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0章 全民马拉松?马拉松为什么如此火爆
新的天幕出现。
航拍镜头掠过攒动的人头。
数万名跑者身着五颜六色的运动服。
发令枪响,声浪炸开,人群如潮水般涌过起点线。
跑鞋踏地的闷响、观众的欢呼、主持人的激昂解说。
混成一股令人血脉偾张的声浪。
画面逐渐拉远,马拉松队伍如一条蜿蜒的长龙。
队伍沿着精心规划的赛道,穿过城市的地标建筑、美丽的公园和古老的街区。
而天幕也正式的开始解说:
【最近打开朋友圈,你可能会有种错觉。】
【全国人民不是在跑马拉松,就是在去跑马拉松的路上。】
【从繁华的一线城市,到充满烟火气的县城,都能看到马拉松选手们矫健的身姿。】
【在2024年,无锡马拉松26万人抢3万个名额的盛况直接让“中签率3.45%”冲上热搜。】
【4月21日,单日全国50场赛事同天开跑的卷王之战。】
【更让网友调侃“连赛道都不够用了”。】
【像武汉马拉松、无锡马拉松这样的知名赛事,早已一票难求。】
【参赛名额成了跑友们眼中的“香饽饽”。】
【而一些县城举办的马拉松赛事同样人气爆棚。】
【比如安徽临泉半程马拉松,吸引了1.5万人参与,人数甚至超过了一些大城市首次举办马拉松时的规模。】
【据中国田径协会发布的《2024中国路跑赛事蓝皮书》。】
【2024年全国范围内共举办马拉松、半程马拉松696场。】
【算上10公里跑等赛事,全年一共有749场路跑赛事。】
【平均下来,几乎每天都有超过两场路跑赛事在国内某个角落激情开跑。】
【这股热潮甚至催生了“马拉松私兔”这种新职业。】
【陪跑员单场收费6000元,月入4万不是梦!】
【2024年已然爆发,而2025年,马拉松热潮依旧。】
【是什么让马拉松如此火爆?】
【你还真以为,只是地方领导跟风的政绩项目?】
【今天,就让我们深入探寻马拉松背后的经济密码。】
【首先,马拉松,这个如今风靡全球的长跑项目,有着一段充满传奇色采的起源故事。】
【公元前490年,强大的波斯帝国对希腊发动了大规模侵略战争。】
【在这场战争中,波斯军队迅速挺进,很快就抵达了希腊的马拉松镇。】
【马拉松镇作为希腊首都雅典的重要门户,战略地位极其重要,一旦失守,后果不堪设想。】
【希腊军民奋起反抗,凭借着顽强的斗志和出色的战术,创造了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奇迹。】
【成功赢得了马拉松战役的胜利。】
【为了让胜利的喜讯尽快传到首都雅典,将军命令以奔跑见长的传令兵斐迪庇第斯,负责该任务。】
【接到命令后,负伤状态的斐迪庇第斯,立刻朝着雅典全力奔跑。】
【当满身血污的斐迪庇第斯终于跑到雅典城的中央广场时,他已经累得上气不接下气。】
【但他仍用尽最后一丝力气,激动地大喊:】
【“我们胜利了!”】
【随后,便力竭倒地,停止了呼吸。】
【而这也是现代马拉松的种子。】
天幕外。
汉朝。
刘彻看着天幕播放的现代马拉松热潮景象。
也很重视马拉松的起源。
“这马拉松,起源于希腊勇士传捷报,如今竟演变成这般全民热潮,有趣,实在有趣!”
卫青上前一步,拱手道。
“陛下,此运动能锻炼体魄,凝聚人心,倒与我大汉军训士卒有几分相似。”
刘彻点头赞同,“不错,我大汉男儿驰骋沙场,靠的便是强健体魄与坚韧意志。”
“这马拉松,众人皆可参与,不分贵贱。”
“若是我大汉也能兴起此风,定能让百姓尚武,壮我大汉之威。”
“只是,朕还对天幕所说的马拉松经济很感兴趣。”
“办赛事还挣钱?如何做到?”
而在唐朝。
李隆基感慨道:“这现代之人,竟对这长跑运动如此热衷,全国上下,皆踊跃参与,着实令人惊叹。”
“朕即位以来,开创开元盛世,百姓生活富足,倒也有闲暇参与此类活动。”
“只是朕好奇,这小小的跑步赛事,如何能掀起这般热潮?”
高力士在旁赔笑道:
“陛下,依老奴看,这赛事有竞争之趣,又能强身健体,还能让百姓相聚,共享欢乐,自然吸引人。”
李隆基若有所思。
“如今大唐昌盛,也该让百姓多些乐事。”
“或许可在长安举办类似赛事,让百姓感受我大唐的活力。”
……
天幕也在继续。
【为了纪念他,1896年,在希腊雅典举行的第一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上,专门设置了一项长跑比赛项目,并以“马拉松”命名。】
【其赛程就是斐迪庇第斯当年奔跑的距离。】
【最初,马拉松比赛全程为40公里200米,后来在1920年,经过精确测量,更正为42公里195米。】
【从此这个距离便成为了马拉松比赛的标准长度。】
【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女子马拉松也正式成为奥运会比赛项目。】
【马拉松运动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但真正让它“出圈”的,从体育赛事变成经济赛事的,却是21世纪的中国。】
【全国各地都有马拉松等长跑赛事!】
【为什么大大小小的城市,对马拉松如此狂热?】
【答案藏在“流量变现”的现代商业逻辑里。】
【在越发强调健身、保养、锻炼的今天,跑步作为最简单,最基础的运动方式。】
【本身就吸引了无数的参与者。】
【而马拉松的比赛,吸引的正式这个越发庞大的健身跑群体。】
【他们拥有着强大的消费能力!】
【一场中型马拉松的直接收入就超千万。】
【无锡马拉松仅赞助商冠名费就达数百万,3万跑者的报名费更是盆满钵满。】
【但这只是小钱。】
【真正的财富密码在于间接消费。】
【赛事举办期间,来自全国各地甚至世界各地的参赛选手和观赛人员会涌入举办城市。】
【住满90%的酒店,吃空网红餐馆,顺带买空运动装备店。】
【他们在参赛、观赛之余,往往会游览当地的名胜古迹、品尝特色美食。】
【从而带动当地旅游、餐饮、住宿等行业的消费。】
【武汉马拉松期间,当地阿迪达斯销量暴涨200%。】
【专业跑鞋品牌hoka的订单直接突破百万!】
【除了直接消费之外,广告效应也十分明显。】
【天津把“天津之眼”塞进赛道,富锦用稻田风光打造马稻功成广告。】
【本质上都是把42公里变成“城市广告位。】
【毕竟比起央视黄金时段的天价广告费,马拉松既能收钱又能赚吆喝,堪称性价比之王。】
【商家们自然不会错过这场狂欢。】
【运动品牌争抢赞助权,金融机构在补给站发传单,连汽车企业都来蹭“完赛礼包”的流量。】
【以2024年厦门马拉松为例,赛事拥有21家赞助商。】
【赞助商通过赞助马拉松赛事,获得品牌曝光和推广的机会。】
【对于企业来说,这是一种高效的营销方式,能够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促进产品销售。】
【更妙的是,这场经济盛宴还催生了产业链创新。】
【从前官方配速员是志愿者,现在升级成“私兔”服务。】
【跑者既要专业训练计划,又要短视频跟拍。】
【还带动了赛事运营、赛事服务、体育培训等相关服务业的发展。】
【北京马拉松服务市场因此膨胀到20亿规模。】
【这种“强者愈强”的马太效应,让头部赛事如北马、上马一签难求。】
【而新兴城市则靠特色赛道突围。】
【比如株洲首办马拉松,就打出“工业遗址跑”的差异化王牌。】
【但狂欢之下也有隐忧。】
【赛事因补给不足导致跑者晕厥。】
【终点线哄抢奖牌乱象。】
【甚至是出现了大规模的失温事故。】
【这些都在提醒组织者:安全才是马拉松经济的底线。】
【为了确保马拉松赛事的安全有序进行,赛事组织者需要加强赛事的组织管理和安全保障工作。】
【专业医疗团队、分级补给站、智能心率监测缺一不可。】
【在追求经济效益和赛事影响力的同时。】
【保障每一位参与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这样,马拉松经济才能走得更远、更稳。】
【毕竟古希腊斐迪庇第斯活活跑死的悲剧,绝不能在现代重演。】
【好在越来越多城市已经意识到。】
【只有把跑者体验和安全保障做成金字招牌,才能让这场经济长跑真正可持续。】
……
弹幕:
《朋友圈里喜欢跑步的,确实是越来越多。》
《无锡马拉松40多万人报名,很多人拖家带口,到场的可不止40万人了。》
《马拉松太多,非洲人和中年人快不够用了,笑哭。》
《怪不得这两天酒店那么贵,什么野鸡酒店都五六百一晚了。》
《我家的火锅店生意都爆了,人生第一次感受到大型活动对个体的影响。》
《怪不得办得那么勤快,有钱有流量,要我我也办。》
《这么看穷人没资格跑马拉松啊,本穷吊还是继续宅吧。》
《错了,马拉松门槛很低了,对业余运动爱好者最友好了。》
《难吗?跑40多公里有些吓人啊。》
《马拉松很简单的,普通人练三个月肯定能完赛。》
《我号称南山齐达内,率队报名城市球赛,结果球都碰不到,现在我玩跑步了……》
《全马伤身体,半马就很好。》
而天幕外。
视频结束,朱元璋也是带着微笑说道:
“想不到这跑步之事,竟能带动如此庞大的经济,吸引无数人参与。”
朱标点头附和:“父亲,这马拉松不仅能强身健体,还能促进各地交流,带动商业繁荣,确实值得关注。”
朱元璋转头看向朱标,想起天幕曾经剧透过的朱标早亡。
目光中带着几分关切:“标儿,你平日忙于政务,身子骨都有些弱了。”
“往后你可以多练练跑步,锻炼出强健的体魄,才能更好地肩负起治理国家的重任。”
朱标微笑着应道:“父亲所言极是,儿臣定当听从教诲,加强锻炼。”
稍作停顿,朱标又说道:“父亲,儿臣有个想法。”
“看那无锡城,一场赛事便引得万人空巷,商贾云集,连带着城中酒肆、客栈、布庄的生意都红火起来。”
“如今我大明有意迁都西安,不妨在西安举办一场类似马拉松的赛事。”
“赛事期间,各地商贾、百姓齐聚西安。”
“既能让他们领略西安的风土人情,感受其作为都城的潜力,为迁都预热。”
“又能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可谓一举两得。”
朱元璋眼中闪过一丝赞许。
“标儿,此计甚妙。”
“但你还是休息为主,具体的事宜交代出去,让别人帮你负责。”(本章完)
航拍镜头掠过攒动的人头。
数万名跑者身着五颜六色的运动服。
发令枪响,声浪炸开,人群如潮水般涌过起点线。
跑鞋踏地的闷响、观众的欢呼、主持人的激昂解说。
混成一股令人血脉偾张的声浪。
画面逐渐拉远,马拉松队伍如一条蜿蜒的长龙。
队伍沿着精心规划的赛道,穿过城市的地标建筑、美丽的公园和古老的街区。
而天幕也正式的开始解说:
【最近打开朋友圈,你可能会有种错觉。】
【全国人民不是在跑马拉松,就是在去跑马拉松的路上。】
【从繁华的一线城市,到充满烟火气的县城,都能看到马拉松选手们矫健的身姿。】
【在2024年,无锡马拉松26万人抢3万个名额的盛况直接让“中签率3.45%”冲上热搜。】
【4月21日,单日全国50场赛事同天开跑的卷王之战。】
【更让网友调侃“连赛道都不够用了”。】
【像武汉马拉松、无锡马拉松这样的知名赛事,早已一票难求。】
【参赛名额成了跑友们眼中的“香饽饽”。】
【而一些县城举办的马拉松赛事同样人气爆棚。】
【比如安徽临泉半程马拉松,吸引了1.5万人参与,人数甚至超过了一些大城市首次举办马拉松时的规模。】
【据中国田径协会发布的《2024中国路跑赛事蓝皮书》。】
【2024年全国范围内共举办马拉松、半程马拉松696场。】
【算上10公里跑等赛事,全年一共有749场路跑赛事。】
【平均下来,几乎每天都有超过两场路跑赛事在国内某个角落激情开跑。】
【这股热潮甚至催生了“马拉松私兔”这种新职业。】
【陪跑员单场收费6000元,月入4万不是梦!】
【2024年已然爆发,而2025年,马拉松热潮依旧。】
【是什么让马拉松如此火爆?】
【你还真以为,只是地方领导跟风的政绩项目?】
【今天,就让我们深入探寻马拉松背后的经济密码。】
【首先,马拉松,这个如今风靡全球的长跑项目,有着一段充满传奇色采的起源故事。】
【公元前490年,强大的波斯帝国对希腊发动了大规模侵略战争。】
【在这场战争中,波斯军队迅速挺进,很快就抵达了希腊的马拉松镇。】
【马拉松镇作为希腊首都雅典的重要门户,战略地位极其重要,一旦失守,后果不堪设想。】
【希腊军民奋起反抗,凭借着顽强的斗志和出色的战术,创造了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奇迹。】
【成功赢得了马拉松战役的胜利。】
【为了让胜利的喜讯尽快传到首都雅典,将军命令以奔跑见长的传令兵斐迪庇第斯,负责该任务。】
【接到命令后,负伤状态的斐迪庇第斯,立刻朝着雅典全力奔跑。】
【当满身血污的斐迪庇第斯终于跑到雅典城的中央广场时,他已经累得上气不接下气。】
【但他仍用尽最后一丝力气,激动地大喊:】
【“我们胜利了!”】
【随后,便力竭倒地,停止了呼吸。】
【而这也是现代马拉松的种子。】
天幕外。
汉朝。
刘彻看着天幕播放的现代马拉松热潮景象。
也很重视马拉松的起源。
“这马拉松,起源于希腊勇士传捷报,如今竟演变成这般全民热潮,有趣,实在有趣!”
卫青上前一步,拱手道。
“陛下,此运动能锻炼体魄,凝聚人心,倒与我大汉军训士卒有几分相似。”
刘彻点头赞同,“不错,我大汉男儿驰骋沙场,靠的便是强健体魄与坚韧意志。”
“这马拉松,众人皆可参与,不分贵贱。”
“若是我大汉也能兴起此风,定能让百姓尚武,壮我大汉之威。”
“只是,朕还对天幕所说的马拉松经济很感兴趣。”
“办赛事还挣钱?如何做到?”
而在唐朝。
李隆基感慨道:“这现代之人,竟对这长跑运动如此热衷,全国上下,皆踊跃参与,着实令人惊叹。”
“朕即位以来,开创开元盛世,百姓生活富足,倒也有闲暇参与此类活动。”
“只是朕好奇,这小小的跑步赛事,如何能掀起这般热潮?”
高力士在旁赔笑道:
“陛下,依老奴看,这赛事有竞争之趣,又能强身健体,还能让百姓相聚,共享欢乐,自然吸引人。”
李隆基若有所思。
“如今大唐昌盛,也该让百姓多些乐事。”
“或许可在长安举办类似赛事,让百姓感受我大唐的活力。”
……
天幕也在继续。
【为了纪念他,1896年,在希腊雅典举行的第一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上,专门设置了一项长跑比赛项目,并以“马拉松”命名。】
【其赛程就是斐迪庇第斯当年奔跑的距离。】
【最初,马拉松比赛全程为40公里200米,后来在1920年,经过精确测量,更正为42公里195米。】
【从此这个距离便成为了马拉松比赛的标准长度。】
【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女子马拉松也正式成为奥运会比赛项目。】
【马拉松运动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但真正让它“出圈”的,从体育赛事变成经济赛事的,却是21世纪的中国。】
【全国各地都有马拉松等长跑赛事!】
【为什么大大小小的城市,对马拉松如此狂热?】
【答案藏在“流量变现”的现代商业逻辑里。】
【在越发强调健身、保养、锻炼的今天,跑步作为最简单,最基础的运动方式。】
【本身就吸引了无数的参与者。】
【而马拉松的比赛,吸引的正式这个越发庞大的健身跑群体。】
【他们拥有着强大的消费能力!】
【一场中型马拉松的直接收入就超千万。】
【无锡马拉松仅赞助商冠名费就达数百万,3万跑者的报名费更是盆满钵满。】
【但这只是小钱。】
【真正的财富密码在于间接消费。】
【赛事举办期间,来自全国各地甚至世界各地的参赛选手和观赛人员会涌入举办城市。】
【住满90%的酒店,吃空网红餐馆,顺带买空运动装备店。】
【他们在参赛、观赛之余,往往会游览当地的名胜古迹、品尝特色美食。】
【从而带动当地旅游、餐饮、住宿等行业的消费。】
【武汉马拉松期间,当地阿迪达斯销量暴涨200%。】
【专业跑鞋品牌hoka的订单直接突破百万!】
【除了直接消费之外,广告效应也十分明显。】
【天津把“天津之眼”塞进赛道,富锦用稻田风光打造马稻功成广告。】
【本质上都是把42公里变成“城市广告位。】
【毕竟比起央视黄金时段的天价广告费,马拉松既能收钱又能赚吆喝,堪称性价比之王。】
【商家们自然不会错过这场狂欢。】
【运动品牌争抢赞助权,金融机构在补给站发传单,连汽车企业都来蹭“完赛礼包”的流量。】
【以2024年厦门马拉松为例,赛事拥有21家赞助商。】
【赞助商通过赞助马拉松赛事,获得品牌曝光和推广的机会。】
【对于企业来说,这是一种高效的营销方式,能够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促进产品销售。】
【更妙的是,这场经济盛宴还催生了产业链创新。】
【从前官方配速员是志愿者,现在升级成“私兔”服务。】
【跑者既要专业训练计划,又要短视频跟拍。】
【还带动了赛事运营、赛事服务、体育培训等相关服务业的发展。】
【北京马拉松服务市场因此膨胀到20亿规模。】
【这种“强者愈强”的马太效应,让头部赛事如北马、上马一签难求。】
【而新兴城市则靠特色赛道突围。】
【比如株洲首办马拉松,就打出“工业遗址跑”的差异化王牌。】
【但狂欢之下也有隐忧。】
【赛事因补给不足导致跑者晕厥。】
【终点线哄抢奖牌乱象。】
【甚至是出现了大规模的失温事故。】
【这些都在提醒组织者:安全才是马拉松经济的底线。】
【为了确保马拉松赛事的安全有序进行,赛事组织者需要加强赛事的组织管理和安全保障工作。】
【专业医疗团队、分级补给站、智能心率监测缺一不可。】
【在追求经济效益和赛事影响力的同时。】
【保障每一位参与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这样,马拉松经济才能走得更远、更稳。】
【毕竟古希腊斐迪庇第斯活活跑死的悲剧,绝不能在现代重演。】
【好在越来越多城市已经意识到。】
【只有把跑者体验和安全保障做成金字招牌,才能让这场经济长跑真正可持续。】
……
弹幕:
《朋友圈里喜欢跑步的,确实是越来越多。》
《无锡马拉松40多万人报名,很多人拖家带口,到场的可不止40万人了。》
《马拉松太多,非洲人和中年人快不够用了,笑哭。》
《怪不得这两天酒店那么贵,什么野鸡酒店都五六百一晚了。》
《我家的火锅店生意都爆了,人生第一次感受到大型活动对个体的影响。》
《怪不得办得那么勤快,有钱有流量,要我我也办。》
《这么看穷人没资格跑马拉松啊,本穷吊还是继续宅吧。》
《错了,马拉松门槛很低了,对业余运动爱好者最友好了。》
《难吗?跑40多公里有些吓人啊。》
《马拉松很简单的,普通人练三个月肯定能完赛。》
《我号称南山齐达内,率队报名城市球赛,结果球都碰不到,现在我玩跑步了……》
《全马伤身体,半马就很好。》
而天幕外。
视频结束,朱元璋也是带着微笑说道:
“想不到这跑步之事,竟能带动如此庞大的经济,吸引无数人参与。”
朱标点头附和:“父亲,这马拉松不仅能强身健体,还能促进各地交流,带动商业繁荣,确实值得关注。”
朱元璋转头看向朱标,想起天幕曾经剧透过的朱标早亡。
目光中带着几分关切:“标儿,你平日忙于政务,身子骨都有些弱了。”
“往后你可以多练练跑步,锻炼出强健的体魄,才能更好地肩负起治理国家的重任。”
朱标微笑着应道:“父亲所言极是,儿臣定当听从教诲,加强锻炼。”
稍作停顿,朱标又说道:“父亲,儿臣有个想法。”
“看那无锡城,一场赛事便引得万人空巷,商贾云集,连带着城中酒肆、客栈、布庄的生意都红火起来。”
“如今我大明有意迁都西安,不妨在西安举办一场类似马拉松的赛事。”
“赛事期间,各地商贾、百姓齐聚西安。”
“既能让他们领略西安的风土人情,感受其作为都城的潜力,为迁都预热。”
“又能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可谓一举两得。”
朱元璋眼中闪过一丝赞许。
“标儿,此计甚妙。”
“但你还是休息为主,具体的事宜交代出去,让别人帮你负责。”(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