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
衙门内, 应天府府尹冀绮急得都要上火了。
“怎么又出来杀人案子啊。”冀绮看着手中写了一半的折子,嘴里直发苦。
“唐源又不是没杀过人。”通判范昌龄头也没抬起来,把几个州县上交的农时折子放在一起,按照轻重缓急, 小心比较着。
应天府这几年一直受灾, 所以粮食调度一定要精细到县, 把所有人都算清楚, 务必每户百姓都能得到妥善安置。
冀绮一怔,手中的笔也跟着微微一动, 在还未写好的折子上划出一道墨痕。
他自然是知道唐源手上是不干净的, 这样的蠢货怎么可能只是好吃赖吃的饭桶,但那些血腥残忍的事情不是都没放到台面上,所有人都只当没看到, 所以他刚才才下意识惊呼怎么又多了一个人命案子。
“我动作已经够快了, 没想到别人也不赖。”冀绮叹气, “这事看来是结不了了。”
“唐源这些年在应天府也是耀武扬威, 不可一世的人物, 得罪的人没有一千也有八百。”通判范昌龄终于从折子里抬起头来, 平静说道,“而且永远是沉默的人更多。”
冀琦手指微动, 脸上却露出为难之色,轻轻叹了一口气,随后抬眸笑说着:“瞧着平昌也对此有些意见。”
范昌龄微微一笑, 神色松然:“唐源为首的那些太监这几年在应天府作恶多端,手段惨烈, 酿成多少祸事, 可偏偏有人庇护, 人人畏惧,若非如此,岂能到今日才得以暴露在日光下,可即便他当时扰乱考场,祸害考生,危害举国不可轻的伦才大事,想来一开始大家也都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态度。”
冀琦脸上有点挂不住了。
应天府官场复杂,国公侯爷也数不胜数,哪是能快意恩仇的地方,牵一发而动全身,众人也都是各有各的考量。
“平昌一时冲动,话语失岩,还请府尹不要介意。”倒是范昌龄先一步察觉到他的不悦,先退一步,笑说着。
这些时刻,冀琦也不好追究他的态度,只好僵硬转移话题:“还是让衙役先把人带进来,仔细问问到底是什么事情。”
“是吧,毕竟事情不能闹得太大。”范昌龄笑说着。
冀琦被阴阳怪气了一下,却只能忍着气不反驳,脸上甚至要含笑地目送他离开。
等人走后,他脸上才露出叹息之色,看着已经被墨迹弄坏的折子:“这都什么事啊。”
之前唐源春风得意时,那些人只能把心思放在心里,可如今京城风云际会,谁不想做最后一个踢门的。
唐源是最好的一个球。
踢中了那便是直捣黄龙,若是不中也不碍事,至少南京又空出一个位置。
唐源啊,唐源,我也打算高举轻放的,让你归了京城自行处理的。
冀绮心烦意乱,把折子揉成一团,扔到一侧的篓子里,随后起身,慢悠悠去了前堂。
他可不能被唐源拖累,所以这事怎么也要审一审。
仔细审一审。
—— ——
大堂外,挤满了围观的百姓。
江芸芸和黎循传则被徐家人护着,挤在最前面。
冀绮一眼就看到站在前头的人,顿时觉得头疼。
之前唐源盯上徐家这事,坊间早有耳闻,但此事后来不了了之,虽不知是哪位高手出面了解此事,但冀绮根据多年经验还是莫名觉得,在没有任何证据的情况下,还是觉得此事和江芸脱不开关系。
实在是有些人天生就很亮眼。
要说还是唐源蠢,这么多软柿子不捏,何苦去惹上一个刺头呢。
明明当年扬州之事,在应天府也是热闹了好长一段日子的,怎么就不吃教训呢!
他心事重重坐在椅子上,想着面前的困境,又想着京城传来的消息。
——陛下已经许久不召见首辅了。
——陛下频频召见吴宽和谢迁。
皇城的风实在太大了,吹得应天府也人心晃动。
那边陈二娘已经带着平安跪在堂下,声泪俱下地控诉着唐源当年是如何杀人越货,看中老戏班的戏班,见班主不肯买卖就直接逼死班主,又怕节外生枝,便又赶尽杀绝,杀死五口之家,之后又看中傀儡人陈磊的手艺,想要他交出手艺,却不料陈磊也是刚毅,宁死不屈,恼羞之下直接杀人,甚至奸淫。妇人,虐杀陈磊,一夜时间,手上足足沾有八条人命。
围在门口的百姓听得议论纷纷。
“原来那场火是唐源放的。”
“怪不得当时烧了这么久都没有人来救火,真惨啊,整个房子都烧没了。”
“我就说那个戏班生意这么好,怎么好端端换人了。”
“可之前外面不是都在说那把火是老戏班放的,然后自己畏罪潜逃了。”
“说不定就是唐源胡乱栽赃的。”
“不对啊,我是知道那个戏班班主和傀儡人的,他们家的儿女都是混在一起养的,但我记得戏班五口人,傀儡戏四口人,不是九个人吗?”
冀琦也跟着问道,只是他下意识把目光落在陈二娘身边那个一直痴痴傻傻的男子身上,低声说道:“那还少了一人。”
果不其然,陈二娘垂泪,拉着平安的手,哽咽说道:“这是戏班班主的小儿子,当年幸得以平安,只是伤了脸,烧坏了手,但平安已是万幸了。”
平安还是不说话,捧着木头面具,低着头,好似周遭的一切都和他没有关系。
“那你又是谁?”冀琦又问道。
陈二娘紧握着陈平安的手:“我曾是两家的乳母,陈家一对儿女乃是龙凤胎,当时班主夫人也同时诞下一子,就是平安,我带他们到了三岁才结束。”
江芸芸了然,她一直觉得陈二娘和平安长得太不一样了。
平安长得颇为秀气,可陈二娘却长相一般,而且年纪差得也不大。
她一直以为是古代生孩子早的问题。
“你当时就在现场?”冀绮拧眉问道,“为何知道得如此详细。”
“我先后丧夫丧子,这才来到陈家,幸得主家不嫌弃,在平安三岁断奶后,陈夫人怜我一人可怜,便一直让我在戏班做厨娘,直到五年前戏班出事,我才带着平安离开,隐藏在应天府中。”
江芸芸扭头去看徐家仆人。
徐家仆人凑过来小声说道:“正是五年前来的,一开始只是一个人来的,大概过了半年后又说家中小孩遇到强盗,伤了脸不说,还被吓得不能说话了,求徐叔允许她把人接过来,徐叔也是心软,就同意了。”
“那你说的这些可有证据?”冀绮在众人的议论声中,继续问道。
陈二娘满眼泪光地看着他,随后呆呆说道:“难道我不能是人证吗?”
“我当日就是看着唐源身边的那个太监带人,把他们关在那间屋子里,几番逼迫不成,最后恼羞杀。人的。”她断断续续,溃不成声,“我难道不是证据吗。”
江芸芸皱眉。
果不其然,冀绮摇头:“只一个口头证据,没有其余证据,若是诬告朝廷官吏呢。”
陈二娘一怔,随后尖锐说道:“如何是诬告,怎么就是诬告,我亲眼所见,难道都是假的不成,难道平安受的苦,都是假的不成。”
她拉着平安的手,撸起他的袖子,失声大喊着:“这些都是伤口啊,你看看,你知道他一个十来岁的孩子被火烧得有多疼吗?你知道他当时夜夜疼得醒过来的嘛,你知道他哥哥压在他身上,就是要他活着吗,我怎么就是诬告,我为何要诬告那些大人物,明明是他们想要去抢别人的东西,明明是他们在杀人,难道因为人都死了,不能开口,那就是诬告吗。”
大概是因为她的声音太过凄厉,一直沉默的陈平安侧首看了过来,盯着陈二娘脸上的泪痕,轻轻伸手擦了擦她的眼泪。
那双眼睛温和平静,不谙世事,好似懵懂的孩童。
陈二娘呆怔在原地,随后抱着他大哭起来。
“我要有什么证据,当时明明路上都是官兵,为何没人来救他们,他们只要冲进去就知道了,他们只要进去就一定知道的。”陈二娘崩溃大喊着,“你们就是官官相护,你们就是草芥人命,就是你们害的人。”
“就是你们害的平安,怎么就突然没了爹娘,没了兄弟姐妹了。”
陈二娘过分消瘦的肩膀耸动着,瘦弱的妇人哭得几乎要昏厥过去。
陈平安懵懂无知,只是安静地靠在她肩上。
江芸芸看得于心不忍,黎循传也跟着皱眉。
“好过分啊,这事直接去查不就好了,逼问孤儿寡母有什么意思。”
“可到底也没证据啊,好端端牵扯到小守备,哪里说得过去。”
身后的读书人在议论纷纷。
冀绮听得头疼,拍了好几下惊堂木这才压下这些过分喧闹的动静。
“先压下去,让本官仔细查查。”他不得不说道。
衙役上前要把人带了下去,只是一直安静的陈平安被人抓着手臂,这才猛地剧烈挣扎起来。
“放开他啊。”陈二娘大声说道,“别碰他。”
那些衙役不耐呵斥道:“这是衙门,哪里容得下你们撒野。”
陈平安发出痛苦的沙哑喊声。
“冀府尹。”一直沉默的江芸芸出声说道,“陈平安明显心智有缺,行为异常,离了陈二娘就不能生活,何必把他们分开呢。”
黎循传大惊,小心翼翼拉着她的袖子。
冀绮不耐说道:“你一个小小举人也敢在大堂上开口。”
“学生早就听闻府尹爱民如子,每每遇到百姓之事都是慎之又慎,如此清廉之人也该知道母子自来就是心连心的。”江芸芸不理会他的怒气,继续心平气和说道。
“怎么又出来杀人案子啊。”冀绮看着手中写了一半的折子,嘴里直发苦。
“唐源又不是没杀过人。”通判范昌龄头也没抬起来,把几个州县上交的农时折子放在一起,按照轻重缓急, 小心比较着。
应天府这几年一直受灾, 所以粮食调度一定要精细到县, 把所有人都算清楚, 务必每户百姓都能得到妥善安置。
冀绮一怔,手中的笔也跟着微微一动, 在还未写好的折子上划出一道墨痕。
他自然是知道唐源手上是不干净的, 这样的蠢货怎么可能只是好吃赖吃的饭桶,但那些血腥残忍的事情不是都没放到台面上,所有人都只当没看到, 所以他刚才才下意识惊呼怎么又多了一个人命案子。
“我动作已经够快了, 没想到别人也不赖。”冀绮叹气, “这事看来是结不了了。”
“唐源这些年在应天府也是耀武扬威, 不可一世的人物, 得罪的人没有一千也有八百。”通判范昌龄终于从折子里抬起头来, 平静说道,“而且永远是沉默的人更多。”
冀琦手指微动, 脸上却露出为难之色,轻轻叹了一口气,随后抬眸笑说着:“瞧着平昌也对此有些意见。”
范昌龄微微一笑, 神色松然:“唐源为首的那些太监这几年在应天府作恶多端,手段惨烈, 酿成多少祸事, 可偏偏有人庇护, 人人畏惧,若非如此,岂能到今日才得以暴露在日光下,可即便他当时扰乱考场,祸害考生,危害举国不可轻的伦才大事,想来一开始大家也都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态度。”
冀琦脸上有点挂不住了。
应天府官场复杂,国公侯爷也数不胜数,哪是能快意恩仇的地方,牵一发而动全身,众人也都是各有各的考量。
“平昌一时冲动,话语失岩,还请府尹不要介意。”倒是范昌龄先一步察觉到他的不悦,先退一步,笑说着。
这些时刻,冀琦也不好追究他的态度,只好僵硬转移话题:“还是让衙役先把人带进来,仔细问问到底是什么事情。”
“是吧,毕竟事情不能闹得太大。”范昌龄笑说着。
冀琦被阴阳怪气了一下,却只能忍着气不反驳,脸上甚至要含笑地目送他离开。
等人走后,他脸上才露出叹息之色,看着已经被墨迹弄坏的折子:“这都什么事啊。”
之前唐源春风得意时,那些人只能把心思放在心里,可如今京城风云际会,谁不想做最后一个踢门的。
唐源是最好的一个球。
踢中了那便是直捣黄龙,若是不中也不碍事,至少南京又空出一个位置。
唐源啊,唐源,我也打算高举轻放的,让你归了京城自行处理的。
冀绮心烦意乱,把折子揉成一团,扔到一侧的篓子里,随后起身,慢悠悠去了前堂。
他可不能被唐源拖累,所以这事怎么也要审一审。
仔细审一审。
—— ——
大堂外,挤满了围观的百姓。
江芸芸和黎循传则被徐家人护着,挤在最前面。
冀绮一眼就看到站在前头的人,顿时觉得头疼。
之前唐源盯上徐家这事,坊间早有耳闻,但此事后来不了了之,虽不知是哪位高手出面了解此事,但冀绮根据多年经验还是莫名觉得,在没有任何证据的情况下,还是觉得此事和江芸脱不开关系。
实在是有些人天生就很亮眼。
要说还是唐源蠢,这么多软柿子不捏,何苦去惹上一个刺头呢。
明明当年扬州之事,在应天府也是热闹了好长一段日子的,怎么就不吃教训呢!
他心事重重坐在椅子上,想着面前的困境,又想着京城传来的消息。
——陛下已经许久不召见首辅了。
——陛下频频召见吴宽和谢迁。
皇城的风实在太大了,吹得应天府也人心晃动。
那边陈二娘已经带着平安跪在堂下,声泪俱下地控诉着唐源当年是如何杀人越货,看中老戏班的戏班,见班主不肯买卖就直接逼死班主,又怕节外生枝,便又赶尽杀绝,杀死五口之家,之后又看中傀儡人陈磊的手艺,想要他交出手艺,却不料陈磊也是刚毅,宁死不屈,恼羞之下直接杀人,甚至奸淫。妇人,虐杀陈磊,一夜时间,手上足足沾有八条人命。
围在门口的百姓听得议论纷纷。
“原来那场火是唐源放的。”
“怪不得当时烧了这么久都没有人来救火,真惨啊,整个房子都烧没了。”
“我就说那个戏班生意这么好,怎么好端端换人了。”
“可之前外面不是都在说那把火是老戏班放的,然后自己畏罪潜逃了。”
“说不定就是唐源胡乱栽赃的。”
“不对啊,我是知道那个戏班班主和傀儡人的,他们家的儿女都是混在一起养的,但我记得戏班五口人,傀儡戏四口人,不是九个人吗?”
冀琦也跟着问道,只是他下意识把目光落在陈二娘身边那个一直痴痴傻傻的男子身上,低声说道:“那还少了一人。”
果不其然,陈二娘垂泪,拉着平安的手,哽咽说道:“这是戏班班主的小儿子,当年幸得以平安,只是伤了脸,烧坏了手,但平安已是万幸了。”
平安还是不说话,捧着木头面具,低着头,好似周遭的一切都和他没有关系。
“那你又是谁?”冀琦又问道。
陈二娘紧握着陈平安的手:“我曾是两家的乳母,陈家一对儿女乃是龙凤胎,当时班主夫人也同时诞下一子,就是平安,我带他们到了三岁才结束。”
江芸芸了然,她一直觉得陈二娘和平安长得太不一样了。
平安长得颇为秀气,可陈二娘却长相一般,而且年纪差得也不大。
她一直以为是古代生孩子早的问题。
“你当时就在现场?”冀绮拧眉问道,“为何知道得如此详细。”
“我先后丧夫丧子,这才来到陈家,幸得主家不嫌弃,在平安三岁断奶后,陈夫人怜我一人可怜,便一直让我在戏班做厨娘,直到五年前戏班出事,我才带着平安离开,隐藏在应天府中。”
江芸芸扭头去看徐家仆人。
徐家仆人凑过来小声说道:“正是五年前来的,一开始只是一个人来的,大概过了半年后又说家中小孩遇到强盗,伤了脸不说,还被吓得不能说话了,求徐叔允许她把人接过来,徐叔也是心软,就同意了。”
“那你说的这些可有证据?”冀绮在众人的议论声中,继续问道。
陈二娘满眼泪光地看着他,随后呆呆说道:“难道我不能是人证吗?”
“我当日就是看着唐源身边的那个太监带人,把他们关在那间屋子里,几番逼迫不成,最后恼羞杀。人的。”她断断续续,溃不成声,“我难道不是证据吗。”
江芸芸皱眉。
果不其然,冀绮摇头:“只一个口头证据,没有其余证据,若是诬告朝廷官吏呢。”
陈二娘一怔,随后尖锐说道:“如何是诬告,怎么就是诬告,我亲眼所见,难道都是假的不成,难道平安受的苦,都是假的不成。”
她拉着平安的手,撸起他的袖子,失声大喊着:“这些都是伤口啊,你看看,你知道他一个十来岁的孩子被火烧得有多疼吗?你知道他当时夜夜疼得醒过来的嘛,你知道他哥哥压在他身上,就是要他活着吗,我怎么就是诬告,我为何要诬告那些大人物,明明是他们想要去抢别人的东西,明明是他们在杀人,难道因为人都死了,不能开口,那就是诬告吗。”
大概是因为她的声音太过凄厉,一直沉默的陈平安侧首看了过来,盯着陈二娘脸上的泪痕,轻轻伸手擦了擦她的眼泪。
那双眼睛温和平静,不谙世事,好似懵懂的孩童。
陈二娘呆怔在原地,随后抱着他大哭起来。
“我要有什么证据,当时明明路上都是官兵,为何没人来救他们,他们只要冲进去就知道了,他们只要进去就一定知道的。”陈二娘崩溃大喊着,“你们就是官官相护,你们就是草芥人命,就是你们害的人。”
“就是你们害的平安,怎么就突然没了爹娘,没了兄弟姐妹了。”
陈二娘过分消瘦的肩膀耸动着,瘦弱的妇人哭得几乎要昏厥过去。
陈平安懵懂无知,只是安静地靠在她肩上。
江芸芸看得于心不忍,黎循传也跟着皱眉。
“好过分啊,这事直接去查不就好了,逼问孤儿寡母有什么意思。”
“可到底也没证据啊,好端端牵扯到小守备,哪里说得过去。”
身后的读书人在议论纷纷。
冀绮听得头疼,拍了好几下惊堂木这才压下这些过分喧闹的动静。
“先压下去,让本官仔细查查。”他不得不说道。
衙役上前要把人带了下去,只是一直安静的陈平安被人抓着手臂,这才猛地剧烈挣扎起来。
“放开他啊。”陈二娘大声说道,“别碰他。”
那些衙役不耐呵斥道:“这是衙门,哪里容得下你们撒野。”
陈平安发出痛苦的沙哑喊声。
“冀府尹。”一直沉默的江芸芸出声说道,“陈平安明显心智有缺,行为异常,离了陈二娘就不能生活,何必把他们分开呢。”
黎循传大惊,小心翼翼拉着她的袖子。
冀绮不耐说道:“你一个小小举人也敢在大堂上开口。”
“学生早就听闻府尹爱民如子,每每遇到百姓之事都是慎之又慎,如此清廉之人也该知道母子自来就是心连心的。”江芸芸不理会他的怒气,继续心平气和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