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 骂人小课堂开课啦~
在爱德华大力宣传《拉维妮娅》戏剧的时候, 艾琳娜终于完成了《荒原之歌》的所有卡牌,并寄去了赫尔曼所说的印刷厂。
在收到包裹后,印刷厂的主管立刻召唤雕版师傅前来查看绘画的印刷难度, 雕版师傅一脸“我看到了什么辣眼睛的东西?”的表情,深吸口气问,“所以, 这就是那部作品的ssr?”
“应该是sr吧。”主管摸了摸下巴,“听说这套书售价不菲, 卡牌的稀有概率大概比《海伦》的高得多。”
雕版师傅打量着卡牌上的细节,“老实说, 这样精细的图画卖便宜了也太亏了。”
主管说出一个赫尔曼计划出售的数字,雕版师傅听完猛地吸了一口凉气, 眼睛睁得比刚刚看到卡牌时还要大:“这……真的会有人买吗?”
光是一本书的定价, 都比得上《海伦》一张sr的价格了——指的是刚出时卖二手的价格。对于完全不了解这一行的师傅来说, 简直是个天价。
主管倒是一副见惯大风大浪的模样,耸了耸肩说:“不仅有人买, 还有很多。之前每次一上市都会很快断货,供不应求。”
他摆了摆手说, “我们可不用替赫尔曼先生担心他的成本,有什么好颜料都用上,没准等个几年,它的价格抬得比海伦卡牌还高呢。”
听到这里, 雕版师傅不由得有些心动,他犹豫了一下,终于小声试探道:“那个……赫尔曼先生之前不是说过可以自己留下一套吗?我在想……是不是……”
主管哈哈大笑,笑得这位师傅都有些恼羞成怒了,才满口答应道, “我懂我懂,人嘛,当然不能为了体面不要钱吧?”
“倒也不是这么说……”雕版师傅没有底气地反抗道。
不过,这份“额外奖励”显然吊足了所有雕版师傅的胃口,有了这根无形的胡萝卜,印刷厂的工作进度一整个突飞猛进。
“差不多神诞节前后就能出第一批货了,”主管向赫尔曼交代道。
赫尔曼点点头,露出一抹满意的微笑:“正好赶得上节日市场。记得去年,艾伦先生的新书也是在神诞节前推出的,当时我还特意把它包装成了节日礼物的样子呢。”
“收到礼物的人一定会很‘惊喜’的,”主管忍不住笑了笑,幽默地道。
在卢恩顿人的期待中,十二月的脚步悄然而至,在各大剧院纷纷上演经典剧目《神诞颂歌》的时候,玛瑞和帕利斯剧院经理来到了欢乐剧院,大厅里,已经有一堆淑女绅士们在讨论着这部即将观看到的剧目。
“其实我觉得这更适合改编成歌剧,”一位女士的声音引起了两位弗兰西人的注意,“拉维妮娅最吸引我的是她内心的挣扎,如果不能将其很好的表现出来,整个剧情看起来就会变得格外荒谬。”
听到这里,玛瑞忍不住点了点头,暗暗觉得这位女士说到了点子上。
“我也觉得,”一位男士附和道,“考文特花园剧院更适合改编这部戏剧。”
“我想这部戏剧应该也会多一些唱段吧?”另一位小姐发表不同看法,“其实我觉得,饰演埃莉诺的那位女演员,很适合表演拉维妮娅这种角色,但是她没有参演,而是从前扮演灰姑娘、更擅长唱歌的女演员,所以,可能是一部轻歌剧呢?”
轻歌剧和情节剧最不同的地方,在于轻歌剧以歌曲为主,伴有舞蹈、合唱、对白等表演形式,而情节剧以对白为主,表情和动作都极为夸张。
“可是轻歌剧通常轻松愉快,结局也大多是圆满的,”第一位女士提出异议,“像《拉维妮娅》这种充满冲突与悲剧色彩的故事,怎么可能不是情节剧?”
玛瑞竖着耳朵偷听这场小型辩论,兴致盎然地来回看着几人,却因为太过投入,差点忘了时间。幸而几位讨论者也注意到剧场内的灯光开始微微变暗,戏剧即将开场。他们匆匆结束了争论,礼貌地向彼此颔首后,各自走向自己的包厢。
玛瑞这才意识到自己也得赶紧找座位。此次,她与经理以私人身份观影,没有找爱德华借包厢——事实上,他们怀疑就算开口也难以借得到那么抢手的位置。两人只能买了普通座位的票,好在位置不错,几乎可以一览无余地看到整个舞台。
在一股混杂着各种香水味的气味中,玛瑞不由得皱了皱眉,翻了翻放在座位上的节目单和周边商品清单,上面的商品让她看得眼花缭乱,从“拉维妮娅的胸针、丝巾、扇子”到刻有台词的瓷杯、笔记本、主角木偶、徽章……不得不说,有的东西让她这个没看过戏剧的人都想买,更不用说那些忠实读者了。
没等她细细研究这些商品,忽然听到一阵欢快的音乐声,伴随着帷幕的拉开,一场热闹非凡的茶会出现在舞台上。绅士与淑女们从容交谈,笑语晏晏,仿佛他们真的在某个贵族宅邸中的社交盛宴上,不过,玛瑞完全无法从那一堆衣香鬓影般的绅士小姐们认出男女主角。
好在,隔壁是一位喜爱聊天的夫人,她正向自己的好友绘声绘色地分析道:“你看,那位好像穿了祖母旧裙子的小姐,多半就是女主角了。而那位所有话题都围着他转的男士,毫无疑问是男主角!”
玛瑞半信半疑地顺着她的描述观察着舞台上的两人。很快,剧情的发展验证了夫人的判断。那位身穿略显不合时宜裙装的小姐,正遭受几名衣着光鲜的贵妇刻薄的评论。那些犀利的言辞如利刃般刺向她,甚至让玛瑞都感到怒火中烧,几乎想要冲上舞台为这位可怜的小姐辩护。然而,就在此时,那位男主角从容走到舞台中央,以一种优雅而绅士的方式替她解了围。
“真是一个不错的开场,”玛瑞情不自禁地感叹道。
她的声音似乎引起了隔壁夫人的注意,那位夫人略显困惑地向她瞟了一眼,随即主动搭话:“您是第一次来看《拉维妮娅》吧?……我是说,您之前也没读过这本小说?”
“我们是弗兰西人,”通常,只要祭出这句话,大家都会以一种“我理解了一切”的表情点点头,这位热心夫人也不例外,她顿时露出了恍然大悟的神情,还带着些许的同情意味,轻声道:“好吧,我就知道……”
“可是,”玛瑞犹豫片刻,忍不住追问,“我刚才的话有什么不对吗?”
“wow,”那位热心夫人耸了耸肩,语带调侃:“或许你可以听听其他观众怎么评价的。”
事实上,不用她提醒,玛瑞就听到从四面八方传来的“咒骂”:“该死的!你离她远一点!”“闭上你的臭嘴!别再装模作样了!”“让那家伙滚出舞台!他恶心到我了!”
玛瑞大受震撼!
虽然她听说过剧情梗概,大致了解男主角做出了什么样的事情,但终究没有实感,看到这一副群情激昂的样子,男主角才刚刚出场,就被喝起了倒彩,要不是剧院维持得过于干净,没有随手可拾的石块或杂物,感觉他们都能捡起来往上扔了。
“天啦,”玛瑞小声惊叹道,“我从没料到会是这样的场面。”
就在这时,一束明亮的追光从天而降,笼罩在女主角身上,瞬间让她成为舞台的焦点。女主开始深情地演唱,她的歌声如诉如泣,娓娓道来她对男主角的一见钟情,然而,台下的观众显然并不买账——
“不要爱上他!”“那是一个坏蛋!”“你被他欺骗了!”
此起彼伏的叫喊声中,甚至能听到有人用力跺脚的声音,似乎想要通过振动地板来唤醒台上的女主角。两位弗兰西人目瞪口呆地看着这一幕,完全不知道该作何反应。而隔壁那位热心夫人则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微微一扬下巴,用低沉的嗓音点评道:“我就知道会是这样。”
玛瑞偏过头,小声对经理说道:“老实说,我还是第一次见到这种阵仗。”
“谁不是呢?”经理也一副没反应过来的样子。
尽管观众群情激昂、嘘声不断,台上的剧情依然按部就班地推进着,演员们仿佛置身于另一个世界,丝毫没有被台下的声音干扰。
不得不说,那段发生在弗兰西战火中的定情戏让玛瑞和经理都深受触动。对他们而言,战争的残酷和生命的无常早已是家常便饭,而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依然有勇气袒露心迹,无疑是一件浪漫而勇敢的事。尤其是当男女主角在战火的阴影中许下承诺,背景音乐渐渐转为悠扬的小提琴独奏时,玛瑞甚至忍不住在心里感叹:“这样的爱情,难道不是值得所有人祝福的吗?”
然而,与他们复杂而动容的情绪不同,剧场内的本地观众几乎要掀了屋顶。他们近乎狂热地用愤怒来回应这段戏码——“这家伙不值得!”“别犯傻了,他只会伤害你!”一些观众甚至直接从座位上站了起来,挥舞着手臂朝舞台怒吼。
可惜,他们的抗议很快被后排观众的抱怨打断,后者毫不留情地呵斥:“闭嘴!挡住我了!”于是,那些愤怒的观众只好不情不愿地坐回座位,嘴里依然不停地嘟囔。
这种割裂的感受,让两位弗兰西人都有些无所适从。
不过,随着剧情的展开,他们渐渐理解了为什么那些观众们如此激动。
接下来,那位曾经短暂出场的女配角——露辛达——开始频繁地介入男女主角的爱情故事之中。虽然看这部戏剧前两人都对剧情梗概有些了解,但亲眼目睹这段三角关系的发展,依然让他们的心情如坐过山车般起伏不定。
在战火中缔结的爱情太过美好,以至于玛瑞和经理在不知不觉中嗑起了男女主的cp。他们衷心希望两人能够幸福长久,但露辛达的频繁出现,以及男主角在两人之间的摇摆不定,却让玛瑞和经理越看越揪心。
在收到包裹后,印刷厂的主管立刻召唤雕版师傅前来查看绘画的印刷难度, 雕版师傅一脸“我看到了什么辣眼睛的东西?”的表情,深吸口气问,“所以, 这就是那部作品的ssr?”
“应该是sr吧。”主管摸了摸下巴,“听说这套书售价不菲, 卡牌的稀有概率大概比《海伦》的高得多。”
雕版师傅打量着卡牌上的细节,“老实说, 这样精细的图画卖便宜了也太亏了。”
主管说出一个赫尔曼计划出售的数字,雕版师傅听完猛地吸了一口凉气, 眼睛睁得比刚刚看到卡牌时还要大:“这……真的会有人买吗?”
光是一本书的定价, 都比得上《海伦》一张sr的价格了——指的是刚出时卖二手的价格。对于完全不了解这一行的师傅来说, 简直是个天价。
主管倒是一副见惯大风大浪的模样,耸了耸肩说:“不仅有人买, 还有很多。之前每次一上市都会很快断货,供不应求。”
他摆了摆手说, “我们可不用替赫尔曼先生担心他的成本,有什么好颜料都用上,没准等个几年,它的价格抬得比海伦卡牌还高呢。”
听到这里, 雕版师傅不由得有些心动,他犹豫了一下,终于小声试探道:“那个……赫尔曼先生之前不是说过可以自己留下一套吗?我在想……是不是……”
主管哈哈大笑,笑得这位师傅都有些恼羞成怒了,才满口答应道, “我懂我懂,人嘛,当然不能为了体面不要钱吧?”
“倒也不是这么说……”雕版师傅没有底气地反抗道。
不过,这份“额外奖励”显然吊足了所有雕版师傅的胃口,有了这根无形的胡萝卜,印刷厂的工作进度一整个突飞猛进。
“差不多神诞节前后就能出第一批货了,”主管向赫尔曼交代道。
赫尔曼点点头,露出一抹满意的微笑:“正好赶得上节日市场。记得去年,艾伦先生的新书也是在神诞节前推出的,当时我还特意把它包装成了节日礼物的样子呢。”
“收到礼物的人一定会很‘惊喜’的,”主管忍不住笑了笑,幽默地道。
在卢恩顿人的期待中,十二月的脚步悄然而至,在各大剧院纷纷上演经典剧目《神诞颂歌》的时候,玛瑞和帕利斯剧院经理来到了欢乐剧院,大厅里,已经有一堆淑女绅士们在讨论着这部即将观看到的剧目。
“其实我觉得这更适合改编成歌剧,”一位女士的声音引起了两位弗兰西人的注意,“拉维妮娅最吸引我的是她内心的挣扎,如果不能将其很好的表现出来,整个剧情看起来就会变得格外荒谬。”
听到这里,玛瑞忍不住点了点头,暗暗觉得这位女士说到了点子上。
“我也觉得,”一位男士附和道,“考文特花园剧院更适合改编这部戏剧。”
“我想这部戏剧应该也会多一些唱段吧?”另一位小姐发表不同看法,“其实我觉得,饰演埃莉诺的那位女演员,很适合表演拉维妮娅这种角色,但是她没有参演,而是从前扮演灰姑娘、更擅长唱歌的女演员,所以,可能是一部轻歌剧呢?”
轻歌剧和情节剧最不同的地方,在于轻歌剧以歌曲为主,伴有舞蹈、合唱、对白等表演形式,而情节剧以对白为主,表情和动作都极为夸张。
“可是轻歌剧通常轻松愉快,结局也大多是圆满的,”第一位女士提出异议,“像《拉维妮娅》这种充满冲突与悲剧色彩的故事,怎么可能不是情节剧?”
玛瑞竖着耳朵偷听这场小型辩论,兴致盎然地来回看着几人,却因为太过投入,差点忘了时间。幸而几位讨论者也注意到剧场内的灯光开始微微变暗,戏剧即将开场。他们匆匆结束了争论,礼貌地向彼此颔首后,各自走向自己的包厢。
玛瑞这才意识到自己也得赶紧找座位。此次,她与经理以私人身份观影,没有找爱德华借包厢——事实上,他们怀疑就算开口也难以借得到那么抢手的位置。两人只能买了普通座位的票,好在位置不错,几乎可以一览无余地看到整个舞台。
在一股混杂着各种香水味的气味中,玛瑞不由得皱了皱眉,翻了翻放在座位上的节目单和周边商品清单,上面的商品让她看得眼花缭乱,从“拉维妮娅的胸针、丝巾、扇子”到刻有台词的瓷杯、笔记本、主角木偶、徽章……不得不说,有的东西让她这个没看过戏剧的人都想买,更不用说那些忠实读者了。
没等她细细研究这些商品,忽然听到一阵欢快的音乐声,伴随着帷幕的拉开,一场热闹非凡的茶会出现在舞台上。绅士与淑女们从容交谈,笑语晏晏,仿佛他们真的在某个贵族宅邸中的社交盛宴上,不过,玛瑞完全无法从那一堆衣香鬓影般的绅士小姐们认出男女主角。
好在,隔壁是一位喜爱聊天的夫人,她正向自己的好友绘声绘色地分析道:“你看,那位好像穿了祖母旧裙子的小姐,多半就是女主角了。而那位所有话题都围着他转的男士,毫无疑问是男主角!”
玛瑞半信半疑地顺着她的描述观察着舞台上的两人。很快,剧情的发展验证了夫人的判断。那位身穿略显不合时宜裙装的小姐,正遭受几名衣着光鲜的贵妇刻薄的评论。那些犀利的言辞如利刃般刺向她,甚至让玛瑞都感到怒火中烧,几乎想要冲上舞台为这位可怜的小姐辩护。然而,就在此时,那位男主角从容走到舞台中央,以一种优雅而绅士的方式替她解了围。
“真是一个不错的开场,”玛瑞情不自禁地感叹道。
她的声音似乎引起了隔壁夫人的注意,那位夫人略显困惑地向她瞟了一眼,随即主动搭话:“您是第一次来看《拉维妮娅》吧?……我是说,您之前也没读过这本小说?”
“我们是弗兰西人,”通常,只要祭出这句话,大家都会以一种“我理解了一切”的表情点点头,这位热心夫人也不例外,她顿时露出了恍然大悟的神情,还带着些许的同情意味,轻声道:“好吧,我就知道……”
“可是,”玛瑞犹豫片刻,忍不住追问,“我刚才的话有什么不对吗?”
“wow,”那位热心夫人耸了耸肩,语带调侃:“或许你可以听听其他观众怎么评价的。”
事实上,不用她提醒,玛瑞就听到从四面八方传来的“咒骂”:“该死的!你离她远一点!”“闭上你的臭嘴!别再装模作样了!”“让那家伙滚出舞台!他恶心到我了!”
玛瑞大受震撼!
虽然她听说过剧情梗概,大致了解男主角做出了什么样的事情,但终究没有实感,看到这一副群情激昂的样子,男主角才刚刚出场,就被喝起了倒彩,要不是剧院维持得过于干净,没有随手可拾的石块或杂物,感觉他们都能捡起来往上扔了。
“天啦,”玛瑞小声惊叹道,“我从没料到会是这样的场面。”
就在这时,一束明亮的追光从天而降,笼罩在女主角身上,瞬间让她成为舞台的焦点。女主开始深情地演唱,她的歌声如诉如泣,娓娓道来她对男主角的一见钟情,然而,台下的观众显然并不买账——
“不要爱上他!”“那是一个坏蛋!”“你被他欺骗了!”
此起彼伏的叫喊声中,甚至能听到有人用力跺脚的声音,似乎想要通过振动地板来唤醒台上的女主角。两位弗兰西人目瞪口呆地看着这一幕,完全不知道该作何反应。而隔壁那位热心夫人则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微微一扬下巴,用低沉的嗓音点评道:“我就知道会是这样。”
玛瑞偏过头,小声对经理说道:“老实说,我还是第一次见到这种阵仗。”
“谁不是呢?”经理也一副没反应过来的样子。
尽管观众群情激昂、嘘声不断,台上的剧情依然按部就班地推进着,演员们仿佛置身于另一个世界,丝毫没有被台下的声音干扰。
不得不说,那段发生在弗兰西战火中的定情戏让玛瑞和经理都深受触动。对他们而言,战争的残酷和生命的无常早已是家常便饭,而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依然有勇气袒露心迹,无疑是一件浪漫而勇敢的事。尤其是当男女主角在战火的阴影中许下承诺,背景音乐渐渐转为悠扬的小提琴独奏时,玛瑞甚至忍不住在心里感叹:“这样的爱情,难道不是值得所有人祝福的吗?”
然而,与他们复杂而动容的情绪不同,剧场内的本地观众几乎要掀了屋顶。他们近乎狂热地用愤怒来回应这段戏码——“这家伙不值得!”“别犯傻了,他只会伤害你!”一些观众甚至直接从座位上站了起来,挥舞着手臂朝舞台怒吼。
可惜,他们的抗议很快被后排观众的抱怨打断,后者毫不留情地呵斥:“闭嘴!挡住我了!”于是,那些愤怒的观众只好不情不愿地坐回座位,嘴里依然不停地嘟囔。
这种割裂的感受,让两位弗兰西人都有些无所适从。
不过,随着剧情的展开,他们渐渐理解了为什么那些观众们如此激动。
接下来,那位曾经短暂出场的女配角——露辛达——开始频繁地介入男女主角的爱情故事之中。虽然看这部戏剧前两人都对剧情梗概有些了解,但亲眼目睹这段三角关系的发展,依然让他们的心情如坐过山车般起伏不定。
在战火中缔结的爱情太过美好,以至于玛瑞和经理在不知不觉中嗑起了男女主的cp。他们衷心希望两人能够幸福长久,但露辛达的频繁出现,以及男主角在两人之间的摇摆不定,却让玛瑞和经理越看越揪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