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章
小王子劫掠大同这么大的事情到底是瞒不住的。
一时间朝堂舆论四起, 兵部的人首当其冲,随后阁老中兼任兵部的江芸芸也被骂得狗血淋头,不少人都攻击她果然勾结蒙古, 任由蒙古掠夺边境,随着舆论越演越烈,大家的态度也开始逐渐激进,甚至有人希望江芸能引咎致仕。
许是今年一年的江芸都太过高压, 导致这一次的反扑气势汹汹。
“王琼第一个就摆脱关系,说折子没通过兵部, 直接通过内廷到陛下手中,陛下给你了,你却压下不发的。”姜磊站在夜色中, 只露出阴暗的轮廓,空气中隐隐有着一丝血腥,原本蹲在江芸芸桌子前的小猫早早就夹着尾巴跑了。
“外面也有人配合着兴风作浪,你上半年拔出了这么多钉子, 没想到还有人不知死活被被宁王收买了,现在这两波人群起攻之呢。”他冷笑一声,口气狠厉, “这群趋利避害的小人,要事再落到我手里,我看不把他扒皮抽筋。”
江芸芸并未抬头, 反而继续在埋头写信。
“你倒是镇定。”姜磊眼皮子一垂, 似笑非笑说道,“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
江芸芸头也不抬, 只是伸手指了指边上已经盖上火漆的信封:“劳驾帮忙送一下。”
“这一封送给兰州秦知府, 他的位置目前还不能动, 让他再辛苦辛苦,盯着蒙古的动静。”
“这一封送去河北,告知彭泽和马中锡在大事未成前,防止有人使坏不论如何都要稳住。”
姜磊抱臂,不高兴说道:“哎,我是锦衣卫呢,现在锦衣卫什么地位,你到底知不知道,牛得很,可不是专门给你跑腿的。”
江芸芸放下笔,抬头笑说着:“那怎么样才肯帮忙啊,姜千户。”
姜磊下巴一抬,嘴角弯起:“要乐山给我做鸡腿。”
“要两个。”他眼珠子一转,得寸进尺,大声喊道。
“好你个姜磊!”乐山果然受不得激,立马拎着扫帚冲出来,“还使唤上我了。”
“哎!哎哎哎!!你看看!你看看啊!!”姜磊不高兴,对着江芸芸骂骂咧咧着,“你骂他啊,他现在对我越来越凶了。”
他一边跑,一边顺手把两封信塞进袖子里,然后火急火燎跑了。
“大晚上就知道翻墙!”乐山握紧扫把,紧追其后,“回头我就把墙修高一点。”
江芸芸笑着摇头,刚收回视线,就看到张道长磨磨唧唧走过来。
“好几日不见你了,最近都做什么去了。”江芸芸随口问答,她动了动鼻子,“你和姜千户说过话了?你让姜千户把乐山带走了的?”
张道长立马紧张闻了闻袖子:“什么狗鼻子啊。”
江芸芸笑:“说吧,张大道长什么事情啊,神神秘秘的,难得见您呢。”
张道长撇嘴:“谁不见谁啊,是你总是忙得子时才回家,还能逮到我不成,我早呼呼大睡了,今日是我特意来逮你的。”
江芸芸看着他在火盆加了几块碳,又伸手感受了一下温度这才继续问道:“听乐山说,你太想知知她们了,偷偷哭了好几次,我让人送你去浙江找她们要不要?”
张道长自己搬了个椅子坐在她边上,盯着她发了会儿呆,然后后知后觉摇了摇头:“你又想赶我走是不是,我才不走呢,知知她们在太监边上狐假虎威的,才不会出事,反正现在你身边不安全,外面也不安全,江芸,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我得看着你点。”
江芸芸失笑,无奈摇了摇头:“那你早些去休息吧,这么晚睡对你身体不好,年纪大了,还是早睡早起。”
张道长哦了一声,偏屁股一动不动地,瞧着是有话要说。
“要说就说吧,磨磨唧唧做什么。”江芸芸直接说道。
“你打算去打仗吗?”张道长果不其然还是按耐不住,脑袋凑过来小声问道。
江芸芸惊讶看他。
“我猜的,咱俩认识多少年了。”张道长和她的视线一对上,还有什么不知道的,立马又开始嘟嘟囔囔起来,“我就知道,我一看这个风声就觉得不对,我还悄悄算了一卦,不好,又从重新起卦了,还是不好,又去祖师爷面前起,祖师爷嫌我烦,都不理我了,所以,你,你能不去吗。”
江芸芸想了想,摇了摇头。
张道长又不说话了,只是一脸愁容地盯着江芸芸看。
他已经六十了,放在外面的寻常道士身上,大都有了仙风道骨的架势,偏他性格懒散,得过且过,言行中总还带着几分红尘羁绊,优柔寡断的老道长的眉宇让他多了不同寻常的人间气。
“年轻做官的时候,总觉得上面的人真是麻烦,这也不行,那也不准,做一件事情就是因为磨磨唧唧才被耽误的,现在自己做到这个位置上,又觉得底下人实在太风风火火了,今天种下花,恨不得明天就开了花。”江芸芸笑说着。
“我在琼山县的时候,年少莽撞做了很多大胆的事情,但那个时候总有很多人愿意维护我,保护我,所以才让我慢慢长大,现在我站在他们的位置上,我也必须做这么做。”她温柔说道,“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
烛火摇曳,影子垂落,子时的深夜是如此安静,只有北风呼啸而过的声音。
面前的少年明明还是这个模样,可再仔细看去早已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张道长满心的话在她的注视中只能沉默以对。
——他总是能被江芸说服。
—— ——
大同打不打成了一个深刻的问题。
要是打,大同如今的主将能否当此大任,若是不能,现在又能让谁去。
要是不打,今后的边贸又要如何处理?直接关闭边贸是否合适。
朝野震动间,内阁的阁老一个个都被骂得狗血淋头,大雪皑皑间,愣是把众人骂得一身是汗。
王鏊抹了一把脸,把兵部的折子递了过去:“王德华虽私心,但也有些本事,他问到底要协调出几名将领。”
如此一问,就是这位兵部真正的主事人也知道现在的问题是大同,但又不仅是大同。
他想要一个准确的答案,但又不敢多问,唯恐惹上麻烦,故而只能如此委婉。
“兵部能抽调出多少名将领?大同的指挥使又能不能用?各地现在又有多少兵力可以运转,今年的粮草够不够?又能维持多久?维持几地同时开打?”杨一清说话间,白烟模糊了面容,他坐在门口的位置,看着敞开的大门外,那场下了一早上的大雪还是没有消停的迹象。
“他现在只想要一个将军的数量,也未免想的太过轻巧。”
王鏊也是爪麻,犹豫说道:“不若,先把边贸暂停……”
话还没说话,屋内五个人一下有三双眼睛看了过来,王鏊吓得立马闭上嘴,紧张握住手中的折子。
其实他也觉得不如直接把边贸关了更合适,毕竟现在实在太乱了,不如着手先把国内的事情解决好才是正途。
“关了边贸,再开就难了。”江芸芸直接说道。
“这个节骨眼上边贸一关,蒙古人立刻就能查觉到是我们内部有问题,说不定还是东西联合,大举进攻九边。”杨一清也敏锐说道。
“当初为了边贸付出了多少人力财力,现在草率关了,不就是钱打水漂了。”杨廷和也紧跟着说道。
“那现在……”梁储也被这三人严肃的神色吓住了,呐呐说道,“不能支持这么多吧。”
江芸芸沉默,把兵部的折子递给杨廷和,沉吟片刻后说道:“宁王要反,最迟在明年,他一定坐不住,这里需要一人去主持大局,我认为,此人不单只是去打仗。”
杨廷和把折子递给梁储,也紧跟着说道:“确实,江西乃赋税重地,不若趁这个时候去整顿吏治,再推行清丈,百利而无一害,但此人不仅需要能文能武,还必须有足够的威望。”
梁储看完没说话,只是悄悄看了一眼江芸芸,然后顺势把折子给杨一清。
杨一清一目十行看完,却久久没有合上折子:“宁王手中定然有兵,但定然是乌合之众比较多,我却是比较担心蒙古的。”
“这几年小王子和脱脱卜花娜仁在蒙古内部争夺不断,两边发生过不少大规模争夺,且各有胜负,原先看不出所以然,但现在看来一直高强度的战争锻炼绝对是锻炼人的,而我们这些年的边境大部分都是小规模的掠边,甚至守城的人都没反应过来,我们的士兵便是真的召集了五万,乃至十万,能否大获全胜。”
王鏊听得忧心忡忡:“我也有这个担忧,我更担心我们一旦和小王子对上,脱脱卜花娜仁会不会直接反水,强攻兰州。”
一旦九边重燃战火,势必国内民意沸腾,好不容易安抚下来的匪患会重新燃烧,而同样虎视眈眈的宁王则会气势大涨,西南边境那些异族也不会安分。
如今河北的马政刚刚取消不过一年,一旦腹背受敌,百姓又要陷入这样的困境,偏清丈土地已经进行到一半了,一旦停止,想要重新找到这个好的时机再一次切入几乎是痴人说梦,更别说现在的福建正在由福建左布政使伍符亲自督办。
“不好啦!急报!急报!福州三卫哗变!”小黄门冒着大雪踏雪而来,声音急促尖锐,站在门口,高高举起手中的折子。
屋内五人齐齐站了起来。
“怎么会如此?”王鏊大惊失色,“是军屯的问题吗?”
杨一清已经顾不得规矩,直接一把拿了过来,打开一看,呼吸也跟着急促起来:“镇守太监罗仑担心江西匪患流窜到副将,要求修建城墙,要布政司出钱三千两,左布政使伍符却只给了五百,如今清丈土地正进行到军屯,福州三卫本就不满,又碰上这次因为清丈,年前的粮食也没有发,所以聚众为变。”
一时间朝堂舆论四起, 兵部的人首当其冲,随后阁老中兼任兵部的江芸芸也被骂得狗血淋头,不少人都攻击她果然勾结蒙古, 任由蒙古掠夺边境,随着舆论越演越烈,大家的态度也开始逐渐激进,甚至有人希望江芸能引咎致仕。
许是今年一年的江芸都太过高压, 导致这一次的反扑气势汹汹。
“王琼第一个就摆脱关系,说折子没通过兵部, 直接通过内廷到陛下手中,陛下给你了,你却压下不发的。”姜磊站在夜色中, 只露出阴暗的轮廓,空气中隐隐有着一丝血腥,原本蹲在江芸芸桌子前的小猫早早就夹着尾巴跑了。
“外面也有人配合着兴风作浪,你上半年拔出了这么多钉子, 没想到还有人不知死活被被宁王收买了,现在这两波人群起攻之呢。”他冷笑一声,口气狠厉, “这群趋利避害的小人,要事再落到我手里,我看不把他扒皮抽筋。”
江芸芸并未抬头, 反而继续在埋头写信。
“你倒是镇定。”姜磊眼皮子一垂, 似笑非笑说道,“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
江芸芸头也不抬, 只是伸手指了指边上已经盖上火漆的信封:“劳驾帮忙送一下。”
“这一封送给兰州秦知府, 他的位置目前还不能动, 让他再辛苦辛苦,盯着蒙古的动静。”
“这一封送去河北,告知彭泽和马中锡在大事未成前,防止有人使坏不论如何都要稳住。”
姜磊抱臂,不高兴说道:“哎,我是锦衣卫呢,现在锦衣卫什么地位,你到底知不知道,牛得很,可不是专门给你跑腿的。”
江芸芸放下笔,抬头笑说着:“那怎么样才肯帮忙啊,姜千户。”
姜磊下巴一抬,嘴角弯起:“要乐山给我做鸡腿。”
“要两个。”他眼珠子一转,得寸进尺,大声喊道。
“好你个姜磊!”乐山果然受不得激,立马拎着扫帚冲出来,“还使唤上我了。”
“哎!哎哎哎!!你看看!你看看啊!!”姜磊不高兴,对着江芸芸骂骂咧咧着,“你骂他啊,他现在对我越来越凶了。”
他一边跑,一边顺手把两封信塞进袖子里,然后火急火燎跑了。
“大晚上就知道翻墙!”乐山握紧扫把,紧追其后,“回头我就把墙修高一点。”
江芸芸笑着摇头,刚收回视线,就看到张道长磨磨唧唧走过来。
“好几日不见你了,最近都做什么去了。”江芸芸随口问答,她动了动鼻子,“你和姜千户说过话了?你让姜千户把乐山带走了的?”
张道长立马紧张闻了闻袖子:“什么狗鼻子啊。”
江芸芸笑:“说吧,张大道长什么事情啊,神神秘秘的,难得见您呢。”
张道长撇嘴:“谁不见谁啊,是你总是忙得子时才回家,还能逮到我不成,我早呼呼大睡了,今日是我特意来逮你的。”
江芸芸看着他在火盆加了几块碳,又伸手感受了一下温度这才继续问道:“听乐山说,你太想知知她们了,偷偷哭了好几次,我让人送你去浙江找她们要不要?”
张道长自己搬了个椅子坐在她边上,盯着她发了会儿呆,然后后知后觉摇了摇头:“你又想赶我走是不是,我才不走呢,知知她们在太监边上狐假虎威的,才不会出事,反正现在你身边不安全,外面也不安全,江芸,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我得看着你点。”
江芸芸失笑,无奈摇了摇头:“那你早些去休息吧,这么晚睡对你身体不好,年纪大了,还是早睡早起。”
张道长哦了一声,偏屁股一动不动地,瞧着是有话要说。
“要说就说吧,磨磨唧唧做什么。”江芸芸直接说道。
“你打算去打仗吗?”张道长果不其然还是按耐不住,脑袋凑过来小声问道。
江芸芸惊讶看他。
“我猜的,咱俩认识多少年了。”张道长和她的视线一对上,还有什么不知道的,立马又开始嘟嘟囔囔起来,“我就知道,我一看这个风声就觉得不对,我还悄悄算了一卦,不好,又从重新起卦了,还是不好,又去祖师爷面前起,祖师爷嫌我烦,都不理我了,所以,你,你能不去吗。”
江芸芸想了想,摇了摇头。
张道长又不说话了,只是一脸愁容地盯着江芸芸看。
他已经六十了,放在外面的寻常道士身上,大都有了仙风道骨的架势,偏他性格懒散,得过且过,言行中总还带着几分红尘羁绊,优柔寡断的老道长的眉宇让他多了不同寻常的人间气。
“年轻做官的时候,总觉得上面的人真是麻烦,这也不行,那也不准,做一件事情就是因为磨磨唧唧才被耽误的,现在自己做到这个位置上,又觉得底下人实在太风风火火了,今天种下花,恨不得明天就开了花。”江芸芸笑说着。
“我在琼山县的时候,年少莽撞做了很多大胆的事情,但那个时候总有很多人愿意维护我,保护我,所以才让我慢慢长大,现在我站在他们的位置上,我也必须做这么做。”她温柔说道,“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
烛火摇曳,影子垂落,子时的深夜是如此安静,只有北风呼啸而过的声音。
面前的少年明明还是这个模样,可再仔细看去早已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张道长满心的话在她的注视中只能沉默以对。
——他总是能被江芸说服。
—— ——
大同打不打成了一个深刻的问题。
要是打,大同如今的主将能否当此大任,若是不能,现在又能让谁去。
要是不打,今后的边贸又要如何处理?直接关闭边贸是否合适。
朝野震动间,内阁的阁老一个个都被骂得狗血淋头,大雪皑皑间,愣是把众人骂得一身是汗。
王鏊抹了一把脸,把兵部的折子递了过去:“王德华虽私心,但也有些本事,他问到底要协调出几名将领。”
如此一问,就是这位兵部真正的主事人也知道现在的问题是大同,但又不仅是大同。
他想要一个准确的答案,但又不敢多问,唯恐惹上麻烦,故而只能如此委婉。
“兵部能抽调出多少名将领?大同的指挥使又能不能用?各地现在又有多少兵力可以运转,今年的粮草够不够?又能维持多久?维持几地同时开打?”杨一清说话间,白烟模糊了面容,他坐在门口的位置,看着敞开的大门外,那场下了一早上的大雪还是没有消停的迹象。
“他现在只想要一个将军的数量,也未免想的太过轻巧。”
王鏊也是爪麻,犹豫说道:“不若,先把边贸暂停……”
话还没说话,屋内五个人一下有三双眼睛看了过来,王鏊吓得立马闭上嘴,紧张握住手中的折子。
其实他也觉得不如直接把边贸关了更合适,毕竟现在实在太乱了,不如着手先把国内的事情解决好才是正途。
“关了边贸,再开就难了。”江芸芸直接说道。
“这个节骨眼上边贸一关,蒙古人立刻就能查觉到是我们内部有问题,说不定还是东西联合,大举进攻九边。”杨一清也敏锐说道。
“当初为了边贸付出了多少人力财力,现在草率关了,不就是钱打水漂了。”杨廷和也紧跟着说道。
“那现在……”梁储也被这三人严肃的神色吓住了,呐呐说道,“不能支持这么多吧。”
江芸芸沉默,把兵部的折子递给杨廷和,沉吟片刻后说道:“宁王要反,最迟在明年,他一定坐不住,这里需要一人去主持大局,我认为,此人不单只是去打仗。”
杨廷和把折子递给梁储,也紧跟着说道:“确实,江西乃赋税重地,不若趁这个时候去整顿吏治,再推行清丈,百利而无一害,但此人不仅需要能文能武,还必须有足够的威望。”
梁储看完没说话,只是悄悄看了一眼江芸芸,然后顺势把折子给杨一清。
杨一清一目十行看完,却久久没有合上折子:“宁王手中定然有兵,但定然是乌合之众比较多,我却是比较担心蒙古的。”
“这几年小王子和脱脱卜花娜仁在蒙古内部争夺不断,两边发生过不少大规模争夺,且各有胜负,原先看不出所以然,但现在看来一直高强度的战争锻炼绝对是锻炼人的,而我们这些年的边境大部分都是小规模的掠边,甚至守城的人都没反应过来,我们的士兵便是真的召集了五万,乃至十万,能否大获全胜。”
王鏊听得忧心忡忡:“我也有这个担忧,我更担心我们一旦和小王子对上,脱脱卜花娜仁会不会直接反水,强攻兰州。”
一旦九边重燃战火,势必国内民意沸腾,好不容易安抚下来的匪患会重新燃烧,而同样虎视眈眈的宁王则会气势大涨,西南边境那些异族也不会安分。
如今河北的马政刚刚取消不过一年,一旦腹背受敌,百姓又要陷入这样的困境,偏清丈土地已经进行到一半了,一旦停止,想要重新找到这个好的时机再一次切入几乎是痴人说梦,更别说现在的福建正在由福建左布政使伍符亲自督办。
“不好啦!急报!急报!福州三卫哗变!”小黄门冒着大雪踏雪而来,声音急促尖锐,站在门口,高高举起手中的折子。
屋内五人齐齐站了起来。
“怎么会如此?”王鏊大惊失色,“是军屯的问题吗?”
杨一清已经顾不得规矩,直接一把拿了过来,打开一看,呼吸也跟着急促起来:“镇守太监罗仑担心江西匪患流窜到副将,要求修建城墙,要布政司出钱三千两,左布政使伍符却只给了五百,如今清丈土地正进行到军屯,福州三卫本就不满,又碰上这次因为清丈,年前的粮食也没有发,所以聚众为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