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什么?卧槽?是陆云曦捐的?

    今天是葛奶奶出院的日子。
    “多亏了你们兄妹, 不然俺这几天还不知道该咋办……”葛奶奶握着姜绵的手,眼底满是慈爱。
    医生说今天出了院回去好好注意休养就行,饮食方面清淡点, 她经过这么一遭, 心里也是有些害怕了。
    回去之后还得一个人过日子,这要是有点什么事别人也不知道哇。
    虽然心里忧愁, 可面上不显,还在感谢姜绵兄妹俩这几天对她的照顾。
    “应该的, 您之前也挺照顾我们的呀。”姜绵轻声道, “其实您给我的感觉, 和我奶奶很像。”
    【哎?那要不就顺势认个亲呗?】
    【人家就是这么一说,你要真把他们架上去了,到时候下不了台怎么办(狗头)】
    【陆云曦她们快到了吧!想和富婆贴贴!】
    【谢逾真的是她亲弟弟吗?陆不会是谢背后隐藏的金主吧……】
    葛奶奶和姜绵说了很多贴心话, 姜绵帮她收拾好东西,姜季青主动过来提着,三人准备去外面等其他嘉宾的车一起汇合回西坡乡。
    “这是怎么回事?难道是有什么突发情况吗?”看到一个穿着白大褂的老头一溜烟地往外面跑, 后面还跟着十来个医生,姜季青不解道。
    “那是我们院长, 剩下的是副院长还有后勤采购部的,”查房经过的医生看了一眼, 又收回目光, “可能是买了什么设备吧。”
    县医院很少采购医疗设备,因为经费有限, 基本上都是用市医院退下来的二手货, 就这还得和其他几个县抢。
    而且人家也不是白送, 照样要花钱,不过比买新的便宜最少一半。
    这对县医院来说已经算是捡漏了。
    老院长跑到医院路口, 已经看到大卡车了,他跳起来招手:“这儿这儿!”
    副院长气喘吁吁:“院长,这里就咱们一家医院,他不会认错的。”
    老院长回头瞪他:“让你叫的叉车叫了没?快让人过来!”
    副院长脸上有些讪讪,他怕有人拿这件事开玩笑就没喊,想着亲眼看到车了再打电话也来得及。
    在老院长骂骂咧咧的声音里,副院长赶紧打电话联系叉车让他们赶过来。
    “这到底是捐了多少啊……”连续八辆卡车开过来,后面还有。
    医院门口的保安接到指令,赶紧让其他车辆先避让。
    在外面散步的住院部病人也过来看热闹,啥玩意啊搞这么大阵仗。
    一个斯斯文文的中年人从卡车副驾驶下来,手里拿着器械清单。
    “你好,请问哪位是县医院负责人?”他巡视一周,目光定格在头发花白的老院长身上。
    “我就是我就是。”老院长赶紧迎上去,笑容满面道,“是琳达小姐让你们来的吧,叉车马上就过来。”
    “好,这是捐赠清单,请你们核对一下,等卸完车在右下角签字盖章。”斯文男人将手里的文件交给老院长。
    老院长仔细看了起来,除了ct、核磁共振、心电图机、脑电图机、麻醉机、呼吸机、彩超机这些常见的医疗设备,还有两百箱国内医院经常从国外采购的西药。
    副院长看清清单上面的型号,惊呼道:“都是ld医疗集团出品的最新款医疗设备?不是老一代的吗。”
    真的有人捐赠医疗设备就算了,这些设备还是目前最先进的,副院长简直不敢置信。
    光是一台核磁共振就要一千五百万,这些零零总总加起来,他都不敢算到底是多少钱!
    老院长嘴唇哆嗦着:“等卸了车尽快安装投入使用,不然市医院闻风而动,说不定会打主意!”
    这上面很多设备比澜市几所三甲医院使用的还要先进,老院长实在怕他们不顾脸面过来当强盗。
    副院长也知道事情的严重性,让人通知下去,在安装之前必须三缄其口。
    至于那些旧的设备,他本来是想卖给隔壁县医院的,不过爱心人士都这么大气支持本地的医疗发展,他也不能没有格局,打算每个医院按需送几台过去。
    叉车到了,老院长手一挥,安排卸车。
    见有病人或者家属在拍视频,老院长急嚷嚷的:“各位,先不要放到网上啊!咱过两天再发成不?就当给我个面子。”
    副院长满头黑线:“院长,您的面子也不抵用啊,晚了。”
    “那个节目组的拍到了,是现场直播,这会儿本市所有的医院多半已经知道了。”
    老院长回头一看,好么,两个年轻人搀着个老太太,旁边还跟个扛摄像机的。
    老院长两眼一黑,急忙给上面打电话汇报。
    “是,领导,我们医院是接到了一批爱心人士捐的医疗设备还有药品,但这是人家指名道姓捐给我们的。”
    “不是,我不是不想分给其它医院,您也知道,我们县医院经费有限,这些设备都是捡别人的,好不容易有了新的,我们也想好好发展一下啊。”
    “是啊,有了好设备才能吸引到人才,这样以后咱们县的医疗水平不也能提高一大截吗?老百姓不用大老远跑去市里看病,也给市医院缓解病床压力了,您说对吧?”
    老院长好说歹说,总算是把这些设备保住了。就是那些西药很多医院都稀缺,让他必须匀出去三分之二,这是硬性要求,没得商量。
    【唉,原来县医院的设备都是大医院淘汰的啊,我以前去县医院看病,做的检查结果不太准确,我还把医生骂了一顿来着。】
    【现在县医院确实很难提升医疗水平,大家都是跑去市里看病。有时候看诊拿结果要几天,就必须在市里吃住,不像县城有大巴当天能往返,这个花销对普通农村人来说真的太大了……】
    【感谢爱心人士!】
    【感谢爱心人士+1】
    直播间齐刷刷地列起了队,微博也掀起了关于医疗话题的讨论,包括矛盾最深的医患关系。
    大多数患者以及家属是理解医生的辛苦,纷纷表示感谢,医学行业的相关人员也在评论区解答一些日常的医学小知识。
    【这种和睦融洽的气氛才是互联网该有的吧。我想起了最开始,刚学会上网聊天的时候,碰到不解的问题发出去,大家都会很热心的解答,现在生活节奏太快了大家一天到晚工作完已经很疲惫,已经不想再去给自己增加工作量了。】
    【我遇到的大部分医生其实都很好,唉,互相体谅吧。】
    五辆叉车花了两个小时,才把卡车上的东西卸下来。
    院长签了字盖了公章,斯文男人点点头:“谢谢,我的任务完成了。”
    “是我要谢谢你们才对!辛苦你们了。”院长把人送上车,十几辆卡车如长龙一样开出去,很快消失在视野内。
    老院长和副院长站在医院门口,头顶着大太阳,浑身都是汗。
    两人互相看一眼,老院长说:“我有点感觉像是在做梦。”
    “我也是。”副院长点头。
    以前听到过有人向医院捐赠救护车,他们还挺羡慕的,今天一次性接收了这么多新款医疗设备,他们都有些飘飘然。
    “旧设备也要拉个清单出来,看隔壁县的医院缺什么,叫采购部的人给他们送过去。”老院长感慨道,“没想到有一天,我们也能淘汰旧设备给别的医院。”
    “是啊,以前都是咱们眼巴巴去大医院排队捡他们的设备。”副院长也觉得有点恍惚。
    老院长的电话响了。
    “喂。”
    “哦,市二医院啊,什么?药品?”老院长腰杆子挺得溜直,语气慢悠悠的,“不行啊,上头下命令了,得均分,怎么能给你们多分一点,这不合适。”
    “交情?什么交情?十年前那个黑白超我让你便宜点卖给我你还记得吧,你当时怎么说的来着?你说不行。”
    “现在我也是这两个字,不行!”
    老院长挂断电话,扬眉吐气道:“二院那个老东西还问我要一半的药品,我去他奶奶个腿的,张口就要特效药,真当我是软柿子啊!”
    副院长在旁边附和:“可不是嘛,咱们一下现在可成了香饽饽,是不是得招兵买马,想办法吸引一些有本事的医生过来坐诊?咱们现在可都是最先进的医疗设备。”
    老院长也沉默了,确实,这些医疗设备放在他们医院,有种杀鸡用牛刀的即视感。
    两个老伙计都很久没说话,过了半晌,老院长说:“要不我们把一部分设备捐给市医院吧,他们医生水平比我们高,每天看诊的病人也多,他们更需要。”
    引进人才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好东西就应该用在刀刃上,大部分病人对市医院的信任度也远不是县医院能比的。
    这些设备给他们好像更合适。
    “行,我们自留一部分,剩下的和他们交换,让他们把旧设备换给我们。”
    副院长也点头,觉得这是最好的办法。
    【这个结局我确实没想到,给县医院的领导们点赞!】
    【点赞+1】
    想要多分点药但是被拒绝的二院院长收到县医院发来捐赠医疗设备的单子,心情也很复杂,他让设备科看看,有什么淘汰下来的旧设备,就给这些县医院送过去,不收钱了。
    市医院每年的采购经费是比县医院高上太多的,每年都会采购一些设备,以往都是卖给县医院,这次难得直接给。
    网上都在议论引发这次和睦景象的神秘捐赠人,会不会是本市的首富之类的,对综艺的关注度反而减少了一些。
    路上有些堵车,再加上有些嘉宾是从省外飞过来的,所以医疗设备都卸完车很久了,他们才赶到。
    “嗯?医院外面堆的这些木头封住的大箱子是什么啊?”赵甜甜走过去,好奇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