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老王头帮出气
第250章 老王头帮出气
从南河镇刘氏娘家所在的下山村,有一条近道,驾着骡车,也不过两个时辰就能到。
老王头预计自己下午就能返回,没想到,他去下山村时,刚好听见几个碎嘴婆子,正在刘家门口说着酸话。
无非就是刘老汉眼巴巴跑到老王家去,干了半个月的活,最后却没得到什么东西。
“别人就是去打短工,半个月的活,按一天20文算,那也得有上百文呢!你们倒好,跑过去什么也没捞着,何苦?”
“就是,听说那老王家穷得要命,你们怕不是去帮忙抢收粮食,是偷偷接济去了吧?”
“要说啊,老婶子,这女儿嫁出去就是泼出去的水,以后是生是死都不必再管,你家这么多孩子呢,管那么多,两个儿媳妇不会说闲话啊?小心以后你老了,两个儿媳妇小心眼,不给你养老送终,我看你哭都没处哭去!”
几个婆子站在门口,你一句我一句,说得秦氏的脸一阵青一阵。
秦氏是个温和的性子,平日里跟邻居也不会说长道短,哪怕是吵起来都是温温和和的。
心里有什么话也从不说出口,所以此前也有了郁结于心的征兆,要不是小阿玉给她送去的水,秦氏怕是都活不到现在了。
反倒是大儿媳妇杨氏站出来,皱着眉头说:“吴家婶子、马家婶子,你们要实在闲得慌,村里还有几块荒地,现在也没什么人去开,不如你们拿着锄头去开开,说不定明年你们家还能多一块良田。”
被叫的名字的两个婶子脸色不对:“我们干什么要去开荒?家里又不缺那口粮!”
“我们家也不缺,没得去惦念外嫁小姑子家的粮食!”杨氏仍然笑眯眯的,一只手去搀扶秦氏,另一只手已经要关门了。
两个妇人往后退一步:“你这是什么意思?”
杨氏:“喔,正准备关门,毕竟要说,这都是关起门来的家务事,想必两位婶子也不是烂嘴巴烂心肠恶心巴拉的狗玩意儿,这些道理应当是懂的吧?”
明明说得格外诚恳,那些骂人的话好像也不是在骂她们,可听在嘴里,都觉得不是那么回事。
几个嘴碎的妇人悻悻然走了,却仍然觉得咽不下那口气,于是又在村口的道上唧唧歪歪说开了,反正就说他们老刘家吃饱了撑的,眼巴巴跑到一个亲家家里去帮忙。
最后什么也没落得不说,还要打落牙齿混血吞,故意装大度。
“怪不得他们家小女儿要跑出去,这怕是被人欺负死了都不知道吭声!”那些人大义凛然地说着。
这可把无意间听见的老王头气得够呛,他干脆驾着骡车在村子里绕了一圈。
当别人问起来时,他就假装迷路找不到老刘家,然后说:“我这是代表南河镇胡家村的老王家,过来给老刘家送谢礼的。”
众人伸长了脖子想去看,骡车里面装的都是什么东西。
老王头就摆摆手:“不是什么值钱的东西,就是一些粮食呀,种子呀,猪肉呀,山鸡什么的。”
其实老王头还说得保守了,里面还有布匹、白面,十双鞋底等,可是装了满满一骡车的。
过去三年,刘氏回娘家最少,拿回去的东西也没多少。
结果这次来帮忙的反倒是老刘家,王老太太自然不会亏待他们。
哪怕她和刘老汉互相看不惯,这点礼数是不会少的。
下山村的人都惊呆了,这还是第一次看见有人用骡车驮谢礼的。
乖乖,这是多少礼,才要用车呀?
只不过老王头可没给他们打开看,被人指了路后,就直接往老刘家而去。
秦氏等人一脸懵,得知了老王头是老王家的一家之主后,赶紧将人请进去。
又去让人把正在外面做活的刘老汉喊回来。
于是,帮老刘家出了一口气的老王头就被留下。
原本也不太喜欢老王头的刘老汉,别别扭扭的,在晚饭桌上愣是和老王头喝了两杯,还嚷嚷着要让他在家里住几日。
老王头自然没住,只是将东西送到,又告诉他们,可以把三个孩子送到镇上去,他们王家出钱,让孩子在镇上学一年。
甚至若是他们舍得,女孩也可以送过去。
反正老王家现在的院子,挤一挤还是够住的。
不像老家,所有人都住得紧巴巴。
老王头还以为,老刘家一定会很高兴,答应这个条件。
“结果他们并没有答应,那几个孩子倒是有兴趣,老刘说暂时不用。”回来后,老王头将那里的事情跟王老太太说了,表情也有一点心虚,“老婆子,我那时没忍住炫耀了一番,你不会怪我吧?”
王老太太撇了他一眼:“你做得很好。”
得了夸,老王头嘴巴都要咧到脑后跟了。
王家是要慢慢起来的,慢慢拉扯几个亲家,也算是好事。
否则日后还可能拖后腿。
只要不是格外高调,也不妨事。
更何况,王老太太与许久没看见,老王头这般意气风发的样子。
就好像,他做了一件多么了不起的大事。
也不过是替亲家出了一次风头罢了。
果然是人老了,追求就变低了。
自从小阿玉昏迷过一次后,刘氏就把家里的事情稍微放了放,每天小阿玉出门她都跟着,到了下学时又在私塾门口等。
反正要寸步不离跟着她。
杨夫人干脆就对刘氏说:“要不要试试来教孩子们?每个月给你200文工钱,若什么时候不想做了,都可以停下。”
主要是本不能生育的杨夫人,如今忽然又查出有身孕,杨夫子和杨夫人问了大夫,大夫说是杨夫人身体养好了,曾经生育困难的毛病,不知何故没了,自然就有了孕。
夫妻二人自然又喜又怕。
怕有个什么闪失,不敢太操劳。
平日里,杨夫人要教导孩子们认识物品,有时也会教他们锄地、认草木,这是幼童的教程。
最开始刘氏还怕,她可从没有教孩子的经历。
后来她发现,上课的时候,小阿玉格外活跃,而且还能举一反三。
教导的乐趣一下子就被激发出来。
刘氏在跟王老太太商议后。
于是,她正式成为了杨家私塾的小女先生。
所谓小,是大家区别于杨夫人喊的。
毕竟刘氏没读过书,教孩子的都是识物认物。
这下,她更有理由每天接送小阿玉了,刘氏悬着的心,也悄无声息放下。
时间眨眼而过,转眼就到了慕容润参加赏宴的日子。
他早早半个月就到了万宁城,在那里买了两栋院子,又稍微了解了周围的风土人情,这才等到了赏宴开宴的日子。
慕容润以为,自己进入勇国公府后,看见的必然是皇后娘娘,没想到却见到了一个,他以为永远不会见到的人。
(本章完)
从南河镇刘氏娘家所在的下山村,有一条近道,驾着骡车,也不过两个时辰就能到。
老王头预计自己下午就能返回,没想到,他去下山村时,刚好听见几个碎嘴婆子,正在刘家门口说着酸话。
无非就是刘老汉眼巴巴跑到老王家去,干了半个月的活,最后却没得到什么东西。
“别人就是去打短工,半个月的活,按一天20文算,那也得有上百文呢!你们倒好,跑过去什么也没捞着,何苦?”
“就是,听说那老王家穷得要命,你们怕不是去帮忙抢收粮食,是偷偷接济去了吧?”
“要说啊,老婶子,这女儿嫁出去就是泼出去的水,以后是生是死都不必再管,你家这么多孩子呢,管那么多,两个儿媳妇不会说闲话啊?小心以后你老了,两个儿媳妇小心眼,不给你养老送终,我看你哭都没处哭去!”
几个婆子站在门口,你一句我一句,说得秦氏的脸一阵青一阵。
秦氏是个温和的性子,平日里跟邻居也不会说长道短,哪怕是吵起来都是温温和和的。
心里有什么话也从不说出口,所以此前也有了郁结于心的征兆,要不是小阿玉给她送去的水,秦氏怕是都活不到现在了。
反倒是大儿媳妇杨氏站出来,皱着眉头说:“吴家婶子、马家婶子,你们要实在闲得慌,村里还有几块荒地,现在也没什么人去开,不如你们拿着锄头去开开,说不定明年你们家还能多一块良田。”
被叫的名字的两个婶子脸色不对:“我们干什么要去开荒?家里又不缺那口粮!”
“我们家也不缺,没得去惦念外嫁小姑子家的粮食!”杨氏仍然笑眯眯的,一只手去搀扶秦氏,另一只手已经要关门了。
两个妇人往后退一步:“你这是什么意思?”
杨氏:“喔,正准备关门,毕竟要说,这都是关起门来的家务事,想必两位婶子也不是烂嘴巴烂心肠恶心巴拉的狗玩意儿,这些道理应当是懂的吧?”
明明说得格外诚恳,那些骂人的话好像也不是在骂她们,可听在嘴里,都觉得不是那么回事。
几个嘴碎的妇人悻悻然走了,却仍然觉得咽不下那口气,于是又在村口的道上唧唧歪歪说开了,反正就说他们老刘家吃饱了撑的,眼巴巴跑到一个亲家家里去帮忙。
最后什么也没落得不说,还要打落牙齿混血吞,故意装大度。
“怪不得他们家小女儿要跑出去,这怕是被人欺负死了都不知道吭声!”那些人大义凛然地说着。
这可把无意间听见的老王头气得够呛,他干脆驾着骡车在村子里绕了一圈。
当别人问起来时,他就假装迷路找不到老刘家,然后说:“我这是代表南河镇胡家村的老王家,过来给老刘家送谢礼的。”
众人伸长了脖子想去看,骡车里面装的都是什么东西。
老王头就摆摆手:“不是什么值钱的东西,就是一些粮食呀,种子呀,猪肉呀,山鸡什么的。”
其实老王头还说得保守了,里面还有布匹、白面,十双鞋底等,可是装了满满一骡车的。
过去三年,刘氏回娘家最少,拿回去的东西也没多少。
结果这次来帮忙的反倒是老刘家,王老太太自然不会亏待他们。
哪怕她和刘老汉互相看不惯,这点礼数是不会少的。
下山村的人都惊呆了,这还是第一次看见有人用骡车驮谢礼的。
乖乖,这是多少礼,才要用车呀?
只不过老王头可没给他们打开看,被人指了路后,就直接往老刘家而去。
秦氏等人一脸懵,得知了老王头是老王家的一家之主后,赶紧将人请进去。
又去让人把正在外面做活的刘老汉喊回来。
于是,帮老刘家出了一口气的老王头就被留下。
原本也不太喜欢老王头的刘老汉,别别扭扭的,在晚饭桌上愣是和老王头喝了两杯,还嚷嚷着要让他在家里住几日。
老王头自然没住,只是将东西送到,又告诉他们,可以把三个孩子送到镇上去,他们王家出钱,让孩子在镇上学一年。
甚至若是他们舍得,女孩也可以送过去。
反正老王家现在的院子,挤一挤还是够住的。
不像老家,所有人都住得紧巴巴。
老王头还以为,老刘家一定会很高兴,答应这个条件。
“结果他们并没有答应,那几个孩子倒是有兴趣,老刘说暂时不用。”回来后,老王头将那里的事情跟王老太太说了,表情也有一点心虚,“老婆子,我那时没忍住炫耀了一番,你不会怪我吧?”
王老太太撇了他一眼:“你做得很好。”
得了夸,老王头嘴巴都要咧到脑后跟了。
王家是要慢慢起来的,慢慢拉扯几个亲家,也算是好事。
否则日后还可能拖后腿。
只要不是格外高调,也不妨事。
更何况,王老太太与许久没看见,老王头这般意气风发的样子。
就好像,他做了一件多么了不起的大事。
也不过是替亲家出了一次风头罢了。
果然是人老了,追求就变低了。
自从小阿玉昏迷过一次后,刘氏就把家里的事情稍微放了放,每天小阿玉出门她都跟着,到了下学时又在私塾门口等。
反正要寸步不离跟着她。
杨夫人干脆就对刘氏说:“要不要试试来教孩子们?每个月给你200文工钱,若什么时候不想做了,都可以停下。”
主要是本不能生育的杨夫人,如今忽然又查出有身孕,杨夫子和杨夫人问了大夫,大夫说是杨夫人身体养好了,曾经生育困难的毛病,不知何故没了,自然就有了孕。
夫妻二人自然又喜又怕。
怕有个什么闪失,不敢太操劳。
平日里,杨夫人要教导孩子们认识物品,有时也会教他们锄地、认草木,这是幼童的教程。
最开始刘氏还怕,她可从没有教孩子的经历。
后来她发现,上课的时候,小阿玉格外活跃,而且还能举一反三。
教导的乐趣一下子就被激发出来。
刘氏在跟王老太太商议后。
于是,她正式成为了杨家私塾的小女先生。
所谓小,是大家区别于杨夫人喊的。
毕竟刘氏没读过书,教孩子的都是识物认物。
这下,她更有理由每天接送小阿玉了,刘氏悬着的心,也悄无声息放下。
时间眨眼而过,转眼就到了慕容润参加赏宴的日子。
他早早半个月就到了万宁城,在那里买了两栋院子,又稍微了解了周围的风土人情,这才等到了赏宴开宴的日子。
慕容润以为,自己进入勇国公府后,看见的必然是皇后娘娘,没想到却见到了一个,他以为永远不会见到的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