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烈山氏神农
第136章 烈山氏神农
九仙山,广成子刚刚布置开辟出的洞府桃源洞内。
盘坐在蒲团上的广成子,面前悬浮着一枚泛着土黄色光芒的山神印,正借助刚刚炼化的山神印来汇聚地脉灵气.
“多宝.你们太过分了,竟然断了我九仙山的地脉灵气,不过这也算是帮了我一把,让我很容易就夺取了九仙山的山神印。借助山神印,我同样能够汇聚地脉灵”
广成子正心思转动时,突然面前的山神印微微一震的没入了地下。
“嗯?这山神印我明明已经炼化了,怎么会.难道是万寿山的镇元圣人将其夺了回去?堂堂圣人”有些惊愕的广成子,反应过来不禁咬牙心中有些怨愤不甘。
于是,广成子有些恼火的直接离开九仙山,去昆仑山玉虚宫求见元始天尊去了。
作为曾经的洪荒脊梁,不周山倒塌后形成的昆仑山,绝对堪称是洪荒中最顶尖的修行圣地了。
仙气缥缈的玉虚宫中,高坐云床之上的元始天尊听完了下方广成子的讲述后,才睁开了双眸:
“洪荒中的很多仙山福地虽然都算是无主的,可你石莫师叔执掌地脉大阵,镇元子又大封山神,你在星云城动手,抢夺山神印已是不妥,还要为师为了你洞府的这点小事专门去找他们说吗?”
“你石莫师叔乃是圣人,还不至于和你计较这些,断九仙山地脉灵气,乃是多宝授意。多说无益!没了地脉灵气,布阵汇聚天地灵气也是一样。”
“九仙山只是你的一处修行之地,你乃为师门下亲传大弟子,却至今还未证大罗。所以,此番教导人族三皇中最后一位人皇的机会,只能让于你大师伯门下的玄都。”
“弟子让老师失望了!”广成子听得直接惭愧跪下。
元始天尊则是微微摇头:“为师门下弟子不多,你们修行的时间尚短,天赋悟性也都不差,成就大罗甚至将来斩尸成为准圣大能,追上多宝也不过是时间问题。”
“安心修行吧!之后教导人族五帝的机会,为师会为你争取。可若是你修为本事不够,就算机缘在眼前你也把握不住,”元始天尊接着连道。
广成子一听顿时激动了起来:“多谢老师!弟子定好生修炼,争取早日得证大罗。”
待得广成子离开后,元始天尊不禁凝眉道:“石莫,你有了地脉大阵还不知足,又不惜代价建立那么多星云城,是要布置周天星辰大阵吧?可阵法威力再强,也不过媲美圣人之威罢了,值得你那么多的心思?你究竟想要做什么?”
人族随着盘古氏等高层和很多修士大能的隐遁离去,慢慢形成了松散的部落联盟.
伏羲的儿子少典无论是能力和威望都很不足,根本就无法承担起人皇的重担。
而且少典受舅公勾陈的影响,特别喜欢到处闯荡游历,也是不免给人族元老和各部落首领们一种不成熟不稳重的印象。
在洪荒大地上渭河流域附近的姜姓部落之中,有一个叫任姒的女子,一日在华山附近和少典相遇。
见少典气度不凡,身边跟随着一些人族修士和厉害的武者勇士,明显是大部落子弟,任姒遂对少典有了好感。
他们同游华山后,少典便离开继续自己的旅程了。而任姒回去之后没多久却发现自己有了身孕,而后生下孩子,取名为烈山。
虽说伏羲已经制定了婚嫁的礼节,可偌大的人族,依旧还处于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过渡的阶段。
所以未婚生子,在如今的人族部落中并不是什么稀奇事。
烈山出生没多久,老子门下的玄都大法师就直接去见任姒,表明了身份后,提出要收烈山为徒,任姒自是欣然答应了下来。
如今的人族可不是懵懂不知,即便是普通的人族也都是知晓圣人威名的。
老子立人教,其门下唯一的亲传弟子玄都大法师也是最早一批诞生的人族,之前虽名声不显,可拜入老子门下后,也早已悄然成就大罗道果。
能够拜他为师,成为圣人的徒孙,对于烈山来说可是大福缘。
这烈山亦是生来不凡,少而聪慧,三天能言,五天就能走,在姜姓部落中也算是一个奇谈了。
此时的人族,在天皇燧人氏和地皇伏羲的治理下人口暴增,从而导致了人族聚居的部落周围猎物减少,人族渐渐出现了饥荒的情况。
光是靠捕猎打鱼,已是有些无法满足人类快速发展的需求了。
年纪还小的烈山,看到族人们饱受饥荒的困扰后,便决心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其实这个时候人族已经开始广泛种植粟米,种子自然是石莫提供的。
但后天灵株粟米种植条件相对苛刻,需要在灵气较浓郁的地方种植,基本上都是供人族修士和武者使用,是辅助修炼的灵材。
在玄都的指点之下,还是少年的烈山,修炼小有所成后,便开始离开部落到外面寻找可供人类种植食用的谷物。
最终烈山寻找到了包括普通粟米在内能广泛种植的五种谷物,也就是后来的五谷了。
于是回到了姜姓部落的烈山,便是召集那些受饥荒困扰的族人们烧山为田,种植谷物,让人类由渔猎文明逐渐走向了田耕文明。
随着一批批五谷的丰收和大范围的种植,总算是为部落族人们解决了食物之忧。
所以在烈山长大之后,便是受到族人们的推崇,成为了姜姓部落的族长,烈山也就成了烈山氏。
而姜姓部落之中,也是慢慢的开始以谷物为主食,以渔猎为辅,不但解决了温饱,还逐渐成为了人族之中比较富足的部落。
周围的一些零散小部落,听闻烈山氏的部落几乎不用怎么去冒险狩猎,也不用四处去采摘野果,只要辛苦些努力耕作农田就能吃饱肚子,便纷纷前来投靠。
由于烈山氏教授了人族种植五谷,也是因此被尊称为神农。
食物的丰足,也是让人们手中渐渐有了余粮,还有药材、兽皮等,人族内部开始逐渐出现了以物易物的古老交易方式。
不过,这种交换过程之中出现的不平等和交易混乱现象,却是让神农有些犯愁了起来.
(本章完)
九仙山,广成子刚刚布置开辟出的洞府桃源洞内。
盘坐在蒲团上的广成子,面前悬浮着一枚泛着土黄色光芒的山神印,正借助刚刚炼化的山神印来汇聚地脉灵气.
“多宝.你们太过分了,竟然断了我九仙山的地脉灵气,不过这也算是帮了我一把,让我很容易就夺取了九仙山的山神印。借助山神印,我同样能够汇聚地脉灵”
广成子正心思转动时,突然面前的山神印微微一震的没入了地下。
“嗯?这山神印我明明已经炼化了,怎么会.难道是万寿山的镇元圣人将其夺了回去?堂堂圣人”有些惊愕的广成子,反应过来不禁咬牙心中有些怨愤不甘。
于是,广成子有些恼火的直接离开九仙山,去昆仑山玉虚宫求见元始天尊去了。
作为曾经的洪荒脊梁,不周山倒塌后形成的昆仑山,绝对堪称是洪荒中最顶尖的修行圣地了。
仙气缥缈的玉虚宫中,高坐云床之上的元始天尊听完了下方广成子的讲述后,才睁开了双眸:
“洪荒中的很多仙山福地虽然都算是无主的,可你石莫师叔执掌地脉大阵,镇元子又大封山神,你在星云城动手,抢夺山神印已是不妥,还要为师为了你洞府的这点小事专门去找他们说吗?”
“你石莫师叔乃是圣人,还不至于和你计较这些,断九仙山地脉灵气,乃是多宝授意。多说无益!没了地脉灵气,布阵汇聚天地灵气也是一样。”
“九仙山只是你的一处修行之地,你乃为师门下亲传大弟子,却至今还未证大罗。所以,此番教导人族三皇中最后一位人皇的机会,只能让于你大师伯门下的玄都。”
“弟子让老师失望了!”广成子听得直接惭愧跪下。
元始天尊则是微微摇头:“为师门下弟子不多,你们修行的时间尚短,天赋悟性也都不差,成就大罗甚至将来斩尸成为准圣大能,追上多宝也不过是时间问题。”
“安心修行吧!之后教导人族五帝的机会,为师会为你争取。可若是你修为本事不够,就算机缘在眼前你也把握不住,”元始天尊接着连道。
广成子一听顿时激动了起来:“多谢老师!弟子定好生修炼,争取早日得证大罗。”
待得广成子离开后,元始天尊不禁凝眉道:“石莫,你有了地脉大阵还不知足,又不惜代价建立那么多星云城,是要布置周天星辰大阵吧?可阵法威力再强,也不过媲美圣人之威罢了,值得你那么多的心思?你究竟想要做什么?”
人族随着盘古氏等高层和很多修士大能的隐遁离去,慢慢形成了松散的部落联盟.
伏羲的儿子少典无论是能力和威望都很不足,根本就无法承担起人皇的重担。
而且少典受舅公勾陈的影响,特别喜欢到处闯荡游历,也是不免给人族元老和各部落首领们一种不成熟不稳重的印象。
在洪荒大地上渭河流域附近的姜姓部落之中,有一个叫任姒的女子,一日在华山附近和少典相遇。
见少典气度不凡,身边跟随着一些人族修士和厉害的武者勇士,明显是大部落子弟,任姒遂对少典有了好感。
他们同游华山后,少典便离开继续自己的旅程了。而任姒回去之后没多久却发现自己有了身孕,而后生下孩子,取名为烈山。
虽说伏羲已经制定了婚嫁的礼节,可偌大的人族,依旧还处于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过渡的阶段。
所以未婚生子,在如今的人族部落中并不是什么稀奇事。
烈山出生没多久,老子门下的玄都大法师就直接去见任姒,表明了身份后,提出要收烈山为徒,任姒自是欣然答应了下来。
如今的人族可不是懵懂不知,即便是普通的人族也都是知晓圣人威名的。
老子立人教,其门下唯一的亲传弟子玄都大法师也是最早一批诞生的人族,之前虽名声不显,可拜入老子门下后,也早已悄然成就大罗道果。
能够拜他为师,成为圣人的徒孙,对于烈山来说可是大福缘。
这烈山亦是生来不凡,少而聪慧,三天能言,五天就能走,在姜姓部落中也算是一个奇谈了。
此时的人族,在天皇燧人氏和地皇伏羲的治理下人口暴增,从而导致了人族聚居的部落周围猎物减少,人族渐渐出现了饥荒的情况。
光是靠捕猎打鱼,已是有些无法满足人类快速发展的需求了。
年纪还小的烈山,看到族人们饱受饥荒的困扰后,便决心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其实这个时候人族已经开始广泛种植粟米,种子自然是石莫提供的。
但后天灵株粟米种植条件相对苛刻,需要在灵气较浓郁的地方种植,基本上都是供人族修士和武者使用,是辅助修炼的灵材。
在玄都的指点之下,还是少年的烈山,修炼小有所成后,便开始离开部落到外面寻找可供人类种植食用的谷物。
最终烈山寻找到了包括普通粟米在内能广泛种植的五种谷物,也就是后来的五谷了。
于是回到了姜姓部落的烈山,便是召集那些受饥荒困扰的族人们烧山为田,种植谷物,让人类由渔猎文明逐渐走向了田耕文明。
随着一批批五谷的丰收和大范围的种植,总算是为部落族人们解决了食物之忧。
所以在烈山长大之后,便是受到族人们的推崇,成为了姜姓部落的族长,烈山也就成了烈山氏。
而姜姓部落之中,也是慢慢的开始以谷物为主食,以渔猎为辅,不但解决了温饱,还逐渐成为了人族之中比较富足的部落。
周围的一些零散小部落,听闻烈山氏的部落几乎不用怎么去冒险狩猎,也不用四处去采摘野果,只要辛苦些努力耕作农田就能吃饱肚子,便纷纷前来投靠。
由于烈山氏教授了人族种植五谷,也是因此被尊称为神农。
食物的丰足,也是让人们手中渐渐有了余粮,还有药材、兽皮等,人族内部开始逐渐出现了以物易物的古老交易方式。
不过,这种交换过程之中出现的不平等和交易混乱现象,却是让神农有些犯愁了起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