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五章
王阳明是见识过江芸芸的模拟考的, 那种高强度的考试,紧张到极致的压力,不能停止的学习,一连三个月的连续考试, 结束后叠起来有大拇指高度的卷子, 人的精神会在这一时间段里会慢慢疲惫, 然后亢奋, 到最后习以为常。
麻木的状态未必是不好的,等科举进了考场时, 所有的一切都会让考生格外平静。
王阳明断断续续学了几次, 每次都累到不行就小手一背,溜溜达达跑了,当时他就是隐隐有所察觉江芸芸其实是个认真地性格。
但这次监督他读书, 年轻的王阳明还是被江芸芸卷到了。
太卷了, 卷飞了。
这人要是又聪明又勤劳, 那是一点嫉妒也升不起来, 只会觉得恐惧, 并且恨不得理他三尺远。
但王阳明显然是离不开了, 甚至还硬着头皮一起读书。
“你干嘛去?”他脑门裹着额带,一脸憔悴地从卷子里抬起头来, 警觉问道。
江芸芸捧着一大堆卷子,无辜说道:“卷子写好了,我去给山长和学长批改吧。”
王阳明眼睛瞪大, 随后大惊失色问道:“不是有十套卷子吗?”
“对啊,昨天晚上熬夜了, 写到子时才休息的。”江芸芸不好意思说道, “早上又写了三套, 所以写好了,早点让老师批改好,下午还可以整理题目。”
王阳明听得眼前一黑,神色怔怔地目送他离开,随后升起一股慌张的急迫感。
——坏了,他已经写好了十张,我才写了五张。
王阳明急了,急得嘴巴都要上火了。
那边江芸芸溜溜达达去找山长,可远远瞧见山长院中都是人,瞧着很热闹,她踮起脚尖看了看,瞧着屋内情况激烈,连监院闻实道都被人拉住了,瞧着脸色一脸为难。
她听到那些人苦口婆心的话——‘我家女儿也很想来’、‘娄家可以,那我们张家怎么就不行’等等。
她察觉不对劲,重新拎气卷子溜溜达达跑了。
学长们有些在上课的,她留了卷子,要是正在喝茶摸鱼的就被她当场抓获。
“你这个卷子写的也太快了。”学院里教春秋的就一个老师,见了她就想跑,“哎,才三天,怎么又来了,之前写好卷子不是说休息休息嘛。”
“休息了啊。”江芸芸站在门口,委委屈屈说道,“不是那天下午去钓鱼了吗?还被山长当场抓获,辛辛苦苦钓的鱼,一条也没吃到。”
“那可是山长的宝贝疙瘩,一日三顿喂着的,就你胆子大,还想捞来吃一下。”教授诗经的老年学长笑着打趣着,“你诗经已经学得很好了,我是看不了了,你找年轻人讨论去。”
江芸芸自来熟地分着试卷,嘴甜说道:“张学长的阅历可是其他人比不上的,给我掌掌眼。”
张学长被人哄得笑逐颜开,捡起她的卷子看了看,满意点头:“就这一手字,真是一点错处也挑不出来了。”
有学生悄悄地凑了过来。
自从江芸芸帮娄素辩论后,学院里对江芸芸的态度就分成三股。
最多的自然是对此事义愤填膺的,寻常的是再也不和江芸芸等几人说话的,远远见了也是一脸厌恶地走开,激进一点的,甚至还会在各大场合,甚至是学院的报刊中大肆批评此事。
娄素最近都忙着投稿反驳这些人的观点,之前没机会上场,现在可算找到机会了,期间还有顾幺儿文理狗屁不通,但词句格外粗鲁,细品又觉得非常有道理的文章。
还有一部分是对此事报以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只是读书而已,于他们这些考科举的人并无太大的威胁,只是他们对娄素的态度也不太热忱,远远见了面,打个招呼点点头便自顾自离开了,瞧着还有点高风亮节的气度。
还有一小部分,大都是丙班的同学,可以说是对江芸芸马首是瞻,对娄素这位大方有钱的富家子弟也是颇为喜欢的,虽然一开始心里觉得有些奇怪,但没几天就磨磨唧唧凑上来了。
“哎,这个题目也太难了——‘乃是人而可以不如鸟乎?诗云:穆穆文王。’,前面这半句来自《大学》的‘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意思是人还不如鸟,后半句则是《诗经》上的内容‘穆穆文王,于缉熙敬止’,所以周文王和鸟有什么关系啊?”丙班的同学凑上来,抓耳挠腮说道。
李学长嫌弃说道:“看题目如何只看表面,他说大学你就只想着大学吗?虽然是诗经的考题,但你若是只看后面那半截可就直接罢黜了,难道诗经中就没有和上半句有关的话吗?”
学生摸了摸脑袋,悄悄抬头去看江芸芸。
“《诗》中有云:‘缗蛮黄鸟,止于丘隅。’,意思是栖息在山丘树林中的黄鸟缗蛮的叫声不断。”
江芸芸慢条斯理解释着。
那学生骄傲点头:“我知道啊,这句话,我会背的!”
李学长叹气地摇了摇头。
江芸芸又笑:“所以孔夫子读到此句时,有所感慨——‘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所以这道题目是用周文王文质彬彬,谦逊有礼的性格做举例,我们再推出其实这道题目的要点是‘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
“那你答题怎么从‘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答,我还以为是要各司其职呢。”学生不解问道。
“各司其职自然是可以的,但我这个角度更是尊崇自己的内心。”江芸芸解释道,“两者都是可以的。”
“你这个更进一步吧。”丙班的同学叹气,“你的脑子转的真快啊,饶了好几圈。”
有人轻声冷笑一声:“什么转了好几圈,自己都不知道各司其职,不知道好好读书,安分守己,就知道弯门邪道,自然写不来你的观点。”
丙班的同学不耐说道:“你要吵架,扯我做什么!”
江芸芸凉凉说道:“各司其职,安分守己,你就不要偷偷看我的卷子了,也不怕把你带坏了。”
学长们对视一眼,纷纷咳嗽一声,把其余人都打发走了。
自从那场辩论后,江芸一改往常和善爱笑的样子,一个不高兴那可是主打一个咄咄逼人,能把人说的羞愤而走,半个月的时间,学院内打遍天下无敌手,江怼怼之名闻名遐迩。
那甲班的学生果然又气又急,还有点被抓包的不好意思,捂着脸跑了。
“咳咳,注意点。”李学长咳嗽一声,“到底还是同窗呢。”
“是他们先说我的。”江芸芸可委屈了,“我现在每天都在读书呢。”
李学长一颗心本就是偏的,哎哎两声,和稀泥:“读书好,那我们就安心读书,不要理会其他人。”
江芸芸花蝴蝶一样在学长的办公室里扑棱着翅膀,花了一个中午的时间把批改后的卷子都拿回来了,兴冲冲回去批卷子了。
“不过女子读书也太惊世骇俗了,学院里讨论之风不减,也太耽误学习了。”人走后,有人轻声抱怨着。
李学长抿了一口茶,笑说着:“这是山长才要考虑的问题,我们只要好好把学生教好了就好了。”
—— ——
日子一晃而过,很快就到年底了。
江芸芸考试也不耽误练习骑马射箭,她现在的骑马和射箭已经很不错了,可以骑马快跑,也可以满弓小弓,拉开大弓。
“只要你骑在马上能射中靶子了,你这门课就结束了。”窦扬满意说道,“你学得很快,这个考试只要适应一下应该就可以出师了。”
“要射中红心才能好。”江芸芸对自己提高要求。
窦扬也跟着点头:“你要是愿意做到这个要求,自然是最好。”
王阳明和娄素站在一起,吃力地拉着小弓。
“他是怎么做到早上天不亮起来读书,上午上课,中午写功课,下午还去练骑射,晚上还要研究数和易的?”王阳明心如死灰问道。
“一直如此,从未改变,而且背谱子特别厉害,笛子也吹得有模有样了,啊,和他在一起后,显得我蠢得要死。”娄素唉声叹气。
两人对视一眼,齐齐叹气,继续一脸菜色地拉着弓。
拉不开,真的拉不开,胳膊抖得厉害。
白鹿学院除了四书五经的常规课,还有君子六艺的课,江芸芸赶在年前一个个都结课了。
礼课的老师是个古板的老头,自从那件事情后就一直不太喜欢江芸,但奈何他的礼仪学得非常标准,所以还是捏着鼻子给人打了优秀的表格。
乐是闻实道教的,他已经对江芸芸死心了,这位小神童能出师全靠记性好,谱子背得贼溜,在学会如何吹出声和换手指后,之后的课程流畅得一泻千里,跳舞的动作也有模有样的,是完全不需要操心的好学生。
书的老师还除了书法还兼文章写作,江芸芸的字是被黎淳用大量的字帖喂出来的,不论是寻常字体还是馆阁体,一点错也挑不出来的,至于文章写作,江芸芸的文章常年在布告栏上贴着,根本就不需要他评价,所以他也只能目送这位小神童成功结课。
最舍不得还得要是数的老头,这个性格出了名古怪的小老头只有对着江芸芸才是和颜悦色的,两人说话时外人基本不能插嘴,谈论到兴奋起来,小老头三更半夜去敲江芸的大门,嘴里念着‘我就知道你还没睡’,然后把困得眼睛都睁不开的江芸芸拉走了。
射和御还未结课,因为她的要求太高了,不过两位学长都是很看好她的进一步要求的。
麻木的状态未必是不好的,等科举进了考场时, 所有的一切都会让考生格外平静。
王阳明断断续续学了几次, 每次都累到不行就小手一背,溜溜达达跑了,当时他就是隐隐有所察觉江芸芸其实是个认真地性格。
但这次监督他读书, 年轻的王阳明还是被江芸芸卷到了。
太卷了, 卷飞了。
这人要是又聪明又勤劳, 那是一点嫉妒也升不起来, 只会觉得恐惧, 并且恨不得理他三尺远。
但王阳明显然是离不开了, 甚至还硬着头皮一起读书。
“你干嘛去?”他脑门裹着额带,一脸憔悴地从卷子里抬起头来, 警觉问道。
江芸芸捧着一大堆卷子,无辜说道:“卷子写好了,我去给山长和学长批改吧。”
王阳明眼睛瞪大, 随后大惊失色问道:“不是有十套卷子吗?”
“对啊,昨天晚上熬夜了, 写到子时才休息的。”江芸芸不好意思说道, “早上又写了三套, 所以写好了,早点让老师批改好,下午还可以整理题目。”
王阳明听得眼前一黑,神色怔怔地目送他离开,随后升起一股慌张的急迫感。
——坏了,他已经写好了十张,我才写了五张。
王阳明急了,急得嘴巴都要上火了。
那边江芸芸溜溜达达去找山长,可远远瞧见山长院中都是人,瞧着很热闹,她踮起脚尖看了看,瞧着屋内情况激烈,连监院闻实道都被人拉住了,瞧着脸色一脸为难。
她听到那些人苦口婆心的话——‘我家女儿也很想来’、‘娄家可以,那我们张家怎么就不行’等等。
她察觉不对劲,重新拎气卷子溜溜达达跑了。
学长们有些在上课的,她留了卷子,要是正在喝茶摸鱼的就被她当场抓获。
“你这个卷子写的也太快了。”学院里教春秋的就一个老师,见了她就想跑,“哎,才三天,怎么又来了,之前写好卷子不是说休息休息嘛。”
“休息了啊。”江芸芸站在门口,委委屈屈说道,“不是那天下午去钓鱼了吗?还被山长当场抓获,辛辛苦苦钓的鱼,一条也没吃到。”
“那可是山长的宝贝疙瘩,一日三顿喂着的,就你胆子大,还想捞来吃一下。”教授诗经的老年学长笑着打趣着,“你诗经已经学得很好了,我是看不了了,你找年轻人讨论去。”
江芸芸自来熟地分着试卷,嘴甜说道:“张学长的阅历可是其他人比不上的,给我掌掌眼。”
张学长被人哄得笑逐颜开,捡起她的卷子看了看,满意点头:“就这一手字,真是一点错处也挑不出来了。”
有学生悄悄地凑了过来。
自从江芸芸帮娄素辩论后,学院里对江芸芸的态度就分成三股。
最多的自然是对此事义愤填膺的,寻常的是再也不和江芸芸等几人说话的,远远见了也是一脸厌恶地走开,激进一点的,甚至还会在各大场合,甚至是学院的报刊中大肆批评此事。
娄素最近都忙着投稿反驳这些人的观点,之前没机会上场,现在可算找到机会了,期间还有顾幺儿文理狗屁不通,但词句格外粗鲁,细品又觉得非常有道理的文章。
还有一部分是对此事报以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只是读书而已,于他们这些考科举的人并无太大的威胁,只是他们对娄素的态度也不太热忱,远远见了面,打个招呼点点头便自顾自离开了,瞧着还有点高风亮节的气度。
还有一小部分,大都是丙班的同学,可以说是对江芸芸马首是瞻,对娄素这位大方有钱的富家子弟也是颇为喜欢的,虽然一开始心里觉得有些奇怪,但没几天就磨磨唧唧凑上来了。
“哎,这个题目也太难了——‘乃是人而可以不如鸟乎?诗云:穆穆文王。’,前面这半句来自《大学》的‘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意思是人还不如鸟,后半句则是《诗经》上的内容‘穆穆文王,于缉熙敬止’,所以周文王和鸟有什么关系啊?”丙班的同学凑上来,抓耳挠腮说道。
李学长嫌弃说道:“看题目如何只看表面,他说大学你就只想着大学吗?虽然是诗经的考题,但你若是只看后面那半截可就直接罢黜了,难道诗经中就没有和上半句有关的话吗?”
学生摸了摸脑袋,悄悄抬头去看江芸芸。
“《诗》中有云:‘缗蛮黄鸟,止于丘隅。’,意思是栖息在山丘树林中的黄鸟缗蛮的叫声不断。”
江芸芸慢条斯理解释着。
那学生骄傲点头:“我知道啊,这句话,我会背的!”
李学长叹气地摇了摇头。
江芸芸又笑:“所以孔夫子读到此句时,有所感慨——‘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所以这道题目是用周文王文质彬彬,谦逊有礼的性格做举例,我们再推出其实这道题目的要点是‘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
“那你答题怎么从‘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答,我还以为是要各司其职呢。”学生不解问道。
“各司其职自然是可以的,但我这个角度更是尊崇自己的内心。”江芸芸解释道,“两者都是可以的。”
“你这个更进一步吧。”丙班的同学叹气,“你的脑子转的真快啊,饶了好几圈。”
有人轻声冷笑一声:“什么转了好几圈,自己都不知道各司其职,不知道好好读书,安分守己,就知道弯门邪道,自然写不来你的观点。”
丙班的同学不耐说道:“你要吵架,扯我做什么!”
江芸芸凉凉说道:“各司其职,安分守己,你就不要偷偷看我的卷子了,也不怕把你带坏了。”
学长们对视一眼,纷纷咳嗽一声,把其余人都打发走了。
自从那场辩论后,江芸一改往常和善爱笑的样子,一个不高兴那可是主打一个咄咄逼人,能把人说的羞愤而走,半个月的时间,学院内打遍天下无敌手,江怼怼之名闻名遐迩。
那甲班的学生果然又气又急,还有点被抓包的不好意思,捂着脸跑了。
“咳咳,注意点。”李学长咳嗽一声,“到底还是同窗呢。”
“是他们先说我的。”江芸芸可委屈了,“我现在每天都在读书呢。”
李学长一颗心本就是偏的,哎哎两声,和稀泥:“读书好,那我们就安心读书,不要理会其他人。”
江芸芸花蝴蝶一样在学长的办公室里扑棱着翅膀,花了一个中午的时间把批改后的卷子都拿回来了,兴冲冲回去批卷子了。
“不过女子读书也太惊世骇俗了,学院里讨论之风不减,也太耽误学习了。”人走后,有人轻声抱怨着。
李学长抿了一口茶,笑说着:“这是山长才要考虑的问题,我们只要好好把学生教好了就好了。”
—— ——
日子一晃而过,很快就到年底了。
江芸芸考试也不耽误练习骑马射箭,她现在的骑马和射箭已经很不错了,可以骑马快跑,也可以满弓小弓,拉开大弓。
“只要你骑在马上能射中靶子了,你这门课就结束了。”窦扬满意说道,“你学得很快,这个考试只要适应一下应该就可以出师了。”
“要射中红心才能好。”江芸芸对自己提高要求。
窦扬也跟着点头:“你要是愿意做到这个要求,自然是最好。”
王阳明和娄素站在一起,吃力地拉着小弓。
“他是怎么做到早上天不亮起来读书,上午上课,中午写功课,下午还去练骑射,晚上还要研究数和易的?”王阳明心如死灰问道。
“一直如此,从未改变,而且背谱子特别厉害,笛子也吹得有模有样了,啊,和他在一起后,显得我蠢得要死。”娄素唉声叹气。
两人对视一眼,齐齐叹气,继续一脸菜色地拉着弓。
拉不开,真的拉不开,胳膊抖得厉害。
白鹿学院除了四书五经的常规课,还有君子六艺的课,江芸芸赶在年前一个个都结课了。
礼课的老师是个古板的老头,自从那件事情后就一直不太喜欢江芸,但奈何他的礼仪学得非常标准,所以还是捏着鼻子给人打了优秀的表格。
乐是闻实道教的,他已经对江芸芸死心了,这位小神童能出师全靠记性好,谱子背得贼溜,在学会如何吹出声和换手指后,之后的课程流畅得一泻千里,跳舞的动作也有模有样的,是完全不需要操心的好学生。
书的老师还除了书法还兼文章写作,江芸芸的字是被黎淳用大量的字帖喂出来的,不论是寻常字体还是馆阁体,一点错也挑不出来的,至于文章写作,江芸芸的文章常年在布告栏上贴着,根本就不需要他评价,所以他也只能目送这位小神童成功结课。
最舍不得还得要是数的老头,这个性格出了名古怪的小老头只有对着江芸芸才是和颜悦色的,两人说话时外人基本不能插嘴,谈论到兴奋起来,小老头三更半夜去敲江芸的大门,嘴里念着‘我就知道你还没睡’,然后把困得眼睛都睁不开的江芸芸拉走了。
射和御还未结课,因为她的要求太高了,不过两位学长都是很看好她的进一步要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