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1章 假如嬴政多活十年,大秦能否长久?

    新的天幕也很快出现。
    天幕首先提出了一个问题。
    【如果秦始皇再多活十年,那么大秦将会怎样?】
    【会像历史一样二世而亡,还是从此挺过艰难的融合阶段,成为一个长命王朝。】
    天幕外。
    秦始皇嬴政看到这个问题,稍微的顿了顿,然后才说道:
    “让朕多活十年?”
    “这可是好事。”
    “如果真的让朕多活十年的话,别的不敢说,最起码朕能把大秦在统一天下之后需要进行的改造,给完成一大半。”
    “朕在位的时间再延长十年的话。”
    “那对整个大秦的改造和提升都将是巨大的。”
    “天下的百姓,那些六国的余孽也将越来越习惯大秦的统治。”
    “那样的话,大秦的国祚……”
    嬴政本来想习惯性的说,让大秦千秋万代,传百世、千世、万世!
    但自从天幕出现之后,嬴政也渐渐的认清现实。
    大秦,能不二世而亡就不错了!
    能追上那些后世两三百年的王朝,就已经非常顶级了。
    所以嬴政在顿了顿之后。
    才心有不甘,又不服气的说道:
    “那大秦的国祚,最起码能有400年左右吧。”
    而天幕上在提出了这个问题之后,视频的作者也开始讲述。
    【像这种假如的问题,向来都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但是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即使秦始皇再多活十年,秦朝想要成为一个长命王朝,那也是不可能的。】
    【绝对不可能。】
    【这不是说秦始皇的能力不行。】
    【是大秦的制度就有问题。】
    【本身就有缺陷的大秦的制度。】
    【再配合上秦始皇嬴政这个人的性格。】
    【想要让大秦成为长命王朝?】
    【那更是难上加难。】
    【当然我们并不是说秦始皇他这个人的个人能力不行。】
    【恰恰相反,虽然秦始皇是公认的暴君。】
    【但他的个人能力,在华夏的历代帝王当中都算得上是最顶尖的那一批。】
    【对我国的整体历史的发展。】
    【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但秦始皇虽强,并不代表着没有人敢反他。】
    【我们很多人都觉得是嬴政去世之后,秦二世胡亥伙同赵高胡搞瞎搞,才让天下老百姓受不了,纷纷起来造反的。】
    【其实啊,不是这样。】
    【胡亥,他能够造成多大的危害?】
    【嗯,或者说胡亥还没有来得及彻底成长为一个能够祸害天下的大暴君。】
    【大秦就已经完蛋了。】
    【实际上早在嬴政还活着的时候,四海就有豪杰起来造反。】
    【只是规模都不太大,也基本上被很快的镇压了。】
    【老百姓们活不下去,才不管你是什么秦始皇,唐太宗。】
    【该造反就造反。】
    【或许,的确有可能在出现大规模造反之后,秦始皇凭借着自己对国家的掌控,对军队的掌控。】
    【发挥个人能力,坐镇中枢调兵遣将。】
    【指挥大秦精锐将起义军给扑灭。】
    【正如历史上章邯差一点就做到的那样。】
    【但是扑灭了这一波,不还有下一波吗?】
    【越来越不得人心的秦朝的统治,怎么可能抵御住一波又一波农民起义的攻击呢?】
    【就算真的基本剿灭了农民起义。】
    【恐怕也是会像东汉,唐朝那样名存实亡。】
    【如果真的让秦始皇多活十年的话,大秦可能能稍微的扑腾久一些。】
    【但想让秦朝成为一个长命王朝?】
    【那可能绝对为零。】
    【假如嬴政真的多活十年。】
    【出现大秦在嬴政自己手中覆灭,大秦一世而亡的可能性。】
    【反而是更高一些……呵呵。】
    可以看到天幕上的主持人是聊的很开心的,嬉皮笑脸的。
    但是天幕外,秦朝。
    嬴政勃然大怒!
    剑眉拧成一个“川”字,周身散发着冰冷的气息。
    李斯见状,小心翼翼地向前一步,躬身说道:
    “陛下,这等荒诞言论,不过是狂徒妄语,万万不可放在心上。大秦在陛下的治理下,车同轨、书同文,九州归一,定能千秋万代。”
    嬴政并未回应。
    脑海里快速闪过统一六国的金戈铁马,修筑长城时的热火朝天,以及推行新政时的艰难险阻。
    越想,心中怒火更盛!
    但是嬴政知道自己得控制情绪。
    嬴政冷笑一声,袖袍一甩。
    “朕横扫六合,一统天下,书同文,车同轨,筑长城以御匈奴,建驰道以通四方。”
    “假如真让朕益寿延年,大秦定然长久。”
    “这后世小儿,安敢妄言大秦短命?”
    蒙恬、章邯等武将们也是纷纷上前抱拳道:
    “陛下圣明!大秦军队锐不可当,将士们对陛下忠心耿耿。”
    “有陛下的英明领导,任何妄图动摇大秦根基的人,都将被碾碎!”
    ……
    大秦上下一片脸色铁青。
    可天幕上的主持人继续呵呵笑道:
    【秦始皇还活着的时候就有多起造反的事件。】
    【而张良的博浪沙刺杀事件虽然没有能够击杀秦始皇,但是也摧毁了嬴政的副车。】
    【关键是事后想要追查幕后的刺杀者,秦朝还抓不到。】
    【同时身背命案,还有私自铸造钱币等多起大案要案的前朝余孽项梁。】
    【不仅能够逍遥法外。】
    【甚至还能够在被通缉的情况下,大张旗鼓的在大庭广众之下继续当他的地方土豪领袖。】
    【包括秦朝的许多地方官员系统,也都出现了缺少编制,无人上任的情况。】
    【可以说,秦国在关东地区的基层统治。】
    【在秦始皇嬴政时期就已经趋于崩溃。】
    【……】
    【我还看到很多小伙伴说,秦始皇如果多活10年,虽然天下依然会大乱。】
    【但是最起码能够退居函谷关,保住秦国的基本盘。】
    【可是很遗憾。】
    【恐怕连秦国的故地也保不住。】
    【因为当时啊,不是说六国的百姓,那些所谓的六国余孽他恨死了秦朝。】
    【那是秦地自己的老百姓都不喜欢大秦了。】
    【都受够了大秦的统治了。】
    【以前还有军功制可以有个奔头。】
    【现在军功制也崩溃了。】
    【跟着大秦混三天饿九顿,徭役干的不停,】
    【只吃苦不吃肉,这谁受得了?】
    【所谓纠纠老秦喜迎沛公嘛……】
    【可以看到,秦朝灭亡之后,甚至都没有一个打着复兴大秦旗号的势力。】
    【没有谁想要复兴这个秦朝。】
    【为啥,没人买单啊!】
    【你说你要复兴大秦?】
    【那当地的老百姓先把你给干咯。】
    【你看我们说那些汉朝,唐朝,宋朝,明朝国家灭亡之后,都有许多势力想要继承他们的名号来反抗,来复国。】
    【或者借用他们的名号来收买人心。】
    【甚至就连晋朝都有一定的号召力。】
    【就我们的这个秦朝没有。】
    【说明了老百姓都不喜欢这个秦朝,没有人想继续跟着秦朝混。】
    【在这种民心尽失的情况下,秦朝相当于在悬崖边上。】
    【等到关东六国起事天下大乱,恐怕想要保住秦国自己的地盘也是很困难的。】
    ……
    一番侃侃而谈之后,主持人最后也打了个补钉。
    【当然这就是我的一家之言。】
    【只是从我根据我读的史书和了解到一些史料,推断而来的。】
    【真实的历史情况会怎么样,咱们谁也不知道是不是?】
    【图一乐,呵呵……】
    ……
    弹幕:
    《吕不韦时,就发现秦朝要爆了。》
    《赳赳老秦,喜迎沛公!》
    《秦王?不熟,我跟沛公的。》
    《祖龙不死,天下无人敢反!》
    《张良:哦?》
    《你以为秦始皇一大把年纪了,还天天东巡是好玩吗?》
    《秦二世半年不到就天下大乱了,这锅不嬴政来背谁背?》
    《项羽来了直接把秦始皇烧咯。》
    《如果不死,秦始皇会被项羽做成刺身。》
    《嬴政晚十年死的话还是会天下大乱,但是嬴政李斯蒙恬章邯在,胜负难说。》
    《嬴政活着,让晚几年再天下大乱,可能最后吃鸡的就不一定是刘邦了。》
    《对,项羽韩信他们年轻,特别是项羽,有项氏基本盘,崛起是必然的。》
    《祖龙如果不死,什么刘邦只配去修长城!》
    《冷知识:秦始皇活着的时候,刘邦已经上山落草了。》
    《先抓住张良再来吹。》
    《苻坚:我来复兴大秦!》
    《幸亏扶苏自杀了,不然接手这烂摊子,名声不会像现在这么好……》
    天幕里的主持人图一乐讲这个话题。
    网友们也讨论的飞起,但是天幕外。
    秦朝。
    嬴政可就乐不起来了。
    之前天幕也曾经出现过类似的话题。
    当时天幕给予了自己很大程度上的肯定。
    虽然当时的天幕也指出了秦朝的一些问题。
    但是同时又高度肯定秦始皇嬴政的个人能力。
    所以嬴政觉得,后世的主流观点恐怕就是认为秦朝覆灭。
    跟秦始皇的关系不大,主要是后世的其他秦二世胡搞瞎搞。
    假如自己不死自己一定能够让大秦发展的更好,相信后世的子女们也都是这么看待的。
    结果这一段天幕。
    却狠狠的打了秦始皇嬴政的脸。
    满朝都是一片沉默,低头不敢说话。
    不过在扶苏的内心中也觉得天幕有些夸张了。
    扶苏在心中暗暗的说道:
    “我也觉得大秦出现了一些问题,到了不得不改的程度,但是天幕上说大秦桧一世而亡?”
    “这未免也是太夸张了……”
    “不可能的吧?”
    ……
    天幕外的秦朝氛围很凝重,但其他的朝代们可就是笑嘻了。
    汉朝。
    刘邦看到天幕狠狠的揭穿了大秦的老底,也是笑嘻了。
    “所以说啊,当年朕之所以斩白蛇起义,那并不是因为朕有个人野心,又想要当皇帝什么的。”
    “那是伐无道诛暴秦。”
    “响应天下百姓的心声,朕才不得不起事真。”
    “话说这大秦的治国能力也是真的不行呀,好端端的一个天下才多久呀?”
    “就折腾成这样民不聊生的样子。”
    “嬴政啊,你泉下有知,就好好看,好好学我大汉是怎么治理国家的吧。”
    ……
    唐朝。
    李世民看到即使是嬴政这样能力超群的顶级帝王。
    却不仅在历史上落下了一个暴君的名号。还被后世的网友们评价会一世而亡。
    在内心感到惊心动魄的同时,也是感慨不已。
    “秦朝依然会短命王朝,甚至一世而亡”
    “民贵君轻……”
    李世民眉头微蹙,下意识的想起了这句话。
    “陛下对此有何见解?”魏征站在一旁,恭敬问道。
    李世民没有立即回答,而是沉思片刻才开口:
    “秦之速亡,非始皇一人之过,乃制度之弊也。”
    “严刑峻法,不施仁义,纵使始皇多活十年,也不过是延缓崩溃罢了。”
    魏征十分高兴,点头道:
    “陛下明鉴。”
    “秦法严苛,民不堪命,六国遗民未附,此乃根本。”
    李世民叹了一口气,指着天幕说道:
    “正是如此。”
    “朕读史书,常思秦亡之速。”
    “也经常思考杨广失天下。”
    “始皇之失,在于不知宽严相济之道。”
    “朕有时夜不能寐,唯恐自己决策有误,贻害百姓。”
    “帝王一念,关乎万民,岂可不慎?”
    魏征虽然是个喷子。
    但此时也是十分佩服的说道:“陛下有此心,已胜过历代君王多矣。”
    李世民轻叹,心里满意,但也祈愿说道:
    “但愿如此。朕只望后人评价大唐时,不说'若李世民多活十年'之类的话。”(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