落日。
    厚厚的压低的云层之中,嘶吼声不断传出,这个时候李静才惊觉那渔翁钓起的是何物!
    那是一条矫健,纵横的黄色真龙,龙有五爪,皆神光灿然,龙吟咆哮,化作雷霆翻滚,龙身盘旋,带起风雨如晦,改变整个两岸天象。
    但纵使是这条即将迈入二品的真龙如何飞舞盘旋,却仍然摆脱不了口中的鱼线,那渔翁拿起一竹篓,一边打开篓盖,一边握着鱼竿用力收紧鱼线,真龙被强行拖曳出百丈的云层之中,从天空中坠落而下,从至大化为至小,如同一条泥鳅一样被塞进竹篓里。
    没有了真龙的加持,云层不再聚拢,反而从中间剖开,化作两团云雨,向着两岸而去,留下火红的落日映着依旧波涛汹涌的江面。
    江面波浪再次平缓起来,船室外面,下人们紧张地隔门问道,“殿下?”
    李静回过神来,看了一眼胡文郎,轻声对外面的人吩咐道,“你们不要去打扰对方,我亲自去拜访。”
    胡文郎笑了笑,取出一张纸,纸上写着《核舟记》三字,上面的文墨飞起,化作小船,只有巴掌大,但是却能够以空间之法将两人装下。
    小船在梦境之中行驶,不过片刻,就抵达了那垂钓的渔翁的梦境。
    这是一片瑰丽奇峻的梦境,绵延的山河勾勒出云海峭壁,不像普通人一样一转眼就消散不见,反而凝固地就像是永恒存在的国度。
    云海峭壁之上有一农舍,农舍外有一牌匾,牌匾之上有三字。
    三顾庵。
    胡文郎和李静下了船,李静看向牌匾上的三顾庵,已经猜出里面的人是谁了,他认真整理了一下仪容,在外躬身道,“大夏四皇子李静携谋臣拜见诸葛先生。”
    当日书库一战中,可不仅仅只是有周铁衣和人屠的盖棺定论,无数史家盖棺定论的人杰们书卷散落世间,如同星雨。
    其中神武侯诸葛丹被先一步复苏,这位神武侯虽然在纯粹的力量上不及冠军侯萧远山,但是在手段上却远超萧远山。
    复活的第一时间,他就察觉到融入自身的大夏国运有问题,所以他点出了占据洪阳神躯的玄诚道人的存在,让天一道主的力量从过去抵达现在。
    当时圣力灌注之下,玄诚道人作为传人,得到最大的圣力传承,但是诸葛丹作为二十四宗师之一,他也得到了一些力量,趁着所有人的目光聚集在周铁衣和玄诚道人身上的时候,神武侯诸葛丹当机立断,借助天一道主的力量,斩断了自己和大夏国运的联系,并且潇洒出局,因此今日才能够在这江面上垂钓。
    李静等了一会儿,这次他倒是没有像齐烈帝一样三顾。
    诸葛丹从院中走出,打开了屋舍,这位神武侯容貌堂堂,两鬓和颔下留着飘逸的长须,始终带着谦逊温和的笑容。
    神武侯诸葛丹看向李静和胡文郎,轻笑道,“故人相见,却是物是人非。”
    李静迟疑了一下,看向胡文郎,神武侯说故人相见,肯定不是说他,也就是说这胡文郎乃是和神武侯一辈的人!
    李静立马记下了这件事。
    胡文郎则沉默了一会儿,他没想到自己还什么都没说,这位神武侯就已经看穿了自己的前世。
    当然他对于这件事并不意外,这位可是号称‘足智近妖,庙算天下’。
    当初五国乱战,自己的前世魏武帝和神武侯之间的恩怨可一点不比人屠少,只不过大家都没想到今天会因为人屠道统复苏再次相聚。
    胡文郎忽然笑道,“哪有什么故人,都是新人。”
    诸葛丹也没有在这件事上点破,他转头看向李静,说道,“颇有尔祖风采。”
    听到诸葛丹如此评价自己,李静内心的喜悦压制不住,不过他仍然做表面文章,“晚辈如何能够与先祖对比。”
    诸葛丹哈哈一笑,手中羽扇轻点,“这就对了,你那先祖就是喜欢扮猪吃虎,人前谦逊,背后算计,所以才将我们所有人都诓了进去!我就算赢了他三次,但输了一次,就是满盘皆输!”
    李静神色略微有些尴尬。
    胡文郎打圆场说道,“刚刚见君侯钓起一条好鱼,不如烹了做下酒菜,我们也好进去闲聊。”
    诸葛丹看了胡文郎一眼,然后引着两人进入院中,一边进院子,一边说道,“这鱼钓起来可不是用来吃的,我还有大用处,今日不用拿他来招待你。”
    院子不大,除了有几亩地之外,就只有中间一张石桌与石椅。
    “什么用处?”
    胡文郎顺口问道。
    诸葛丹邀请两人坐下,伸手一招,面前出现茶盏,远处云海翻腾,一缕缕雾气落入茶壶之中。
    他一边烹茶,一边说道,“这河洛自古就是两条龙脉,人气地运不缺,也是兵家必争之地,你们对如今的河洛龙庭知道多少?”
    大夏虽然镇压整个天下三百年,但神道并不是完全没有反抗之力。
    神道只是退居很多普通人罕至的地方去了。
    梦境是一处,渊蒙草原是一处,西南山脉是一处,这河底水府自然也是如此。
    在平津渡那种地方,都能够养出百里这位四品水神,更何况河洛之地。
    虽然大夏在这三百年中几次清剿,但是河底之中,人族的战力就是不如龙族,加上河口之地,北有血海支援,南有雷池支援。
    几次大战的结果都是让两河泛滥,百万人流离失所。
    但就算中间剿灭了几次河洛神庭,只要龙气和人气在,就不缺三品,二品神祇敢来冒险,建立新的神庭。
    所以龙族在河底水府众多,早已经是大夏一个高层公开的事情了。
    李静对此了解更多,他沉吟片刻说道,“八十年前朝廷下令,毁了‘东湘龙庭’,之后十年旱涝,让中央平原缓了足足三十年,如今又过了四十年,我命人暗中调查,新的龙庭已经建立起来,而且还和漕帮密切关联。”
    李静说到这里,神色严肃。
    他在周铁衣的指点下,建立轮船招商厂,当时周铁衣就提醒李静,他面临的问题可不只是造船那么简单,还要面对整个漕帮,百万人衣食所系,而漕帮背后的漕运系统也不容小觑。
    但当李静真正下去暗查的时候才发现,漕帮背后可不只是漕运官员,他们竟然还和神道牵扯!
    这在以前可是诛九族的大罪!
    神武侯诸葛丹笑道,“神道就像是春风野草,每一次强行清理,必然会导致下一次清理更加困难,甚至你会逐渐发现,整个王朝内部,不断有人开始倒向神道,因此王朝初期,镇压神道相对容易,甚至可以做到杜绝,但到了王朝中后期,从上到下,哪个不牵扯神道?”
    李静若有所思问道,“所以君侯当初才暗中成为天一道脉的二十四宗师之一?就是因为君侯觉得天一道主的方法确实能够治理国家的神道?”
    诸葛丹颔首道,“治神如同治水,堵不如疏,太乙观上那位的方法就不错,可惜我当年晚了一些才想明白这个问题,当初天一道主已经立下了道统,所以我只能够选择支持他。”
    胡文郎插话道,“你提起现在河洛龙庭,和我们今日聚集起来的事情有联系?”
    诸葛丹笑道,“现在河洛龙庭之主,也是当初一位故人,我将他的子嗣钓起来,他用不了多久就会来拜访我们了。”
    诸葛丹话音刚落,院落外就传来声音,“晚辈见前辈在江上垂钓,特来拜访。”
    诸葛丹神色有些意外地抬头,然后对两人说道,“倒是有一位意外之客,不过在这个节骨眼上的‘意外的客人’,恐怕也是有原因的,我们不如一同前去接待?”
    胡文郎点头道,“自然如此。”
    三人走到门口,打开门,外面站着一位身穿金甲,样貌英武的青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