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四章

    黎循传被人带到宁王府, 等他再一睁开眼,就看到虎皮王座上坐着的一人。
    那人面若好女,偏脸上血色极少, 眉宇间充满阴鸷,冷眼看人时,好似一把冰冷不见光的刀刃,只等着你不经意时给你猛烈一刀, 但他偏又衣着华丽,腰间穿金戴银, 满身富贵,把这样的狠厉消减了半分,只剩下纸醉金迷的冰冷。
    黎循传一眼就猜出面前之人的身份:“宁王殿下。”
    朱宸濠闻言, 下巴一台,藐视眯眼,漫不经心地打量着面前的男人,冷笑一声:“瞧着长相也一般, 也不知道江芸看上你什么了,倒是给你保护得好好的,几分年少读书的旧情, 倒是让她念念不忘起来了。”
    黎循传笑着颔首,口气却格外鄙夷:“我自有她为我精心打算,只可惜宁王孤身一人, 无人爱护了。”
    朱宸濠脸色大变, 神色瞬间阴沉,把手中的茶盏狠狠朝着他砸去, 咬牙切齿:“好一张伶牙利嘴, 来人啊, 给我拖出去乱棍打死。”
    李士实被猝不及防地滚烫茶水烫伤,手背瞬间通红,疼得龇牙咧嘴,但还是硬着头皮,踏着碎片上前安抚着暴怒的宁王殿下:“此人正是拿捏江芸的好手段,尚有大用。”
    朱宸濠充耳不闻,只是死死盯着黎循传,目光狠毒,口气似有恨之入骨之仇,几乎是一字一字蹦出来的:“就他?江芸那个没良心的,要是真把他放在心上,送来江西做什么,哼,不过是某些人的臆想罢了。”
    黎循传对上他的目光,手指抚平着被热水溅湿的袖子,态度平静自然,只是最后微微一笑:“我与她的关系,和你无关。”
    朱宸濠怒目圆睁,暴怒而起,李士实一看连忙让人把黎循传拉了下去。
    “不过是手下败将,轻而易举就被我们抓到了,废物一个,他日事成,千刀万剐即可,殿下何来为这样的人伤了身子。”李士实柔声安慰道。
    朱宸濠粗喘的气这才缓缓慢了下来,阴阳怪气道:“江芸的人瞧着也不行,坊间传闻说得有鼻子有眼的,我还当他和江芸一样厉害呢。”
    “可不是,一杯酒就被放到了,差得厉害。”李士实笑说着,“听闻那江芸也是滴酒不沾,说不定也只是这样的绣花枕头。”
    朱宸濠摸着袖口处别着一个本应该放在帽子上的铎针,那是一块浅绿色玉雕雕琢成葫芦,外面又绕着一圈又一圈的金丝银线,好似葫芦藤一样攀附其中,成了一个富贵华丽的花纹。
    他在沉默中一下又一下地抚摸着这个铎针,许久之后才低声说道:“她打人才疼呢。”
    李士实只当没听到。
    ——他早早就发现朱宸濠对江芸的态度似乎有一些不一样。
    黎循传被关起来后也不惊慌,反而安静思考着下一步。
    他一来江西就和在江西多月的锦衣卫等人联系上了。
    谢来一早就来告知他,李士实和宁王勾结颇深,故而李士实来找他,一行人都颇为紧张,甚至劝他找个借口推了。
    但黎循传还是在清查里面土地账本的时候发现了一些不一样的地方,决定前往赴约,一探究竟。
    江西的土地登记数量很少,给出的原因是各地都有贼匪,这些贼匪占据了全部的土地,故而登记在册的土地越来越少。
    这个理由乍一听也并无问题,但黎循传反手去查历年江西各地的米价时却又发现,米粮的价格没有大幅度上升,这意味着市面上流通的粮食是固定的,也是够百姓使用的。
    既然土地一年比一年少,粮食数量怎么可能会维持不变呢。
    他自己在漳州开海前,也曾清丈过漳州的土地,用来确定人口和土地面积,以便控制开海的船只和数量,更好地安排百姓的生活,故而他对三者之间的关系并不陌生。
    “我认为,江西的土地和人口有问题。”某一日深夜,黎循传对着深夜而来的谢来低声说道。
    “宁王的土地?”谢来那几日正在盘查宁王的土地情况,下意识问道。
    “是,但也不是。”黎循传神色凝重,“江西全部的人口将近一千万,这已经是有一部分百姓迁居湖南和湖北等地外的数据,并且目前还有大量百姓正持续不断向西南迁移。”
    他的面庞在烛火下阴暗明灭,多年的历练在这位曾经稚嫩青涩的小公子身上也有了运筹帷幄的从容气魄。
    那些外人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如今他也能一眼看出虚伪真假。
    “这样大面积的迁移,为什么,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土地的稀缺,无土之民是无法生存的,所以他们不得不转移,那江西现在的土地时多少呢。”
    黎循传直接掏出几本看上去要碎掉的折子,小心地递了过去:“这是历年的赋役黄册,江西整个地界的耕地面积自一开始就起伏很大,我认为是有造假嫌疑的。”
    “在洪武经历过第一次起伏,从四十万顷,回到三十万顷,之后是先帝在位时期的最后几年,耕地面积又恢复到了四十万顷,但很快,在陛下等登基第二年,只剩下二十万顷。”
    谢来仔仔细细看着,随后不解问道:“差得也太多了,近半了。”
    “土地是不会少的,而且土地随着荒地被开荒,只会越来越多,但也不会超过整个江西地界,但现在的趋势却还是越来越少。”黎循传神色凝重。
    人是活的,所以活不下去会跑,但土地是死的,一旦开出来,就会有源源不断的占据这块土地,这就是千百年来土地流转的原因。
    “有人造假!”谢来笃定说道,“整个江西的布政司都太乱了,所有账务一旦查起来,近三十年的主官都要完蛋。”
    “对,但你看这一本……”黎循传又从成堆的折子里抽出其中一本,瞧着又被火烧过痕迹的折子。
    谢来一看那个时间,就挑了挑眉。
    “这是陛下登基那一年,也就是刘瑾在位时,他曾经强行推动全国的清丈土地,这是当年统计的数据,我认为是颇为可靠的。”黎循传盯着面前的锦衣卫,认真说道,“我和其归讨论过此人,此人品性如何尚且不论,但是心里是一直想要做一番事业出来的,清丈的事情当年如此轰动,各地闹得风风火火,刘瑾不是傻子,相反他肯定比我们更清楚各地的情况,各地的镇守太监可不是吃素的。”
    “江西的镇守太监一直都是司礼监大太监的心腹人,所以我认为当时,这些人一定会强压底下人据实上报,这里写着,陛下登基初年,江西人口户数一百四十八万七千人,官民田地山塘近四十万顷,夏税米八万六千六百石余,农桑丝三千九百七十斤余,折绢三千一百七十五匹余,秋粮米两百五十六万石余。”
    谢来盯着那一串串数据,有些头疼,把手中的折子合上,扔了回去:“你就直说吧,我看得头疼。”
    “也就是说江西的土地从太.祖时期就没有变过,但这几本是历年的布政司工作记录,荒地的开采是一直有的,甚至达到了九万顷,那……”黎循传的眸光在烛火下闪烁摇曳,却又亮得惊人,“这些土地呢?”
    谢来的脑袋缓缓抬了起来,随后和黎循传对视一眼。
    “若是土地投献,那只要在布政司登记过,数量就是在的,否则耕种的百姓仍要被征税,这样只会减少税额,但数量不会少,那我在想,是不是,土地隐瞒。”
    黎循传声音骤然变低:“我算过南昌的历年工作记录,所记载的荒地就至少有一万顷,这还不包括目前被匪徒占走的那一座座山,所以,这么大量的土地,到底是谁拿走了,只是简单的想要逃税,还是,要做一些见不得人的事情。”
    “可镇守太监都没说话……”谢来一顿,总算回过神来,明白黎循传欲言又止的背后的含义,“南昌上下还真是铁板一块不成。”
    镇守太监不可能不知道这么多的土地消失,他们都是司礼监大太监的心腹,可他们却选择为宁王隐瞒,这样举动的背后意图,让人不寒而栗。
    “我想去找宁王。”两人沉默许久后,黎循传突然说道。
    谢来想也不想就拒绝了:“不行,朱宸濠脑子不正常,尤其是对你,我怕他发疯,你就在布政司好好呆着,这事我去查。”
    “来不及了,宁王一脉在此地数十年,早已盘根错节,其归在京城打击各路镇守太监,眼看江西就要换人了,那些藏在后面的人正是慌的时候,一旦新太监不肯站在他们身边,一切都会暴露,我们要赶在新的镇守太监来的空隙,查出这些土地的去处。”
    “那也未必和宁王有关。”谢来有些急躁,“你别掺和进去,你要是在我手里出事了,我回头怎么和江其归交代。”
    “太监,对,还有新来的太监呢,我让他们找个好太监来。”谢来说。
    黎循传笑了笑:“宁王在京城的力量比我们想象中的大,而且太监的事情是内廷的事情,我们插不进去手的,这次来的太监一定是他们选好的太监。”
    谢来和他大眼瞪小眼,最后嘟囔着:“那也是我的事情,你还是赶紧去找王守仁先把兵囤的事情干了。”
    他说完也不等黎循传开口,就匆匆走了,只是走了几步,突然折返回来,把黎循传刚才看完的折子全都巴拉走,揣进袖子,脚不沾地地疾步离开。
    黎循传看着离开的背影,叹气说道:“那怕是要不如你意了。”
    现在他如愿打进宁王府内部,正打算悄悄溜出门,外面突然传来一声动静,他瞬间把手中的刀片塞回袖子里,躺在地上装死不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