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踏行风雪中,一人可敌国
第125章 踏行风雪中,一人可敌国
不待宿元景反驳,黎明的声音继续响起,
“此处距离汴京三千里,告诉你的圣人,二月二龙抬头的那一日,让他洗净了脖子……等我!”
呼!
黎明一个胸膛起伏间,外界浓烈的风雪顿时倒灌进来,整个大殿都在狂暴的气流之中簌簌作响。
宿元景心中惊慌到了极点,甚至于难以睁开眸子,直视天地。
一个恍惚之间,外界浓烈呼啸的风声消散。
他终能够睁开双眼时,却见自己已然身处于二龙山下。
他与他的随从,以及他们携带的众多重宝,完好无损的落在二龙山前。
唯有那一卷原本握持在他手中的明黄圣旨,仿佛被无形之力定在空中。
沙沙!
不等宿元景取下圣旨,这一卷明黄色的布帛,已然凭空徐徐消散。
这是何等伟力?
“大宋……要完!”
宿元景面色悲悯。
只是后面两个字,却被他自己吞在了腹中。
……
黎明的所作所为,传回到那座宫阙之内后,那位酷爱享乐的圣人默然无言。
不过,也有人信誓旦旦的表示,他二大爷的女婿的远房表兄的朋友,正在宫中当值。
那一夜晚上,陈列有无数纲石的那座宫殿轰然倒塌,整座皇宫,都被笼罩在一股恐怖的气势之下。
即便是入了品阶的武者,也感觉沉闷到喘不过气来。
终于是有一天,那位始终握持着画笔的圣人,终于是罕见的走到了朝堂之上。
只是这一次,他手中的画笔,早已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条黝黑蟠龙的棍子!
“据闻,民间之中,出了一个了不得的叛逆,他欲要取寡人而代之!”
朝堂之下,一片寂静无声。
这位面容俊美,身着金龙王服,头戴平天冠的帝王十指泛白,
“既如此,寡人要取他之头颅,永悬于城楼之上!”
一声令下,一封诏书散落天下。
无数驻守边关的节度使们,携带着精锐部队归来。
与此同时,绿林江湖之中,无数传承古老,拥有二品大宗师的宗派,也得到了这位圣人的沉重承诺。
有人拒绝,却也有人想试试!
要……掂量一下这位疑似一品武圣的实力!
……
呼呼!
一月二十六龙日那天,寒风自极北而来,呼啸纵横万里。
黎明骑在黑白巨虎背上,远远遥望三千里外,那座浩大的古老城池。
在他眸子开合之间,能清晰感受到,一道恐怖的意志,悬浮在无尽远处的九霄之上。
汴京!乃是大宋都城!
同时,也是隋唐以来的九朝古都!
九为数之极。
无数年下来,此处已然汇聚沉积了无尽的气运!
再被曾经的太祖高皇帝梳理,合以大宋百州无尽州县的人道龙气,简直沉重如天上星辰,激昂似烈日横空!
即便遥遥相隔了几千里的距离,他都能清晰感受到那股浩瀚厚重的气息。
“人道啊……”
黎明盘坐在黑白玄虎的阔背上。
已然能够清晰感知到,自己的苦海穹天之上,那一枚铭刻了九个古字的人皇印玺,正在剧烈颤动。
他心中有感,若能将辽金夏三国吞灭,把原始的九州彻底归一。
汇聚这片天地的人道之气,再将这一道浩瀚的人道之气合入印中。
那他即便不必再吞服天地精气,也能在转瞬之间,便踏入道宫之中!
甚至于,能开辟出数座神藏也未可知!
毕竟……这汇聚了一方世界万年的人道气运之物,其本质之上,是有些类似于天心印记般存在的。
或许受限于天地规则的繁复,远远比不上遮天大界的天心印记。
但这于此时的黎明而言,却是一份天大的好处!
心中诸般念头流动,座下的白虎随之而动,徐徐向前,宛如山岳倾倒!
……
黎明一路向前踏行,除却他收服的那头黑白巨虎之外,二龙山所属的旧部并无一人跟随。
反倒是江湖之中,无数自持实力的强人闻声而来,远远跟随在这头白虎的数千丈之后。
这位新晋的武圣,居然要一人压一国。
如此盛事,便是当年的太祖高皇帝赵匡胤,也未曾做过的!
他们自然是不想错过的!
一路之上,黎明前行的极为顺利,并无有丝毫阻碍,便穿行了大半个宋国。
风雪呼啸之下,黎明走过了重重山川,道道河流。
他所踏行之处,有毫无人烟的烟瘴之地,也有繁华无比的重城。
这是一个积攒大势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修行的过程。
修行,向来都是需要知行合一的。
在山中苦修是修行,遁入滚滚红尘之中,同样也是修行。
踏行一次下来,他本就在打破虚空之后,宛如冰钻般的心灵,如今在滚滚红尘的磨砺之下,变得愈发纯粹了。
这是一种积累。
或许在前期不显,但是愈往后走,他的大道便愈是坦途。
这一走,便是数日的光景,很快,便到了二月二日龙抬头的日子。
厚厚的积雪之上,磨盘大小的虎掌落下,把大地上厚重的积雪,压迫到嘎吱作响。
黎明遥望天际,轻轻自语,
“看来……我还是小瞧了你,不差,不差……”
在他极目远望之下,一道左右蔓延不知多少里的黑色潮水,缓缓地浮现在雪原尽头。
几个呼吸之后,宛如地动山摇般的动静,从九重天上倒灌下来。
仿佛有太古巨人踏行在大地之上,整片古老厚重的大地,都在颤抖不已。
轰隆隆!
宛如雷霆滚动的巨大声响动,军阵煞气冲天而起,这整片天地的精气,都被搅动了起来。
黎明的身后,无数江湖豪强,也身处在这恐怖的军阵之中,顿时感到胸闷气短。
一身实力十不存一!
“这是……这是太祖高皇帝留下的九曲黄河军阵啊!居然被补充完善了!”
有江湖宿老惊呼出声。
武者踏入四品通脉以后,开拓人体深处的周天经络,便与天地有了最初步的交感。
能够引来天地精气贯体。
而一品武圣,但是能够以自己强大如烈日般的神意,在一定程度上干涉现实,操纵天象!
达到以一人之力,横压万军的地步!
而这座九曲黄河军阵,则是当初的太祖高皇帝所创,是为了北伐而准备的!
正是为了斩断敌国一品与护国龙气、与天地精气的联系而存在!
甚至在他马踏江湖之时,便初步运用过。
可惜……直到他白日飞升之时,也未曾彻底完善。
没想到,这百年光景下来,居然被弥补完善了!
(本章完)
不待宿元景反驳,黎明的声音继续响起,
“此处距离汴京三千里,告诉你的圣人,二月二龙抬头的那一日,让他洗净了脖子……等我!”
呼!
黎明一个胸膛起伏间,外界浓烈的风雪顿时倒灌进来,整个大殿都在狂暴的气流之中簌簌作响。
宿元景心中惊慌到了极点,甚至于难以睁开眸子,直视天地。
一个恍惚之间,外界浓烈呼啸的风声消散。
他终能够睁开双眼时,却见自己已然身处于二龙山下。
他与他的随从,以及他们携带的众多重宝,完好无损的落在二龙山前。
唯有那一卷原本握持在他手中的明黄圣旨,仿佛被无形之力定在空中。
沙沙!
不等宿元景取下圣旨,这一卷明黄色的布帛,已然凭空徐徐消散。
这是何等伟力?
“大宋……要完!”
宿元景面色悲悯。
只是后面两个字,却被他自己吞在了腹中。
……
黎明的所作所为,传回到那座宫阙之内后,那位酷爱享乐的圣人默然无言。
不过,也有人信誓旦旦的表示,他二大爷的女婿的远房表兄的朋友,正在宫中当值。
那一夜晚上,陈列有无数纲石的那座宫殿轰然倒塌,整座皇宫,都被笼罩在一股恐怖的气势之下。
即便是入了品阶的武者,也感觉沉闷到喘不过气来。
终于是有一天,那位始终握持着画笔的圣人,终于是罕见的走到了朝堂之上。
只是这一次,他手中的画笔,早已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条黝黑蟠龙的棍子!
“据闻,民间之中,出了一个了不得的叛逆,他欲要取寡人而代之!”
朝堂之下,一片寂静无声。
这位面容俊美,身着金龙王服,头戴平天冠的帝王十指泛白,
“既如此,寡人要取他之头颅,永悬于城楼之上!”
一声令下,一封诏书散落天下。
无数驻守边关的节度使们,携带着精锐部队归来。
与此同时,绿林江湖之中,无数传承古老,拥有二品大宗师的宗派,也得到了这位圣人的沉重承诺。
有人拒绝,却也有人想试试!
要……掂量一下这位疑似一品武圣的实力!
……
呼呼!
一月二十六龙日那天,寒风自极北而来,呼啸纵横万里。
黎明骑在黑白巨虎背上,远远遥望三千里外,那座浩大的古老城池。
在他眸子开合之间,能清晰感受到,一道恐怖的意志,悬浮在无尽远处的九霄之上。
汴京!乃是大宋都城!
同时,也是隋唐以来的九朝古都!
九为数之极。
无数年下来,此处已然汇聚沉积了无尽的气运!
再被曾经的太祖高皇帝梳理,合以大宋百州无尽州县的人道龙气,简直沉重如天上星辰,激昂似烈日横空!
即便遥遥相隔了几千里的距离,他都能清晰感受到那股浩瀚厚重的气息。
“人道啊……”
黎明盘坐在黑白玄虎的阔背上。
已然能够清晰感知到,自己的苦海穹天之上,那一枚铭刻了九个古字的人皇印玺,正在剧烈颤动。
他心中有感,若能将辽金夏三国吞灭,把原始的九州彻底归一。
汇聚这片天地的人道之气,再将这一道浩瀚的人道之气合入印中。
那他即便不必再吞服天地精气,也能在转瞬之间,便踏入道宫之中!
甚至于,能开辟出数座神藏也未可知!
毕竟……这汇聚了一方世界万年的人道气运之物,其本质之上,是有些类似于天心印记般存在的。
或许受限于天地规则的繁复,远远比不上遮天大界的天心印记。
但这于此时的黎明而言,却是一份天大的好处!
心中诸般念头流动,座下的白虎随之而动,徐徐向前,宛如山岳倾倒!
……
黎明一路向前踏行,除却他收服的那头黑白巨虎之外,二龙山所属的旧部并无一人跟随。
反倒是江湖之中,无数自持实力的强人闻声而来,远远跟随在这头白虎的数千丈之后。
这位新晋的武圣,居然要一人压一国。
如此盛事,便是当年的太祖高皇帝赵匡胤,也未曾做过的!
他们自然是不想错过的!
一路之上,黎明前行的极为顺利,并无有丝毫阻碍,便穿行了大半个宋国。
风雪呼啸之下,黎明走过了重重山川,道道河流。
他所踏行之处,有毫无人烟的烟瘴之地,也有繁华无比的重城。
这是一个积攒大势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修行的过程。
修行,向来都是需要知行合一的。
在山中苦修是修行,遁入滚滚红尘之中,同样也是修行。
踏行一次下来,他本就在打破虚空之后,宛如冰钻般的心灵,如今在滚滚红尘的磨砺之下,变得愈发纯粹了。
这是一种积累。
或许在前期不显,但是愈往后走,他的大道便愈是坦途。
这一走,便是数日的光景,很快,便到了二月二日龙抬头的日子。
厚厚的积雪之上,磨盘大小的虎掌落下,把大地上厚重的积雪,压迫到嘎吱作响。
黎明遥望天际,轻轻自语,
“看来……我还是小瞧了你,不差,不差……”
在他极目远望之下,一道左右蔓延不知多少里的黑色潮水,缓缓地浮现在雪原尽头。
几个呼吸之后,宛如地动山摇般的动静,从九重天上倒灌下来。
仿佛有太古巨人踏行在大地之上,整片古老厚重的大地,都在颤抖不已。
轰隆隆!
宛如雷霆滚动的巨大声响动,军阵煞气冲天而起,这整片天地的精气,都被搅动了起来。
黎明的身后,无数江湖豪强,也身处在这恐怖的军阵之中,顿时感到胸闷气短。
一身实力十不存一!
“这是……这是太祖高皇帝留下的九曲黄河军阵啊!居然被补充完善了!”
有江湖宿老惊呼出声。
武者踏入四品通脉以后,开拓人体深处的周天经络,便与天地有了最初步的交感。
能够引来天地精气贯体。
而一品武圣,但是能够以自己强大如烈日般的神意,在一定程度上干涉现实,操纵天象!
达到以一人之力,横压万军的地步!
而这座九曲黄河军阵,则是当初的太祖高皇帝所创,是为了北伐而准备的!
正是为了斩断敌国一品与护国龙气、与天地精气的联系而存在!
甚至在他马踏江湖之时,便初步运用过。
可惜……直到他白日飞升之时,也未曾彻底完善。
没想到,这百年光景下来,居然被弥补完善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