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开考前两日, 衙门前贴了考试桌位的席舍图,四人溜达出门看位置,幸运的是谁也没轮到每房坑位附近的位置。
    名单是随机编号的,江芸芸在甲号房, 比较靠前的位置, 徐经在丙号房正对大门的位置, 张灵和祝枝山运气不错挨在一起, 都在丁号房,两人只隔了三个人的位置, 和他们一起结伴的陈小公子在己子房第一个, 都是非常不错的位置。
    “真是一个好头。”徐经挤出人群,拍了拍胸脯。
    边上有人哀嚎,这种十有八九就是轮到号房附近了。
    “幸好乡试考三场, 一场一天, 最多申时之后给烛三支, 只是现在夏日炎炎, 多呆一刻都觉得臭味难忍。”徐经拍着胸脯小声说道。
    江芸芸慢慢悠悠说道:“你且担心一下自己吧, 你每次考试都是最后一个, 申时初稿没完成可不会给你蜡烛。”
    成化年间进一步深化科场给烛制度——“申时,初稿不完者, 扶出;若至黄昏,有誊真一篇或篇半未毕者,给与烛。”, 也就是说在下午五点之前仍未完成初稿的考生要清出考场,只有在五点之前已完成初稿且只剩下一篇或篇半未誊抄的人才会给烛。
    徐经是个慢性子, 甚至有点完美主义, 每次都会再草稿上修改内容, 磨磨唧唧,改了几遍可能最后还是选择第一句,这也导致他每次都是卡点交卷子,这种一旦在考场上,内容难一些,又或者压力大一点,就很容易延误时间。
    “草稿写给自己的看的,自己看得懂就好,不需要规规矩矩。”祝枝山也说道,“誊写到正卷上仔细些就行。”
    徐经面露纠结之色。
    张灵笑说着:“你草稿就是写出花来,考官们也看不到。”
    “可我总觉得写的潦草了,心里不舒服。”徐经小声说道。
    江芸芸安慰道:“完美主义嘛,完全可以理解,但现在是考试,我们讲究得是脱颖而出,你誊抄一份两百字左右的卷子大概要多久。”
    “至少需要两炷香的时间。”徐经说道。
    “第一场考试四书三道,经义四道,若是写不完可酌情减一道,你现在就算减一道,管事誊抄就需要一个半时辰,你若是不放弃任何一道题目,那就是从未时就要开始誊抄,便是有了给烛,请了三只蜡烛,也就多一个多时辰的时间,但在次之前你要至少只剩下一篇或一篇半没完成,也就是说你最迟最迟,申时一开始就要开始誊写,如此便是最惊险的时刻,你掐着点交卷。”
    江芸芸背着手,算得飞快。
    徐经听得一头雾水,只能迷迷瞪瞪点头,傻乎乎问道:“然后呢?”
    “也就是我们从辰时开始考试,从你一拿到卷子就有思路,下笔如有神开始算,你写初稿的时间只有五个时辰,平均到七道题里,那就是半个时辰不到的时间可以写一篇文。”江芸芸继续问道,“你打草稿一片要多久?”
    “若是我熟悉的,会写的,第一稿需要三炷香的时间,但是修修改改加起来也要半个时辰了,若是不熟悉的可就不少说了,我之前不是甚至都写不完嘛。”徐经丧气说道。
    江芸芸意味深长看着他:“你觉得你每次修改能变得更好吗?”
    徐经沉默了。
    江芸芸笑眯眯说道:“你得相信,你能流畅写下来的就是最好的,修修语句已经是很给他润色了,你读书这么认真,你第一笔写出来的文章肯定就是锦绣山河了。”
    徐经捏着袖子,神色不安,好一会儿才说道:“若是我这次考不上,那些太监就又要拿捏我们了。”
    江芸芸瞳仁微微睁大。
    “何必给自己这么大的压力。”祝枝山担忧说道。
    徐经只是叹气。
    “没事,我们芸哥儿肯定考得上,到时候让她给你们撑腰。”张灵半个胳膊压在江芸胳膊上,“对吧,芸哥儿。”
    江芸芸一本正经说道:“首先不要用肯定考得上这样的话,很容易给我惹是非,不过要是那些人再找你们麻烦,我不是交给你办法了吗?我到时候把幺儿借给你用用,这次幺儿都认识国公爷了,到时候你把人往国公爷门口一扔,然后国公爷又给他硬糕点吃,他能气得跟在国公爷后面睬他鞋子,时间久了,国公爷也就闻弦知雅意了。”
    徐经噗呲一声笑了起来。
    “好损啊。”张灵笑得直不起腰来,“成国公府之后见了顾幺儿就头疼。”
    “幺儿可真的好使。”祝枝山也无奈说道,“亏他还这么信任你。”
    江芸芸叹气:“谁叫我们身边就这一个人背景强呢,不用白不用,之前用了他一次,他敲了我一顿饭,吃了我十两银子。”
    徐经连忙说道:“都是忙我的事情,这钱应该我出的,等会我让徐叔给你钱。”
    “等我考上了,你花钱请我吃饭就行。”江芸芸笑眯眯说道,“我们回去吧,东西也该准备一下了。”
    “我们什么时候过来?”张灵问,“现在四更就能检录了,但考试却在辰时,中间有四个时辰,我们太早进去,势必要吃一顿早饭,贡院只提供午饭,那我们的早饭就要自己带进去。”
    “若是自己带早饭搜查就会更严格一点,虽然我们问心无愧,但这样检查时间过长,压力还是太大了。”徐经小声说道,“我们晚点来也完全可以。”
    随着乡试考试人数增加,检录时间越来越多,从最初的天色将明未明的黎明到如今的四更,四更也就是凌晨一点。
    江芸芸想了想:“太晚也不行,卯时肯定就要进场了,擦擦桌子,检查一下座椅,坐下来调整一下心态,都需要时间。”
    “那就寅时起来,吃点顶饱的东西,然后在走路过来,两炷香的时间,也能消消食,再等待入场。”祝枝山说。
    江芸芸点头:“可以,赶早不赶晚,我们等考试,不是考试等我们,务必要留出充裕的时间。”
    张灵笑了:“你怎么总有这么多奇奇怪怪的话。”
    “听多了而已,你写卷子的时候给我收敛一下自己的脾气。”江芸芸岔开话题说道,“你在南京可是写了两份会被直接罢黜的卷子了。”
    张灵可有可无点了点头:“知道了,江教导。”
    江芸芸睨了他一眼,也没多劝。
    “我们到时候只要带印好的草卷、正卷及笔砚就好,其他的应该都不用吧。”江芸芸问。
    “还可以带点水进去,若是口渴可以抿一口。”祝枝山说。
    江芸芸想了想,摇头说道:“算了,多带多错,中午肯定有一碗水,我赶在申时出来肯定不会渴。”
    “我也是这么想的,水喝多了也要如厕,如厕又很麻烦,还要请牌子,左右是耽误时间的。”徐经说。
    江芸芸点头。
    她的情况就更不合适上厕所了,所以她就打算喝几口水润润嗓子,而且她写卷子速度快,不出意外又是提早交卷的一批。
    四人回到徐家,徐叔八月的时候就从隔壁搬到这里,见人回来了热情说到:“我今日办了一桌席面,这几日再补补。”
    江芸芸连连摆手:“大考期间饮食一定要和平时一样,不要有变动,不然很容易引起肠胃不适,而且也要清淡一点。”
    徐叔受教一样连连点头,瞧着比他们四人还激动,搓手问道:“那我让厨房按着哥几个平时的口味准备饭菜。”
    “对,但油炸或刺激性的也不要。”江芸芸又说道。
    “芸哥儿瞧着指挥有度的样子,可真不像第一次考试啊。”徐叔夸道,“那席面就给唐公子他们吃,他们今日去外面玩了,我还特意叮嘱他们回来吃饭呢。”
    “唐伯虎又去那里玩了?”江芸芸笑说着,“可有把幺儿带走?”
    “带了,顾小公子抱着唐公子大腿出门的。”徐叔喜笑颜开说道,“真是可爱。”
    几人说话间,唐伯虎等人回来了,都穆手里堆满么了吃的,顾幺儿贴着他走路,手里还捏着一根糖葫芦,吃得腮帮子鼓鼓的。
    “去哪里玩了?”张灵笑问道。
    “给你们打听了一圈。”唐伯虎笑说道,“看看应天府是不是又出了什么神童天才,去了一个很大的诗会,巧了不成,还真找到自己想要找的人,真是好运气啊。”
    “洗耳恭听。”张灵掏了掏耳朵,说道。
    “确实有些能人,最厉害的还是松江府华亭来的一个顾秀才,写经世政事的文章格外厉害,我特意拿了几篇来,我要找的就是他,他也是大方,直接给我了。”唐伯虎掏出几张卷子,“还有这几个人我觉得也不错。”
    徐经咋舌:“你倒是有本事,哪里拿的卷子。”
    唐伯虎手中的扇子刷的一下打开了,促狭地眨了眨眼:“那是,也不看看我是谁。”
    “大概有七八人可以与你争一争解元的名头,这个顾秀才文章简炼醇雅,言之有物很是不错,是你的大对手啊。”
    江芸芸看着文章头也不抬说道:“什么解不解元,你且不要在外面给我胡说啊。”
    徐祯卿挤过来,大笑道:“唐伯虎改性了,这次出门可低调了,那是一句话也没乱讲啊。”
    江芸芸抽空抬了一眼,笑说道:“怎么突然改过自新了。”
    唐伯虎摇着扇子没说话。
    “外面的赌坊压你是解元的赌注可不高。”都穆也跟着说道,“你在扬州出的那本册子,据说在南京也很火,翻抄的也要二十两一本,听说原版一百两一本,那些人都盯着你研究呢,唐伯虎这才给你招来几个同样是解元热门人选的卷子,你可千万不要辜负他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