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五章
黎循传正在屋内给祖父祖母写信。
年前的时候, 耕桑又送了新年礼物来京,祖母给他和江芸做了很多件衣服,祖父给他写了一份信,信中很是平淡, 不过寥寥数语的一张纸, 不过是叫他好好做事, 跟在王尚书身后好好学习。
祖父其实是个沉默的人。
多年前, 父亲一直在外求学,伯伯们也都在外地为官, 所以年仅六岁的黎循传被挑选出来, 要替长辈在祖父祖母膝下尽孝,只是他性格沉闷,瞧着也没有彩衣娱亲的胆气。
他敬重祖父祖母。
祖父祖母爱护他。
所有的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只是所有的一切在江芸来了之后都不一样了。
祖父不再是记忆中严肃端方的长辈, 他每每站在屋檐下, 看着江芸时目光总是格外生动, 他开始一反沉闷, 就连走路也快了一些。
他有偷偷看过祖父给江芸的信, 很厚的一份, 每次都是。
江芸就是这样的人,任何人和他在一起都会觉得快乐舒服, 会忍不住想要和他说话。
骄傲放肆的唐伯虎,怨愤嫉俗的张灵,冷淡温和的祝枝山, 就连顾清,毛澄这样性格中带着矜傲的人也总是忍不住对着他笑。
大概是江芸有一双明亮漆黑的眼睛, 笑起来总是眉眼弯弯的, 嘴角还时不时有一个小小的梨涡。
他热忱温柔, 坦坦荡荡,对万物生灵都抱有悲悯,他甚至有时会有不着边际的天真,总以为自己一腔孤勇可以改变这个世道。
江芸真得好自由。
他很早就知道江芸性格中有着不为人知的叛逆。
第一次见面时,他在江家的梅林里摘梅花,看到他穿着破破烂烂的衣服在园中奔跑躲人,然后爬到高高的假山上。
他就坐在高高的假山上,双腿垂落着,明明一身落魄,可还是仰着头,任由风吹过脸颊。
他明明生在江家层层的森严屋檐下,可他好像一只自由自在的小鸟。
那时,他甚至鬼使神差地对江家仆人指了一个错误的方向。
他从小就喜欢小鸟。
在每个天不亮的早上起来读书时,总有一只小鸟会停在窗边的位置,听到人的动静就朝着空旷的天边飞走了,那双翅膀展开也不过巴掌大,可还是勇敢地一次次朝着天边扑腾着飞走了。
他想要留住它,所以悄悄在窗边撒了好多米粒,一次又一次,可它都会跑,一开始飞不动就溜达走了,会挥翅膀了,就磕磕绊绊地飞,直到某一天的冬日,它当着他的面突然飞走了。
小鸟,怎么就留不住呢。
黎循传看着手中寥寥几笔的回信,笔迹还未完全干涸,所以他只能摊着晾干,下一秒又不知道做些什么,只能安安静静地坐在这里。
他确实是个蛮无趣的人。
若是没有江芸的横插一脚,他大概没办法有这么快乐的岁月。
窗户边就在此刻传来敲击的声音。
黎循传侧首看了过来。
大雪刚停,窗户上还染着白雪,连带着那道影子也不太清晰。
他眨了眨眼,嘴角微动。
“聊一聊。”江芸的声音就这样突兀都透过窗户孔缝隙清晰传了进来。
黎循传沉默了。
“开窗。”江芸芸主动敲了敲窗棂。
黎循传犹豫着,到最后还是起身开了窗户。
一股冷风迎面扑来,黎循传忍不住眯了眯眼。
下了三日的大雪终于缓了下来,只剩下零零散散的细雪正慢慢悠悠飘了下来,庭院里积着一层茫茫的白雪,大门位置,顾幺儿正拉着周六堆雪人,两个小孩不知道冷一样,玩得满头满手都是雪。
江芸就这样随意站在风雪中,雪白的狐毛被风吹的胡乱动着,贴着脸颊,好像小鸟羽翼上的绒毛。
两人隔着窗棂沉默着。
细雪落在窗台上,融化成微小的水渍。
“给你的过年礼物。”江芸芸把手中的珠串递了过去,“找了保大坊的延禧寺开光的,巷子口的老奶奶说这个寺庙看着小但特别灵。”
江芸芸不富裕,花钱还有点大手大脚,如今又干起了写话本的买卖,典型的有一天钱花一天的日子,去年他生日时,江芸把手边的钱花完了,所以自己雕刻了一个小公鸡木雕,刻得有点丑,听说还差点伤了手指,木雕鸡子的脑袋红红的,就是用他的血染的。
不过黎循传当时接过来时,心里还是很高兴的。
这木串深褐色,有着淡淡的檀香,他瞧不出好坏,但想着江芸现在有钱买东西了,那总归是贵一点的。
江芸芸见他没动作,只好往前伸了伸手:“别不信,这可是桃木呢,驱邪避灾,大吉大利。”
黎循传垂眸,伸手接了过来。
“带手上看看。”江芸芸笑眯眯说道。
黎循传低着头,依言戴上。
读书人的手腕清瘦雪白,手骨不经意突出时,骨节分明,皮肉下是不经意显出的青筋,这才让人惊觉这已经是十八岁少年郎了,只是如今的少年气被简单的桃木手串一压又显出几分斯文秀气来。
“好看的。”江芸芸笑说着。
黎循传嗯了一声,又说道:“谢谢。”
江芸芸眼波微动,没说话了。
黎循传低着头,只是拨弄着珠子。
一颗又一颗,不经意碰撞,发出微不可闻的动静,好似大雪碎玉之声。
江芸芸叹气,滚烫的白烟模糊了她的面容,低声说道:“我生来就是一个人的。”
黎循传拨弄手串的手一顿,抬眸看她。
“我也不知道要怎么和你开口啊。”江芸芸神色无奈,话锋一转,笑说着,“而且你也老说我的事情都是要杀头的,我们这么多年的交情,我怎么好意思连累你啊。”
黎循传嘴角微动,神色哑然。
其实只是看到他的一瞬间,看着他站在自己面前,八天的赌气沉默便烟消云散。
他就是生气,生气江芸总是一个人,更气自己什么忙也帮不上。
可只要看着江芸,他便止不住想起小时候那只坚持不懈要飞走的小鸟。
黎楠枝只是冬日里沉默无趣的梅花,可江芸是冒着严寒也会努力飞上去的小鸟。
也只有小鸟才总是这么勇敢。
“楠枝,我也有我的难处啊。”江芸芸声音骤然降低,看着黎循传的目光温柔又无奈。
黎循传神色震动。
江芸芸只是看着他笑,眉眼弯弯:“可我还是很喜欢你的,也很感激在那年春日,你能帮我。”
“和你一起读书的日子,是真的很快乐啊。”她神色怀念,可目光哀伤,“可我们是不一样的。”
江芸不是男子江芸,而是女子江芸芸。
她是女子,就注定,这颗心是不能随意暴露在日光下。
哪怕这人是爱重敬佩的老师,是亲密无间的楠枝,是曾和她一起共患难的好友,甚至在爱护她的周笙和江渝面前,她都需要慎之又慎。
她独立又敏感,不甘又愤怒,所以每一步都意味着充满抉择。
黎循传看着她的眼神,眼眶骤然泛红。
祖父总说江芸充满心事,每一步都走得艰难,所以总是忍不住多加照拂。
他却一直觉得江芸是一个乐观开朗的人,可在此刻被那样的眼睛看着,他才明白祖父的话。
当年十岁的江芸是如何抱着破釜沉舟的心态来到他面前的。
他有柔弱的母亲,年幼的妹妹,他的每一步既要保护她们,又不能违背自己的良心。
冬日的雪在窗台上留下一道湿漉漉的痕迹。
凌冽的北风吹得两人衣袂翻飞。
江芸芸站在这里,他却恍惚看到三年前那个蹲坐在黎家大门口的幼童一样。
那时候的江芸,瘦弱矮小,孤立无援。
现在的江芸,俊秀温和,高朋满座。
他的小同窗,到底是在风吹日晒中,慢慢长大了。
就像那只小鸟也早已学会展翅高飞。
黎循传的手指已经冻僵了,他手指微动,看着江芸芸脸上的霜雪,想要伸手给他拂去,就像当年在江家仆人的包围中把人一把拉过来一样。
视线中的江芸芸瞳仁微微睁大。
黎循传鬼使神差一般,手指微微一动,到最后只是轻轻落在窗户的雪渍上。
“不吵了。”他伸手轻轻扫开窗台上的雪渍,略微有些大了的木串划过窗台上的雪,发出刺啦的声音,“和好吧。”
江芸芸立刻露出一个大大的笑来。
“外面冷,进来吧。”黎循传收回被冻得通红的指尖,笑说道。
江芸芸打了两个喷嚏:“那我去端两碗姜茶吧。”
她蹦蹦跳跳跑了,来到厨房门口大声喊道:“要两碗姜茶。”
一直关注两人动静的诚勇也跟着大声哎了一声:“好嘞。”
原本正在玩雪的顾幺儿也咕噜一下站起来,巴巴跑到她腿边:“你们和好啦?”
江芸芸点头,得意说道:“那是,楠枝怎么会和我生气呢。”
顾幺儿也跟着傻傻笑起来。
厨房的气氛一扫前几日的安静沉闷,在热气腾腾的水雾中顿时欢乐起来。
黎循传的视线收了回来,轻轻关上窗户,细雪顺着空隙挤了进来,落在他的衣袖上。
他站在紧闭的窗户面前,摸着手腕上的串子,一颗又一颗拨动着,直到摸到那只小鸡模样的珠子,突然笑了起来。
“飞吧。”他低声说道,“江芸。”
—— ——
祝枝山组局,把所有人都找了过来,说要送别江芸芸。
久未见面的顾清瞧着有妻儿相伴,也圆润了一些,但毛澄还是一如既往地消瘦,听说不论是谁进翰林第一件事情就是找文献,抄文献,是个费脑子的活,王献臣也胖了不少,沈焘大冬天还晒黑了,徐经还是腼腆文弱的样子。
年前的时候, 耕桑又送了新年礼物来京,祖母给他和江芸做了很多件衣服,祖父给他写了一份信,信中很是平淡, 不过寥寥数语的一张纸, 不过是叫他好好做事, 跟在王尚书身后好好学习。
祖父其实是个沉默的人。
多年前, 父亲一直在外求学,伯伯们也都在外地为官, 所以年仅六岁的黎循传被挑选出来, 要替长辈在祖父祖母膝下尽孝,只是他性格沉闷,瞧着也没有彩衣娱亲的胆气。
他敬重祖父祖母。
祖父祖母爱护他。
所有的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只是所有的一切在江芸来了之后都不一样了。
祖父不再是记忆中严肃端方的长辈, 他每每站在屋檐下, 看着江芸时目光总是格外生动, 他开始一反沉闷, 就连走路也快了一些。
他有偷偷看过祖父给江芸的信, 很厚的一份, 每次都是。
江芸就是这样的人,任何人和他在一起都会觉得快乐舒服, 会忍不住想要和他说话。
骄傲放肆的唐伯虎,怨愤嫉俗的张灵,冷淡温和的祝枝山, 就连顾清,毛澄这样性格中带着矜傲的人也总是忍不住对着他笑。
大概是江芸有一双明亮漆黑的眼睛, 笑起来总是眉眼弯弯的, 嘴角还时不时有一个小小的梨涡。
他热忱温柔, 坦坦荡荡,对万物生灵都抱有悲悯,他甚至有时会有不着边际的天真,总以为自己一腔孤勇可以改变这个世道。
江芸真得好自由。
他很早就知道江芸性格中有着不为人知的叛逆。
第一次见面时,他在江家的梅林里摘梅花,看到他穿着破破烂烂的衣服在园中奔跑躲人,然后爬到高高的假山上。
他就坐在高高的假山上,双腿垂落着,明明一身落魄,可还是仰着头,任由风吹过脸颊。
他明明生在江家层层的森严屋檐下,可他好像一只自由自在的小鸟。
那时,他甚至鬼使神差地对江家仆人指了一个错误的方向。
他从小就喜欢小鸟。
在每个天不亮的早上起来读书时,总有一只小鸟会停在窗边的位置,听到人的动静就朝着空旷的天边飞走了,那双翅膀展开也不过巴掌大,可还是勇敢地一次次朝着天边扑腾着飞走了。
他想要留住它,所以悄悄在窗边撒了好多米粒,一次又一次,可它都会跑,一开始飞不动就溜达走了,会挥翅膀了,就磕磕绊绊地飞,直到某一天的冬日,它当着他的面突然飞走了。
小鸟,怎么就留不住呢。
黎循传看着手中寥寥几笔的回信,笔迹还未完全干涸,所以他只能摊着晾干,下一秒又不知道做些什么,只能安安静静地坐在这里。
他确实是个蛮无趣的人。
若是没有江芸的横插一脚,他大概没办法有这么快乐的岁月。
窗户边就在此刻传来敲击的声音。
黎循传侧首看了过来。
大雪刚停,窗户上还染着白雪,连带着那道影子也不太清晰。
他眨了眨眼,嘴角微动。
“聊一聊。”江芸的声音就这样突兀都透过窗户孔缝隙清晰传了进来。
黎循传沉默了。
“开窗。”江芸芸主动敲了敲窗棂。
黎循传犹豫着,到最后还是起身开了窗户。
一股冷风迎面扑来,黎循传忍不住眯了眯眼。
下了三日的大雪终于缓了下来,只剩下零零散散的细雪正慢慢悠悠飘了下来,庭院里积着一层茫茫的白雪,大门位置,顾幺儿正拉着周六堆雪人,两个小孩不知道冷一样,玩得满头满手都是雪。
江芸就这样随意站在风雪中,雪白的狐毛被风吹的胡乱动着,贴着脸颊,好像小鸟羽翼上的绒毛。
两人隔着窗棂沉默着。
细雪落在窗台上,融化成微小的水渍。
“给你的过年礼物。”江芸芸把手中的珠串递了过去,“找了保大坊的延禧寺开光的,巷子口的老奶奶说这个寺庙看着小但特别灵。”
江芸芸不富裕,花钱还有点大手大脚,如今又干起了写话本的买卖,典型的有一天钱花一天的日子,去年他生日时,江芸把手边的钱花完了,所以自己雕刻了一个小公鸡木雕,刻得有点丑,听说还差点伤了手指,木雕鸡子的脑袋红红的,就是用他的血染的。
不过黎循传当时接过来时,心里还是很高兴的。
这木串深褐色,有着淡淡的檀香,他瞧不出好坏,但想着江芸现在有钱买东西了,那总归是贵一点的。
江芸芸见他没动作,只好往前伸了伸手:“别不信,这可是桃木呢,驱邪避灾,大吉大利。”
黎循传垂眸,伸手接了过来。
“带手上看看。”江芸芸笑眯眯说道。
黎循传低着头,依言戴上。
读书人的手腕清瘦雪白,手骨不经意突出时,骨节分明,皮肉下是不经意显出的青筋,这才让人惊觉这已经是十八岁少年郎了,只是如今的少年气被简单的桃木手串一压又显出几分斯文秀气来。
“好看的。”江芸芸笑说着。
黎循传嗯了一声,又说道:“谢谢。”
江芸芸眼波微动,没说话了。
黎循传低着头,只是拨弄着珠子。
一颗又一颗,不经意碰撞,发出微不可闻的动静,好似大雪碎玉之声。
江芸芸叹气,滚烫的白烟模糊了她的面容,低声说道:“我生来就是一个人的。”
黎循传拨弄手串的手一顿,抬眸看她。
“我也不知道要怎么和你开口啊。”江芸芸神色无奈,话锋一转,笑说着,“而且你也老说我的事情都是要杀头的,我们这么多年的交情,我怎么好意思连累你啊。”
黎循传嘴角微动,神色哑然。
其实只是看到他的一瞬间,看着他站在自己面前,八天的赌气沉默便烟消云散。
他就是生气,生气江芸总是一个人,更气自己什么忙也帮不上。
可只要看着江芸,他便止不住想起小时候那只坚持不懈要飞走的小鸟。
黎楠枝只是冬日里沉默无趣的梅花,可江芸是冒着严寒也会努力飞上去的小鸟。
也只有小鸟才总是这么勇敢。
“楠枝,我也有我的难处啊。”江芸芸声音骤然降低,看着黎循传的目光温柔又无奈。
黎循传神色震动。
江芸芸只是看着他笑,眉眼弯弯:“可我还是很喜欢你的,也很感激在那年春日,你能帮我。”
“和你一起读书的日子,是真的很快乐啊。”她神色怀念,可目光哀伤,“可我们是不一样的。”
江芸不是男子江芸,而是女子江芸芸。
她是女子,就注定,这颗心是不能随意暴露在日光下。
哪怕这人是爱重敬佩的老师,是亲密无间的楠枝,是曾和她一起共患难的好友,甚至在爱护她的周笙和江渝面前,她都需要慎之又慎。
她独立又敏感,不甘又愤怒,所以每一步都意味着充满抉择。
黎循传看着她的眼神,眼眶骤然泛红。
祖父总说江芸充满心事,每一步都走得艰难,所以总是忍不住多加照拂。
他却一直觉得江芸是一个乐观开朗的人,可在此刻被那样的眼睛看着,他才明白祖父的话。
当年十岁的江芸是如何抱着破釜沉舟的心态来到他面前的。
他有柔弱的母亲,年幼的妹妹,他的每一步既要保护她们,又不能违背自己的良心。
冬日的雪在窗台上留下一道湿漉漉的痕迹。
凌冽的北风吹得两人衣袂翻飞。
江芸芸站在这里,他却恍惚看到三年前那个蹲坐在黎家大门口的幼童一样。
那时候的江芸,瘦弱矮小,孤立无援。
现在的江芸,俊秀温和,高朋满座。
他的小同窗,到底是在风吹日晒中,慢慢长大了。
就像那只小鸟也早已学会展翅高飞。
黎循传的手指已经冻僵了,他手指微动,看着江芸芸脸上的霜雪,想要伸手给他拂去,就像当年在江家仆人的包围中把人一把拉过来一样。
视线中的江芸芸瞳仁微微睁大。
黎循传鬼使神差一般,手指微微一动,到最后只是轻轻落在窗户的雪渍上。
“不吵了。”他伸手轻轻扫开窗台上的雪渍,略微有些大了的木串划过窗台上的雪,发出刺啦的声音,“和好吧。”
江芸芸立刻露出一个大大的笑来。
“外面冷,进来吧。”黎循传收回被冻得通红的指尖,笑说道。
江芸芸打了两个喷嚏:“那我去端两碗姜茶吧。”
她蹦蹦跳跳跑了,来到厨房门口大声喊道:“要两碗姜茶。”
一直关注两人动静的诚勇也跟着大声哎了一声:“好嘞。”
原本正在玩雪的顾幺儿也咕噜一下站起来,巴巴跑到她腿边:“你们和好啦?”
江芸芸点头,得意说道:“那是,楠枝怎么会和我生气呢。”
顾幺儿也跟着傻傻笑起来。
厨房的气氛一扫前几日的安静沉闷,在热气腾腾的水雾中顿时欢乐起来。
黎循传的视线收了回来,轻轻关上窗户,细雪顺着空隙挤了进来,落在他的衣袖上。
他站在紧闭的窗户面前,摸着手腕上的串子,一颗又一颗拨动着,直到摸到那只小鸡模样的珠子,突然笑了起来。
“飞吧。”他低声说道,“江芸。”
—— ——
祝枝山组局,把所有人都找了过来,说要送别江芸芸。
久未见面的顾清瞧着有妻儿相伴,也圆润了一些,但毛澄还是一如既往地消瘦,听说不论是谁进翰林第一件事情就是找文献,抄文献,是个费脑子的活,王献臣也胖了不少,沈焘大冬天还晒黑了,徐经还是腼腆文弱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