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剑已见血,军师你就别藏了!主公,要

    第79章 剑已见血,军师你就别藏了!主公,要防火防盗防孙权啊!
    萧和恍然大悟。
    刘备整这么隆重,赶情是要拜自己为军师啊。
    回想当初刚打下襄阳时,刘备确实说过要拜自己为右军师,当场就被他给婉拒了。
    说老实话,这军师他是真不愿意当啊。
    毕竟官位越大,责任就越大。
    现下还只是个从事,这一场襄樊之战下来,被迫也好主动也罢给刘备出了多少主意,头发都薅掉了不知多少根。
    这要是升成了右军师,身上担子岂不得跟诸葛亮一样重,指不定得有多压力山大。
    搞不好将来刘备真成就帝业了,再给自己升个右丞相,岂不得跟诸葛亮一样鞠躬尽瘁?
    这官当多大才叫大啊…
    所以对萧和来说,做军师丞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还真不如朝九晚五来的舒服。
    “主公,咱们有过这样的约定吗?”
    萧和只好装起了糊涂,看看能不能再蒙混过关。
    刘备一愣。
    襄樊一战都打赢了,曹操十五万大军都被你的妙计打垮了,这一战后你已是一战成名,全天下都知道你萧伯温的大名。
    孙权那边不用说,曹操那头,必是会知晓你萧伯温神机妙算之名。
    你这柄暗藏的宝剑,都已经出鞘见血,还有必要再低调下去,怕为曹操所知吗?
    “伯温,备知你先前不肯做右军师,是怕树大招风,令曹操知晓你的存在,存了提防之念。”
    “可现下大战已结束,你萧伯温的大名不可能再藏得住,到了这个时候,伯温你也没必要再心存顾虑了吧。”
    “也该是让天下人知晓,我刘备得遇了你这么一位奇谋军师,给天下忠于汉室的义士,再添一份希望!”
    刘备情绪越说越振奋,将酒杯再奉向萧和。
    萧和苦笑,心说我还真不是为低调,就是单纯想隔三差五能摸个鱼而已。
    “萧伯温!”
    “你当初可是默认了的,打败了曹贼就做伯父的右军师,我们可都是见证人。”
    “大丈夫当言而有信,你可不能说话做数!”
    关银屏看得也是急了,杏眼瞪向了萧和。
    “君才十倍于庶,足可与卧龙齐名,君为右军师,庶心服口服,孔明亦不会介意,还请伯温兄万不可有所顾虑。”
    徐庶了站出来宽慰劝说。
    显然徐庶是以为,萧和一再推脱,是怕自己资历浅,若是答应了做右军师,诸葛亮与他会有想法。
    关羽也上前一步,郑重其是一拱手:
    “伯温,能让关某心服者,天下寥寥无几,你是其中之一。”
    “这右军师之职,你绝对担得起,请你莫要再推辞。”
    关羽也表态了。
    且当众人之面,亲口承认,萧和是能入他法眼之人。
    美髯公何等眼界,能得其如此高看,只怕也是当世无二了。
    眼见气氛都烘托到了这份上,萧和情知再推辞,那就是不懂人情世故了。
    于是深吸一口气,接过刘备那杯酒,脸色已由为难换作感激郑重。
    “和虽不太擅长谋略,然蒙主公如此信任,和岂能推辞。”
    “和多谢主公拔擢,必当尽我所能,辅佐主公匡扶我大汉社稷!”
    决意既下,萧和也就不再忸怩,漂漂亮亮接下了这右军师的委任。
    手中那一杯酒,仰头一饮而尽。
    刘备如释重负,哈哈大笑。
    众人也都松了一口气,尽皆相视大笑。
    关银屏亦喜笑颜开,福身作了一揖:
    “那从今天起,我便不能叫你伯温了,得尊称你一声伯温军师了呢~~”
    萧和一笑,摆了摆手:
    “只是一个头衔而已,你依旧叫我表字便是。”
    关银屏则收起笑意,俏脸一本正经道:
    “那可不行,你现下可是伯父的右军师,我若还直呼你表字,岂不显得对你不尊重,让你失了威严?”
    “那…那你就加上军师二字呗。”
    “可加上军师二字,岂不又显得生份了?”
    “啊?”
    萧和挠起了头来…
    看着两个年轻人这般样子,刘备和关羽暗自对视,不由会心一笑。
    “伯父,这般大好日子,侄儿这就叫他们安排酒宴,伯父和伯温军师也可好好喝上几杯。”
    一旁关平笑呵呵的请示道。
    刘备心情大好,大笑道:
    “好好好,坦之,速速去准备好酒好肉。”
    “备要与你们好好喝上几杯,一者是庆贺拜了伯温为军师,二来也算补樊城大胜的庆功酒!”
    众人皆是大笑,堂中气氛豪猎。
    “咳咳,主公,这酒咱们不妨拿下新野再喝。”
    萧和却眉宇间掠过一丝警惕,抬手向南一指:
    “咱们将曹操杀回北方,不光荆州威胁解除,曹操对整个南方的威胁也暂时解除。”
    “没有了共同的敌人,我们就会成为孙权新的敌人。”
    “我只怕那碧眼儿眼红我们占稳了襄樊,随时会掉转枪口来攻我荆州。”
    “故而我们得抓紧时间,以最快的速度拿下新野,方才好回过头来应付孙权!”
    这番话一出口,众人立时安静下来。
    “伯温,你是说,孙权有可能会背信弃义,发兵来攻?”
    刘备也笑容一收,眼神语气中,明显有质疑意味。
    萧和心下一叹。
    刘备对孙权,显然是了解的不够透彻。
    什么叫有可能背信弃?是肯定的好不好!
    当年人家不就是在你攻下汉中,在你兄弟水淹七军,威震华夏,眼看就要拿下襄樊之时,突然背盟,在你背后捅了致命一刀么。
    当年能捅你,现在为什么就不能捅?
    同为敌人,相比于孙权,这一点曹操就要有节操许多。
    曹操要打谁,那都是明告诉你,老子我要来收拾你了,洗干净脖子等着挨那一刀吧。
    哪怕是屠徐州那一战,手段虽然残暴,事先也打出了要为父报仇的旗号。
    孙权就不一样了。
    这碧眼儿鲜有堂堂正正发布檄文,明告诉对手,我要跟你干仗了。
    他最擅长的就是表面上跟你眉来眼去,你侬我侬,却冷不丁在你最疏于防备之时,突然间拔刀相向,在你两肋上插一刀。
    捅完你两刀之后,好处拿到手,马上又可怜巴巴的向你道歉,各种迫不得已,各种无可奈何,求着你别来报仇。
    刘备一者重信义,二来还没在孙权手上栽大跟头,自然不太敢相信,堂堂江东之主,会是一个视信义为粪土的角色。
    萧和上了刘备这条匡扶汉室的大船,自然不可能再让刘备栽在孙权手上。
    防火防盗防孙权,牢记这一点准没错。
    “主公还记得和是怎么评价孙权的吧,这是一个没有立场之人,此人眼中没有信义,只有一个‘利’字。”
    “主公相信我,孙权背盟来攻,并不是可能不可能之事,只是早与晚之事。”
    “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尽快拿下新野,好抽身南下!”
    萧和也不好解释,只能直截了当的结出定论。
    刘备心中微凛,眼中的疑色也变为了警惕。
    “兄长,伯温军师自出山以来,其识人之能乃是人所共知,从未曾有看错过。”
    “既然他已算定,那孙权会背盟来袭,愚弟以为我们便当深信不疑才是。”
    关羽率先表态,极力认同萧和的预言。
    听得关羽所说,再回忆起萧和一次次的“未卜先知”,刘备心中已有判断。
    不管萧和是能掐会算也好,或是有别的什么手段,只管坚信便是。
    深吸一口气后,刘备腾的起身。
    “既是如此,那这庆功酒我们就推几日再喝!”
    “事不宜迟,我们即刻出发,直取新野!”
    …
    一日后。
    三万余刘军将士,浩浩荡荡进抵新野城下。
    此时曹操已率主力北退往宛城,只留下曹仁满宠二人,率一万两千余曹军守新野。
    兵法云,十则围之。
    刘军兵力虽三倍于曹军,但兵力优势尚未达到四面围攻的地步。
    刘备遂是下令,大军只于新野以南下寨,形成威逼之势。
    残阳西斜时。
    曹仁与满宠并立于新野南门城楼,远远俯视着刘军安营扎寨。
    “子孝将军,大耳贼竟在我们眼皮底下逼城下寨,实在是猖狂之极。”
    “其军不过三万,末将请率一军出击,趁其立寨未稳之时杀他个措手不及,狠狠挫一挫大耳贼的锐气!”
    身旁部将牛金,愤然叫战。
    曹仁拳头一击城垛,眼中战意被牛金点燃。
    南征一役从头被刘备虐到尾,十几万人被打垮是一场胜仗都没打过。
    打了半辈子仗,曹仁是从未打过这么窝囊的仗,心中自然是憋着一股怨气,迫切的想找机会一雪耻辱。
    现下有机会摆在面前,曹仁自然是有些蠢蠢欲动。
    就算不能一举击退刘备,小胜一仗出口怨气也好,好歹也能稍稍提振军心士气。
    “子孝将军,现下绝非雪耻之时,务必要隐忍才是。”
    满宠看出曹仁心痒,当即劝说道:
    “刘备敢逼城下寨,定然是有恃无恐,倘若他是故意显露破绽,诱我们主动出击呢?”
    “那徐庶的智计,子孝将军你再清楚不过。”
    “至于那个萧和,现下我们已有定论,樊城一役刘备种种计谋,多半是此人的杰作。”
    “这萧和智计,可是深不可测,我们万万不可再低估才是。”
    满宠一瓢冷水泼下来,立时将曹仁心中冲动的火苗泼灭。
    “刘备镇守新野多年,这城防修筑的极为坚固,现下正好为我所用。”
    “宠以为,任凭刘备如何挑衅,我们皆当以不变应万变,坚守不出便是。”
    “刘备虽击退了我们,坐稳了襄樊,可其南面尚有刘琮据有大半个荆州,东面孙权对荆州亦是虎视耽耽,时刻意图染指。”
    “刘备不可能旷日持久的攻我新野,我料他最多强攻一月无果,便只能率军退去。”
    满宠也不是光泼冷水,还神色自信的给出了御守之策。
    曹仁权衡良久后,沉叹一声:
    “罢了,就依伯宁所说,我们以不变应万变,据守新野不出便是!”
    满宠松了一口气。
    牛金心中不愤,却也只能压下战意,默默尊令。
    “刘备,有胆你放马来攻便是,我曹仁在这里等着你。”
    “我倒要看看,徐庶和萧和那二贼,能有什么办法,让你攻破自己亲手修筑的坚城!”
    曹仁眯眼藐视着城外刘营,嘴角扬起一抹讽刺。
    大营之外。
    除留守的赵云外,刘备带着众谋臣武将,登上一处高坡,远远打量新野城防。
    “主公,我看这新野城墙又高又厚,可比樊城修的不知坚固几倍。”
    “这么一座坚城,还是曹仁镇守,咱们光凭现有兵力,想要强攻破城只怕难喽。”
    萧和指着新野城感慨道。
    刘备与关羽几人对视一眼,脸上掠起几分苦笑。
    “伯温军师你有所不知,兄长镇守新野多年,当年为抵御曹操,曾数度修筑加固,这新野城之坚固,可以说是不逊于襄阳,只可惜如今…”
    关羽没有继续说下去。
    “只可惜,备在去岁被景升调至樊城,这新野城为曹操轻易所得。”
    “现下可好,备要亲自去攻打自己苦心经营的城池,多少有点搬起石头砸自己脚之嫌了…”
    刘备苦笑着自嘲。
    “新野强攻难下,我们就只能智取!”
    徐庶话锋一转,却又叹道:
    “只是我们故意逼城扎寨,显露出破绽给城中之敌,现下看来这曹仁显然是没有中计。”
    “这引蛇出洞之计,只怕也是功亏一篑了。”
    刘备望向城头,捋髯感慨道:
    “曹仁乃曹家第一名将,此人将才放眼天下也是数一数二,听闻那个满伯宁,亦是足智多谋之士。”
    “曹操留此二人守新野,不得不说,深得用人之妙呀。”
    刘备这话,萧和自然是认同的。
    曹仁和满宠这对组合,当年可是死守过樊城,连美髯公都奈何不了,一直熬到了孙权背刺那一天的。
    想从这对组合手里边,轻轻松松夺过新野,那自然是不太可能。
    “伯温,庶智计有限,想不出这智取新野之计,你神机妙算,可有奇谋妙计?”
    徐庶成功将所有人的目光,引向了萧和身上。
    刘备众人眼眸一亮,一双双期许目光,齐刷刷的聚向萧和。
    咱们伯温军师,既然能想到水淹樊城惊天一计,再想一道智取樊城的妙计,应该是不在话下吧?
    众人心中,不约而同的闪过相同的念头。
    萧和立时感觉到压力如山而来。
    “老徐啊,你不厚道呀,赶情你把我拱上军师的位子,你倒是摸起鱼来了…”
    萧和心下暗暗叫苦。
    叫苦归叫苦,既然背上了这军师之名,便只能硬着头皮扛下了所有。
    萧和便眯起眼睛,皱起眉头,指尖轻点着额头,望着新野城发起了呆来。
    刘备众人大气不敢出一声,期许的目光,静静的齐望着萧和。
    “新野,新野…”
    喃喃自语良久,萧和眼眸陡然一亮。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