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7章 高总翻文件?那我们就放心了(晚上

    第977章 高总翻文件?那我们就放心了(晚上还有2章)
    “哎呀!高总工果然厉害,这都能猜到。就是这么回事儿!因为太阳能功率和照相问题,我们改成了三轴稳定,但是现在的问题是稳不住。”朱工心里很是惊讶,什么叫做专家?这就是。都会抢答了!
    这两个问题对于照相卫星来说,都是致命的。
    只要太阳能板输出功率不够,那蓄电池再大都是白费。
    而照相成像不好也是个要命的问题,要是纯纯的气象卫星实际上还好一些,自旋稳定也能通过多通道扫描辐射计成像,比如我们早期的风云-2,但是用慢扫摄像机之类相机的话,那就麻烦。
    “高总,不瞒您说,不止是三轴稳定,就连看起来简单的太阳能帆板控制都有些困难。两侧展开还好说,直接用弹簧之类的零件弹开就可以,可是有一个地方很困难,那就是太阳能板与卫星连接的地方,这地方难搞。我们的卫星是有工作姿态要求的……”
    卫星拍照的时候必定有一个特定姿态,这个拍照姿态是最优先的,不可能为了太阳能板的朝向去调整卫星姿态,那就得不偿失,卫星调资发动机的工质非常宝贵,和卫星寿命直接挂钩。
    卫星之所以寿命短,除了设计就是返回式的那种短寿命卫星之外,中、高轨卫星多半不是在天上坏了,这东西很难坏的,主要问题在两个——要么没电了,要么没气了。
    没电很容易理解,而没气了的意思,就是指的调姿发动机的工质消耗没了,比如高振东穿越前旗佬那个氦气四射,载人上天却不敢载人返回的飞船,就是担心类似问题。
    卫星的姿态调整、轨道保持,都要靠这东西,一旦工质耗光,卫星就会陷入无法维持工作姿态,同时会慢慢掉轨道的状态,那就死球了。
    之所以后来所有航天大国都在想办法搞无工质发动机,哪怕推力再低,看起来再是不靠谱都想搞,问题就在这里,和一般宣传的奔向太阳系外没什么关系,路太远人活不了那么久,主要还是这东西对航天器的实际使用寿命很有用处。
    所以节约工质肯定是第一要务。
    “……这样一来,就要求太阳能板有朝向控制能力。这就带来一个问题,朝向控制靠电机,而我们手上电机的传动装置体积、重量、精度都有点成问题,三轴稳定本身就是个要占据较大空间和重量的系统。”
    和靠一个简单的起旋发动机就能达到效果的自旋稳定不同,三轴稳定那是要增加不少设备才能稳定得住。
    看起来好像太阳能板控制机构很简单,实际上七七八八加起来,在本来就捉襟见肘的运力上是个不大不小的挑战。
    “太阳能板在太空虽然是失重的,但是质量总还在,想要转动它,必然就要考虑转动惯量的问题,总之这个传动机构的传动比是传动比越大越好,这样我们就能用微型的电动机去驱动它。可是我们手上的传动机构传动比一大,那个头就小不了,相当于电机的微型化白做了,很是头疼。”
    他一边说,一边看着高振东在稀里哗啦的翻文件。
    高总这是几个意思?难道没耐心听下去了?
    高振东从抽屉里翻出一份文件,很仔细的把其他部分遮挡住,然后把剩下的一张参数表像是开天窗一样留着,才放在桌上推给他:“朱工,你看看这个参数的传动机你们能用不?”
    这就是高振东心里笑他们鼻子灵的原因,刚启动相关研究,他们自己就找上门来了。
    这种方式,让朱工没法把这份材料拿起来,但他对此毫不在意,重要的是上面都写了些什么。
    他费力的伸着脑袋过去,在桌面上看着那个天窗,脸色越来越惊喜。
    这东西的大小虽然大了那么一点点,但别的那是真的没问题。
    “这东西的负载、传动比、重量、布置方式,结构形式,简直天生就是为我们准备的!甚至能直接省下一个角度传感器来!虽然略微大一点,但是已经很好了,非常合用,我们调整一下布置就行。”就这个天窗里能看到的参数,还要什么自行车?有问题那也是我们自己没布置好!
    而且这传动机的传动比严格对应,又有超高的精度和很大的传动比,结合步进电机控制系统,能够比较精确的直接算出输出轴的旋转状态。
    看到这里,他带着点儿疑惑看向高振东:“高总,你这是早就为我们准备好了?”什么叫做抢答?这才是抢答啊,连所有的答案都准备好了。
    一时之间,朱工甚至有些怀疑高振东是不是派人盯着他们呢。随后他又将这个极不靠谱的想法抛之脑后。
    高振东摇了摇头:“不是,这本来是为了别的项目准备的,但是我觉得你们应该能用。这东西现在还在立项研制阶段,但是赶上你们的进度还是有把握的。”
    本来是,但是在这条世界线上,还真不是。
    “那太好了,那我们就等着您的好消息!太感谢您了!”朱工摩拳擦掌,虽然三轴稳定还没解决,但是至少太阳能板控制,乃至太空中相当一部分需要进行传动的机械,可以说是在这里找到了终极答案。
    至于能不能做出来这个事情,他不怎么担心,从高总工的过往来看,他的话可信度极高。
    “那我接着说三轴稳定的事情,是这样……”
    高振东知道三轴稳定说起来话挺长的,干脆直接打断了他。
    “直接说细节吧,哪一块有问题?我看看我能不能解决,不能的话就没办法咯。”
    被高振东这么直接的话给整得一愣,也是,看高总工哪怕没有参加卫星相关的任何具体工作,刚才都能直接抢答出与自旋稳定相关的细节来看,人家对于稳定系统肯定是有研究的,至少是了解的,自己在这儿废什么话,浪费人家时间嘛不是。
    直接说问题,行不行一锤子买卖,不行赶紧去找下一家。
    “诶,好嘞。”
    朱工组织了一下语言:“我们否定自旋稳定之后,改用重力梯度粗稳加上三轴精确稳定,太阳敏感器加陀螺仪敏感器提供稳定基准的方式,然后发现一个新问题,陀螺仪、飞轮稳定的4个飞轮等等三轴稳定相关的设备和系统加到一起,其体积和重量严重超标,特别是重量……”
    重力梯度稳定实际上就是在卫星背向地球的方向伸一根长杆子,这样地球引力就会自动把这根杆子拉成垂直于地球表面,自然而然就稳定了航天器,精度不高,但是作为辅助手段非常好用,反正不要任何燃料。有很多航天器伸着一根看起来没什么卵用的杆子或者长架子,其实主要就是为了这个。
    具体的效果,参见用绳子拴着一块磁铁靠近另一块磁铁,绳子会被磁力直接拉直指向被靠近的磁铁。
    “嗯,这个方案的确不错,飞轮三轴稳定的话,那飞轮的分量和体积是比较受限的,剩下就是陀螺仪了?”高振东问道。
    “对,飞轮是根据设计条件综合决定的,我们为了保证效果,一共用了4个,三个方向,加上一个斜向。这样留给陀螺仪的余地就不多了。精度达标的机械陀螺仪个头和分量都实在是太大,现在的问题就是根本装不上去……”
    他话还没说完,就一脸惊喜的看见高振东又开始翻材料堆。
    难道还有?
    高振东这次没有开天窗,这东西本来就是马上就要给他们用的。
    “这个应该够你们用吧?这是原研所的同志正在研究,已经基本成功的激光陀螺仪,你看看。这个你们就更不用担心,这东西几乎就只差验收了,甚至你们现在都能找他们要几个。”朱工一边看,高振东一边笑。
    “够!够!太够了!直接完美替换,又轻又小,而且还没有机械陀螺仪的磨损问题!高总,我这就去找他们!”
    朱工甚至想拔腿就往原研所跑,相比较太阳能板控制,三轴稳定控制是他们更担心的问题,毕竟太阳能板实在不好控制,那就装大一点也未尝不可。
    高振东一把按住他,来都来了,还想跑?
    “别急,我给你两个建议,你们可以考虑一下。”
    “您说,我记。”
    诶,高总工有建议,那原研所那边就先放放,朱工马上就坐回了凳子上。
    毕竟那里的东西是现成的跑不了,而高总工的未知建议可能更加重要。
    “我建议你们带一个设备上去,磁强计。”
    “磁强计?”
    “对,测量复核一下空间中的地球磁场强度,这些数据,是能用于航天器对自身位置确定的,而且这东西重量轻、又不怎么耗电,而且对温度也没什么太高要求,虽然精度低点,但是作为辅助的位置敏感设备是很好用的。相当于这颗卫星,同时为后面的卫星打基础了。而且,磁场这东西,用处还很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