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1章 蜀汉灭亡三人组!诸葛亮忧心忡忡!

    在三国相关的作品中。
    羊祜、杜预、陆抗,通常都是被一起提起的。
    在游戏中,这三人的数据差距倒是不大。
    但针对这一跨国三人组,网友们也有各种看法。
    《陆抗低了,吊打羊祜,结果统率就只高一点。》
    《陆抗真是三国后期独一档的帅才。》
    《感觉血色衣冠里的属性更合理,陆抗统率85、羊祜73、杜预79,这样的差距更符合他们的作战水平。》
    《羊祜能力根本比不了陆抗,他没有任何战功,强行和陆抗双骄。》
    《说过多少次了,参谋长也是军事家!》
    《学会了羊祜的运营剩下的只需要f2-a就行了。》
    《切!优势局谁不会?》
    《优势翻车的还少了?能优势局对发育,找机会一波带走,也是一种能力。》
    《陆抗的西陵之战确实难度极高,西晋三面来攻,陆抗就三万兵。而且各地将领陆抗也指挥不动。》
    《西陵之战,可以看出羊祜根本没指挥实战能力,只有运营,无法微操。》
    《而且步阐是顶级地头蛇,而孙皓那边人心尽丧。》
    《陆抗军中的副将甚至还叛变了……》
    而天幕外。
    汉末。
    孙权看到自己挖掘的陆抗,果然在自己去世后成为了吴国的栋梁。
    也不禁有些得意。
    “果然,虽然我的文韬武略可能略输曹贼。”
    “但识人用人方面,还是我最强。”
    “只是陆逊本身就很有才干了,是江东的栋梁,又是本地大族。”
    “一个陆逊就值得警惕。”
    “现在又来个陆抗。”
    “父子二人皆为本地大族,江东柱石。”
    “如何使用他们,很考验我敲打的功力啊。”
    “至于步阐?这事不好办。”
    “关键天幕还说孙皓是个昏君暴君?”
    天幕也继续的播放。
    出现了后三国的三杰。
    和之前的羊祜、杜预、陆抗江东三人组一样。
    最后的三人,则是围绕着蜀汉的灭亡三人组。
    【第三名:钟会,统率 82,武力 51,智力 91,政治79,魅力66,特技:鬼谋——增加一区格可施展部队计略的范围。】
    【钟会,字士季,出生于 225年,颍川郡长社人。】
    【是魏极具影响力的大臣、军事家、文学家、玄学家和书法家,出身士族颍川钟氏,是太傅钟繇幼子、青州刺史钟毓幼弟。】
    【他自幼聪慧,五岁时便被蒋济称赞“非常人也”,长大后博学多闻,精通玄学,与名士王弼并知名。】
    【钟会早期是司马氏的重要幕僚,深受赏识。】
    【毌丘俭作乱,他随司马师东征,主管机密;】
    【诸葛诞谋反,他从司马昭征讨,出谋画策居多,以心理战瓦解诸葛诞与东吴联军,被司马昭誉为“吾之子房“。】
    【公元 262年,他赞成司马昭灭蜀计划,被任为镇西将军,都督关中诸军事。】
    【次年,他亲率大军攻破汉中,兵临剑阁,与姜维主力对峙。】
    【加之邓艾分兵奇袭。】
    【成功平定蜀地,姜维归降。】
    【然而钟会忌妒邓艾抢先灭蜀之功,诬告其谋反,先以欲加之罪构陷邓艾。】
    【后与姜维密谋,意图借蜀地割据自立。】
    【但其政治智慧远逊军事才能,掌权后苛待魏军旧部,最终被部将散布“钟会欲坑杀北兵“的谣言引发兵变。】
    【钟会被乱兵所杀,年仅四十岁。】
    【这位擅长出谋划策,统帅魏军攻蜀,轻松攻破汉中的天才,以“手握三十万大军而亡于八百亲兵“的荒诞结局。】
    【印证了陈寿“心大志迂“的精准评价。】
    【第二名:姜维,统率 90,武力 89,智力 90,政治 67,魅力 80,特技:反计——若识破对手计略,可对其施展同样的计略。】
    【姜维,字伯约,天水郡冀县人,三国后期蜀汉的顶梁柱。】
    【起初,姜维在魏国天水郡太守马遵麾下当中郎将。】
    【228年诸葛亮首次北伐时,姜维遭太守马遵猜忌,被迫降蜀。】
    【诸葛亮对姜维极为赏识,赞其“敏于军事,深解兵意“,亲授兵法舆图,成为唯一完整继承诸葛战略体系的传人。】
    【诸葛亮去世后,姜维扛起北伐大旗,先后十一次北伐曹魏。】
    【姜维善用奇正相生、虚实结合的战术,在兵力、资源都不占优的情况下,多次给魏军制造麻烦。】
    【洮西之战中,切断魏军补给,大破王经所部,杀敌数万。】
    【但长期征战,让蜀汉国力损耗巨大,加上朝廷内部黄皓等宦官弄权,国力日渐衰微。】
    【姜维的北伐之路困难重重。】
    【甚至不得不采纳郤正建议屯田沓中。】
    【在防御策略上,姜维采取激进的手段。】
    【废除汉中“诸围守备“的御敌国门之外策略。】
    【改为“敛兵聚谷“的激进全歼策略。】
    【将主力收缩至汉、乐二城,诱敌深入后实施关门围歼。】
    【此布局虽遭朝臣质疑,丢失汉中,却依然成功阻滞钟会大军于剑阁。】
    【蜀汉景耀六年,魏国邓艾、钟会攻蜀,姜维在剑阁挡住钟会大军,却被邓艾偷渡阴平成功。】
    【刘禅投降,姜维也只能奉命而降。】
    【蜀亡之际,姜维密信刘禅“愿忍数日之辱“,假降钟会后实施三重计策:先离间邓艾钟会,再煽动魏将内斗,终策动成都兵变。】
    【虽因消息泄露失败,但《华阳国志》称此计“使魏军自相屠戮,蜀人至今叹其智“。】
    【钟会称其“以亡国之将,能撼中原“,后世裴松之更评“设使后主未降,或可再振巴蜀“。】
    【文武双全的姜维,也用“一计害三贤“的绝唱。】
    【终究是没有辱没大汉最后的大将军之威名!】
    ……
    天幕播放到这里。
    只要是看了天幕的古人。
    都知道了第一名该是谁了。
    此时正在筹备北伐准备工作的诸葛亮,也不免忧心忡忡。
    倒不是为了蜀汉的灭亡而忧心。
    毕竟天幕之前也已经讲述过蜀汉灭亡的事。
    而是后三国十大名将。
    十个里,蜀汉竟然只有一个姜维?
    东吴那边都有诸葛恪、陆抗,再加上半个文鸯呢!
    特别是那陆抗,仿佛真有陆逊遗风。
    实乃顶级帅才,力保东吴不亡!
    而大汉这边,虽然姜维也很不错,自己也看出他很有才能,并且倾尽平生本领教授与他。
    但一个姜维也不够啊!
    天幕的光辉在诸葛亮脸上跳动,上面只有深深的疲惫与忧虑。
    后三国的名将中,那一串闪耀的名字中。
    蜀汉仅姜维孤独挺立。
    再想想当年自己初出茅庐,汉军事业逐步走上巅峰。
    围绕在先主帐下,关张赵马黄,皆有万夫不当之勇!
    冲锋陷阵,令敌军胆寒。
    法正、庞统智谋百出,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那时候大家多有希望,多有奔头?
    汉中之战,以弱敌强,斩杀魏军西路军总司令,正面硬刚击败曹操亲征主力。
    荆州那边连战连捷,威震华夏。
    许昌群雄响应汉室北伐!
    看着就有希望把汉室重新振兴起来。
    用天幕出现过的三国志游戏对比,也能看出,当年蜀汉有多风光,后期的蜀汉就有多惨淡。
    一场白衣渡江,一把夷陵之火,一场大意失街亭。
    蜀汉如今人才凋零,劣势难转。
    长此以往,莫说北定中原,就连蜀地自保,亦如在悬崖边缘,岌岌可危。
    诸葛亮踱步帐中,喃喃自语:“我一生鞠躬尽瘁,想要不辜负先帝的托孤重任,撑起这蜀汉江山,怎奈人才不济,后继乏力……”
    “益州疲弊,不能继续固守。”
    “否则的话,等北方魏国那边再出一个羊祜式的人物。”
    “直接阳谋就取胜了。”
    “还得继续坚持北伐!”
    诸葛亮认清了蜀汉后期人气凋敝的事实。
    也更加的坚定了,在自己有生之年至少光复长安,还于旧都的目标。(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