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9章 交换
第1309章 交换
朝堂上众官望向发话之人,发现竟然是军师祭酒陈琳。
他们心中冒起一个念头,不会吧,陈琳是晋国的人?
这个时候说这种话,不是找死吗?
军师祭酒有一个职责,便是管记室,即外方公文的整理上报,晋国和汉南国的来书,自然也在此列,所以陈琳陈言,也是分内之事,但关键是早不报晚不报,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报?
而且众官打眼望去,发现曹丕面露讶色,显然是不知情的,虽然说曹丕不可能事无巨细都提前知道,但陈琳这表奏极为敏感,显然之前没有跟曹丕通过气。
陈琳此时也是硬着头皮,心中暗暗叫苦,众官的想法,他自然明白,如今他是赶鸭子上架,为了还袁氏的人情,才如此做的。
他是徐州人,祖地在广陵射阳,算起来和陈登所在的陈氏还有些关系,不过最初陈琳混的可是比陈登好,因为他开始依附的是袁绍。
之后袁绍去世,袁氏二子相争,邺城被曹操夺取,陈琳没有来得及逃出,在死亡的威胁下,被迫投靠了曹操,这也是许多文人通病,虽然文采很硬,但骨头并不硬。
彼时他的家族都在广陵,这属于袁熙治下,不过袁熙倒没有为难陈琳家人,而是如常对待,尤其是陈琳老母在广陵也受到了不少关照,让陈琳无形欠了袁熙一个人情。
加上陈琳投降,也是对袁氏有亏的,所以这些年他过得也是颇不自在,好在曹操欣赏他的文采,让他在曹营过得也不错。
而曹丕后来和曹植竞争的时候,陈琳私下给曹丕润色过不少文章,让曹丕得以和曹植分庭抗礼,因此陈琳在曹丕上位后,也算是得到了相应的回报。
然而这次晋国来书,投到记室这边的同时,陈琳也收到袁熙的密信,里面只有寥寥数字,便是拜托陈琳在朝堂上商量换俘之事。
陈琳思虑再三,最终还是硬着头皮照书信上所说去做了,他自然也有自己的考虑,要是这种举动会让他掉脑袋,那陈琳是断然不会做的。
但陈琳有些见风使舵的本事,他和袁氏关系众人皆知,越是光明正大提出来,众人反而越不会怀疑,且他也曾身为俘虏,替被俘的于禁说话,算是感同身受,也能让曹魏官员同情。
当然,最重要的一点是,如今晋国大势远强于魏国,陈琳也要为自己提前谋条后路,免得跟着魏国这条大船一起沉了。
于是思虑过后,陈琳将晋国和汉南国的联表内容禀报出来,说道:“两国要求以这来年大战之中,包括于将军在内共二十多名魏国将领,来交换包括前汉天子和刘姓宗室及家眷出许都。”
“对方还加了一条,若是陛下能答应,两国将承诺今岁将不会进攻许都。”
此话一出,很多人心里第一反应是答应算了,且不说刘协已经没用了,要是能挨过今岁,曹魏便有喘息的宝贵时机,说不定来年构筑防线,来年逼退两国,曹魏也不用迁都了,岂不是好?
就在很多人心中升起这股心思时,却有人站出来喝骂道:“这赤裸裸的威胁,岂可答应他们,这不是城下之盟吗!”
“臣愿随军出征,击败两国宵小,灭其嚣张气焰!”
众人定睛一看,却是杜袭,这是颍川四杰中最有名的喷子,不过他倒是也有资格说,毕竟在文官之中,除了司马懿之外,就属他和晋国作战次数最多,中间也因此负伤,还受到过曹操褒奖。
他这时候说这种话,未必是真意出征,而是为了去除两国给魏国的压力而发话,因为若是直接答应了两国要求,魏国的颜面不在,百官更是会离心丧气。
当下有人也反应过来,陈群站出来道:“杜议郎言之有理,那两国极有可能是以此为饵,借机灭我魏国威风志气,趁着我们内部意见不一时,趁机进攻许都,不可不防。”
“且前汉天子身份敏感,岂可轻易交出,若被两国利用发布对我大魏不利的言论,可能会造成极坏的影响。”
众人纷纷点头,但此时也有人出列,发声道:“但于将军还有宗室将领们,也是为了魏国死战,不敌被擒,若是能将其交换回来,我魏国也会有更多的可用之才啊。”
此话一出,众人也是议论纷纷起来,曹姓将领就不说了,外姓将领也是曹魏抵御两国的重要力量,乐进已经在邺城战死,于禁不敌被俘,要是不管不问,只怕寒了军中将领的心。
想到这里,众人也不禁暗骂背后主导的晋国心思深沉,这摆明了就会其借题发挥,让魏国难以抉择,怎么做都不合适。
曹丕冷冷地看着众人,心中闪动着怒火,他的上位,其实是出乎大部分曹氏夏侯氏的意料的,其中很多宗室重要人物,最初都是站在曹植那一边的。
这其中就包括夏侯渊曹洪等人,曹仁夏侯惇都算是中间派,曹丕最初能够依靠的,都是自己私下招揽的外姓官员,其中以文官居多。
而外姓将领中,包括乐进于禁等大将在内,其实都是死死站在曹操一边的,所以乐进死亡,于禁被抓,曹丕并不十分在意,他们的死活,和自己何干?
但于禁被抓,让曹丕感觉颇失脸面,你不是忠心吗,为什么不自杀?
现在对方拿着你来和谈条件,徒然给我增加难题!
但曹丕对于两国的提议,并不打算直接拒绝,他现在最缺的就是时间,谈判可以作为缓兵之计,让他从容布局,不然要是现在迁都,明显就是告诉天下人魏国是被两国吓走的,如此曹魏的脸面何在?朝堂上重臣开始议论纷纷,此时华歆站出来道:“对方如此嚣张,即使要谈判,也许先灭了对方气焰。”
“不若先拿几个人开刀,比如那明显是和星湖欲有勾结的刘和,建议将其处死,震慑两国,让其谈判的时候不敢造次,提出的条件也会更低一些。”
众人听了,皆是脸色一僵,心道你倒是不怕凶虎报复啊,那岂是个吃亏的主?
曹丕听了,微笑道:“如此甚好,便交由司徒去做了。”
华歆脸色一滞,他一时分不清曹丕是不是在开玩笑,但他抬起头来打量了一下曹丕神情,却是心中一紧,对方是认真的!
如今华歆骑虎难下,在众人幸灾乐祸的目光中跪下接了旨意。
司马懿一直冷眼旁观了整个过程,心道华歆如今三公被钟繇压了一头,急于表忠翻盘,却没想到中了自己下的套,现在算是弄得进退两难了。
而钟繇则是全程一言不发,因为他已经取得了优势,断不会再横生枝节,这便是占据上风一方的优势所在。
就像晋国之于魏国,其现在根本不需要什么复杂的阴谋诡计,只需要堂堂正正,按部就班对魏军进行军事外交上的逐渐施压,便让魏国这边应付的颇为辛苦,以至于人心浮动,在交换俘虏这个问题上都应对失措。
不过曹丕的表现,却是大大出乎司马懿的观感,对方自从继承魏王,到登基为帝,在短短时间内成长的极快,快的让一众曹魏官员都无法适应。
司马懿心道还是明公目光如炬啊,果然是没有看错人,要不是晋国出现了凶虎那个妖孽,若能给陛下二十年,只怕魏国能够一统天下吧?
此时曹丕出身退朝,司马懿跟着众官的向外走去,他此时心里想的,不仅是魏国的未来,还是对于自己即将领兵出征未知前景的一丝茫然和恐惧。
如果他这次败了,魏国有没有未来且两说,司马氏乃至自己,怕是很难说了。
于此同时,袁熙赶到邺城已经有几天了,他正和诸葛亮讨论着和汉南国联合发书的事情,袁熙在来之前,从淮水到樊城,和关羽碰了一面,所以赶到邺城的时候晚了,但他如此做,便是为了和关羽联合对魏国施压。
关羽也知道魏国实力尚在,单凭自己,是几乎不可能打下许都的,所以思虑过后,便以假节的名义,代刘备下书,要求魏国交出刘协。
毕竟刘备当初给他的任务,是让迎出天子,这才是最终目的,至于打下许都,则不过是手段而已,而袁熙刚灭了吴国,也不想短时间内大举兴兵攻魏,于是两边一拍即合。
袁熙临走的时候对关羽道:“将军可知道玄德公伤势不太好?”
关羽听了,把牙一咬,沉声道:“羽自然知道,兄弟情深,羽恨不得立刻赶往长沙。”
“但羽却不能退,因为大哥嘱咐过,无论发生什么事情,都要以救出天子为先!”
“如今已是羽最好的机会,也可能是唯一的机会,若是错过,羽空手回去,岂有颜面面对大哥?”
袁熙听了,感叹道:“将军三人兄弟之情,令熙感叹,熙定竭力帮助将军。”
关羽拱手道:“三弟之仇,也多赖晋王帮忙,大恩不言谢,羽全记在心中。”
袁熙起身告别,“我现在回邺城布防,两边配合行事,将军可相机而动,但若不是紧要情况,万勿刺激曹魏,以免其狗急跳墙。”
关羽知道刘协现在对曹魏失去了利用价值,随时都有生命危险,便应道:“羽省得,便等晋王消息。”
等关羽走后,诸葛亮出声道:“魏国那边,变数很大。”
(本章完)
朝堂上众官望向发话之人,发现竟然是军师祭酒陈琳。
他们心中冒起一个念头,不会吧,陈琳是晋国的人?
这个时候说这种话,不是找死吗?
军师祭酒有一个职责,便是管记室,即外方公文的整理上报,晋国和汉南国的来书,自然也在此列,所以陈琳陈言,也是分内之事,但关键是早不报晚不报,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报?
而且众官打眼望去,发现曹丕面露讶色,显然是不知情的,虽然说曹丕不可能事无巨细都提前知道,但陈琳这表奏极为敏感,显然之前没有跟曹丕通过气。
陈琳此时也是硬着头皮,心中暗暗叫苦,众官的想法,他自然明白,如今他是赶鸭子上架,为了还袁氏的人情,才如此做的。
他是徐州人,祖地在广陵射阳,算起来和陈登所在的陈氏还有些关系,不过最初陈琳混的可是比陈登好,因为他开始依附的是袁绍。
之后袁绍去世,袁氏二子相争,邺城被曹操夺取,陈琳没有来得及逃出,在死亡的威胁下,被迫投靠了曹操,这也是许多文人通病,虽然文采很硬,但骨头并不硬。
彼时他的家族都在广陵,这属于袁熙治下,不过袁熙倒没有为难陈琳家人,而是如常对待,尤其是陈琳老母在广陵也受到了不少关照,让陈琳无形欠了袁熙一个人情。
加上陈琳投降,也是对袁氏有亏的,所以这些年他过得也是颇不自在,好在曹操欣赏他的文采,让他在曹营过得也不错。
而曹丕后来和曹植竞争的时候,陈琳私下给曹丕润色过不少文章,让曹丕得以和曹植分庭抗礼,因此陈琳在曹丕上位后,也算是得到了相应的回报。
然而这次晋国来书,投到记室这边的同时,陈琳也收到袁熙的密信,里面只有寥寥数字,便是拜托陈琳在朝堂上商量换俘之事。
陈琳思虑再三,最终还是硬着头皮照书信上所说去做了,他自然也有自己的考虑,要是这种举动会让他掉脑袋,那陈琳是断然不会做的。
但陈琳有些见风使舵的本事,他和袁氏关系众人皆知,越是光明正大提出来,众人反而越不会怀疑,且他也曾身为俘虏,替被俘的于禁说话,算是感同身受,也能让曹魏官员同情。
当然,最重要的一点是,如今晋国大势远强于魏国,陈琳也要为自己提前谋条后路,免得跟着魏国这条大船一起沉了。
于是思虑过后,陈琳将晋国和汉南国的联表内容禀报出来,说道:“两国要求以这来年大战之中,包括于将军在内共二十多名魏国将领,来交换包括前汉天子和刘姓宗室及家眷出许都。”
“对方还加了一条,若是陛下能答应,两国将承诺今岁将不会进攻许都。”
此话一出,很多人心里第一反应是答应算了,且不说刘协已经没用了,要是能挨过今岁,曹魏便有喘息的宝贵时机,说不定来年构筑防线,来年逼退两国,曹魏也不用迁都了,岂不是好?
就在很多人心中升起这股心思时,却有人站出来喝骂道:“这赤裸裸的威胁,岂可答应他们,这不是城下之盟吗!”
“臣愿随军出征,击败两国宵小,灭其嚣张气焰!”
众人定睛一看,却是杜袭,这是颍川四杰中最有名的喷子,不过他倒是也有资格说,毕竟在文官之中,除了司马懿之外,就属他和晋国作战次数最多,中间也因此负伤,还受到过曹操褒奖。
他这时候说这种话,未必是真意出征,而是为了去除两国给魏国的压力而发话,因为若是直接答应了两国要求,魏国的颜面不在,百官更是会离心丧气。
当下有人也反应过来,陈群站出来道:“杜议郎言之有理,那两国极有可能是以此为饵,借机灭我魏国威风志气,趁着我们内部意见不一时,趁机进攻许都,不可不防。”
“且前汉天子身份敏感,岂可轻易交出,若被两国利用发布对我大魏不利的言论,可能会造成极坏的影响。”
众人纷纷点头,但此时也有人出列,发声道:“但于将军还有宗室将领们,也是为了魏国死战,不敌被擒,若是能将其交换回来,我魏国也会有更多的可用之才啊。”
此话一出,众人也是议论纷纷起来,曹姓将领就不说了,外姓将领也是曹魏抵御两国的重要力量,乐进已经在邺城战死,于禁不敌被俘,要是不管不问,只怕寒了军中将领的心。
想到这里,众人也不禁暗骂背后主导的晋国心思深沉,这摆明了就会其借题发挥,让魏国难以抉择,怎么做都不合适。
曹丕冷冷地看着众人,心中闪动着怒火,他的上位,其实是出乎大部分曹氏夏侯氏的意料的,其中很多宗室重要人物,最初都是站在曹植那一边的。
这其中就包括夏侯渊曹洪等人,曹仁夏侯惇都算是中间派,曹丕最初能够依靠的,都是自己私下招揽的外姓官员,其中以文官居多。
而外姓将领中,包括乐进于禁等大将在内,其实都是死死站在曹操一边的,所以乐进死亡,于禁被抓,曹丕并不十分在意,他们的死活,和自己何干?
但于禁被抓,让曹丕感觉颇失脸面,你不是忠心吗,为什么不自杀?
现在对方拿着你来和谈条件,徒然给我增加难题!
但曹丕对于两国的提议,并不打算直接拒绝,他现在最缺的就是时间,谈判可以作为缓兵之计,让他从容布局,不然要是现在迁都,明显就是告诉天下人魏国是被两国吓走的,如此曹魏的脸面何在?朝堂上重臣开始议论纷纷,此时华歆站出来道:“对方如此嚣张,即使要谈判,也许先灭了对方气焰。”
“不若先拿几个人开刀,比如那明显是和星湖欲有勾结的刘和,建议将其处死,震慑两国,让其谈判的时候不敢造次,提出的条件也会更低一些。”
众人听了,皆是脸色一僵,心道你倒是不怕凶虎报复啊,那岂是个吃亏的主?
曹丕听了,微笑道:“如此甚好,便交由司徒去做了。”
华歆脸色一滞,他一时分不清曹丕是不是在开玩笑,但他抬起头来打量了一下曹丕神情,却是心中一紧,对方是认真的!
如今华歆骑虎难下,在众人幸灾乐祸的目光中跪下接了旨意。
司马懿一直冷眼旁观了整个过程,心道华歆如今三公被钟繇压了一头,急于表忠翻盘,却没想到中了自己下的套,现在算是弄得进退两难了。
而钟繇则是全程一言不发,因为他已经取得了优势,断不会再横生枝节,这便是占据上风一方的优势所在。
就像晋国之于魏国,其现在根本不需要什么复杂的阴谋诡计,只需要堂堂正正,按部就班对魏军进行军事外交上的逐渐施压,便让魏国这边应付的颇为辛苦,以至于人心浮动,在交换俘虏这个问题上都应对失措。
不过曹丕的表现,却是大大出乎司马懿的观感,对方自从继承魏王,到登基为帝,在短短时间内成长的极快,快的让一众曹魏官员都无法适应。
司马懿心道还是明公目光如炬啊,果然是没有看错人,要不是晋国出现了凶虎那个妖孽,若能给陛下二十年,只怕魏国能够一统天下吧?
此时曹丕出身退朝,司马懿跟着众官的向外走去,他此时心里想的,不仅是魏国的未来,还是对于自己即将领兵出征未知前景的一丝茫然和恐惧。
如果他这次败了,魏国有没有未来且两说,司马氏乃至自己,怕是很难说了。
于此同时,袁熙赶到邺城已经有几天了,他正和诸葛亮讨论着和汉南国联合发书的事情,袁熙在来之前,从淮水到樊城,和关羽碰了一面,所以赶到邺城的时候晚了,但他如此做,便是为了和关羽联合对魏国施压。
关羽也知道魏国实力尚在,单凭自己,是几乎不可能打下许都的,所以思虑过后,便以假节的名义,代刘备下书,要求魏国交出刘协。
毕竟刘备当初给他的任务,是让迎出天子,这才是最终目的,至于打下许都,则不过是手段而已,而袁熙刚灭了吴国,也不想短时间内大举兴兵攻魏,于是两边一拍即合。
袁熙临走的时候对关羽道:“将军可知道玄德公伤势不太好?”
关羽听了,把牙一咬,沉声道:“羽自然知道,兄弟情深,羽恨不得立刻赶往长沙。”
“但羽却不能退,因为大哥嘱咐过,无论发生什么事情,都要以救出天子为先!”
“如今已是羽最好的机会,也可能是唯一的机会,若是错过,羽空手回去,岂有颜面面对大哥?”
袁熙听了,感叹道:“将军三人兄弟之情,令熙感叹,熙定竭力帮助将军。”
关羽拱手道:“三弟之仇,也多赖晋王帮忙,大恩不言谢,羽全记在心中。”
袁熙起身告别,“我现在回邺城布防,两边配合行事,将军可相机而动,但若不是紧要情况,万勿刺激曹魏,以免其狗急跳墙。”
关羽知道刘协现在对曹魏失去了利用价值,随时都有生命危险,便应道:“羽省得,便等晋王消息。”
等关羽走后,诸葛亮出声道:“魏国那边,变数很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