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9章 后三国十大名将!赵云:文鸯之勇不

    而在秦朝。
    看到所谓自己在后世复活成功,果然只是虚假的谣言。
    嬴政保持淡淡的说道:“果然不出朕的所料,只是后世的网友太想念朕了。”
    “希望后世的警方不要为难这位小伙子。”
    “他有什么错?他只是太想见到朕了!”
    虽然话是这样说,表现的也很淡定,但其实嬴政内心多少还是有一些失望的。
    要是后世真的有复活技术,那可就太好了。
    把自己复活了,带着那个什么麦克阿瑟统一全球都不是梦!
    新的一天,新的天幕也准时出现。
    【盘点后三国十大名将!】
    【一般而言,我们把诸葛亮去世之后的三国时期,称为后三国时期。】
    【而一直以来,网络上都有一个观点,那就是后三国时期人材凋零。】
    【水准大不如三国前期。】
    【今天我们结合经典游戏《三国志11》的数据,来盘点一下那些活跃在后三国时期。】
    【大家也可以看看,游戏里对其的属性和特技设置,是否贴切呢。】
    【第十名:诸葛恪,统率72,武力48,智力91,政治81,魅力60。特技:百出——全计略气力耗费减为1。】
    【诸葛恪,字元逊,琅琊阳都人,东吴后期权臣,大将军诸葛瑾长子,蜀相诸葛亮之侄。】
    【自幼聪慧过人,有神童之美誉。】
    【任丹阳太守期间,诸葛恪使用围困战术迫十万山越出降,实现“三年得甲士四万”的豪言。】
    【东兴之战堪称其军事生涯的高光时刻。】
    【彼时,他奉命统率东吴大军对抗曹魏三路伐吴的15万大军。】
    【面对来势汹汹的司马昭主力。】
    【诸葛恪精准洞察战场形势,巧妙利用地形优势,果断下令士兵在山上修筑工事,居高临下对魏军发起攻击。】
    【又有老将丁奉雪中奋短兵,大破魏军。】
    【此役令诸葛恪声名远扬。】
    【东兴之战也是曹魏立国以来的最大惨败,死伤甚多,迫使司马师下令丧礼从简,司马昭削减爵位。】
    【然而,后期的诸葛恪逐渐变得刚愎自用,在北伐等战事中决策失误,新城之战强攻九十日,二十万大军伤亡过半,威望大减。】
    【又跋扈专权,引发众怒,253年十月,遭伏兵诛杀于宫廷宴席,一代神童就此陨落。】
    【尸体裹苇席弃江,家族尽灭。】
    【应验了诸葛瑾说聪慧的诸葛恪,反而将导致自家灭门的预言。】
    【第九名:王基,统率77,武力78,智力76,政治75,魅力75,特技:枪将——对武力比自己低的敌方部队施展枪兵战法成功时会心一击。】
    【王基,曹魏后期名将,生于公元190年,青州东莱曲城人。】
    【他文韬武略兼备,作战时手持长枪冲锋在前,指挥军队也十分娴熟,堪称全能型人才。】
    【嘉平二年,随王昶讨伐孙吴时,王基率部在夷陵参战,巧用声东击西之计,佯装攻城,实则分兵夺取雄父粮仓,缴获粮食三十余万斛。】
    【还擒获安北将军谭正,收降数千口,实力大增。】
    【正元二年,淮南毌丘俭、文钦叛乱,他力劝司马师迅速出击,占据南顿,成功平定叛乱。】
    【甘露二年,诸葛诞起兵反叛,王基坚守与反击并用,配合司马师,最终大破淮南军。】
    【凭借这些赫赫战功,王基成为曹魏政权稳固的中流砥柱。】
    【官至征南将军、都督荆州诸军事,封东武侯,于公元261年去世后追赠司空,谥号景侯。】
    ……
    天幕外。
    曹操看到这里。
    不由得有些皱眉。
    怎么淮南又是毌丘俭、文钦叛乱,又是诸葛诞叛乱?
    简直了,叛乱个不停!
    按理说,身为曹魏的统治者,看到后世的人叛乱,曹操应该很生气。
    包括看到诸葛恪大破魏军,也应该生气才对。
    但此时的曹操,还真拿不定主意!
    因为无论是诸葛恪,还是毌丘俭、文钦、诸葛诞,他们的敌人,竟然都是司马师、司马昭!
    是那叛逆贼徒司马家的人。
    “难道,毌丘俭、文钦、诸葛诞他们不是逆贼,而是忠臣?”
    曹操一时之间估摸不透。
    只能继续看着天幕。
    天幕。
    【第八名:郭淮,统率87,武力78,智力81,政治75,魅力77,特技:不屈——部队兵数小于3000时,被攻击时有50%的概率不受伤害。】
    【郭淮,字伯济,太原阳曲人,长期镇守曹魏西线,与蜀汉对峙多年,经验丰富。】
    【他对战局的判断极为敏锐。】
    【建安二十四年,夏侯渊战死,汉中曹军大乱,郭淮迅速收集散兵,推举张郃为主帅,稳住军心。】
    【刘备想渡汉水进攻,郭淮力排众议,建议远离汉水布阵,诱敌半渡而击,刘备果然不敢强渡。】
    【诸葛亮北伐时,郭淮开始迎来高光,屡立奇功。】
    【屡次陷入困境却顽强坚守,等待援军,多次反败为胜,是曹魏西线防御当之无愧的核心人物。】
    【青龙二年,他预判诸葛亮必争北原,提前占据,成功击退来攻蜀军。】
    【之后又识破诸葛亮西进是虚,偷袭阳遂是实,提前防备,让蜀军无功而返。】
    【除了与蜀汉对峙。】
    【郭淮镇守西北期间,还多次平定羌族叛乱,稳定了曹魏边疆局势。】
    【凭借赫赫战功,郭淮一路升至车骑将军、仪同三司,封阳曲侯。】
    【成为曹魏西北战线中后期的顶梁柱。】
    【第七名:文鸯,统率76,武力91,智力60,政治32,魅力63,特技:突袭——于陆上攻击时,有50%的几率不会受到损伤。】
    【文鸯,本名文俶,字次骞,小名鸯,乃曹魏前将军、扬州刺史文钦之子,是魏末晋初的名将。】
    【他胆色、力气超凡,勇冠三军。】
    【正元二年,大将军司马师废黜魏帝曹芳,文鸯随父文钦与镇东大将军毌丘俭举兵勤王。】
    【彼时年仅十八岁的文鸯,夜袭司马师军营,单人独骑在敌阵中七进七出,每次都能杀伤敌军百余人。】
    【吓得司马师眼珠迸出,病情加重,不久病亡。】
    【这一战,让文鸯名声大噪。】
    【后来他随父投靠东吴,又在诸葛诞反叛司马昭时前往支援。】
    【因诸葛诞杀了文钦,文鸯与弟弟文虎投靠司马昭,被赦免死罪并封为关内侯。】
    【西晋建立后,文鸯都督凉、秦、雍诸军,大破鲜卑首领秃发树机能,使二十万部落民归顺,名震天下,河西鲜卑实力大损。】
    【可惜永平元年,文鸯被诸葛诞外孙司马繇陷害,惨遭诛杀并被夷灭三族,一代猛将,结局令人唏嘘。】
    ……
    看到天幕上文鸯七进七出的英姿。
    弹幕也纷纷飞出。
    《乐嘉风起残云散,万均雷震万千均!》
    《秦凉既平,吾定名震天下!》
    《司马师之死可以说是文鸯导致的一大半。》
    《其实司马师不想亲征的,但是当时的情况他没办法。》
    《讨司马师的檄文写的太好了,司马师政治压力空前,兵权更不敢外放,所以司马师不得不自己去。》
    《前有文鸯害三马,后有周处除三害。》
    《七进七出假的吧?连三国志都并没有记录多少文鸯的战绩,假的吧?》
    《魔法晋书也只敢写文鸯带小队冲锋,他司马光直接脑补七进七出!》
    《就算七进七出假的,后面大破鲜卑可是实打实的。》
    而在汉末。
    当年在长坂坡一人没马,护着夫人和阿斗步行撤退的赵云。
    看到天幕上那白马银枪的少年,七进七出杀的司马师眼疮迸裂的英姿。
    也是露出了欣赏的表情。
    “不论七进七出是真是假。“
    “但孤军冲阵司马师可是真的。”
    “能冲击司马师军阵,并且全身而退。”
    “这就已经证明了文鸯的武力。”
    “这位叫做文鸯的后世武将,有万夫不当之勇定是真的。”(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