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
子邺将翟国要出兵的消息拿到朝堂上讨论时,群臣无一例外鼎力支持。
这不禁让他内心产生了一些怪异的想法。
翟国朝堂上的臣子对于要出兵这件事情接受良好,几乎毫无异议,就算有所异议,也是集中在是否要让翟王亲自出征这件事情上。
因为这都要归功于孔朔,他把翟国的底子打得很好。
翟国司工司徒卓排众而出道:“禀王上,各式战车都已备齐,可随时拉去船上,随运河顺流而下,跟随众将士一同攻入大燕。”
紧接着左将出列,“臣数年以来训兵练兵不敢有丝毫懈怠,王上一声令下,全军便随王上出征。”
随后司农与司马也激动难抑,纷纷表示这两年收成还不错,粮仓都已经填满了,用作军粮消耗毫无问题,至少可以支撑翟国打两年的战争。
子邺露出赞许的表情,“诸位爱卿为国思虑,能得诸位贤臣是翟国之幸。”
其实近些年朝堂上也有议论翟国是否要下场参与征讨大燕,但是翟王一向心有谋算,朝堂众人倾向于相信翟王的决议。
孔朔还是翟王的时候就道:“武国不动,翟国也不动。”
于是便有聪明的大臣品出味儿来:武国乃是翟国大敌啊!
如果想要把翟国的疆土扩大至天柱覆盖下的所有土地,就必须将各国扫平。
武国地处北方,南方的士兵难以适应北方严寒的气候,而且北方多旱地,他们最擅长的水师反而无法发挥作用。这么多年下来,翟国上下把各国都当作假想敌,想了一遍又一遍御敌之法,最后得出结论,如果想要赢过武国,可以不必急于一时,等翟国占据中原之后养兵蓄锐,积攒力量,趁春夏秋天气暖和之时将武国击溃。
然而这个策略很快招致其他人的反驳,因为当年鬼方就是这么被驱赶到北地的,结果对方盘踞那边几百年了都没有被消灭,如果不能彻底铲除武国,他们就会成为下一个鬼方。
所以当孔朔说武国不动翟国也不动的时候,有不少大臣都点头赞同。
他们的想法是,等武国按捺不住挺进中原,武王也来到了中原,他们就擒贼先擒王,将对方一举击败,再慢慢收拾北疆的残余武国势力。
子邺顶替翟王之位后,同样采取了这样的策略。
这便让朝臣们产生了一种错觉,他们觉得翟国现在的蛰伏一定是为了将来一举取得皇位。
子邺轻叹:“我翟国大军出征征讨大燕,是为了平息人妖之争,也是为了诛灭妖党所扶持的伪皇。”
他这么一说,本意是想表达此战的最终目标并不是为了当皇帝,而是为了帮助武国,两国目标一致,应当守望相助。
可是这些大臣们太有进取心了,他们立刻将子邺的话理解为:“我翟王不是为了功名利禄而是为了天下百姓,所以才出兵的,我这是为了道义。”
他们自以为听懂了子邺的话外音,一个个情真意切地附和,各种夸人的话一箩筐地飞了出来。
什么翟国顺应天道,翟国是真正的圣人之后,翟王仁慈贤明,翟王舍生取义……
子邺看着这些臣子的脸,心知整个翟国的朝堂已经被孔朔给修剪成了他想要的样子,除非把根基给掘了,否则绝无可能更改这些老臣的想法。
因为他们是真心实意地希望翟王能够成为新朝皇帝。
也罢,也不是没有解决之法。
子邺下令散朝,自己率先起身离开,在他之后中的大臣也渐渐走出了勤政殿,每个臣子脸上都洋溢着激动的表情,仿佛丰功伟业就在眼前。
只是左相和右相与这些武臣不同,他们思考得更全面一些,脑子里的弯弯绕绕也比较多。
其实近两年他们已经能逐渐感觉出来不对劲了。今天朝堂上,翟王说要发兵征讨大燕的时候,如果放在以往,他一定会说一两句慷慨激昂的话来激发众人的斗志,可是他没有,他从始至终都表现平稳。
是翟王心性淡然了,喜怒不形于色了,还是说此时另有隐情?
“你有没有觉得这些年王上有些不对劲?听说他几个月也不见一面那几位公主公子,关系似乎疏离了不少。”右相道。
其实翟王以前也不怎么见自己的这些孩子,他的孩子们与他关系都比较淡漠。甚至大多数情况下,翟王都记不起自己孩子们的生辰,对于孩子的教养,似乎也不是那么放在心上,虽然有聘请名师,但对于课业如何不怎么过问。后来有大臣劝谏他该对继承人培养上一上心,翟王这才时常询问孩子们的课业进度。
不过凡事总有例外,六公主翟忆从小身体虚弱,得翟王重视。
自从六公主逝去,翟王也不知道是不是心情过于悲痛的缘故,愈发不肯与剩下的孩子们亲近了。
“说不准。”左相模棱两可道,“相比这个,还是王上对于征讨大燕的态度,更让我感觉……”
两位老臣心照不宣地对视了一眼,都希望自己是想多了。
他们这些大臣要操心的事情还有很多,既然开战,那自然要写讨燕檄文。
不过一日,檄文内容便已敲定,紧接着传遍翟国。
翟国征燕,宋郑赵联军内战。
然而事情到了这个地步仍然没有终结。
谭国国君谭桢同样颁布讨燕檄文通报天下,说谭国曾受大燕征讨之苦,百姓也被妖魔所害,现休养生息,国力恢复些许,自动响应号召,征讨大燕。
这个消息与翟国征燕的消息放在一起,并没有引起多大的波澜,谭国想要攻打大燕乃是天经地义的,人们并不觉得奇怪。
但是紧接着又有消息通传天下。
武王商悯决意挥师南下,剑指宿阳。
……
那个时候,苟忘凡从来没想过再次见到白小满会是在那种情况下。
她无数次想过,如果再见到白小满,她会怎么做。
毫无疑问,她会用尽一切办法将其碎尸万段。
那天陛下从武国归来,身受重伤,郭忘凡还没来得及关心陛下的身体,就从他口中得知了一个惊天噩耗,原来白小满早就死了,一直在陛下身边,被陛下收为徒的白小满极有可能是商悯假扮的。
对方天衣无缝地在他们身边藏了那么久,而他们竟然没有发现丝毫的异样。
即便知道了对方卧底的身份,但是苟忘凡的内心依然升起了被背叛的愤怒。
因为每个和白小满相处的妖,心中都付出了真正的感情。
尤其是胡千面和涂玉安。
他们疼爱的小狐狸早就死掉了,而他们一无所知,竟然错把叛徒当成了家人,甚至他们的死也是这个“家人”一手推动。
“胡千面和涂玉安……”苟忘凡下意识说了这两个名字,然而立刻就感到了后悔,怕陛下被勾动伤心事。
陛下应当的确是伤心的,但是她的伤心并没有表现出来,她只是用充满疲惫的语气道:“等我们取得胜利,战胜人族推翻天柱,应当就能为他们复仇了吧。”
然话虽如此,苟忘凡竟然没有在陛下的语气中听到自信与从容。
陛下的心也在痛,她也对前路充满了迷茫,甚至已经失去了赢得胜利的信心,只是凭借着顽强的毅力支撑着。
苟忘凡心痛至极,仇恨和怒火前所未有地高涨,一方面是为了昔日的同伴,一方面则是心疼白皎遭遇如此打击。
“我要去为陛下杀了商悯!”她重重发下誓言,“我要将她碎尸万段带到陛下面前,让她为自己做过的事情赎罪!”
“你不能去。”白皎声音沉了下来,“我不允许你去,你不是他们的对手,贸然前去只会被他们杀了。忘凡,他们都死了……一个一个离开我,我不想再失去任何一个……”
“陛下!”苟忘凡也哽咽了起来。
两人隔着烟雾所凝聚的模糊人形释放心中的悲痛时,孔朔的声音不合时宜地响了起来。
“你这些下属感情都挺丰富的啊。”他语调说不清是嘲讽还是若有所思,“你感情也是挺奇怪的,你好像把每个妖都当小孩养,但是不把自己的小孩当小孩养。你看看,离心了吧。”
苟忘凡惊怒交加。
她知道陛下吃掉了孔朔,孔朔正在陛下的腹部,但是完全没想到孔朔的状态竟然相当“自由”。
不但可以探知到外面的事情,甚至还可以说话,这说明陛下的情况比她想象中更加危急,对孔朔并没有那么高的掌控力。
万一陛下被孔朔反噬,那岂不是……
“陛下,这是怎么回事?”苟忘凡焦急地问道,“您和孔朔,您还能压制他吗?”
“放心吧,目前是可以,我和孔朔暂时达成了一些协议。”
苟忘凡并没有因为陛下的回答而放下心,接着她听到白皎又道:“孔朔的神通是可以炼化技艺为自己所用,其名为万化。现在我与他融为一体,他竟也可以探知我的记忆和情感了。”
一阵恶寒从心中涌起,苟忘凡什么话都没说,表情沉了下来。
孔朔发出闷闷的笑声:“我知道你是怎么想的,白皎。为什么不能坦诚一点呢?咱们现在可是盟友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白皎没有再继续说什么,只是看着苟忘凡,轻声说:“你不可以去找商悯,接下来我需要很长的时间闭关休养,外面的事务交由你负责,你一定要顾好自己的安全,如果遇到了危险,能逃就逃,哪怕舍弃基业,也要逃走。明白吗?”
孔朔又插嘴:“你对你的下属交代得挺到位,还知道让他们放弃基业,要是你也能这么做就好了。”
这不禁让他内心产生了一些怪异的想法。
翟国朝堂上的臣子对于要出兵这件事情接受良好,几乎毫无异议,就算有所异议,也是集中在是否要让翟王亲自出征这件事情上。
因为这都要归功于孔朔,他把翟国的底子打得很好。
翟国司工司徒卓排众而出道:“禀王上,各式战车都已备齐,可随时拉去船上,随运河顺流而下,跟随众将士一同攻入大燕。”
紧接着左将出列,“臣数年以来训兵练兵不敢有丝毫懈怠,王上一声令下,全军便随王上出征。”
随后司农与司马也激动难抑,纷纷表示这两年收成还不错,粮仓都已经填满了,用作军粮消耗毫无问题,至少可以支撑翟国打两年的战争。
子邺露出赞许的表情,“诸位爱卿为国思虑,能得诸位贤臣是翟国之幸。”
其实近些年朝堂上也有议论翟国是否要下场参与征讨大燕,但是翟王一向心有谋算,朝堂众人倾向于相信翟王的决议。
孔朔还是翟王的时候就道:“武国不动,翟国也不动。”
于是便有聪明的大臣品出味儿来:武国乃是翟国大敌啊!
如果想要把翟国的疆土扩大至天柱覆盖下的所有土地,就必须将各国扫平。
武国地处北方,南方的士兵难以适应北方严寒的气候,而且北方多旱地,他们最擅长的水师反而无法发挥作用。这么多年下来,翟国上下把各国都当作假想敌,想了一遍又一遍御敌之法,最后得出结论,如果想要赢过武国,可以不必急于一时,等翟国占据中原之后养兵蓄锐,积攒力量,趁春夏秋天气暖和之时将武国击溃。
然而这个策略很快招致其他人的反驳,因为当年鬼方就是这么被驱赶到北地的,结果对方盘踞那边几百年了都没有被消灭,如果不能彻底铲除武国,他们就会成为下一个鬼方。
所以当孔朔说武国不动翟国也不动的时候,有不少大臣都点头赞同。
他们的想法是,等武国按捺不住挺进中原,武王也来到了中原,他们就擒贼先擒王,将对方一举击败,再慢慢收拾北疆的残余武国势力。
子邺顶替翟王之位后,同样采取了这样的策略。
这便让朝臣们产生了一种错觉,他们觉得翟国现在的蛰伏一定是为了将来一举取得皇位。
子邺轻叹:“我翟国大军出征征讨大燕,是为了平息人妖之争,也是为了诛灭妖党所扶持的伪皇。”
他这么一说,本意是想表达此战的最终目标并不是为了当皇帝,而是为了帮助武国,两国目标一致,应当守望相助。
可是这些大臣们太有进取心了,他们立刻将子邺的话理解为:“我翟王不是为了功名利禄而是为了天下百姓,所以才出兵的,我这是为了道义。”
他们自以为听懂了子邺的话外音,一个个情真意切地附和,各种夸人的话一箩筐地飞了出来。
什么翟国顺应天道,翟国是真正的圣人之后,翟王仁慈贤明,翟王舍生取义……
子邺看着这些臣子的脸,心知整个翟国的朝堂已经被孔朔给修剪成了他想要的样子,除非把根基给掘了,否则绝无可能更改这些老臣的想法。
因为他们是真心实意地希望翟王能够成为新朝皇帝。
也罢,也不是没有解决之法。
子邺下令散朝,自己率先起身离开,在他之后中的大臣也渐渐走出了勤政殿,每个臣子脸上都洋溢着激动的表情,仿佛丰功伟业就在眼前。
只是左相和右相与这些武臣不同,他们思考得更全面一些,脑子里的弯弯绕绕也比较多。
其实近两年他们已经能逐渐感觉出来不对劲了。今天朝堂上,翟王说要发兵征讨大燕的时候,如果放在以往,他一定会说一两句慷慨激昂的话来激发众人的斗志,可是他没有,他从始至终都表现平稳。
是翟王心性淡然了,喜怒不形于色了,还是说此时另有隐情?
“你有没有觉得这些年王上有些不对劲?听说他几个月也不见一面那几位公主公子,关系似乎疏离了不少。”右相道。
其实翟王以前也不怎么见自己的这些孩子,他的孩子们与他关系都比较淡漠。甚至大多数情况下,翟王都记不起自己孩子们的生辰,对于孩子的教养,似乎也不是那么放在心上,虽然有聘请名师,但对于课业如何不怎么过问。后来有大臣劝谏他该对继承人培养上一上心,翟王这才时常询问孩子们的课业进度。
不过凡事总有例外,六公主翟忆从小身体虚弱,得翟王重视。
自从六公主逝去,翟王也不知道是不是心情过于悲痛的缘故,愈发不肯与剩下的孩子们亲近了。
“说不准。”左相模棱两可道,“相比这个,还是王上对于征讨大燕的态度,更让我感觉……”
两位老臣心照不宣地对视了一眼,都希望自己是想多了。
他们这些大臣要操心的事情还有很多,既然开战,那自然要写讨燕檄文。
不过一日,檄文内容便已敲定,紧接着传遍翟国。
翟国征燕,宋郑赵联军内战。
然而事情到了这个地步仍然没有终结。
谭国国君谭桢同样颁布讨燕檄文通报天下,说谭国曾受大燕征讨之苦,百姓也被妖魔所害,现休养生息,国力恢复些许,自动响应号召,征讨大燕。
这个消息与翟国征燕的消息放在一起,并没有引起多大的波澜,谭国想要攻打大燕乃是天经地义的,人们并不觉得奇怪。
但是紧接着又有消息通传天下。
武王商悯决意挥师南下,剑指宿阳。
……
那个时候,苟忘凡从来没想过再次见到白小满会是在那种情况下。
她无数次想过,如果再见到白小满,她会怎么做。
毫无疑问,她会用尽一切办法将其碎尸万段。
那天陛下从武国归来,身受重伤,郭忘凡还没来得及关心陛下的身体,就从他口中得知了一个惊天噩耗,原来白小满早就死了,一直在陛下身边,被陛下收为徒的白小满极有可能是商悯假扮的。
对方天衣无缝地在他们身边藏了那么久,而他们竟然没有发现丝毫的异样。
即便知道了对方卧底的身份,但是苟忘凡的内心依然升起了被背叛的愤怒。
因为每个和白小满相处的妖,心中都付出了真正的感情。
尤其是胡千面和涂玉安。
他们疼爱的小狐狸早就死掉了,而他们一无所知,竟然错把叛徒当成了家人,甚至他们的死也是这个“家人”一手推动。
“胡千面和涂玉安……”苟忘凡下意识说了这两个名字,然而立刻就感到了后悔,怕陛下被勾动伤心事。
陛下应当的确是伤心的,但是她的伤心并没有表现出来,她只是用充满疲惫的语气道:“等我们取得胜利,战胜人族推翻天柱,应当就能为他们复仇了吧。”
然话虽如此,苟忘凡竟然没有在陛下的语气中听到自信与从容。
陛下的心也在痛,她也对前路充满了迷茫,甚至已经失去了赢得胜利的信心,只是凭借着顽强的毅力支撑着。
苟忘凡心痛至极,仇恨和怒火前所未有地高涨,一方面是为了昔日的同伴,一方面则是心疼白皎遭遇如此打击。
“我要去为陛下杀了商悯!”她重重发下誓言,“我要将她碎尸万段带到陛下面前,让她为自己做过的事情赎罪!”
“你不能去。”白皎声音沉了下来,“我不允许你去,你不是他们的对手,贸然前去只会被他们杀了。忘凡,他们都死了……一个一个离开我,我不想再失去任何一个……”
“陛下!”苟忘凡也哽咽了起来。
两人隔着烟雾所凝聚的模糊人形释放心中的悲痛时,孔朔的声音不合时宜地响了起来。
“你这些下属感情都挺丰富的啊。”他语调说不清是嘲讽还是若有所思,“你感情也是挺奇怪的,你好像把每个妖都当小孩养,但是不把自己的小孩当小孩养。你看看,离心了吧。”
苟忘凡惊怒交加。
她知道陛下吃掉了孔朔,孔朔正在陛下的腹部,但是完全没想到孔朔的状态竟然相当“自由”。
不但可以探知到外面的事情,甚至还可以说话,这说明陛下的情况比她想象中更加危急,对孔朔并没有那么高的掌控力。
万一陛下被孔朔反噬,那岂不是……
“陛下,这是怎么回事?”苟忘凡焦急地问道,“您和孔朔,您还能压制他吗?”
“放心吧,目前是可以,我和孔朔暂时达成了一些协议。”
苟忘凡并没有因为陛下的回答而放下心,接着她听到白皎又道:“孔朔的神通是可以炼化技艺为自己所用,其名为万化。现在我与他融为一体,他竟也可以探知我的记忆和情感了。”
一阵恶寒从心中涌起,苟忘凡什么话都没说,表情沉了下来。
孔朔发出闷闷的笑声:“我知道你是怎么想的,白皎。为什么不能坦诚一点呢?咱们现在可是盟友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白皎没有再继续说什么,只是看着苟忘凡,轻声说:“你不可以去找商悯,接下来我需要很长的时间闭关休养,外面的事务交由你负责,你一定要顾好自己的安全,如果遇到了危险,能逃就逃,哪怕舍弃基业,也要逃走。明白吗?”
孔朔又插嘴:“你对你的下属交代得挺到位,还知道让他们放弃基业,要是你也能这么做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