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9.第488章 阴霾将散,新书样本
陈星算是见识到了专业团队的高效。
他再利害,也只是一个混艺术圈子的人,对一些自己不清楚的突发事件没有太多的处理经验。
这群人一来,先是外聘了几个调查员……网络方面的那种。
然后又直接起诉了几个影响力最大的自媒体。
这些自媒体号都是很难养得起来的,所以可以排除是普通水军,用诽谤的罪名来进行索赔。
计划正在顺利的推进着。
陈星自己到是没什么事情了,每天和律师们聊聊进度,然后就带着赶来华夏的赛斯到处旅游。
又是宽窄巷子,大熊猫繁育基地一轮游。
搞接待他已经很熟练了,前段时间也接待过从欧洲来的富二代朋友们,即使是在宽窄巷子这种地方,他都一样能找到好吃的几家店。
但是价格和量,肯定没有外面的实惠。
好在两人也不在乎这些,都说外地人旅游到了宽窄巷子就到处都是坑,但人家毕竟是做旅游生意的。
宽窄巷子对应的就是西安回民街,尚海田子坊,都是做的游客生意,把大部分特色小吃都集中在一个地方。
从大熊猫繁育基地回来,律师团队就告诉了他一个好消息。
“我们大概确定是谁了。”
“真的,这么快?”
“是我们请的调查员立功了,现在的网络社会,做什么都会留下痕迹的,特别是犯罪。”
“确实。”陈星听到这个消息,连忙追问:“那到底是谁啊,这么恨我?”
“是个叫章日超的男人,37岁,我们也查了一下他的履历,以前是南方都市的摄影记者,比较有名气。”
“章日超?”
陈星不知道这是谁,但这名字有点熟悉,而且还是行业内的人……为啥呢。
他又没和国内的摄影师抢饭碗,反而给国内的摄影师往外开了一条新路,怎么会有人用这种手段抹黑我?
想不通。
正想继续追问,心里忽然闪了一下。
南方都市?
几个画面在脑海浮现出来。
陈星想起来有一次自己旅游的时候,正巧遇到了法国冬季摄影节的举办。这算是一个影响力不错的国际摄影节了。
他在这个地方看到了自己的作品。
当时还想自己也没发作品给这个摄影节啊,然后就在自己的作品上看到了别人的名字。
就是这个章日超。
是他?
陈星记得当时这件事闹得比较大,外行人可能不清楚,但是摄影行业内很多人都知道了章日超的名字。
陈星也在国内火了一把。
当时还很少有人知道陈星是谁,但这场风波以后,许多人都知道了有个华夏的摄影师在国外挺火,国际奖项拿了不少。
“我知道他,那我们现在怎么办?”
“继续收集证据吧,知道人是谁就好办了,我们也查到他和你是有矛盾的,估计再等个一两天。”
放下手机,陈星和赛斯也说了一下。
赛斯现在都不太关注这件事了,确认有幕后真凶就行,他其实还挺感激有这么个蠢货。
先黑再洗白,平白让陈星打响了在华夏的名气。他现在更关注熊猫,这几天一大早就跑大熊猫繁育基地,看到了成就和润玥,就是那只越狱的显眼包。
最想看的是。
但即使他天天一大早就去排队,依旧抢不到好的位置,他必须得站到后面,只能看人群的后脑勺。
陈星也没办法,在看这件事上,几乎众生平等。
又打电话给摄影协会问了问。
他现在也是摄影协会里的成员了,而且他出事也和上次出去和协会的成员培训有点关系。
但人家早就把章日超给踢出队伍了,又过了这么长时间,也不知道章日超最近做了什么,还和陈星打听是不是真是章日超干的事儿。
摄影协会当然知道陈星是被冤枉的,这段时间也在帮陈星发声,但效果不大。
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
陈星崛起的路太传奇了,感觉什么都很顺,要什么来什么,所以很多爬不上去的摄影师们都觉得虚假。
两三年的时间,从一个普通人到国际摄影师?
那在国内怎么一点消息没有?
当然,这些议论现在都传不到陈星耳朵里了,他从来不是喜欢钻牛角尖的人,不看哔站抖音,微博也不上。
快过年了,他回了老家,把自己关在家里和朋友玩了好几天的游戏。
一直到二月一号,年还没到,他的新书做出来了,出版社把两本书的样书都寄了过来,一共四十本。
《旅行是一种生活,北欧游记》的封面是陈星自己设计的,主色是雾霭灰,上半部分留白,隐约看得见挪威峡湾。
下半部分是一张他自己的满版摄影作品,是冰岛黑沙滩上的自拍,人物也是他自己。
这张照片陈星自己很喜欢,虽然没有被画廊选上,但陈星觉得这张照片他把自己拍得很帅。
他很少给自拍,不太方便。
黑沙滩是因为没有人,他又正好带了架子,所以才能有一张这样的照片。
他拿着反反复复看。
“帅!”
放到一边,拆开另外一个纸箱。
《新华风摄影笔记,理论篇》
这本书的封面就很简单,主色调为深蓝,给人一种专业,深邃,稳重的感觉,下面就是一张陈星拍到的作品。
一张在江南古镇拍摄到的图,雾气蒙蒙,小溪潺潺,仿佛传统的水墨山水画。
拿出来摆好,先自己发了一个朋友圈。
接着就拿出之前就准备好的一张纸条,开始给一些朋友签名赠书……这两本书还没写完呢,就被人预定了二三十本出去。
现在得慢慢还了。
先是自己在蓉城店铺和工作室的员工。
何君,白玉珠,胡思斌,然后是一些国外的朋友,这些书给他们,看是看不了了,或者说外国人看起来肯定很麻烦,顶多看看照片。
但这种签名书一般都是拿去收藏。
已经有国外的出版社在联系出英文版,他们想看等以后英文版发售了再说吧。
然后,证据收集够了,律师团几乎把整件事情都挖了出来。
再次去警局,立案调查。
马上过年,估计章日超这个年是在看守所度过了。(本章完)
他再利害,也只是一个混艺术圈子的人,对一些自己不清楚的突发事件没有太多的处理经验。
这群人一来,先是外聘了几个调查员……网络方面的那种。
然后又直接起诉了几个影响力最大的自媒体。
这些自媒体号都是很难养得起来的,所以可以排除是普通水军,用诽谤的罪名来进行索赔。
计划正在顺利的推进着。
陈星自己到是没什么事情了,每天和律师们聊聊进度,然后就带着赶来华夏的赛斯到处旅游。
又是宽窄巷子,大熊猫繁育基地一轮游。
搞接待他已经很熟练了,前段时间也接待过从欧洲来的富二代朋友们,即使是在宽窄巷子这种地方,他都一样能找到好吃的几家店。
但是价格和量,肯定没有外面的实惠。
好在两人也不在乎这些,都说外地人旅游到了宽窄巷子就到处都是坑,但人家毕竟是做旅游生意的。
宽窄巷子对应的就是西安回民街,尚海田子坊,都是做的游客生意,把大部分特色小吃都集中在一个地方。
从大熊猫繁育基地回来,律师团队就告诉了他一个好消息。
“我们大概确定是谁了。”
“真的,这么快?”
“是我们请的调查员立功了,现在的网络社会,做什么都会留下痕迹的,特别是犯罪。”
“确实。”陈星听到这个消息,连忙追问:“那到底是谁啊,这么恨我?”
“是个叫章日超的男人,37岁,我们也查了一下他的履历,以前是南方都市的摄影记者,比较有名气。”
“章日超?”
陈星不知道这是谁,但这名字有点熟悉,而且还是行业内的人……为啥呢。
他又没和国内的摄影师抢饭碗,反而给国内的摄影师往外开了一条新路,怎么会有人用这种手段抹黑我?
想不通。
正想继续追问,心里忽然闪了一下。
南方都市?
几个画面在脑海浮现出来。
陈星想起来有一次自己旅游的时候,正巧遇到了法国冬季摄影节的举办。这算是一个影响力不错的国际摄影节了。
他在这个地方看到了自己的作品。
当时还想自己也没发作品给这个摄影节啊,然后就在自己的作品上看到了别人的名字。
就是这个章日超。
是他?
陈星记得当时这件事闹得比较大,外行人可能不清楚,但是摄影行业内很多人都知道了章日超的名字。
陈星也在国内火了一把。
当时还很少有人知道陈星是谁,但这场风波以后,许多人都知道了有个华夏的摄影师在国外挺火,国际奖项拿了不少。
“我知道他,那我们现在怎么办?”
“继续收集证据吧,知道人是谁就好办了,我们也查到他和你是有矛盾的,估计再等个一两天。”
放下手机,陈星和赛斯也说了一下。
赛斯现在都不太关注这件事了,确认有幕后真凶就行,他其实还挺感激有这么个蠢货。
先黑再洗白,平白让陈星打响了在华夏的名气。他现在更关注熊猫,这几天一大早就跑大熊猫繁育基地,看到了成就和润玥,就是那只越狱的显眼包。
最想看的是。
但即使他天天一大早就去排队,依旧抢不到好的位置,他必须得站到后面,只能看人群的后脑勺。
陈星也没办法,在看这件事上,几乎众生平等。
又打电话给摄影协会问了问。
他现在也是摄影协会里的成员了,而且他出事也和上次出去和协会的成员培训有点关系。
但人家早就把章日超给踢出队伍了,又过了这么长时间,也不知道章日超最近做了什么,还和陈星打听是不是真是章日超干的事儿。
摄影协会当然知道陈星是被冤枉的,这段时间也在帮陈星发声,但效果不大。
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
陈星崛起的路太传奇了,感觉什么都很顺,要什么来什么,所以很多爬不上去的摄影师们都觉得虚假。
两三年的时间,从一个普通人到国际摄影师?
那在国内怎么一点消息没有?
当然,这些议论现在都传不到陈星耳朵里了,他从来不是喜欢钻牛角尖的人,不看哔站抖音,微博也不上。
快过年了,他回了老家,把自己关在家里和朋友玩了好几天的游戏。
一直到二月一号,年还没到,他的新书做出来了,出版社把两本书的样书都寄了过来,一共四十本。
《旅行是一种生活,北欧游记》的封面是陈星自己设计的,主色是雾霭灰,上半部分留白,隐约看得见挪威峡湾。
下半部分是一张他自己的满版摄影作品,是冰岛黑沙滩上的自拍,人物也是他自己。
这张照片陈星自己很喜欢,虽然没有被画廊选上,但陈星觉得这张照片他把自己拍得很帅。
他很少给自拍,不太方便。
黑沙滩是因为没有人,他又正好带了架子,所以才能有一张这样的照片。
他拿着反反复复看。
“帅!”
放到一边,拆开另外一个纸箱。
《新华风摄影笔记,理论篇》
这本书的封面就很简单,主色调为深蓝,给人一种专业,深邃,稳重的感觉,下面就是一张陈星拍到的作品。
一张在江南古镇拍摄到的图,雾气蒙蒙,小溪潺潺,仿佛传统的水墨山水画。
拿出来摆好,先自己发了一个朋友圈。
接着就拿出之前就准备好的一张纸条,开始给一些朋友签名赠书……这两本书还没写完呢,就被人预定了二三十本出去。
现在得慢慢还了。
先是自己在蓉城店铺和工作室的员工。
何君,白玉珠,胡思斌,然后是一些国外的朋友,这些书给他们,看是看不了了,或者说外国人看起来肯定很麻烦,顶多看看照片。
但这种签名书一般都是拿去收藏。
已经有国外的出版社在联系出英文版,他们想看等以后英文版发售了再说吧。
然后,证据收集够了,律师团几乎把整件事情都挖了出来。
再次去警局,立案调查。
马上过年,估计章日超这个年是在看守所度过了。(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