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五章
远在漳州的黎循传在驿站的房间里来回走动, 若是江芸芸在这里,说不定也要楞好一会儿才能认出他。
他变高了但整个人都黑了,人更是肉眼可见的精干内敛了。
——开海,并不容易。
黎循传本以为自己早早就做好准备, 可真的踏上漳州的那一日, 他就知道这事难办了。
那一双双充满算计, 打量的眼睛, 年长深沉的漳州官员,年迈老道的乡绅, 还有从各地奔波而来, 企图在他身上咬出一块肉的人。
他们脸上挂着笑,手中带着金,心中却充满利剑, 他处处碰壁, 放眼看去没有一人是朋友。
漳州如今就是一个巨大的漩涡, 不停的吸引各种各样的人来这里, 却让被束缚在里面的既脱身不得, 又插翅难飞, 又或者这群人已经甘心被欲望裹挟。
黎循传在刚来的半年内完全无法打破这样的壁垒,那些人把他高高捧起来, 让他见识很多人,却又完全不让他插手任何漳州的事情。
年轻的读书人直到某一日才幡然醒悟,这群人不仅要架空他, 甚至打算打着他的名义去肆意妄为,威胁朝廷。
黎循传又惊又怒, 恨得不行, 偏每一日都被人紧盯着, 甚至他寄出去的信都会被人拆开,那些人甚至不愿意遮掩对他的试探乃至威胁。
黎循传下意识想走,但一看到江芸写给他的密密麻麻的册子很快又冷静下来。
那一夜,他坐在伸手不见的夜色中满脑子都是当日江芸是不是也要面对这些,各方势力的试探,前一秒还是笑脸盈盈的喊着你侄子,和你拉亲带故,但下一秒却对你威逼利用,又或者他们直接对你不假辞色,严重的甚至对你充满不信任。
若是今日江芸站在这里,他会怎么做?
那些看似温和好说话的小状元,性格最是强硬,谁敢在他面前动土,他就能在他们面前直接动刀。
当年的扬州,南直隶,没有哪一次的事情他不是这样走过来的。
——所以,不能走!
黎循传深吸一口气,才压下控制不动想要颤抖的双手。
他走了,江芸之前做的就都白费了,漳州的事情会被本就犹豫的内阁搁置,甚至会牵连远在海岛的琼山县。
他是要做出一份成绩的,他想要堂堂正正和江芸站在一起,和他的小同窗站在一起。
所以黎循传盯着叶尖的霜露想了半天,才隐隐想起江芸的一个胆大包天的话。
——“现在既然拆不了门,那我们就先拆窗。”
是了,不能直接动手海贸,那就做点别的。
至此之后,原本被众人紧盯着的年轻进士不再一直纠结海贸,他开始游走在各家商绅,甚至积极和各级官员打交道,他似乎被吓破了胆,开始混日子了。
众人都送了一口气。
朝廷来的人最好的作用就是当一个吉祥物,剩下的事情让底下的人办才是。
他们想的极好,对黎循传的招待更是殷勤,谁知道这人只对他们热拢两天就开始到处闲逛,今日去这家的店里,明日去哪家的田地,就连那些脏兮兮的小巷子也要进去看一看,瞧着是疯了。
这些人高兴坏了,开始撸起袖子自己操办,只是这事一开始大家都是各怀心思,加上都自认为自己和钦差关系好,应该占大头,结果愣是开头都开不起来,一群人吵吵闹闹,甚至完全不避讳黎循传。
黎循传冷眼看着,只当自己全然不管此事,摆明了让他们自己斗出个所以然来。
各家察觉到他的态度,斗得更加狠了,甚至还出过血。
黎循传便过上了,白天去走访农户,商户,私自出海的人,收集他们各家的情况,晚上去各家应酬,到处给人上眼药。
幸好,他也生了一张瞧着人畜无害的脸。
这事就这么拖到一日,一份来自兰州的信被送到他案桌前。
是江芸的信。
他刚来漳州还时常和江芸去信,但得知现在的情况,外加每日早起贪黑的活动量,他只能忍痛把这事搁置了,到现在两人的信件已经许久没有动静了。
这是半年后,两人的第一次通信。
黎循传明明已经累得不行,但还是一跃而起,接过诚勇递来的信,只这一看,他就看出不对劲了。
乍一看这只是一份普通的叙旧信,但若是熟知他们故事的人就知道这信是不合时宜的。
信中一开始就是简单的叙旧,但江芸突然写起在扬州读书时的那盆兰花。
——“今不知花之年岁,亦不半在,密叶不开,书拆见信何事喜,来信见家信,一眼抵千金,说之令人感伤。”
扬州读书时家中书房确实有一盆兰花,是当年黎循传特意去花市挑来打算送给江芸的,奈何所送非人,江其归那手就是看不得花开,时常揪一根下来叠小动物,都要把兰花糟蹋坏了,所以跟密叶是完全不搭边的,每天淅淅沥沥的,愣是这么多年来没开过开。
就这么说吧,这盆花被糟蹋的,就连脾气最好的祝枝山因最爱兰花,见了都要忍不住骂他一顿。
江芸这人最是脸皮厚,完全不觉得自己有错,笑眯眯地拿着叠起来的小动物到处拱火,完完全全的暴殄天物。
他心中有异,便忍不住多读了几遍,尤其是那段关于兰花的内容。
他不觉得是江芸记错了。
——和他一起读过书的都知道,这人的记性到底有多恐怖。
——“今亦密书来一说。”
黎循传半夜突然从床上坐起来,整个人不可置信,失魂落魄地低声说道:“密信交谈,他猜到了,他竟猜到了!”
他又惊又喜,最后忍不住从枕头下拿出那份信,借着月光看着那熟悉的字体,脑海中蓦地想起江芸背着小手笑得见牙不见眼的样子,突然笑了起来,喃喃自语:“江其归,你还真是神人不成……好想你啊……”
此后两人的写信开始密集起来,开篇都是正常的含蓄说话,中间则是他们间的旧事,只有他们自己知道的旧事,从扬州到京城,点点滴滴数年时光,于他们而言都是不可抹去的经历,但只要哪一段不对,他们立刻就能知晓这份信真正要讲的内容,从而提取对方传递给自己的消息,但再无第三人知道。
直到江芸这一次从兰州回京,江芸叫他冷静观察一群人中谁最好拿捏,谁最好掌控,然后他开始认真挑选,从而缓缓接近他。
他经过半月观察选中了福建太监陈沁。
陈沁这人不算太坏,但权欲极重,格外强调脸面,整个福建八府所有条件都在他的掌控之中,认得干儿子更是遍布整个福建。
最重要的是这人是南京守备太监陈祖生的干儿子。
陈祖生对此次开海格外重视,想来已经去信给他了,所以好几次见面,陈沁都强调了此事为自己背书。
宫里的想要插手这事的理由也很简单,明上说是为了陛下,确实也会孝敬一些,但暗地里各自再分分,瞧着是里面动机最单纯的。
江芸芸对他的选择很满意,随后又跟他聊起了自己徽州认识了一个太监,也是陈祖生的干儿子,很是照顾他,还举了不少例子。
黎循传了然,这是打算叫他用这个徽州太监去做突破口,先把这个皇家内侍拉倒自己身边。
江芸还贴心送来徽州漆器和茶叶,黎循传投桃报李立马去去找陈沁拉关系,几次接触下来,那陈沁只觉对这位年轻钦差一见如故,相见恨晚,一颗心不可抑制地偏了。
此后江芸的信件里一直没有太多的内容,之叫他稳住,等待一个大消息,直到某一日,信中说起来浙江清丈土地的突破,江芸在信中大喜此事一旦推动,大明时局便会有翻天覆地的变化。
黎循传敏锐地察觉到他这扇门要开了。
一声敲门声响后,诚勇端着吃食走了进来,刚放下托盘就自然从袖子里掏出一份信,镇定说道:“京城的信。”
黎循传饭也不吃了,立马想要开信看,诚勇立马按住他的手,悄悄摇了摇头,对着门口打了个眼色。
黎循传脸上露出厌恶之色,但再抬眸去看时只剩下盈盈笑意,原是漳州知府家的幕僚正一脸殷勤地站在门口。
那人的目光在那信上一扫而过,随后热情说道:“今日有广东怀远驿市舶司太监来访,知府邀请你晚上一起吃呢。”
黎循传只好笑说着:“正打算吃饭呢。”
“来得早不如来得巧,正好呢。”幕僚笑说着,“请吧。”
诚勇神色不悦:“自来请饭都是早些的,哪有立请立吃的。”
“哎,中午不巧。事情太多了,给忘记了。”那幕僚一脸恼怒。
诚勇大怒。
黎循传抓着他的手臂,笑说着:“这饭你吃吧,不碍事的。”
诚勇气得脸色涨红。
幕僚一脸得意,随后漫不经心伸手:“请吧,钦差大人。”
诚勇见人走远了,才呸了一声:“什么东西,看到时候怎么收拾你们这群人。”
他独自把这一桌子的菜吃完,又把那份信小心翼翼收到自己怀中,这才开始坐在门口等自己公子回来,只是这一等,就等到子时,急得他差点就要出门找人了。
黎循传就在他准备出门时回来了,脚步匆匆上了台阶,脸色古怪。
诚勇立马迎上去,一脸着急地上下打量着:“怎么回来得这么晚,可是被人欺负了,这狗地方真是晦气,没一个好东西。”
黎循传入内,坐在椅子上沉默着,随后声音微微提高,带着一丝兴奋说道:“给我研墨,我要写信。”
“好。”诚勇立马上前开盖研墨,只是写了一会儿又说道,“江公子的信还没看呢。”
黎循传回过神来,拍了拍额头:“坏了,把这事给忘了,快拿来我看看。”
他变高了但整个人都黑了,人更是肉眼可见的精干内敛了。
——开海,并不容易。
黎循传本以为自己早早就做好准备, 可真的踏上漳州的那一日, 他就知道这事难办了。
那一双双充满算计, 打量的眼睛, 年长深沉的漳州官员,年迈老道的乡绅, 还有从各地奔波而来, 企图在他身上咬出一块肉的人。
他们脸上挂着笑,手中带着金,心中却充满利剑, 他处处碰壁, 放眼看去没有一人是朋友。
漳州如今就是一个巨大的漩涡, 不停的吸引各种各样的人来这里, 却让被束缚在里面的既脱身不得, 又插翅难飞, 又或者这群人已经甘心被欲望裹挟。
黎循传在刚来的半年内完全无法打破这样的壁垒,那些人把他高高捧起来, 让他见识很多人,却又完全不让他插手任何漳州的事情。
年轻的读书人直到某一日才幡然醒悟,这群人不仅要架空他, 甚至打算打着他的名义去肆意妄为,威胁朝廷。
黎循传又惊又怒, 恨得不行, 偏每一日都被人紧盯着, 甚至他寄出去的信都会被人拆开,那些人甚至不愿意遮掩对他的试探乃至威胁。
黎循传下意识想走,但一看到江芸写给他的密密麻麻的册子很快又冷静下来。
那一夜,他坐在伸手不见的夜色中满脑子都是当日江芸是不是也要面对这些,各方势力的试探,前一秒还是笑脸盈盈的喊着你侄子,和你拉亲带故,但下一秒却对你威逼利用,又或者他们直接对你不假辞色,严重的甚至对你充满不信任。
若是今日江芸站在这里,他会怎么做?
那些看似温和好说话的小状元,性格最是强硬,谁敢在他面前动土,他就能在他们面前直接动刀。
当年的扬州,南直隶,没有哪一次的事情他不是这样走过来的。
——所以,不能走!
黎循传深吸一口气,才压下控制不动想要颤抖的双手。
他走了,江芸之前做的就都白费了,漳州的事情会被本就犹豫的内阁搁置,甚至会牵连远在海岛的琼山县。
他是要做出一份成绩的,他想要堂堂正正和江芸站在一起,和他的小同窗站在一起。
所以黎循传盯着叶尖的霜露想了半天,才隐隐想起江芸的一个胆大包天的话。
——“现在既然拆不了门,那我们就先拆窗。”
是了,不能直接动手海贸,那就做点别的。
至此之后,原本被众人紧盯着的年轻进士不再一直纠结海贸,他开始游走在各家商绅,甚至积极和各级官员打交道,他似乎被吓破了胆,开始混日子了。
众人都送了一口气。
朝廷来的人最好的作用就是当一个吉祥物,剩下的事情让底下的人办才是。
他们想的极好,对黎循传的招待更是殷勤,谁知道这人只对他们热拢两天就开始到处闲逛,今日去这家的店里,明日去哪家的田地,就连那些脏兮兮的小巷子也要进去看一看,瞧着是疯了。
这些人高兴坏了,开始撸起袖子自己操办,只是这事一开始大家都是各怀心思,加上都自认为自己和钦差关系好,应该占大头,结果愣是开头都开不起来,一群人吵吵闹闹,甚至完全不避讳黎循传。
黎循传冷眼看着,只当自己全然不管此事,摆明了让他们自己斗出个所以然来。
各家察觉到他的态度,斗得更加狠了,甚至还出过血。
黎循传便过上了,白天去走访农户,商户,私自出海的人,收集他们各家的情况,晚上去各家应酬,到处给人上眼药。
幸好,他也生了一张瞧着人畜无害的脸。
这事就这么拖到一日,一份来自兰州的信被送到他案桌前。
是江芸的信。
他刚来漳州还时常和江芸去信,但得知现在的情况,外加每日早起贪黑的活动量,他只能忍痛把这事搁置了,到现在两人的信件已经许久没有动静了。
这是半年后,两人的第一次通信。
黎循传明明已经累得不行,但还是一跃而起,接过诚勇递来的信,只这一看,他就看出不对劲了。
乍一看这只是一份普通的叙旧信,但若是熟知他们故事的人就知道这信是不合时宜的。
信中一开始就是简单的叙旧,但江芸突然写起在扬州读书时的那盆兰花。
——“今不知花之年岁,亦不半在,密叶不开,书拆见信何事喜,来信见家信,一眼抵千金,说之令人感伤。”
扬州读书时家中书房确实有一盆兰花,是当年黎循传特意去花市挑来打算送给江芸的,奈何所送非人,江其归那手就是看不得花开,时常揪一根下来叠小动物,都要把兰花糟蹋坏了,所以跟密叶是完全不搭边的,每天淅淅沥沥的,愣是这么多年来没开过开。
就这么说吧,这盆花被糟蹋的,就连脾气最好的祝枝山因最爱兰花,见了都要忍不住骂他一顿。
江芸这人最是脸皮厚,完全不觉得自己有错,笑眯眯地拿着叠起来的小动物到处拱火,完完全全的暴殄天物。
他心中有异,便忍不住多读了几遍,尤其是那段关于兰花的内容。
他不觉得是江芸记错了。
——和他一起读过书的都知道,这人的记性到底有多恐怖。
——“今亦密书来一说。”
黎循传半夜突然从床上坐起来,整个人不可置信,失魂落魄地低声说道:“密信交谈,他猜到了,他竟猜到了!”
他又惊又喜,最后忍不住从枕头下拿出那份信,借着月光看着那熟悉的字体,脑海中蓦地想起江芸背着小手笑得见牙不见眼的样子,突然笑了起来,喃喃自语:“江其归,你还真是神人不成……好想你啊……”
此后两人的写信开始密集起来,开篇都是正常的含蓄说话,中间则是他们间的旧事,只有他们自己知道的旧事,从扬州到京城,点点滴滴数年时光,于他们而言都是不可抹去的经历,但只要哪一段不对,他们立刻就能知晓这份信真正要讲的内容,从而提取对方传递给自己的消息,但再无第三人知道。
直到江芸这一次从兰州回京,江芸叫他冷静观察一群人中谁最好拿捏,谁最好掌控,然后他开始认真挑选,从而缓缓接近他。
他经过半月观察选中了福建太监陈沁。
陈沁这人不算太坏,但权欲极重,格外强调脸面,整个福建八府所有条件都在他的掌控之中,认得干儿子更是遍布整个福建。
最重要的是这人是南京守备太监陈祖生的干儿子。
陈祖生对此次开海格外重视,想来已经去信给他了,所以好几次见面,陈沁都强调了此事为自己背书。
宫里的想要插手这事的理由也很简单,明上说是为了陛下,确实也会孝敬一些,但暗地里各自再分分,瞧着是里面动机最单纯的。
江芸芸对他的选择很满意,随后又跟他聊起了自己徽州认识了一个太监,也是陈祖生的干儿子,很是照顾他,还举了不少例子。
黎循传了然,这是打算叫他用这个徽州太监去做突破口,先把这个皇家内侍拉倒自己身边。
江芸还贴心送来徽州漆器和茶叶,黎循传投桃报李立马去去找陈沁拉关系,几次接触下来,那陈沁只觉对这位年轻钦差一见如故,相见恨晚,一颗心不可抑制地偏了。
此后江芸的信件里一直没有太多的内容,之叫他稳住,等待一个大消息,直到某一日,信中说起来浙江清丈土地的突破,江芸在信中大喜此事一旦推动,大明时局便会有翻天覆地的变化。
黎循传敏锐地察觉到他这扇门要开了。
一声敲门声响后,诚勇端着吃食走了进来,刚放下托盘就自然从袖子里掏出一份信,镇定说道:“京城的信。”
黎循传饭也不吃了,立马想要开信看,诚勇立马按住他的手,悄悄摇了摇头,对着门口打了个眼色。
黎循传脸上露出厌恶之色,但再抬眸去看时只剩下盈盈笑意,原是漳州知府家的幕僚正一脸殷勤地站在门口。
那人的目光在那信上一扫而过,随后热情说道:“今日有广东怀远驿市舶司太监来访,知府邀请你晚上一起吃呢。”
黎循传只好笑说着:“正打算吃饭呢。”
“来得早不如来得巧,正好呢。”幕僚笑说着,“请吧。”
诚勇神色不悦:“自来请饭都是早些的,哪有立请立吃的。”
“哎,中午不巧。事情太多了,给忘记了。”那幕僚一脸恼怒。
诚勇大怒。
黎循传抓着他的手臂,笑说着:“这饭你吃吧,不碍事的。”
诚勇气得脸色涨红。
幕僚一脸得意,随后漫不经心伸手:“请吧,钦差大人。”
诚勇见人走远了,才呸了一声:“什么东西,看到时候怎么收拾你们这群人。”
他独自把这一桌子的菜吃完,又把那份信小心翼翼收到自己怀中,这才开始坐在门口等自己公子回来,只是这一等,就等到子时,急得他差点就要出门找人了。
黎循传就在他准备出门时回来了,脚步匆匆上了台阶,脸色古怪。
诚勇立马迎上去,一脸着急地上下打量着:“怎么回来得这么晚,可是被人欺负了,这狗地方真是晦气,没一个好东西。”
黎循传入内,坐在椅子上沉默着,随后声音微微提高,带着一丝兴奋说道:“给我研墨,我要写信。”
“好。”诚勇立马上前开盖研墨,只是写了一会儿又说道,“江公子的信还没看呢。”
黎循传回过神来,拍了拍额头:“坏了,把这事给忘了,快拿来我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