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6章 振东同志说到做到
第976章 振东同志说到做到
除了这两个,其他的都是做一点不算麻烦的增减就能完成,主要的麻烦是在增减到什么程度和细节,对于这些问题,黄总对于自己单位的信心还是很足的。
高总工给出思路和方向就好,至于想要细节,那就太过头了,这个阶段也没法细节。
而付出这些代价,换来的是更大的雷达、更好的安全性、更佳的起降性能、更长的作战半径、更广的适用范围,以及有可能更大的载弹量。
对于这个战斗机来说,可谓是低价高效。
而高振东自己,其实知道更多的改进方向,但是那些他不准备动,已经有可能改动到整个战斗机的总体构型了,那动作可就太大了点。
这个战斗机提供的主要就是截击能力,起降性能改善可以尽量靠前布置,加上增加的作战半径,能将敌机往后压,加上更好的火控和雷达,这就差不多够了,正经截击机能一招鲜,吃遍天。
至于多功能性,有新战-7,对地攻击有新攻-5,而且多功能性可以靠好航电弥补,老毛子在帝国坟场早期最好用的固定翼攻击机之一,是侦察机出身连机炮都没有的米格-21r,因为这货能靠侦察吊舱做到初步的“察打一体”,虽然它是靠铁炸弹和火箭巢发起打击。
空军:看看,我就说火箭巢有用吧?
而真正的目标机,那是“三级三型”最后一型要完成的任务。
对于仿制的米格-21来说,双二上下、好雷达加上好导弹,辅以一定的截击作战半径,对于未来真正的威胁图-22m就已经有了足够的截击能力,至于图-22,那就是个弱鸡,和图-22m之间除了名字,就没啥太大关系。
老毛子也是懂借鸡下蛋套项目的,图-22m除了名字,和图-22完全是两架飞机。
而且抛开细节能力不说,从运用上来说图-22m其实飞得不高,靠低空高速突防过日子的,如果有了能抗地面杂波的预警机配合,这个飞机作用会非常受限,至于高空高速,这东西的实用升限其实并不夸张,最高也就18000,截击机只要能飞到17000以上,对它就有足够的威胁。
这时候空战绝不能导弹万能论,可如果目标是笨重的轰炸机,那导弹还真就比较万能,除非它能远远的发射射程数百乃至数千公里的巡航导弹,这种情况下问题就变成打巡航导弹。而60年代到70年代,老毛子的空射巡航导弹射程不超过500公里,想要逼退它的载机到射程之外,其实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好办的。
当黄总带着满满的收获离开三分厂,到防工委汇报工作的时候,防工委总工看着他们的笔记本上那个最终的改进方案构型,哈哈大笑起来。
“振东同志还真是说到做到。”一边说一边笑,完全停不下来。
黄总深以为然:“是啊,高总工对米格-21的改进的确很有想法,甚至比他当时在规划会议上说的,还要更加深入。”
防工委总工笑得更厉害了,边笑边摇头:“不是不是,我的意思是,他当时在会上说这个飞机会比较丑,现在看来,果真很丑,哈哈哈……”
黄总闻言,也没忍住,笑成一片。
而高振东在黄总他们离开之后,突然想起来自己元旦节的收获了,他忍不住拍了拍脑袋:“忘记了忘记了,还是没习惯这新收获啊。”
说完,他抄起电话,向防工委打了一个电话:“……嗯,对对对,本来我自己过去找他们也行的,不过现在手上事情太多,实在是抽不开身,只好请他们来一趟……嗯……是的是的,能来一下最好,有些事情电话里说不清楚……”
放下电话,高振东继续转头和三分厂的同志们搞钢铁材料手册的工作,他找的这些同志就马上出发算赶到京城,也已经是几天后的事情了,何况人家不可能接到通知马上就出发,多多少少还是需要一些准备时间的。
高振东下班回到家,娄晓娥走上来,一边接包一边说:“你回来了?今儿院子里几个小年轻和胡同里的年轻人干起架来了,幸亏倒座房的几兄弟制止住了,院子里其他人老老小小的,根本不敢凑上去。”
娄晓娥总觉得倒座房那几兄弟眼熟,但是好像又经常都长得左左右右的,总是有点分不清。
“噢?为了什么事情?”高振东多多少少有些担心,干架了?这事儿还是要注意一点比较好。
“还能是什么,闲的呗。你看上次后院那两小伙子,自从在你这儿拿了两副天线图,现在天天往外跑给人家装天线,现在买电视机和收音机的人也越来越多了,忙得脚不沾地的,说是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要赶紧弄点傍身钱。闲着的可就不这样咯,好学校没考上,好工作找不到,一天到晚闲着,那不就生事儿了呗。”
娄晓娥一边用毛巾拍高振东身上的灰,一边说道。这年头都是烧柴烧煤,城里不但有住户还有工厂,又是冬天,从外面回到家掸掸灰算是很有必要。
“噢,那你没事儿别靠上去,有人会处理的。”高振东知道有人肯定不会坐视不理的。
不过这件事情,还是让他感到好像是有一些不对劲,这闲人太多可不是好事情。
他决定做点什么。
至于靠什么来做?他手上捏着3次全网自由搜索的机会,是时候用一点了,老是捏着反而是浪费,这都63年1月了,这东西越早用出去,效果越好。
而通过这些天的考虑,他已经想起来要用什么。
他启动了一次搜索,结果让他非常满意,果然,这种大量使用的老东西,网上资料果然详实,没准儿哪位维修工手上都攥着一套。
这个全网搜索可不是吹的,属于是规则性的功能,规则系下从无弱者。
只要曾经在互联网上存在过,不论是哪国,都能搜得到,高振东上辈子把某广告搜索引擎加上其他引擎用到飞起,都没这个搜索机会的结果来得好。
太新的估计人家不会放到网上,但是这玩意相对高振东的穿越时间,太老、用得太多,倒还真有。
他迅速在意识里翻看了一遍,嗯,就是这东西。高振东满意的把整套图纸收了起来,在娄晓娥的招呼声中去吃饭去了。
这东西以前不是他的专业,也不是他的爱好,的确是连看都没看过,要是没这3次全网搜索机会,那是打死也弄不到的。
——
“高总工,我们又来找你了。”看着眼前满面笑容的同志,高振东一脸懵逼,你们的鼻子也太灵了吧?我这儿报告还没打到防工委呢,你们就来了?
眼前的人,正是搞卫星电子系统的朱工,曾经因为电子元件耐温的事情来找过自己。
“朱工好啊,你这是……?”高振东一边招呼他们,一边带着点疑惑问道。
“有个自动控制的问题,您是这方面的专家,对自动系统有很深的研究,所以我们就找您来了。”朱工笑道。
自动控制系统?
高振东带着点疑惑道:“以规划中第一代卫星的功能和技术水平来说,和自动系统有关的不多,主要就是姿态控制、轨道保持,以及功能上的一些简单自动控制吧?比如拍照、传输。前者你们应该比我熟悉,后者功能简单,应该也没什么难度吧。”
朱工伸了个大拇指:“你说的都对,不过这次这件事,要怎么做我们很清楚,但是具体设计一个什么样的控制系统来实现,有什么传感器可以支持我们的想法,我们就不太清楚了,所以专程来请您指教指教。”
高振东闻言摆摆手:“指教不敢当哈,那我们还是先说说问题吧。”
“简单说就是,我们没法稳定拍照。”
“因为电不够用?现在太阳能板的效率已经到了20%多,应该够了吧?”就自己上辈子所知,原本的还没这么高效率呢都够用。
“不完全是电的问题。是这样,我们最早的方案,是自旋稳定,结果发现自旋稳定太阳能板装机容量不够,我们通信发射功率设计比较大,这样能速度快一些,拍照频率更高一些,回传的图片也更多一些,毕竟在地球对面拍照的时候是没法回传的,只有等路过我们上空的时候才能回传,结果一算,太阳能板功率不够。但是这都不是最严重的……”
还没等朱工说完,高振东笑了起来:“你们是卫星自旋稳定,在卫星周围贴一圈太阳能电池,这样不论太阳位于哪个方向,都能正常发电?结果发现卫星的表面积不够大,就那点儿太阳能板还总是有一部分背光?而且因为慢扫相机对曝光时间有一定要求,自旋状态成像不好?不过我猜你们最严重的问题,是三轴稳定稳不住。”
卫星稳定分很多种,从最简单的重力梯度稳定到自旋稳定,再到三轴稳定,效果和技术难度都是逐级上升。自旋稳定一分钟100来转的转速,对于成像的确是有很大影响。
(本章完)
除了这两个,其他的都是做一点不算麻烦的增减就能完成,主要的麻烦是在增减到什么程度和细节,对于这些问题,黄总对于自己单位的信心还是很足的。
高总工给出思路和方向就好,至于想要细节,那就太过头了,这个阶段也没法细节。
而付出这些代价,换来的是更大的雷达、更好的安全性、更佳的起降性能、更长的作战半径、更广的适用范围,以及有可能更大的载弹量。
对于这个战斗机来说,可谓是低价高效。
而高振东自己,其实知道更多的改进方向,但是那些他不准备动,已经有可能改动到整个战斗机的总体构型了,那动作可就太大了点。
这个战斗机提供的主要就是截击能力,起降性能改善可以尽量靠前布置,加上增加的作战半径,能将敌机往后压,加上更好的火控和雷达,这就差不多够了,正经截击机能一招鲜,吃遍天。
至于多功能性,有新战-7,对地攻击有新攻-5,而且多功能性可以靠好航电弥补,老毛子在帝国坟场早期最好用的固定翼攻击机之一,是侦察机出身连机炮都没有的米格-21r,因为这货能靠侦察吊舱做到初步的“察打一体”,虽然它是靠铁炸弹和火箭巢发起打击。
空军:看看,我就说火箭巢有用吧?
而真正的目标机,那是“三级三型”最后一型要完成的任务。
对于仿制的米格-21来说,双二上下、好雷达加上好导弹,辅以一定的截击作战半径,对于未来真正的威胁图-22m就已经有了足够的截击能力,至于图-22,那就是个弱鸡,和图-22m之间除了名字,就没啥太大关系。
老毛子也是懂借鸡下蛋套项目的,图-22m除了名字,和图-22完全是两架飞机。
而且抛开细节能力不说,从运用上来说图-22m其实飞得不高,靠低空高速突防过日子的,如果有了能抗地面杂波的预警机配合,这个飞机作用会非常受限,至于高空高速,这东西的实用升限其实并不夸张,最高也就18000,截击机只要能飞到17000以上,对它就有足够的威胁。
这时候空战绝不能导弹万能论,可如果目标是笨重的轰炸机,那导弹还真就比较万能,除非它能远远的发射射程数百乃至数千公里的巡航导弹,这种情况下问题就变成打巡航导弹。而60年代到70年代,老毛子的空射巡航导弹射程不超过500公里,想要逼退它的载机到射程之外,其实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好办的。
当黄总带着满满的收获离开三分厂,到防工委汇报工作的时候,防工委总工看着他们的笔记本上那个最终的改进方案构型,哈哈大笑起来。
“振东同志还真是说到做到。”一边说一边笑,完全停不下来。
黄总深以为然:“是啊,高总工对米格-21的改进的确很有想法,甚至比他当时在规划会议上说的,还要更加深入。”
防工委总工笑得更厉害了,边笑边摇头:“不是不是,我的意思是,他当时在会上说这个飞机会比较丑,现在看来,果真很丑,哈哈哈……”
黄总闻言,也没忍住,笑成一片。
而高振东在黄总他们离开之后,突然想起来自己元旦节的收获了,他忍不住拍了拍脑袋:“忘记了忘记了,还是没习惯这新收获啊。”
说完,他抄起电话,向防工委打了一个电话:“……嗯,对对对,本来我自己过去找他们也行的,不过现在手上事情太多,实在是抽不开身,只好请他们来一趟……嗯……是的是的,能来一下最好,有些事情电话里说不清楚……”
放下电话,高振东继续转头和三分厂的同志们搞钢铁材料手册的工作,他找的这些同志就马上出发算赶到京城,也已经是几天后的事情了,何况人家不可能接到通知马上就出发,多多少少还是需要一些准备时间的。
高振东下班回到家,娄晓娥走上来,一边接包一边说:“你回来了?今儿院子里几个小年轻和胡同里的年轻人干起架来了,幸亏倒座房的几兄弟制止住了,院子里其他人老老小小的,根本不敢凑上去。”
娄晓娥总觉得倒座房那几兄弟眼熟,但是好像又经常都长得左左右右的,总是有点分不清。
“噢?为了什么事情?”高振东多多少少有些担心,干架了?这事儿还是要注意一点比较好。
“还能是什么,闲的呗。你看上次后院那两小伙子,自从在你这儿拿了两副天线图,现在天天往外跑给人家装天线,现在买电视机和收音机的人也越来越多了,忙得脚不沾地的,说是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要赶紧弄点傍身钱。闲着的可就不这样咯,好学校没考上,好工作找不到,一天到晚闲着,那不就生事儿了呗。”
娄晓娥一边用毛巾拍高振东身上的灰,一边说道。这年头都是烧柴烧煤,城里不但有住户还有工厂,又是冬天,从外面回到家掸掸灰算是很有必要。
“噢,那你没事儿别靠上去,有人会处理的。”高振东知道有人肯定不会坐视不理的。
不过这件事情,还是让他感到好像是有一些不对劲,这闲人太多可不是好事情。
他决定做点什么。
至于靠什么来做?他手上捏着3次全网自由搜索的机会,是时候用一点了,老是捏着反而是浪费,这都63年1月了,这东西越早用出去,效果越好。
而通过这些天的考虑,他已经想起来要用什么。
他启动了一次搜索,结果让他非常满意,果然,这种大量使用的老东西,网上资料果然详实,没准儿哪位维修工手上都攥着一套。
这个全网搜索可不是吹的,属于是规则性的功能,规则系下从无弱者。
只要曾经在互联网上存在过,不论是哪国,都能搜得到,高振东上辈子把某广告搜索引擎加上其他引擎用到飞起,都没这个搜索机会的结果来得好。
太新的估计人家不会放到网上,但是这玩意相对高振东的穿越时间,太老、用得太多,倒还真有。
他迅速在意识里翻看了一遍,嗯,就是这东西。高振东满意的把整套图纸收了起来,在娄晓娥的招呼声中去吃饭去了。
这东西以前不是他的专业,也不是他的爱好,的确是连看都没看过,要是没这3次全网搜索机会,那是打死也弄不到的。
——
“高总工,我们又来找你了。”看着眼前满面笑容的同志,高振东一脸懵逼,你们的鼻子也太灵了吧?我这儿报告还没打到防工委呢,你们就来了?
眼前的人,正是搞卫星电子系统的朱工,曾经因为电子元件耐温的事情来找过自己。
“朱工好啊,你这是……?”高振东一边招呼他们,一边带着点疑惑问道。
“有个自动控制的问题,您是这方面的专家,对自动系统有很深的研究,所以我们就找您来了。”朱工笑道。
自动控制系统?
高振东带着点疑惑道:“以规划中第一代卫星的功能和技术水平来说,和自动系统有关的不多,主要就是姿态控制、轨道保持,以及功能上的一些简单自动控制吧?比如拍照、传输。前者你们应该比我熟悉,后者功能简单,应该也没什么难度吧。”
朱工伸了个大拇指:“你说的都对,不过这次这件事,要怎么做我们很清楚,但是具体设计一个什么样的控制系统来实现,有什么传感器可以支持我们的想法,我们就不太清楚了,所以专程来请您指教指教。”
高振东闻言摆摆手:“指教不敢当哈,那我们还是先说说问题吧。”
“简单说就是,我们没法稳定拍照。”
“因为电不够用?现在太阳能板的效率已经到了20%多,应该够了吧?”就自己上辈子所知,原本的还没这么高效率呢都够用。
“不完全是电的问题。是这样,我们最早的方案,是自旋稳定,结果发现自旋稳定太阳能板装机容量不够,我们通信发射功率设计比较大,这样能速度快一些,拍照频率更高一些,回传的图片也更多一些,毕竟在地球对面拍照的时候是没法回传的,只有等路过我们上空的时候才能回传,结果一算,太阳能板功率不够。但是这都不是最严重的……”
还没等朱工说完,高振东笑了起来:“你们是卫星自旋稳定,在卫星周围贴一圈太阳能电池,这样不论太阳位于哪个方向,都能正常发电?结果发现卫星的表面积不够大,就那点儿太阳能板还总是有一部分背光?而且因为慢扫相机对曝光时间有一定要求,自旋状态成像不好?不过我猜你们最严重的问题,是三轴稳定稳不住。”
卫星稳定分很多种,从最简单的重力梯度稳定到自旋稳定,再到三轴稳定,效果和技术难度都是逐级上升。自旋稳定一分钟100来转的转速,对于成像的确是有很大影响。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