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可怕的吸血鬼小说
“说起来, ”威尔斯突然想到了什么似的,询问道,“之前听说众多出版商想要出版《海伦》的单行本, 怎么好像没有听闻这件事的进度?”
经纪人朋友的消息足够灵敏, 因此他很快回忆道,“因为它的作者女士前段日子太过繁忙,所以将所有邀请都推迟了。”
“真羡慕啊,”威尔斯再次酸溜溜地道, “赚钱都嫌忙。”
“而且,”经纪人朋友小声说道,“我也递交了自己的名片。”
在众多出版商的邀约之下,一个初出茅庐的作者女士,如果想要寻找一份最好的出版合约,无疑是非常困难的,在那些条条框框之下, 说不定隐藏着大大小小的坑, 即便有律师把关, 若是对出版行业并不知悉,都有可能掉进坑里。
“我猜想, 她或许会倾向于继续与《女士月刊》合作吧?”威尔斯推测道,“毕竟, 她们之间已经有了深厚的合作基础。”
“那可说不定, ”经纪人轻轻摇头,透露了些许内幕, “有几份合同的条件相当诱人, 特别是来自缪斯神庙书店的詹姆斯先生,他提出的条款, 简直超乎想象,让人难以抗拒。”
威尔斯对那位财力雄厚的詹姆斯先生早有耳闻,他长久以来怀揣着出版个人传记的梦想,但众所周知,除非名望显赫,否则传记类书籍往往难以在市场上激起波澜,这让众多出版商望而却步。
然而,詹姆斯并未因此放弃,他转而选择了一条非传统的道路——亲自涉足出版业。得益于他掌舵的卢恩顿最大书店,资源丰富,转型之路虽非坦途,却也并非遥不可及。
事实上,在《海伦》之前,詹姆斯已成功推出了两部小说,尽管销量未能掀起巨大波澜,却足以让他逐步打通起出版领域的关节,成为一名小有名气的小型出版商,如果他能拿下《海伦》的出版权,肯定能在这一行业站稳脚跟。
“没时间啊,根本没时间,”艾琳娜看着编辑部的回信,里面满是赞扬之词,并提醒她不要忘了《海伦》的出版事宜“许多读者都想要一本小说珍藏”。
“能不能指定一位代言人帮我去谈这种事情呢?”毕竟,和出版商会晤,肯定会暴露自己的真实身份,万一让家里人知道,那就完蛋了。
先不提作品被家里人看到会多么尴尬,只说她的父亲坎贝尔先生,一位标准的贵族子弟,认为女性应以家庭为重,写作会损害女孩子的声誉,因此,让他知道这件事的话,肯定会极力反对。
不敢想他发现自己的女儿和儿子开了家音乐厅会是什么样的反应,反正艾琳娜已经打算好了,如果哪天暴露了,就说是爱德华逼她的。
爱德华:有你这个妹妹真是我的福气。
艾琳娜想了想,大手一挥,给伯克利公爵——克莱尔夫人,写了封信。没办法,知道她的马甲的就俱乐部的那批同类。在她心目中,伯克利相当于许愿机+天使投资人了,她相信区区一件小事,肯定难不倒对方。
“或许,我们可以在三卷本……”艾琳娜估摸了一下《海伦》的字数,确定满足三卷本的要求,在信件里出主意道,“中放三张定制卡牌,只有购买书籍的读者才能收集到,考虑到三卷本的价格并不便宜,这一期的卡牌,就设计为五张吧。”
读者完全可以购买两部书籍,看一部,收藏一部,购买两部的话会获得六张卡牌,还能让二手交易市场增加更多货物。
没过多久,当艾琳娜还在冥思苦想情节剧的时候,就收到了伯克利的信件,上面除了应允帮忙谈妥出版事宜,还提到了一件事情:“我听说,火车站的书摊上,正在销售一本名叫‘达库拉‘的黄背书,里面讲述了一个残忍的吸血贵族的故事,似乎颇受欢迎,方便的话,我将会在明天也就是这周四下午拜访你,谈谈这本书的内容。”
艾琳娜注视着这封信件,叹了口气。
尽管她已经利用爱情故事来弱化吸血鬼吓人的一面,但这一题材本身所蕴含的哥特式恐怖氛围,是难以完全抹去的。因此,类似的哥特风格小说应运而生,她早有心理准备,只是没曾料到其出现得如此迅速。
周四下午,克莱尔夫人带着一本精心包装的书籍上门拜访,她们来到书房,克莱尔夫人便将这本完全看不出黄色封面的书籍放在桌上,递给艾琳娜,“我猜你应该难以买到这本书,所以我带给你看看。”
这是一部难得一见的书信体小说,在上个世纪,这种小说十分流行,甚至在口口小说中都成为了潮流,但很快,作家们开始用粗野的讽刺作品,来嘲笑这种形式,进入这个世纪后,书信体小说虽未完全消逝,但已变得稀少而珍贵,多见于哥特、推理及抒情类作品之中。
这本小说是典型的哥特式作品,里面充斥着书信、日记、剪报、各种笔记的内容,其中没有一个固定的主角,讲述着一位律师先生借宿在吸血贵族的城堡,他无意间窥见了吸血贵族们的集会——一场伪装成放荡不羁、奢华靡丽的舞会,实则却是狂魔乱舞的恐怖盛宴。
律师先生被发现之后,吸血贵族将他丢给了几位美貌的女吸血鬼,便离开了城堡,去寻找新的眷属,而在此期间,他爱上了一位女士,但没想到,律师先生逃离了城堡,并警告这位女士,揭穿了吸血贵族的身份,引来了追捕吸血鬼的赏金猎人,于是,在一番情感纠葛之后,这位女士亲手杀死了吸血贵族,赏金猎人则前往律师所说的城堡,将几位女吸血鬼杀死。
至于集会上的其他吸血贵族,则不得而知。值得一提的是,其中一家参与集会的吸血贵族,用的正是《海伦》里莱茵吸血贵族的名字。
“版权费给了吗!”艾琳娜在心里吐槽道。
和《海伦》相比,这篇小说用的完全是男性视角,其文字刻画的哥特式恐怖氛围相当到位,让人不寒而栗,而其中掺合的口口描写,也占据了很多内容……这或许正是伯克利对其格外重视的原因所在。
“你怎么看?”伯克利托腮道,“我最为担心的,是这部小说可能带来的社会影响。”
“我觉得还好,”这篇故事里的吸血鬼也是一个可怜的恋爱脑,众所周知,当一个角色成为恋爱脑,就没有什么需要害怕的,她唯一需要担心的是,“真正值得警惕的是,若其他作者跟风而起,刻意放大吸血鬼的残忍与嗜血本性,忽略其贵族气质与复杂人性,将其彻底塑造成一个令人畏惧的怪物……那对我们才有负面的影响。”
“是啊,”伯克利也在担心这一点,光从这本小说来看,里面的吸血鬼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反派角色,但它透露出的嗜血很容易吸引那些创作一便士文学的作者,一旦他们借此发挥,吸血鬼的形象便可能彻底扭曲,再想洗白,恐怕更加困难。
“再看看吧,”艾琳娜愁眉不展,“我要是能去什么文学俱乐部,听听那些作者们的想法就好了。”
从前她有读者寄来的信件,对于读者的反馈比较及时,但是她可收不了其他作者的信件,这个时候就显得格外闭目塞听,没办法第一时间看到读者对吸血贵族的反应。
“也不是不行,”在伯克利眼里,什么都是可以解决的,“不管是《海伦》的作者,《鸦羽之宅》的创作者,抑或是……都完全可以进入文学俱乐部。”
艾琳娜怀疑他的“抑或是”指的是自己写口口小说的马甲,但她没有证据。
“但是如果我的家人知道……”她苦恼道,“尤其是我的父亲,文学俱乐部恐怕也会有一些兼职戏剧剧本创作的作家吧,被发现的可能性太大了。”
“你不是有变形徽章吗?”伯克利适时地提醒她,“而且,你肯定积攒了很多黑卡蒂女神的眷顾。”
“就算有变形徽章,也没法天天往外跑啊,”艾琳娜一时间想念起当初在外租房的生活,家里虽温暖,却也多了许多束缚。她要是想一个人往外跑,肯定会引来不必要的麻烦。
伯克利后仰靠着座椅靠背,流露出不符合身上装束的从容大气,“不是还有我吗?什么时候你想出门,直接叫我来就行。”
艾琳娜要的就是这句话,她连忙上前疯狂夸夸,给足了伯克利的情绪价值,便提出要求,“择日不如撞日,趁现在有时间,要不我们现在就去?”
由于艾琳娜要接近那些写一便士文学的作者——基本都是男性,于是,她便准备变成艾伦的形象,认领写恐怖小说《鸦羽之宅》的男作者艾伦身份。
“你想去哪个俱乐部?”伯克利询问道,“卢恩顿可是有不少文学俱乐部呢。”
“结构松散一点的,”艾琳娜一边想一边说,“不要求天天到会的,最好写哥特式作品的作者比较多一点。”
“加里克俱乐部,有比较多的戏剧界人士,也欢迎作家和艺术家,有一定的入会程序,”伯克利思考道,“野人俱乐部,包括作家、记者、出版商……这个俱乐部非常包容,容易接受新会员,约翰逊俱乐部更加学术性,偶尔会有哥特文学的讨论。”
艾琳娜立马拍板道,“戏剧界人士太多就算了,就那个,野人俱乐部吧。”
经纪人朋友的消息足够灵敏, 因此他很快回忆道,“因为它的作者女士前段日子太过繁忙,所以将所有邀请都推迟了。”
“真羡慕啊,”威尔斯再次酸溜溜地道, “赚钱都嫌忙。”
“而且,”经纪人朋友小声说道,“我也递交了自己的名片。”
在众多出版商的邀约之下,一个初出茅庐的作者女士,如果想要寻找一份最好的出版合约,无疑是非常困难的,在那些条条框框之下, 说不定隐藏着大大小小的坑, 即便有律师把关, 若是对出版行业并不知悉,都有可能掉进坑里。
“我猜想, 她或许会倾向于继续与《女士月刊》合作吧?”威尔斯推测道,“毕竟, 她们之间已经有了深厚的合作基础。”
“那可说不定, ”经纪人轻轻摇头,透露了些许内幕, “有几份合同的条件相当诱人, 特别是来自缪斯神庙书店的詹姆斯先生,他提出的条款, 简直超乎想象,让人难以抗拒。”
威尔斯对那位财力雄厚的詹姆斯先生早有耳闻,他长久以来怀揣着出版个人传记的梦想,但众所周知,除非名望显赫,否则传记类书籍往往难以在市场上激起波澜,这让众多出版商望而却步。
然而,詹姆斯并未因此放弃,他转而选择了一条非传统的道路——亲自涉足出版业。得益于他掌舵的卢恩顿最大书店,资源丰富,转型之路虽非坦途,却也并非遥不可及。
事实上,在《海伦》之前,詹姆斯已成功推出了两部小说,尽管销量未能掀起巨大波澜,却足以让他逐步打通起出版领域的关节,成为一名小有名气的小型出版商,如果他能拿下《海伦》的出版权,肯定能在这一行业站稳脚跟。
“没时间啊,根本没时间,”艾琳娜看着编辑部的回信,里面满是赞扬之词,并提醒她不要忘了《海伦》的出版事宜“许多读者都想要一本小说珍藏”。
“能不能指定一位代言人帮我去谈这种事情呢?”毕竟,和出版商会晤,肯定会暴露自己的真实身份,万一让家里人知道,那就完蛋了。
先不提作品被家里人看到会多么尴尬,只说她的父亲坎贝尔先生,一位标准的贵族子弟,认为女性应以家庭为重,写作会损害女孩子的声誉,因此,让他知道这件事的话,肯定会极力反对。
不敢想他发现自己的女儿和儿子开了家音乐厅会是什么样的反应,反正艾琳娜已经打算好了,如果哪天暴露了,就说是爱德华逼她的。
爱德华:有你这个妹妹真是我的福气。
艾琳娜想了想,大手一挥,给伯克利公爵——克莱尔夫人,写了封信。没办法,知道她的马甲的就俱乐部的那批同类。在她心目中,伯克利相当于许愿机+天使投资人了,她相信区区一件小事,肯定难不倒对方。
“或许,我们可以在三卷本……”艾琳娜估摸了一下《海伦》的字数,确定满足三卷本的要求,在信件里出主意道,“中放三张定制卡牌,只有购买书籍的读者才能收集到,考虑到三卷本的价格并不便宜,这一期的卡牌,就设计为五张吧。”
读者完全可以购买两部书籍,看一部,收藏一部,购买两部的话会获得六张卡牌,还能让二手交易市场增加更多货物。
没过多久,当艾琳娜还在冥思苦想情节剧的时候,就收到了伯克利的信件,上面除了应允帮忙谈妥出版事宜,还提到了一件事情:“我听说,火车站的书摊上,正在销售一本名叫‘达库拉‘的黄背书,里面讲述了一个残忍的吸血贵族的故事,似乎颇受欢迎,方便的话,我将会在明天也就是这周四下午拜访你,谈谈这本书的内容。”
艾琳娜注视着这封信件,叹了口气。
尽管她已经利用爱情故事来弱化吸血鬼吓人的一面,但这一题材本身所蕴含的哥特式恐怖氛围,是难以完全抹去的。因此,类似的哥特风格小说应运而生,她早有心理准备,只是没曾料到其出现得如此迅速。
周四下午,克莱尔夫人带着一本精心包装的书籍上门拜访,她们来到书房,克莱尔夫人便将这本完全看不出黄色封面的书籍放在桌上,递给艾琳娜,“我猜你应该难以买到这本书,所以我带给你看看。”
这是一部难得一见的书信体小说,在上个世纪,这种小说十分流行,甚至在口口小说中都成为了潮流,但很快,作家们开始用粗野的讽刺作品,来嘲笑这种形式,进入这个世纪后,书信体小说虽未完全消逝,但已变得稀少而珍贵,多见于哥特、推理及抒情类作品之中。
这本小说是典型的哥特式作品,里面充斥着书信、日记、剪报、各种笔记的内容,其中没有一个固定的主角,讲述着一位律师先生借宿在吸血贵族的城堡,他无意间窥见了吸血贵族们的集会——一场伪装成放荡不羁、奢华靡丽的舞会,实则却是狂魔乱舞的恐怖盛宴。
律师先生被发现之后,吸血贵族将他丢给了几位美貌的女吸血鬼,便离开了城堡,去寻找新的眷属,而在此期间,他爱上了一位女士,但没想到,律师先生逃离了城堡,并警告这位女士,揭穿了吸血贵族的身份,引来了追捕吸血鬼的赏金猎人,于是,在一番情感纠葛之后,这位女士亲手杀死了吸血贵族,赏金猎人则前往律师所说的城堡,将几位女吸血鬼杀死。
至于集会上的其他吸血贵族,则不得而知。值得一提的是,其中一家参与集会的吸血贵族,用的正是《海伦》里莱茵吸血贵族的名字。
“版权费给了吗!”艾琳娜在心里吐槽道。
和《海伦》相比,这篇小说用的完全是男性视角,其文字刻画的哥特式恐怖氛围相当到位,让人不寒而栗,而其中掺合的口口描写,也占据了很多内容……这或许正是伯克利对其格外重视的原因所在。
“你怎么看?”伯克利托腮道,“我最为担心的,是这部小说可能带来的社会影响。”
“我觉得还好,”这篇故事里的吸血鬼也是一个可怜的恋爱脑,众所周知,当一个角色成为恋爱脑,就没有什么需要害怕的,她唯一需要担心的是,“真正值得警惕的是,若其他作者跟风而起,刻意放大吸血鬼的残忍与嗜血本性,忽略其贵族气质与复杂人性,将其彻底塑造成一个令人畏惧的怪物……那对我们才有负面的影响。”
“是啊,”伯克利也在担心这一点,光从这本小说来看,里面的吸血鬼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反派角色,但它透露出的嗜血很容易吸引那些创作一便士文学的作者,一旦他们借此发挥,吸血鬼的形象便可能彻底扭曲,再想洗白,恐怕更加困难。
“再看看吧,”艾琳娜愁眉不展,“我要是能去什么文学俱乐部,听听那些作者们的想法就好了。”
从前她有读者寄来的信件,对于读者的反馈比较及时,但是她可收不了其他作者的信件,这个时候就显得格外闭目塞听,没办法第一时间看到读者对吸血贵族的反应。
“也不是不行,”在伯克利眼里,什么都是可以解决的,“不管是《海伦》的作者,《鸦羽之宅》的创作者,抑或是……都完全可以进入文学俱乐部。”
艾琳娜怀疑他的“抑或是”指的是自己写口口小说的马甲,但她没有证据。
“但是如果我的家人知道……”她苦恼道,“尤其是我的父亲,文学俱乐部恐怕也会有一些兼职戏剧剧本创作的作家吧,被发现的可能性太大了。”
“你不是有变形徽章吗?”伯克利适时地提醒她,“而且,你肯定积攒了很多黑卡蒂女神的眷顾。”
“就算有变形徽章,也没法天天往外跑啊,”艾琳娜一时间想念起当初在外租房的生活,家里虽温暖,却也多了许多束缚。她要是想一个人往外跑,肯定会引来不必要的麻烦。
伯克利后仰靠着座椅靠背,流露出不符合身上装束的从容大气,“不是还有我吗?什么时候你想出门,直接叫我来就行。”
艾琳娜要的就是这句话,她连忙上前疯狂夸夸,给足了伯克利的情绪价值,便提出要求,“择日不如撞日,趁现在有时间,要不我们现在就去?”
由于艾琳娜要接近那些写一便士文学的作者——基本都是男性,于是,她便准备变成艾伦的形象,认领写恐怖小说《鸦羽之宅》的男作者艾伦身份。
“你想去哪个俱乐部?”伯克利询问道,“卢恩顿可是有不少文学俱乐部呢。”
“结构松散一点的,”艾琳娜一边想一边说,“不要求天天到会的,最好写哥特式作品的作者比较多一点。”
“加里克俱乐部,有比较多的戏剧界人士,也欢迎作家和艺术家,有一定的入会程序,”伯克利思考道,“野人俱乐部,包括作家、记者、出版商……这个俱乐部非常包容,容易接受新会员,约翰逊俱乐部更加学术性,偶尔会有哥特文学的讨论。”
艾琳娜立马拍板道,“戏剧界人士太多就算了,就那个,野人俱乐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