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崔闾笑的喷茶,胖虎被这黑心主人坑了不止一回,遇上个不跟它计较的,可不得说人家好么?谁叫他在人家虫子心里,已经是个恶人形象了呢!
    哈哈哈哈!
    两人正到了临江别苑,太上皇自然是不方便现身的,他便在会见客房的隔壁屋,只崔闾带着陶小千去赴宴。
    此时的临江别苑内,已经张灯结彩,做好了明日开盘的准备,内里装花雕饰,桌椅套房,全都崭新澄亮,一色形制衣裳的仆奴们,正在做最后的检查工作,务必使整个楼内上下,纤尘不染、香气迷人。
    一路行来,都有人朝着崔闾行礼,“请大人安!”
    殷殷细语,是特意挑了几十名歌舞伎,做开场调节气氛用的,每个人都裁了价值不菲的新衣裙,为显楼内富贵,崔闾还特意从地库里挑了几箱珍珠,给她们制了全套的珍珠首饰,在泛着暖光的红灯笼下一照,整个人都透出盈盈玉润的光泽来,加上本身就出采的相貌,令这些姑娘,更美的令人移不开眼,但偏偏,能让客人们看到的美人,都是不能随意动手动脚的存在,想有更深层次的服务,自然会有人领了往地下赌坊里去。
    这些明面上的美人,就是用来引人深度消费的陷阱。
    客房门打开,里面有一人正襟危坐在等待着,面上倒是一派淡定,见了崔闾进门,立刻起身拱手,带着不易察觉的讨好亲近,维持着自身身份,“仲承见过族叔。”
    两边信件往来,互相试探了也有不少日子,从有觉得可以合作之后,这称呼上便继上了祖辈的缘分,信上崔元圭称呼他为族叔,这派来的人自然也跟着叫了,显出双边合作意向来。
    崔闾虽然与人家头一回见面,却像是早就熟知了对方一样,跟待自家子侄般无二,伸手托了一下,“自家人,无须多礼,坐下说。”
    这来的崔仲承,便是崔元圭的亲弟弟,也是协助崔元圭这个家主,打理族中庶务之人,派来与崔闾谈“生意”,身份、诚意,都显出十足的重视。
    崔仲承很谦逊,等崔闾先坐了后,才撩袍捡了旁边的位置坐下,三十出头的年纪,面容保养的很年轻,举手投足间带着大家公子的风范,好像打理族中庶务,只是他人生闲极无聊的消遣,半点世俗铜臭之气也未沾染,如果不是崔闾知道,他们这一支老早就在觊觎他这一支的财产,光从面相上看,真半分也看不出贪婪。
    世家子弟,便爱财,也要做出一副云淡风轻感,怪道太上皇在来的一路上,念叨个没完没了的虚伪做作之词。
    显然,在太上皇心里,这世家勋贵门里出来的人,没一个真性情者,早给刻上了虚荣虚伪等字眼,半分好感也无。
    崔闾笑的一脸和蔼,拿出族叔的派头,与人亲切闲聊,“你们这一支,不愧为我族楷模,今尔崔氏依然能在世族中享誉盛名,全赖了你们争气,亦带携的我们这一支没堕了祖宗威风,仍能排居世族谱前列,你们兄弟辛苦了,想来这些年维持家门荣誉,很艰难辛劳吧?”
    门外陆续有仆从来上茶果,进进出出显得规矩森严,秩序井然,全派的低调里,又透着训练有素的高门涵养,崔仲承看在眼里,敛目在心中评估,看来这避居一隅的博陵崔氏,并不似早前探子们报的那样落魄。
    落魄门内,可没有这般阔气的用人排场。
    他谦虚拱手,低眉回道,“族叔夸讲,倒叫我与兄长惭愧了,家族盛名,多为祖辈余荫,我辈能坚守不堕已是勉力而为,再要往上攀岩发展,却是不能了,哎,到底是仍不能够与范阳卢氏相比,他家居世族谱首位已逾五百年之久,而我清河崔氏……哦,我们崔氏,只居首三百多年,多余年月只能维持在前三而已,实在是不孝且愧啊!”
    若得不到你博陵崔氏财富支撑,可能前三都要在此代终结了。
    崔闾眯眼,替他接下了闷在心里的潜台词。
    屋内茶香四溢,杯盏相扣,崔闾应对的一派谦和,与崔仲承道,“祖上余荫为其一,后辈优秀,人才辈出为其二,能得明主赏识重用为其三,范阳卢氏若不是趁时机进了一位入文殊阁,他家未必还能稳居世族谱第一,尔等亦没有必要过谦,我族千年屹立,其间沉沉浮浮多有世事之因,如机缘到了,未尝不能再攀世族高峰。”
    崔仲承讶然抬眼,显然没料眼前人竟然说出如此见地,他来前一直以为,这避居山凹里的所谓族叔,只当是踩中了今上的喜好点,靠投机取巧赢得的高位,没料,竟然肚里也有真才识学。
    几句话,一些深入浅出的见地,就能够看出一个人的家学渊源,显然,博陵崔氏在教养子弟这方面,没有因为地域的关系,而行懈怠之情。
    崔仲承再次拱手,态度更加谦逊,“族叔说的是,兄长在京中斡旋日久,越发觉得各族际遇当真时有定数,非我族不敌他门子弟,实也有……哎,倒叫族叔见笑了。”
    崔闾摆手,浑身舒展出一副随意之态,语调里慵懒中带着定鼎之姿,哼笑道,“我知你们目下的困境,非我族中子弟不够优秀,只在当年投诚的先后手而已,这点范阳卢氏就比你父亲强,果断且有豪赌一把的冲力,所以后来事实证明,他家赌对了。”
    太上皇攻入京畿,前朝的闻、关两位阁老自当戮首悬尸,彼时范阳卢氏、清河崔氏,以及弘农杨氏,都有机会入主文殊阁,可后两位犹豫了,就一日夜而已,就叫范阳卢氏登了先,摘得文殊阁首辅一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