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丞相府位于未央宫以东, 府中设四门,各有长史驻守,其正门同未央宫东门的苍龙阙相对。府中不设钟不鸣鼓, 宏达深阔。分为正堂,中庭,后园,其中正堂设有“百官朝会殿”, 宫朝廷举办各种集议、上计等礼仪, 偶尔天子亦会来此听政。
只是自江见月上位,苏彦为护她安全, 纵是从宫中到丞相府这条仅三里的驰道, 他亦不放心让她出来, 所以不曾在此开过朝会。
前头他鞭伤在身,又值年假之中, 遂闭府多日, 自也无人敢来扰他。
他此番确实伤得不轻,虽不至于伤筋动骨,但如此严寒天, 总也剥了一层皮。晕晕乎乎烧了数日, 心中牵挂江见月, 初二晚间醒来问过宫中情形。
是方贻给传的话,道,“陛下说待您好了,让您在百官朝会殿开朝会便可,不劳您入宫,她也不出来不听政,您也不用忧心她,左右她什么都不管了,就这般老死在宫中。”
苏彦闻这话,心中反而踏实了些,她闹一闹总比闷在心头好些。后头再想问些政事,实在体力不济,被苏恪泪眼朦胧地按下歇息。
他亦实在疲累,心想纵是有政务也不至于过分繁冗,再者丞相府开府执事下设有七曹协理掌事,都是他一手培养提拔的官员,都能独挡一面。如此放心歇了四五日,直到初七这日,方下榻理事。
未曾料到,自己甫一睁眼,脑子将将能动,府中长史便已经早早侯在书房。确实没有太繁冗的事务,只是现有的几桩,一桩比一桩精彩。
女帝掀开了自己被刺一事,要求三司彻查。
提出由赵谨暂掌廷尉,尚书台商议中。
罚四百秩及以上官员重呈三千字年终计,抱素楼初审,御史台二审,后又由君终审。
看到第三项,苏彦端药盏的手一抖,差点将汤药洒出来。
让抱素楼审其文采,朝中部分武官偶有卷宗都出现错漏字,这审核文采,到底是在难为官员还是抱素楼?
时值下属尚在,他垂眸掩了笑意,问,“你上交否?”也未等他回话,只改问道,“这年终计可有未交者?”
长史是早年钟离筠的门生,不愁文采,这厢回道,“因截止时辰在上巳节,十中□□都还不曾上交。自有半者是愁文采的,听闻初三那日,中郎将最先写好呈给了五经博士处,时值陛下正在北宫同诸博士辨经,便直接看了中郎将年终计,届时雷霆大怒,当场撕了个粉碎,传话让其重写!大长秋连着两趟去其府上斥责。”
“你磨墨!”苏彦搁下药盏,掩袖咳了两声,拣笔铺卷,“文采这种事,岂是三五日可成的,没有这样为难臣下的,我来上疏!”
“苏相,那您不用费神了。”长史闻言,凑身轻语,“这中郎将本也急得不行,后来不知得了谁的指点,竟跑去寻人代笔,翌日再送北宫,竟过关了。陛下很是满意。”
“代笔?”苏彦一支笔顿在手中,他不好奇这厢举措,只好奇谁有如此才学,竟能一遍得抱素楼处过关,且还能让小姑娘满意,蹙眉道,“总不会寻了你们小师叔吧?”
“正是温九小师叔。” 长史频频颔首,“这会私下都传开了,小师叔坐地涨价,竟按照官职阶品收费!一千秩以下她收五贯钱,一千秩到不足两千秩的收一金,两千秩的九卿乃五金,三公二十金。”
“三公二十金?” 苏彦手中兔毫墨汁滴落,在纸晕染开来,“她可真敢开价!”
长史笑道,“三公位上就您,太尉,御史大夫,左右都不需要她代笔,她自然随便喊价。”
苏彦捏了捏眉心,以拳撑额,合眼道,“去取二十金,让她给本相代笔,本相不费那个脑子。”
长史闻这话,有些讶异,正要挪步,被唤住了,苏彦似想到些什么,只挥挥手让他下去。
年终计要写的有两部分,上一年任上事务总结,下一年任上计划。正儿八经地写,原都属于朝中密档,尤其是随着官品越高,任上事宜便越机密。
都让御史台审核对案了,又如何会放任代笔,如此两厢矛盾。
苏彦披着大氅靠在榻上,思虑小姑娘的举措。
她那颗心长了无数个窍,七拐八拐的,断不会只是出口气这般简单。
时值午膳的时辰,汤令官送来膳食,未几方贻也来了。
苏彦如今上了丞相位,愈发繁忙,方贻虽在他座下,然得他点拨的时候并不多。十天半月才能见上一回。
但不妨碍苏彦对他的喜爱,亦不妨碍他的尊师重道。
苏彦养病这几日,他原日日都来侍奉。
医官搭脉开方,他便在一旁侍药看炉;苏彦睡下,他便在屏风后抄经看书。
寡言勤学。
偶尔,苏彦有种错觉,是皎皎陪在他身边。
这会苏彦邀他共膳,然一看膳食都是按照他病情伤势开出的清淡食物,遂让汤令官加菜。不料方贻道,“弟子用过膳了,原是来给师父加膳的。”
他从八宝锦盒中端出一盅汤。
苏彦认得食盒,乃宫中之物,只抵在盖边,虚弱的眉眼焕出两分神采,“为师猜猜,可是桂圆红枣乌鸡汤?”
方贻颔首,“这是师姐让我给您送来补身子的。”
“你师姐的手艺!”苏彦叹气,眼底隐着自己都不知道的欢色,掀盖持勺舀来饮过。
“如何?”方贻将盅盏推上些。
汤汁醇厚鲜美,鸡肉嫩滑软烂。
“这不……”汤苏彦顿了顿,咽下去,“很好喝,只是为师用不了太多,你喝吧。”
“师姐说您一贯爱喝这汤,且问过太医令,你如今适合用些鸡汤的。”方贻端坐在侧,劝苏彦进汤。
苏彦望着那盅汤,不知怎么便想到明光二年的那个夏天,她每日变着法给他做汤。
每一盅都难以下咽。
每一盅都比今日这盅好喝。
他笑了笑,没再说话,接来用完。
念苏彦有伤在身,方贻不敢久留叨扰,待其用完膳后,正打算告辞。苏彦却留他磨墨,说是要写年终计,让他直接呈给江见月。
他已然想明白了,这重写年终计,抱素楼初审就是个幌子,御史台的审核才是她的目的。
一来是嫌御史台管得太过,累他被罚了,她不痛快欲要出气。
二来是借御史台之手,要看上一年官员政务,同前头上交的进行对比,看到底有多少对她不恭不敬者,以儆效尤;同时亦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各府衙官员的事宜。虽说这类事宜不必君主亲力亲为,但她眼下占不上旁的庶务,如此多看多思亦是百益无害。
再者代笔的人只有温九一个人,明摆着是自己人,不可能泄密。
既如此,他自然带头做个榜样,将事宜上呈仔细。
上一年中他做了不少事,写起来颇费时辰。
方贻往砚台中添了两回水,苏彦还不曾停笔。待他搁笔,男童正蹙眉轻嗅,似在感知什么。
苏彦瞧了他一会,拿笔在他眼前晃过,问他作什。
方贻回神,“师父病中也熏香吗?这味道又冰又甜,甚是静心安神。”
“是熏炉中点着。”苏彦嗅了下自己衣裳,“这味淡却持久,衣袍上本就有 。雪中春信香,原教过你的,可有试着调试? ”
“有的。”方贻道,“就是总也调不出师父原香这般纯正的味道,总觉得缺了些什么。”
雪中春信的方子共五味:梅花蕊中雪,炮制好的沉香,檀香,烘干的丁皮梅肉,朴硝香药。
后四种都好得,最难得是头一味,梅花蕊中雪。
得守着初雪降,守着梅花开,再取蕊中雪。磨的就是人的性子,一年若是错过初雪天,亦或者初雪日未遇梅花,都不得成功。
苏彦同他解释,笑道,“去岁给你的方子,头一年原是让你熟悉,左右是制不出来的。如今你已经调试得娴熟,便将关窍告诉你,等这年初雪吧。”
方贻大喜,道,“如此若师父不在宫中,我也可以给师姐调试,让她睡得安稳些!”
苏彦正合上晾干的书简,闻言不由望向他。
方贻敛了笑意,眉眼低垂,想了想道,“师父,您府上还有新制的山楂蜜饯吗?师、陛下近来用药,总是一盏药歇歇停停用许久,到凉透了还不曾用完。我让她快些喝,她道药太苦了。我前头给她买了糖葫芦,浸在蜜水中,结果她就用了一颗,说没有她以前吃过的好吃。她以前吃过的,想来是您这处的。”
“她近来好吗?”
“用膳多吗?
“就寝如何?”
“这些都好。”方贻道,“陛下晨起练剑,之后用膳,读书,前往北宫听讲经,一如往常。就……”
“就如何?”苏彦心细如发,掩口咳了一声,“你方才说好不容易让她睡得安稳些,可见睡得并不好。”
方贻顿了顿,抬眸看面前青年,“是前日陛下午休,我陪了一回。她睡梦中拉着我袖角唤您,后又睡过去,睡了近一个时辰。阿灿姑姑说,陛下自除夕来,许久没睡这般安稳。午歇便罢了,她还总在夜中惊醒,有时醒来还在哭……前日想是我在您处多留了会,染了熏香,她、当是想您了!”
男童鼓起勇气道,“师父眼下病着,不便去看陛下,那您给些蜜饯她吧,她自个没说要,但我能看出来,她想要的。师父您给她一些吧,让她吃口糖,药那样苦!”
苏彦默了片刻,目光在那装着鸡汤的白盅上流连。
方贻每日往返宫中与丞相府,前头都不曾送汤来。偏这日他能下榻,开府议事了,这汤便到了。
只是自江见月上位,苏彦为护她安全, 纵是从宫中到丞相府这条仅三里的驰道, 他亦不放心让她出来, 所以不曾在此开过朝会。
前头他鞭伤在身,又值年假之中, 遂闭府多日, 自也无人敢来扰他。
他此番确实伤得不轻,虽不至于伤筋动骨,但如此严寒天, 总也剥了一层皮。晕晕乎乎烧了数日, 心中牵挂江见月, 初二晚间醒来问过宫中情形。
是方贻给传的话,道,“陛下说待您好了,让您在百官朝会殿开朝会便可,不劳您入宫,她也不出来不听政,您也不用忧心她,左右她什么都不管了,就这般老死在宫中。”
苏彦闻这话,心中反而踏实了些,她闹一闹总比闷在心头好些。后头再想问些政事,实在体力不济,被苏恪泪眼朦胧地按下歇息。
他亦实在疲累,心想纵是有政务也不至于过分繁冗,再者丞相府开府执事下设有七曹协理掌事,都是他一手培养提拔的官员,都能独挡一面。如此放心歇了四五日,直到初七这日,方下榻理事。
未曾料到,自己甫一睁眼,脑子将将能动,府中长史便已经早早侯在书房。确实没有太繁冗的事务,只是现有的几桩,一桩比一桩精彩。
女帝掀开了自己被刺一事,要求三司彻查。
提出由赵谨暂掌廷尉,尚书台商议中。
罚四百秩及以上官员重呈三千字年终计,抱素楼初审,御史台二审,后又由君终审。
看到第三项,苏彦端药盏的手一抖,差点将汤药洒出来。
让抱素楼审其文采,朝中部分武官偶有卷宗都出现错漏字,这审核文采,到底是在难为官员还是抱素楼?
时值下属尚在,他垂眸掩了笑意,问,“你上交否?”也未等他回话,只改问道,“这年终计可有未交者?”
长史是早年钟离筠的门生,不愁文采,这厢回道,“因截止时辰在上巳节,十中□□都还不曾上交。自有半者是愁文采的,听闻初三那日,中郎将最先写好呈给了五经博士处,时值陛下正在北宫同诸博士辨经,便直接看了中郎将年终计,届时雷霆大怒,当场撕了个粉碎,传话让其重写!大长秋连着两趟去其府上斥责。”
“你磨墨!”苏彦搁下药盏,掩袖咳了两声,拣笔铺卷,“文采这种事,岂是三五日可成的,没有这样为难臣下的,我来上疏!”
“苏相,那您不用费神了。”长史闻言,凑身轻语,“这中郎将本也急得不行,后来不知得了谁的指点,竟跑去寻人代笔,翌日再送北宫,竟过关了。陛下很是满意。”
“代笔?”苏彦一支笔顿在手中,他不好奇这厢举措,只好奇谁有如此才学,竟能一遍得抱素楼处过关,且还能让小姑娘满意,蹙眉道,“总不会寻了你们小师叔吧?”
“正是温九小师叔。” 长史频频颔首,“这会私下都传开了,小师叔坐地涨价,竟按照官职阶品收费!一千秩以下她收五贯钱,一千秩到不足两千秩的收一金,两千秩的九卿乃五金,三公二十金。”
“三公二十金?” 苏彦手中兔毫墨汁滴落,在纸晕染开来,“她可真敢开价!”
长史笑道,“三公位上就您,太尉,御史大夫,左右都不需要她代笔,她自然随便喊价。”
苏彦捏了捏眉心,以拳撑额,合眼道,“去取二十金,让她给本相代笔,本相不费那个脑子。”
长史闻这话,有些讶异,正要挪步,被唤住了,苏彦似想到些什么,只挥挥手让他下去。
年终计要写的有两部分,上一年任上事务总结,下一年任上计划。正儿八经地写,原都属于朝中密档,尤其是随着官品越高,任上事宜便越机密。
都让御史台审核对案了,又如何会放任代笔,如此两厢矛盾。
苏彦披着大氅靠在榻上,思虑小姑娘的举措。
她那颗心长了无数个窍,七拐八拐的,断不会只是出口气这般简单。
时值午膳的时辰,汤令官送来膳食,未几方贻也来了。
苏彦如今上了丞相位,愈发繁忙,方贻虽在他座下,然得他点拨的时候并不多。十天半月才能见上一回。
但不妨碍苏彦对他的喜爱,亦不妨碍他的尊师重道。
苏彦养病这几日,他原日日都来侍奉。
医官搭脉开方,他便在一旁侍药看炉;苏彦睡下,他便在屏风后抄经看书。
寡言勤学。
偶尔,苏彦有种错觉,是皎皎陪在他身边。
这会苏彦邀他共膳,然一看膳食都是按照他病情伤势开出的清淡食物,遂让汤令官加菜。不料方贻道,“弟子用过膳了,原是来给师父加膳的。”
他从八宝锦盒中端出一盅汤。
苏彦认得食盒,乃宫中之物,只抵在盖边,虚弱的眉眼焕出两分神采,“为师猜猜,可是桂圆红枣乌鸡汤?”
方贻颔首,“这是师姐让我给您送来补身子的。”
“你师姐的手艺!”苏彦叹气,眼底隐着自己都不知道的欢色,掀盖持勺舀来饮过。
“如何?”方贻将盅盏推上些。
汤汁醇厚鲜美,鸡肉嫩滑软烂。
“这不……”汤苏彦顿了顿,咽下去,“很好喝,只是为师用不了太多,你喝吧。”
“师姐说您一贯爱喝这汤,且问过太医令,你如今适合用些鸡汤的。”方贻端坐在侧,劝苏彦进汤。
苏彦望着那盅汤,不知怎么便想到明光二年的那个夏天,她每日变着法给他做汤。
每一盅都难以下咽。
每一盅都比今日这盅好喝。
他笑了笑,没再说话,接来用完。
念苏彦有伤在身,方贻不敢久留叨扰,待其用完膳后,正打算告辞。苏彦却留他磨墨,说是要写年终计,让他直接呈给江见月。
他已然想明白了,这重写年终计,抱素楼初审就是个幌子,御史台的审核才是她的目的。
一来是嫌御史台管得太过,累他被罚了,她不痛快欲要出气。
二来是借御史台之手,要看上一年官员政务,同前头上交的进行对比,看到底有多少对她不恭不敬者,以儆效尤;同时亦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各府衙官员的事宜。虽说这类事宜不必君主亲力亲为,但她眼下占不上旁的庶务,如此多看多思亦是百益无害。
再者代笔的人只有温九一个人,明摆着是自己人,不可能泄密。
既如此,他自然带头做个榜样,将事宜上呈仔细。
上一年中他做了不少事,写起来颇费时辰。
方贻往砚台中添了两回水,苏彦还不曾停笔。待他搁笔,男童正蹙眉轻嗅,似在感知什么。
苏彦瞧了他一会,拿笔在他眼前晃过,问他作什。
方贻回神,“师父病中也熏香吗?这味道又冰又甜,甚是静心安神。”
“是熏炉中点着。”苏彦嗅了下自己衣裳,“这味淡却持久,衣袍上本就有 。雪中春信香,原教过你的,可有试着调试? ”
“有的。”方贻道,“就是总也调不出师父原香这般纯正的味道,总觉得缺了些什么。”
雪中春信的方子共五味:梅花蕊中雪,炮制好的沉香,檀香,烘干的丁皮梅肉,朴硝香药。
后四种都好得,最难得是头一味,梅花蕊中雪。
得守着初雪降,守着梅花开,再取蕊中雪。磨的就是人的性子,一年若是错过初雪天,亦或者初雪日未遇梅花,都不得成功。
苏彦同他解释,笑道,“去岁给你的方子,头一年原是让你熟悉,左右是制不出来的。如今你已经调试得娴熟,便将关窍告诉你,等这年初雪吧。”
方贻大喜,道,“如此若师父不在宫中,我也可以给师姐调试,让她睡得安稳些!”
苏彦正合上晾干的书简,闻言不由望向他。
方贻敛了笑意,眉眼低垂,想了想道,“师父,您府上还有新制的山楂蜜饯吗?师、陛下近来用药,总是一盏药歇歇停停用许久,到凉透了还不曾用完。我让她快些喝,她道药太苦了。我前头给她买了糖葫芦,浸在蜜水中,结果她就用了一颗,说没有她以前吃过的好吃。她以前吃过的,想来是您这处的。”
“她近来好吗?”
“用膳多吗?
“就寝如何?”
“这些都好。”方贻道,“陛下晨起练剑,之后用膳,读书,前往北宫听讲经,一如往常。就……”
“就如何?”苏彦心细如发,掩口咳了一声,“你方才说好不容易让她睡得安稳些,可见睡得并不好。”
方贻顿了顿,抬眸看面前青年,“是前日陛下午休,我陪了一回。她睡梦中拉着我袖角唤您,后又睡过去,睡了近一个时辰。阿灿姑姑说,陛下自除夕来,许久没睡这般安稳。午歇便罢了,她还总在夜中惊醒,有时醒来还在哭……前日想是我在您处多留了会,染了熏香,她、当是想您了!”
男童鼓起勇气道,“师父眼下病着,不便去看陛下,那您给些蜜饯她吧,她自个没说要,但我能看出来,她想要的。师父您给她一些吧,让她吃口糖,药那样苦!”
苏彦默了片刻,目光在那装着鸡汤的白盅上流连。
方贻每日往返宫中与丞相府,前头都不曾送汤来。偏这日他能下榻,开府议事了,这汤便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