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四章

    詹事府是单独一个被挂在南熏坊的, 隔着一条玉河,和翰林院遥遥相望,能在这里上班的人,十有八九在隔壁翰林院也有办公位置, 所以挨得近。
    江芸芸骑着小毛驴入了正阳门, 然后顺着观音力士庙的方向一直走, 经过三官庙的时候, 上了玉河南桥,然后一直往北走, 就到大名鼎鼎的詹事府了。
    詹事府原本是藏古今图籍, 召四方名儒训导太子、亲王的地方,再后来等太子居于文华堂,诸儒轮班侍从, 又选才俊之士入充伴读, 这才有了现在詹事府的原型。
    一开始人数众多, 后来经过多次改革后形成, 以詹事院为总领, 驾驭左春坊、右春坊、司经局等部门, 统府、坊、局的政事,因此置詹事一人, 少詹事两人,府丞两人,主簿厅主簿一人, 录事两人,通事舍人两人。
    之前和她一起回京的王华就是詹事府右春坊右谕德
    目前的詹事是谢迁, 在皇太子出阁后又加封为太子少保、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
    江芸芸来的时候, 詹事府还没人, 灯都没亮,大门紧闭。
    非常符合江芸芸这群翰林人的刻板生活作息。
    ——每天迟到早退的,到处晃晃悠悠的。
    守门的仆人打着哈欠来开门,没认出新来报道的江芸,不耐说道:“走错地方了吧,这是詹事府。”
    江芸芸拎着自己的衣服,对着那人晃了晃:“没走错,我新来的!”
    仆人眯眼,借着不太亮堂的光看了看她的官服。
    青袍、白鹇。
    正五品的官。
    首先排除詹事府的人。
    因为詹事府没有正五品的官。
    “走错了吧,我们詹事府没有这个品阶的。”对面大小是个官,仆人的口气客气起来了。
    江芸芸摸了摸脑袋,没想到第一步就为难住了。
    ——她确实不是詹事府的官,她是隔壁翰林院的,被陛下扔到这里兼任哄小孩的。
    幸好很快后面就传来呵斥声。
    “胡闹,马上就要卯时了,还不开门点灯。”
    江芸芸扭头。
    谢迁正踏着夜色匆匆而来。
    “谢阁老。”江芸芸眼睛一亮。
    仆人一看是谢迁,慌里慌张开了门,还想解释几句:“原先都是过了卯时才……”
    谢迁咳嗽几声:“时间不早了,快去点灯吧。”
    “今日你新来,许是还没通知门房。”谢迁长得高大俊美,五官俊秀,是个实打实的美男子,这几年身居上位的滋养,让他的举手投足间更加风度翩翩,气势惊人。
    江芸芸和他见面的次数不多,也隐约察觉到他没有这么喜欢自己,但还是非常自然地笑说着:“那今日就算是认识了。”
    谢迁满意点头:“今日我带你来认认人,具体的教学工作你要和梁洗马对接,诸位都是饱学之士,学富五车,但教导殿下时要慎之又慎,任何上课的内容都要经过梁洗马同意,知道吗?”
    江芸芸点头:“知道了。”
    谢迁见她今天这么乖,忍不住扭头看了一眼。
    詹事府的人本来就不多,大家又都是偷懒之人,所以眼看卯时都要到了,寻常衙门早就热闹起来了,詹事府还是格外安静的,只有几个仆人正站在梯子上点灯。
    幽暗的光便一个个亮了起来,脚下的路也跟着略微清晰起来。
    两个人的影子一高一矮就这么倒映在地面上。
    “坐吧,他们没什么实务,难免宽松一些。”谢迁刚一坐下,小厮远远看到了,就着急忙慌地开始烧水,又忍不住悄悄去看屋内的两人,茶壶发出叮咚的声音。
    安静的詹事府终于也热闹起来了。
    谢迁看着安安静静坐在下首的江芸芸,其实他是不想接这个烫手山芋的。
    江芸这人自然没什么好挑剔的,读书好,人品好,就连相貌也是一顶一的好,偏就是太好了,太过耀眼,这样的人注定不能沉稳地教书育人。
    只不过也实在是没有任何办法了。
    往上走可就是四品大员了,放在一地那可是一方知府这样的主事人,而他的年纪实在上不去,内阁也有意让他再历练历练,免得再闹出天大的动静。
    如此就不能升官了,可他身上又有大败蒙古人的光辉,这么多人看着,那就不能让人心寒,想来想去,塞到詹事府才是最好的办法。
    谢迁不得不接下这个小刺头。
    “如今殿下才开始学四书,大致的内容都是按照惯例的。”谢迁继续介绍着,“一位老师讲一节,你回头被插进去后,也跟着那单子来。”
    江芸芸点头。
    “殿下还小,且要耐心一些,讲的内容也要简单易懂,延伸的东西点到为止即可,殿下就是听不懂也无妨,等四书都学会了,有了基础,后面教学也就快了。”谢迁一本正经说着。
    江芸芸还是乖乖点头应下。
    谢迁忍不住看了她一眼。
    两人沉默间,外面这才传来说话声,小厮见状,这才把茶端上来,诚惶诚恐地送上略有些滚烫的茶水。
    “谢阁老。”打头那人年纪最大,留着一把山羊胡子,眉毛飞扬,鼻子鼻翼极大,还有鹰钩鼻,脸颊也微微有些发福,显得眼睛格外细长。
    他先是扫了一眼江芸却并不和她打招呼,只是热情上前问候谢迁。
    谢迁起身,点头,并对江芸芸介绍着:“这是礼部右侍郎焦孟阳,天顺八年的进士,以明白流畅的教学手法深受陛下喜欢。”
    礼部右侍郎乃是正三品的官职,和谢迁的太子詹事是一样的品级,所以江芸芸起身行礼。
    焦芳摸着胡子,斜眼看了她一眼,然后矜持地点了点头。
    江芸芸也不在意。
    这不是她的攻略目标。
    年纪大,品阶高,还没混到领头羊,本就很说明问题了。
    “若是没记错,今日应该是焦侍郎给殿下讲课了?”谢迁对这点暗波汹涌并不在意,反而和焦芳开始寒暄起来了。
    焦芳点头:“殿下的论语已经学到宪问了,今日敢要开始学第一句。”
    谢迁笑说着:“那让焦侍郎讲更合适了。”
    焦芳摸着胡子,得意地笑了起来,睨了江芸芸一眼:“殿下一向很喜欢我的课。”
    江芸芸安安静静听着,很快就对朱厚照目前的学习有了一定的认知。
    ——很慢,太慢了!
    ——读书都快两年了,论语都没学完,只学到第十四章 ,平均两月学一章,一天学一句的教程。
    三人就这么各怀心思聊了几句,剩下的人也都结伴而来了。
    梁储是个严肃的中年人,额头正中有三道深深的皱纹,眼尾的皱纹一说话也跟着冒了出来,脸颊消瘦,嘴角总是紧紧抿着。
    他对着谢迁行了一礼,又对江芸芸点头:“江学士。”
    明朝官场很看论资排辈,第一自然看品阶大小,第二则是看考上进士的时间。
    江芸芸不太占优。
    品阶没有超过很多,但是进士时间却是差人家一大截的。
    江芸芸也紧跟着回礼。
    后面来的是唯一的熟人王鏊。
    王鏊和谢迁一看就关系不错,两人一见面笑容就真挚了不少,随后王鏊主动和江芸芸打招呼。
    王鏊面色红润,眉毛浓郁,留了一大圈络腮胡,若是光看外貌,很难第一反应他是一个才情惊人的读书人,不过眼下的大眼袋倒是能猜出熬夜读书的时候。
    江芸芸也终于露出笑来:“王座师。”
    王鏊笑着点头,看着她不再稚嫩的面容,感慨着:“虽说你我有着乡试的情谊,我也当的上你一声座师,却也没想到当年我只当你定然不凡,今后必定一鸣惊人,却没想到,你确实是厉害的。”
    江芸芸一听,羞愧说道:“如何能都算在我身上,同僚们自有相互扶持帮忙,我们共同进步,才能取得这么好的成绩。”
    王鏊只是笑着点头。
    “先不闲聊了。”谢迁打断他们的话,指了指剩下的几人,“这是左春坊左赞善费子充,乃是三国时期蜀汉名相费祎之后。”
    费宏留着长长的胡子,眼睛极大,还微微有些龅牙,但五官极深,眉毛细长高挑。
    两人齐齐行礼。
    费宏打量着面前的江芸芸,叹气说道:“真是少年才俊啊。”
    “都是状元,人家已经是正五品了。”焦芳阴阳怪气说道。
    费宏脸色瞬间难看。
    江芸芸笑说着:“功以才成,业由才广,费赞善以功成科举,如今在广收才学,今后定然不负先祖遗风。”
    王鏊抚掌:“好,利治小之宜,秉居静之理,如今正是沉淀之时。”
    费宏露出笑来:“诸位谬赞了,今后定然勉励学习,不欺先辈荣光。”
    “瞧你们聊得热烈,把充遂都冷落了。”谢迁笑着把最后一人拉了进来,“翰林院的靳编修,如今还兼着司经局校书,说起来算是和其归你最近的,弘治三年的探花。”
    靳贵对着江芸芸行礼,江芸芸也顺势回礼。
    两人对视一眼,江芸芸立马露出一个大大的笑来,靳贵只是点了点头。
    ——非常符合谢来形容的三棍子打不出一个屁的形容。
    “江学士的课程先不急着拍进去,让他跟着他人多学几日,熟悉熟悉进度和方式。”谢迁看了眼沙漏,“时间也不早,我也不便久留,你们现在可以有空相互认识一下了。”
    谢迁走后,几人面面相觑,后面还有几位老师来,因着王鏊和她最熟,便为她一一介绍过去。
    “要不还是状元的名头好呢。”焦芳又开始酸了,“谁见了都要行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