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江芸芸在黑夜中坐了一宿, 直到天色微亮才被鸟叫声,唤回神来,摸着被雾气打湿的袖口,叹了一口气, 站起来准备回去洗把脸。
    刚一起来, 就听到背后的门咯吱一声打开。
    同样一夜没睡的周笙从里面走了出来。
    “娘。”她怔怔喊道, “你怎么不休息。”
    “你今日也要去上课吗?”周笙捋了捋鬓间的碎发, 笑问着。
    江芸芸起身:“老师没说,但我听说拜师有六礼束脩, 今日打算去问问是什么六礼, 想早些做好准备。”
    “是芹菜、莲子、红豆、红枣、桂圆和干瘦肉条。”周笙说道,“等会让陈妈妈去买吧,你小孩子容易被骗。”
    江芸芸惊讶:“你怎么知道?”
    周笙抿唇, 嘴角露出一个小小的梨涡:“我爹以前也是做夫子的, 小时候看多了, 所以一直记得。”
    江芸芸吃惊, 下意识追问着:“那你怎么会成为……”
    她说了一半又觉得不妥, 讪讪闭上嘴。
    周笙脸上露出怀念的笑来:“他考上秀才后科举接连失利, 家中田产又都卖光了,就开了一家私塾维持生计, 本来日子过得还算宽裕,只是后来他突然迷上赌博,家里欠了一大笔钱, 我娘积劳成疾,弟弟又年幼, 老爷是我爹的为数不多考上秀才的学生, 有次催债的人来家中, 被他撞见了,所以我才求到他这里的。”
    “江如琅这人……怪有意思的。”江芸芸讥笑着。
    恩师的女儿求到他这里,给出的条件竟是纳她为妾,这些年又如此苛待她,真的是狼心狗肺。
    周笙脸上的悲伤肉眼可见,可很快又收了回去,温和说道:“不说这些了,我这里还有些钱,陈妈妈买好东西后,你就直接去拜师吧。”
    江芸芸惊疑问道:“我们有钱?”
    “我做绣品卖了一些钱,本就是打算给你和渝姐儿的,你现在有用便先拿去,只是以后你若是要去华容,我能给的就不多了。”周笙为难说道。
    江芸芸安慰着,瞧着一点也不担忧的样子:“楠枝说老师那边会提供笔墨纸砚,等我字以后写得好看了,也可以去抄书,完全可以自己赚钱,说不定还能补贴家用呢。”
    周笙小心翼翼理了理她的衣襟,笑着笑着就红了眼睛:“以后一个人,更要认真照顾好自己。”
    江芸芸嗯了一声。
    “以后不要读得太晚,伤眼睛。”
    “不知华容天气如何,天冷了多穿点,春天不要着急脱衣服,免得倒春寒又病了。”
    “我昨夜做了一件冬衣,只是怕你到时候长高了,穿不下。”
    江芸芸抬眼看着她。
    周笙真是一个温柔的母亲,在她心里孩子永远是第一位。
    她已经给了江芸和江渝力所能及的最好。
    “有很多人读了很多年的书,连个秀才也考不上,你千万不要有压力。”她又安慰着,恨不得在此刻把方方面面都叮嘱一遍。
    江芸芸伸手握着她的手,冷不丁问道:“你想离开这里吗?”
    周笙愣在原处,好一会儿才说道:“你又胡说什么,我如何能离开,你也不要惦记着我,我有手有脚还能饿死吗?你若是以后真的出息了,帮一下你妹妹才是。”
    江芸芸自信点头:“我会有出息的。”
    “其实没出息也没关系的,只要你平安健康就好。”周笙怕她有压力,连忙解释着。
    江芸芸笑了起来,眉眼弯弯,狂傲说道:“等我以后考个状元来。”
    周笙听得心都软了:“这话被人听到要闹笑话的。”
    小院外面传来丫鬟走动的声音,昨日沁园往这边送了不少人,但周笙以小院容纳不下这么多人为理由,只留了两个。
    因为来得匆忙,那两人现在也不住这个院子里,现在大概是洗漱完走过来。
    江芸芸回神:“我得走了。”
    “哎,路上小心。”周笙一如往常把她送到拱门处,直到看不到那道小小的身影,脸上笑意缓缓敛下,心事重重地转身离开。
    江芸芸走到偏门口,发现门口停着一辆马车,马车边上站着两个面生的小厮。
    她没多问,但也没上车:“我今日走路去上课。”
    驾车的小厮不似晚毫这般强势,还未开口脸上便带着三分笑:“小人乐山,这是小人的弟弟乐水,今日天色还早,走走路也能锻炼身体,小人驾着马车跟在您身后便是。”
    江芸芸多看了他一眼,那小厮任由她打量,低眉顺眼,神色镇定。
    她目前不想和任何江家人说话,见他棉花一般,说什么也不为所动的样子,便转身直接离开。
    得益于之前江芸芸总是能遇见的各种奇葩事情,好几次闹得人尽皆知,她虽年纪小但格外机灵,加上每天都在这个时候出门,路上的摊贩见了她大都笑着打招呼。
    “今日吃不吃馒头,是野菜馅的,加了点猪油,香得很,算你两文钱一个如何?”裹着蓝头巾的老板爽快说道。
    江芸芸接过荷叶包裹着的馒头,嘴甜说道:“谢谢老板。”
    “真是可爱的小郎君,希望我肚子里的这个,也能跟小郎君一样漂亮又聪明,还有礼貌。”老板看得心都软了。
    江芸芸盯着她高耸的腹部,和气说道:“老板这么好看,生的小孩一定也很好看,您这么厉害,小孩读书肯定也会好的。”
    “听听这嘴,读过书的就是不一样的。”她得意地和左右摊贩炫耀着。
    江芸芸在路边吃好,收拾干净,这才继续朝着黎家走去。
    春日清晨微风阵阵,绕是如此凉爽的日子,走了快一个时辰,江芸芸走到黎家门口时也微微出了汗。
    “我先拜见老师,再去找楠枝。”她对黎风说道。
    黎风点头,找了一个小仆给她带路。
    两个江家仆人正打算跟上去,却被人拦住。
    “我们是二公子的小厮。”乐山焦急喊道,“二公子。”
    走到一半的江芸芸不得不扭头解释着:“哦,今天刚得的小厮。”
    黎风一板一眼说着:“黎家规矩多,在家中,每位主人身边只能跟着一个小厮或者丫鬟,两位只能选一位入内,剩下那人随我去门房休息。”
    两个小厮四目相对,最后还是选了哥哥乐山跟着。
    等他们这边波折重重选好人,乐山再去找江芸芸,不曾想人已经走远了。
    “黎公病了。”带路的仆人说道,“夫人昨日便吩咐下来,若是您来了,便直接带去后院。”
    “是风寒了吗?”江芸芸惊讶。
    昨日瞧着不是挺硬朗的。
    仆人只是笑了笑,请人去东跨院后便蹑手蹑脚退下。
    老师住在内院最大的院子,坐北朝南,入内就是一扇垂花宫门,院中种着一棵桃树,除此之外,便无其他布置,朴素简单。
    一位年长的妈妈见她拘谨地站在原处,便笑着迎了上来:“可是芸哥儿?”
    江芸芸并未失礼多看一眼,只是点了点头。
    “老爷不见客,老夫人说您若是来了,直接去见她也是一样的。”妈妈把人带入二堂,“您在这里坐一会儿,茶水可有忌口?”
    江芸芸摇头。
    “那我去请夫人出来。”妈妈吩咐丫鬟上了小孩爱吃的果脯糕点,又亲自送了一盏茶汤浅绿的茶水,这才朝着后院走去。
    二堂的布置比正厅更生活化一点,正中挂着一幅咏梅诗句,下面戳着一个小红章,瞧着像是朴庵二字,右侧被隔出一个小隔间,看不清里面的布置,靠窗的一侧则放置着长塌,上面放着一个绣篓,矮几上散落着几本书,透过窗外能看到几株绿叶茂盛的梅花。
    江芸芸坐了没多久,就听到外面有脚步声,便紧跟着站了起来。
    老夫人依旧穿着简单,深紫色的圆领对襟长袄,袖口绣着花纹,两侧微微开叉,行走间,腰间系着的褶皱长裙好似花开一般,花白的头发往后盘绕一圈,剩余的头发掩在髻下,再插着一根梅花形状的乌木发簪。
    “师娘。”江芸芸行礼,“不知老师病了,冒昧登门,还请老师见谅。”
    老夫人把人扶了起来,仔细打量着她,眸光微动,笑说着:“他这是心病,隔三差五就要病一下,不碍事,倒是你,怎么又瘦了,可别学楠枝的挑食。”
    江芸芸呐呐说道:“都有吃的。”
    黎循传确实挑食,但最近都没被抓到,很大原因是他不吃的江芸芸都给吃了,一个人吃了两人的分量,不仅不长肉,甚至肉眼可见地瘦了。
    “今日来可是来行拜师礼的?”老夫人和气问道。
    江芸芸摇头,认真解释着:“打算先问问楠枝,拜师要什么东西,再顺便借几本书,先自己预习一下。”
    老夫人一脸心疼。
    这些事情寻常人家都是大人准备的,哪里需要小孩操心。
    “你老师不讲究这些,而且这几日你先松快松快,等到了华容有你读书的时候,可别叫苦,你老师可严厉了,儿子孙子可都哭过好几次呢。”老夫人笑说着。
    江芸芸好奇地看了她一眼,大眼睛扑闪了一下。
    “就拿楠枝说,刚开始读书的时候,每天都要哭好几次,背不下来要哭,写不好字也要哭,被你祖父说了一句还是哭,哭得跟个小猫儿一样,偏见了他祖父又不敢哭,憋得一张小脸红彤彤的。”老妇人毫不留情地拆台着。
    江芸芸也不客气地乐得直笑。
    “可是吃了早饭?”老妇人见他放松下来,又问道。
    江芸芸点头:“路上吃了两个馒头,老板便宜卖给我,两文钱一个,很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