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4章 天兵至!公子当归!

    第574章 天兵至!公子当归!
    冠军城北望三千余里方是龙城。
    真要算起来,一众羽林儿郎这还是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独立远行。
    “这草原上的景色虽是壮丽,草色茫茫,但这草间的虫儿当真的恼人!”
    往往一夜过去,那吸血的虫豸个顶个的肚子浑圆,恶心渗人的同时,也让不少将士精血亏损。
    虽不致命,却也折腾得够呛。
    “真不知那些蛮狗是怎么在这蛮荒之地熬过来的。”
    “是啊,也难怪他们祖祖辈辈想要南下……”
    清晨醒来,几名羽林郎催动罡气震死几只蚊虫,有些烦躁地嘀咕道。
    只是这话说着,却被他们的伍长呵斥。
    “闭嘴!如今草原已定,君上严令,不许再以蔑称辱没北民,你们忘了?”
    打天下容易,守天下却难。
    如何消化这异族异域更是难上加难。
    这一点,韩绍也没有立竿见影的办法,只能多方面着手,剩下的都交给时间。
    其中细枝末节之一,便在于对双方的称呼上。
    所谓‘南狗’‘蛮狗’之类的带着强烈敌意与侮辱的蔑称,皆不许再出现。
    除此之外,就如此刻伍长接下来的话一般。
    “你们有没有发现这一路行来,不少部族中都有佛像供奉?”
    几名羽林郎闻言,稍稍一愣。
    在附和点头后,又有些疑惑。
    “伍长,只是佛像而已,这难道还有什么说法?”
    和别军不同,羽林郎卫每一个羽林郎其实都是将官的底子。
    看问题的角度与眼界自是与寻常将士不一样,私底下也并不忌讳谈论一些事情。
    此刻,面对手底下几个兄弟的疑问,伍长也没有藏私,直接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佛家那些贼秃崇尚戒杀戒欲,用到此地倒是恰到好处。”
    放下屠刀,虽然不能真的立地成佛,却能消磨戾气、教人忍耐。
    这出家戒色,短时间内还看不出多大的影响,可时日一长定然会遏制人口的增长。
    此为刨根之法。
    能在羽林郎卫长期留下来的,几乎没有蠢笨之辈,自是一点就通。
    “此计绝户,甚毒也……”
    啪——
    一脑瓜子堵住话头。
    “闭嘴!此为君上钦定的济世安民之策,你说个甚!”
    看着被伍长一巴掌拍得兜鍪歪斜的袍泽,剩下几名羽林郎噗嗤一声笑了。
    一时间,这临时营帐中顿时充满了快活的气氛。
    ……
    从临时歇脚的水源处取了些水,煮沸之后,装壶携带。
    在食过朝食过后,一众羽林郎卫便开始了重新启程。
    不过在路过一段起伏颇大的缓坡时,他们还是驻足了一阵。
    居高临下间,只见前方的广袤草原上纵横交错着数条钢铁轨道,其上一列蔓延里许的墨家机关造物呜咽着烟柱不断向前,一路远去。
    “这叫火车吧?”
    “嚯,这家伙力气可真大,这一趟至少能拉万石之物吧!”
    “嗯,据说是墨家按着君上的想法做出来的。”
    一众羽林郎小声交流着,眼中尽是好奇之色。
    毕竟之前他们也只是听说,并没有亲眼见到过。
    有惫懒货天赋使然,在看到这一幕后,顿时抱怨道。
    “早知道有这东西,哪还用得着咱们辛苦赶路,搭个顺风车不就得了。”
    就他们这千骑,连人带马,就算再算上辎重、装备,弄两三个车头怎么着也够了。
    人总是喜欢偷懒的。
    再加上他们正是向往尝试新事物的年纪。
    所以这话说完,顿时引得不少羽林郎心中痒痒的。
    对此,李神通忍不住轻咳一声。
    “咱们这趟北行,除了迎回少君外,主要目的是演练,别想那些有的没的!”
    反倒是平日里大多沉默寡言的韩奉先,忽然道。
    “安心,往后或有机会。”
    若未来一日,那些这草原北民生出乱子,这一条条纵横交错的大动脉就是插向他们腹心的利刃。
    朝发夕至,须臾踏平一切。
    ……
    再往北行,沿途的铁轨旁,每隔一段距离都有立有一段碑文【妄动此轨者,连坐夷族】。
    文字是用雍语书就。
    或许这些草原北民看不懂,但上面残留的武道意志却足以让不识字的人也能瞬间明悟。
    而诸如此类震慑立威的存在,在整个草原上越往北越多。
    望着那些无论大小部族面对自己等人的敬畏、讨好的目光,一众年轻的羽林郎与有荣焉的同时,也不免有些失望。
    年轻的儿郎们,渴望功勋。
    一来可以作为晋身之资,二来也是为了重现父辈、祖辈的荣耀,让自己这十年如一日的苦学、苦修,不至于无有用武之地。
    只可惜至少在北地草原之上,他们的君上已经带着他们的父祖,将仗都打完了。
    这北行一路,终究是太平无事。
    唯一让他们心神稍稍有些起伏的,那便是在走岔了一段路,无意中撞见过的一处铁厂。
    哦,不对!
    那已经是一座城。
    高耸的烟囱上闪烁着大量阵法符文,四周坚实的城墙之上同样如此。
    让他们一眼震撼的同时,也颇为默契的没有靠近,更没有出言打听。
    “今日轮值的夜不收,全都记过一次,等回军之后,再行领罚!”
    隔得老远,那么大一个【禁】字,难道没看到?
    还是好奇心已经大到了无视军法的地步?
    李神通眉眼跳动,颇为恼怒。
    韩奉先轻抬眼皮,最终没有说话。
    军规再严,也免不了有些家伙的胆大妄为。
    按他的想法,应是砍上几颗脑壳,以此整肃人心。
    可考虑到李神通想要保他们,话已经出口,他也不好驳了面子。
    “谢了。”
    韩奉先摇头。
    “罢了,吾弟将归,喜事在前,确实不好见血。”
    说完,扭头望着李神通,沉声道。
    “不过可一可二,不可三。”
    “神通啊,父亲对你、对羽林郎卫寄望颇深,将来必有大用,勿要让父亲失望。”
    慈不掌兵。
    纵容太过,最后养成一帮不受控制的骄兵悍将,又有什么用?
    李神通闻言,垂首沉默了许久。
    等再抬眼时,忽然遣人拿下今日轮值探路的两什夜不收。
    当着所有人的面,扒开衣甲,直接用马鞭抽得皮开肉绽、鲜血淋漓。
    在做完这一切后,又在所有人错愕的眼神中,自顾自解下自身甲胄,单膝跪在韩奉先面前,双手捧起染血的马鞭恭谨道。
    “今日之事,末将赏罚不明,亦有过错,还请公子责罚!”
    论明面上的军职,他在韩奉先之上。
    但韩奉先是君上假子,论身份则是君臣之别。
    此刻,韩奉先见状,最终还是叹息一声,从他手中接过马鞭。
    没有多余的废话,出手便是十鞭。
    等抽完之后,才漠然冷声道。
    “出了学堂,我们便是军中武人,军规大于一切。”
    “诸君当引以为戒。”
    ……
    不得不说,那日的一通鲜血淋漓的鞭子抽完,确实是有效果的。
    特别是在李神通这个昔日的‘孩子头’以身作则之下,原本因为一路枯燥行军而渐渐散乱的军心士气,顿时一肃。
    接下来的行军途中,千余羽林郎卫行进间更显森严肃杀之气。
    引得那些靠近龙城的大部族也是无不暗自凛然,迎奉之时战战兢兢,生怕怠慢了这些祖宗,招来杀身灭族之祸。
    就这样,历经小半月之后,这支跨越三千余里的铁骑终于抵临了龙城。
    不过在临近龙城数十里外,为了宣示君上威仪,李神通下令暂歇片刻,整肃仪容。
    在这过程中,李神通与韩奉先并肩打量着麾下这些儿郎,饶是以韩奉先的刻薄眼光,也不禁满意颔首。
    须得承认这一趟三千里远行,虽不至于让将士们脱胎换骨,却也改变颇大。
    至少眼前这一千羽林郎距离最后的蜕变,也只差一场真正的血战,便可彻底铸成强军之基。
    “亮君旗!”
    呼啦——
    旌旗在风中瞬间展开。
    前进李神通一个马步的韩奉先,手持其父韩绍节杖,口中漠然道。
    “诸君,随某——进!”
    话音落下,千骑黑甲铁蹄踏动,直奔龙城城下。
    ……
    “夫人!来了!南边的人来了!”
    王宫内殿中,宫人声音颇为急切地呼喊着。
    尽管有法海提前打了招呼,可当这一日真正到来时,王宫内殿中还是瞬间闹腾起来。
    那些侍奉乌丸和雅母子的女侍、奴仆,也是喜不自禁。
    十余年了。
    当年她们家族被灭,沦为罪奴,最后被发配到这蛮荒草原。
    好在她们侍奉的这位蛮族王姬性子温和,待她们宽仁备至。
    这么多年过去,曾经的怨怼与仇恨早已经渐渐淡去,反倒是思念故土的情绪越发浓郁。
    王宫虽好,却是他乡、更是荒蛮之地。
    故而这些年她们没有一日,不期盼着能够回到故土。
    如今这个机会终于到来,她们如何能不喜不自胜、兴高采烈。
    “夫人!恭喜夫人!君上终于让人来接咱们了!”
    “是啊,夫人,您总算是熬出头了!”
    听着身边众人的恭贺之声,乌丸和雅尽管努力抑制心绪,还是免不了暴露了几分情绪。
    这么多年的深宫苦守、日夜期盼,个中心酸旁人又如何能够感同身受。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她有平安这个小家伙傍身,纵然顽皮闹腾,却终究是个念想,才不至于太过煎熬。
    等到被指尖的刺痛拉回心神后,乌丸和雅慌忙放下手中尚未完工的锦衣样,环顾了下四周,没见到那皮猴子的身影,急切问道。
    “平安呢?他又去哪儿了?”
    身边女侍闻言,赶忙回道。
    “夫人放心,已经让人去寻了,今日少君未曾出宫,想必在法海大师的佛堂那边。”
    自从得知要与法海分别,韩坤那小子也不知道是真的对便宜老师有些不舍,还是准备从贼秃那里再刮一些油水。
    总之,最近一有时间就往佛堂跑,可谓黏得厉害。
    等到被宫人寻来,他小脸臭臭的。
    “阿娘你也真是的,使者不是才来吗?等启程还有几天,急什么?”
    瞧他阿娘这副不值钱的样子,如此迫不及待,岂不让人看轻了?
    后面那句话,韩坤没敢说。
    可就前面半句,还是让乌丸和雅粉面一红,继而羞恼。
    “使者不远三千里,一路风尘,咱们母子如何能够怠慢?”
    “还不收拾一下,准备迎接使者?”
    耳朵吃痛的韩坤龇牙咧嘴,不服不忿地道。
    “孩儿是少君,他们是臣,哪有君迎臣的道理?”
    乌丸和雅一愣,忽然觉得自己的坤哥儿这话有些道理。
    怔怔看了眼前的小家伙一眼,她忽然发现自己这孕育许久诞下的小小一团,竟似是不知不觉已经长大了。
    “平安大了,是阿娘这个深宫妇人无知了……”
    看着阿娘泫然欲泣的模样,韩坤顿觉头大。
    此刻,他真想问她阿娘一句,‘你在父亲面前是不是也是这样?’
    可他不敢。
    他幼时少有父爱,就连外祖待他怜爱之余,也带着几分敬畏与讨好,唯有阿娘才能给他最纯粹的母爱。
    所以他最是见不得阿娘的眼泪。
    但凡看到阿娘掉上两滴小珍珠,那简直比杀了他还难受。
    “好好好!孩儿都听阿娘的,求阿娘你莫哭了!”
    见韩坤扭曲着小脸,一副跪地求饶的模样,乌丸和雅终于忍不住破涕为笑。
    她这一辈子注定被那个坏人欺负。
    平日里欺负欺负那个坏人的崽,看着这张眉眼颇似那人的小脸对自己讨饶,她就有种难以言喻的成就感。
    心中‘阴暗’念头闪过,乌丸和雅将韩坤的半大身子揽入怀中。
    听着他说,“阿娘莫怕,有孩儿在,没有人能欺负阿娘……”
    乌丸和雅鼻头一酸,再次掉下泪来。
    她的坤哥儿从小就是聪慧的。
    知道她在怕什么。
    虽然她一直在韩坤面前说那人温润如君子,可她又岂会不知道那人是世人眼中的虎狼。
    而能在虎狼身侧久伴的那些女子又岂是简单人物?
    她久在草原,又是蛮族血脉,这一朝南下即将与那些女人同处一片屋檐下,心中的惶恐与不安,又岂能少了去?
    不过在听到韩坤这话,她忽然就不怕了。
    女本性弱,为母则为刚。
    “有平安在,阿娘什么都不怕……”
    说着,让身边女侍拿来崭新的锦衣,亲自替韩坤换上。
    又顺手替他解开头上颇具草原风格的发辫,告诫道。
    “记住了,你是雍人,以后这小辫不可再编了。”
    韩坤点头。
    “阿娘,我知道的。”
    在这里编这发辫,是做给王廷中的乌丸贵种看的。
    其实他也不喜欢。
    如今却是不再需要了。
    等到换装完成后,乌丸和雅捏了捏他的小脸,忍不住感慨道。
    “你啊,真像你父亲。”
    韩坤撇撇小嘴,哼哼唧唧道。
    “啊,对对对。”
    明明除了那双眼睛,其它地方他更像阿娘才对。
    可这话说了,他阿娘又该不高兴了。
    他索性懒得争辩了。
    耐着性子等待阿娘好一阵梳妆打扮之后,母子俩终于携手走出了这处困囿他们母子多年的宫门。
    而这时,羽林郎卫千骑已经入城。
    以启明可汗为首的一众乌丸贵种,已经早早在王殿外的长街恭迎。
    “臣,启明可汗、大雍忠顺侯呼若邪恭迎燕公天兵至龙城!”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