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章
顾清等人看着一座座棚子在花园里搭起来, 颇为惊奇,绕着它们来来回回打转,甚至还伸手摸了摸木板:“这不是考场的贡院吗?”
徐叔得意说道:“一比一还原,从木板到墙壁都是一模一样的, 童叟无欺。”
徐经等人没围上去, 反而站得很远, 脸色一个赛一个难看, 宛若对面一个个立起来的棚子是洪水猛兽。
“谁来劝劝芸哥儿,怎么也该多休息几日的。”祝枝山忍不住哀嚎, “我这来京城的屁股都没坐热呢。”
黎循传幽幽说道:“他自己倒是逛了好几天的街了, 我这大门还没出呢。”
徐经没说话,但旁人每说一句,他就跟着叹气一声。
三人唉声叹气地坐着, 原本来京城的兴奋也少了几分。
顾幺儿啃着水梨, 慢条斯理坐在假山上, 悠闲地晃着小脚:“这里加起来好像没有这么多人耶, 怎么搭了十个棚子。”
院中几个新来的还不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 格外兴奋地绕着棚子打转, 等看到仆人连恭桶都搬上来了,准备在这里直接搭个茅厕, 这才突然觉得奇怪起来。
“这是做什么?”顾清目光开始逐渐古怪,“怎么还搬出恭桶了。”
徐叔想了想,突然看到自家公子, 连忙招了招手。
徐经下意识躲起来了。
徐叔也跟着闭了闭眼,还好祝枝山一向靠谱, 关键时候走了出来:“这是我们的模拟考场。”
他飞快的, 简单的, 把这个模拟考的事情介绍了一遍。
应天来的那四人听得叹为观止,随后惊讶反问道:“你们当时乡试也这样?”
祝枝山疲惫地礼貌微笑:“整整三个月。”
众人倒吸一口冷气。
“我听说你们当时五个人考试,四个人中举?徐家还贴出大红纸了,开了三天流水宴。”王献臣敏锐说道。
徐叔激动地搓了搓手:“可不是,就是张公子可惜了。”
祝枝山为好友解释着:“梦晋学的不差,只是他性格颇为激进豪迈。”
“张梦晋的文我见过。”顾清也跟着附和道,“确实写的不错,但词句也确实有些尖锐。”
祝枝山点头。
“这个办法这么有用?”沈焘惊讶,“不就是考考试嘛!”
祝枝山只是看着他们,微微一笑。
江芸芸万万没想到,自己从出门溜达一圈回来,这么多人正等着自己。
“哎,干嘛。”她顿时警觉起来。
黎循传皮笑肉不笑:“这不是在等我们日理万机的江解元嘛。”
江芸芸眼珠子微微一动。
“可不是,昨日中午到京城,到现在才舍得回家来看看,昨天半夜才回来。”顾幺儿看热闹不嫌事大,狂拍桌子,“你看看现在都什么时辰了,天都黑了!”
江芸芸对着起哄的顾幺儿龇了龇牙,警告他收敛点。
“那可是有两个大师侄的人了。”祝枝山捧着茶盏,和颜悦色说道,“自然是忙碌一些的。”
“别胡说。”江芸芸越听越离谱,咳嗽一声入内,“好端端在这里等我做什么,瞧着一排坐开,三堂会审一样,怪吓人的。”
“他们说你的模拟考很厉害,只要参加了,都可以中试。”王献臣先发制人说道。
“哎。”江芸芸脚步一顿。
“他们还说参加模拟考每次都会有收获。”沈焘也跟着口出惊人。
“啊。”江芸芸彻底停下脚步。
“他们说能考上多亏了你的模拟考。”顾清也跟着期待地看了过来。
“这……”江芸芸大惊失色。
“所以,你有题目?”毛澄歪了歪脑袋,突发奇想。
“我没有!”江芸芸吓得一个踉跄,“谁说的,给我站出来。”
她锐利的目光在几个十有八九是始作俑者的身上一一扫过,神色犀利。
“我说的是,你的模拟考很有用,当时我们人人都参加了。”祝枝山说。
“我说的是,每次参加完模考我都会有新的收获。”徐经说。
“我说的是,我做题的思路就是在当时锻炼出来的。”黎循传说。
“我说你特别厉害,能掐会算。”顾幺儿把最后一块松子糖塞在嘴里,也跟着掺和进来。
可以,驴唇真的完全不对马嘴。
讹以传讹,名不虚传。
“没有他们说的这么夸张,模拟考就是普通的适应性考试,让我们先一步熟悉在考场上各种突发变化,遇到难题的答题办法,心理障碍的突破问题。”江芸芸警告地看了一眼坑人的祝枝山等人,随后又谦虚地看着顾清等人,“我们这次模考,自愿报名为主。”
别的不说,江芸这话其实也不是特别蛊惑的口气,但偏偏听的人心中微动。
考试不就怕三个问题。
考场出现问题。
考试题目太难。
心理太过紧张。
“那我要是参加,要怎么做?”顾清作为几个人中和江芸关系最好的,先一步犹豫问道。
江芸芸原本大气淡定,随意自然的神色立刻一变,上前一步,热拢地拉着他的手,走到一侧:“来来,我们坐下细说。”
顾幺儿拖着下巴,嘟嘟囔囔着:“好大一条肥鱼啊。”
祝枝山捂着他的嘴巴,把人带走:“不是说要出门玩吗,让徐叔给你找个人,陪你一起出门玩。”
顾幺儿被人抱走,既想看热闹,又抵挡不了诱惑,只好随波逐流,任由自己被抱走。
“我们模拟考啊,那可不是普通人能来的,那都是有缘分才开的。”江芸芸先开口定下基调,言辞切切。
一侧乐山的脸色突然古怪起来。
还好顾清也不是狂热书生,只是继续温和地看着她,等着他继续说下去,瞧着非常不好骗的样子。
“你的水平,会试肯定不成问题。”江芸芸热切说道,“但我觉得,还能进步,从细处抓分,精益求精,名次更进一步。”
“如何进步?”顾清果然来了兴趣,其余人也围了上来。
江芸芸只是意味深长说道:“多写多练。”
众人面面相觑,只有毛澄直愣愣开了口:“比如?”
“比如……”江芸芸愣了愣,仔细想了想,继续说道,“侃侃而谈的时候,是不是忌讳的地方没当回事,忘记提笔空字了,又或者碰到不会的题目,是不是就手足无措了。”
顾清看了她一眼,捏了捏衣袖,面露犹豫之色。
江芸芸见状,话锋一转:“这考试,你放心不要钱。”
“我也没钱。”顾清老实交代。
江芸芸噎了一口气。
——还挺实在的小伙子。
“那我们要付出什么吗?”毛澄直接问道。
江芸芸呆呆地看着他,不解问道:“要付出什么啊?”
“你是免费帮我们?”沈焘面露惊讶,随后指了指自己身边的几人,又看了眼坐在不远处看热闹的三人,委婉说道,“我们都是同一批考试的人。”
江芸芸笑眯眯说道:“对啊,我知道啊。”
“我们芸哥儿就是热情,好为人师。”祝枝山明白他们的顾虑,笑着解释着,“再者,这是模拟考又不是神仙点化,这几个月的学习对于我们只能精进,不会把你从一个筛子补成一个铁桶。”
“其归就是人好而已。”黎循传也紧跟着说道,“他一向很善良的。”
“对。”徐经也用力点了点头,“就是相互交流而已。”
“会试每年录取名额只有三百左右,可考试的人年年都有两千左右的人,而且只会越来越多。”王献臣炯炯有神地盯着他看,“其归知道这个意味着什么吗?”
江芸芸点头。
意味着这个该死的科举会试只有百分之六的录取率!!
低到令人发指!
“更别说进士和同进士的差别,一字之差,可能差的就是十年,二十年的差别,殿试进士名额不足一百,剩下的人也不过是同进士。”沈焘叹气,“资格之重,困豪杰也,上进者为正榜,次者为副榜,这就是我们说的出身差别。”
“出身难,入官易,别看我现在家境富裕,但若是你们成了进士,我成了同进士,又或者我倒霉的没考中,我们的境遇就是天翻地覆,彻底换位了。”王献臣感慨说道。
顾清也紧跟着叹气:“我家中并不富裕,夫人供我读书,日夜操劳,若是此次不中,我只能先回家开私塾了,为家中补贴家用了。”
“我也只能跟着我爹继续行医了。”沈焘也忧愁说道。
毛澄没说话,但也一脸严肃。
大部分考试的学生,富裕如王献臣、徐经者寥寥无几,但要说穷困潦倒到吃饭都吃不起,那也是极少的,大部分都是顾清等人的普通家境,省吃俭用供出一个学生,考一次的费用那都是要攒很久的钱,若是要多考几次,那简直是拿家人的骨血来填的。
科举是王朝给读书人开的唯一条路,但这条路实在太挤了,时间走了,这条路上都是人,你上去了就下不来,可你下不来便只能拖死一家人。
江芸芸也无力改变这些现状,只好安慰着转移话题:“还没考试,怎么一个比一个丧气。”
她拍了拍顾清的肩膀:“振作起来。”
顾清看了她一眼,摇了摇头:“我最是佩服你的就是这一点,做什么都胸有成竹。”
江芸芸笑眯眯地开导着:“‘厌小而务大;忽近而图远;将徒劳而无功也’,我已经做了我能做的全部准备,若是不成,那就是时机未到,与我何干。”
毛澄眼睛一亮:“对,其归说得对,厉兵秣马,整装待发才是。”
徐叔得意说道:“一比一还原,从木板到墙壁都是一模一样的, 童叟无欺。”
徐经等人没围上去, 反而站得很远, 脸色一个赛一个难看, 宛若对面一个个立起来的棚子是洪水猛兽。
“谁来劝劝芸哥儿,怎么也该多休息几日的。”祝枝山忍不住哀嚎, “我这来京城的屁股都没坐热呢。”
黎循传幽幽说道:“他自己倒是逛了好几天的街了, 我这大门还没出呢。”
徐经没说话,但旁人每说一句,他就跟着叹气一声。
三人唉声叹气地坐着, 原本来京城的兴奋也少了几分。
顾幺儿啃着水梨, 慢条斯理坐在假山上, 悠闲地晃着小脚:“这里加起来好像没有这么多人耶, 怎么搭了十个棚子。”
院中几个新来的还不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 格外兴奋地绕着棚子打转, 等看到仆人连恭桶都搬上来了,准备在这里直接搭个茅厕, 这才突然觉得奇怪起来。
“这是做什么?”顾清目光开始逐渐古怪,“怎么还搬出恭桶了。”
徐叔想了想,突然看到自家公子, 连忙招了招手。
徐经下意识躲起来了。
徐叔也跟着闭了闭眼,还好祝枝山一向靠谱, 关键时候走了出来:“这是我们的模拟考场。”
他飞快的, 简单的, 把这个模拟考的事情介绍了一遍。
应天来的那四人听得叹为观止,随后惊讶反问道:“你们当时乡试也这样?”
祝枝山疲惫地礼貌微笑:“整整三个月。”
众人倒吸一口冷气。
“我听说你们当时五个人考试,四个人中举?徐家还贴出大红纸了,开了三天流水宴。”王献臣敏锐说道。
徐叔激动地搓了搓手:“可不是,就是张公子可惜了。”
祝枝山为好友解释着:“梦晋学的不差,只是他性格颇为激进豪迈。”
“张梦晋的文我见过。”顾清也跟着附和道,“确实写的不错,但词句也确实有些尖锐。”
祝枝山点头。
“这个办法这么有用?”沈焘惊讶,“不就是考考试嘛!”
祝枝山只是看着他们,微微一笑。
江芸芸万万没想到,自己从出门溜达一圈回来,这么多人正等着自己。
“哎,干嘛。”她顿时警觉起来。
黎循传皮笑肉不笑:“这不是在等我们日理万机的江解元嘛。”
江芸芸眼珠子微微一动。
“可不是,昨日中午到京城,到现在才舍得回家来看看,昨天半夜才回来。”顾幺儿看热闹不嫌事大,狂拍桌子,“你看看现在都什么时辰了,天都黑了!”
江芸芸对着起哄的顾幺儿龇了龇牙,警告他收敛点。
“那可是有两个大师侄的人了。”祝枝山捧着茶盏,和颜悦色说道,“自然是忙碌一些的。”
“别胡说。”江芸芸越听越离谱,咳嗽一声入内,“好端端在这里等我做什么,瞧着一排坐开,三堂会审一样,怪吓人的。”
“他们说你的模拟考很厉害,只要参加了,都可以中试。”王献臣先发制人说道。
“哎。”江芸芸脚步一顿。
“他们还说参加模拟考每次都会有收获。”沈焘也跟着口出惊人。
“啊。”江芸芸彻底停下脚步。
“他们说能考上多亏了你的模拟考。”顾清也跟着期待地看了过来。
“这……”江芸芸大惊失色。
“所以,你有题目?”毛澄歪了歪脑袋,突发奇想。
“我没有!”江芸芸吓得一个踉跄,“谁说的,给我站出来。”
她锐利的目光在几个十有八九是始作俑者的身上一一扫过,神色犀利。
“我说的是,你的模拟考很有用,当时我们人人都参加了。”祝枝山说。
“我说的是,每次参加完模考我都会有新的收获。”徐经说。
“我说的是,我做题的思路就是在当时锻炼出来的。”黎循传说。
“我说你特别厉害,能掐会算。”顾幺儿把最后一块松子糖塞在嘴里,也跟着掺和进来。
可以,驴唇真的完全不对马嘴。
讹以传讹,名不虚传。
“没有他们说的这么夸张,模拟考就是普通的适应性考试,让我们先一步熟悉在考场上各种突发变化,遇到难题的答题办法,心理障碍的突破问题。”江芸芸警告地看了一眼坑人的祝枝山等人,随后又谦虚地看着顾清等人,“我们这次模考,自愿报名为主。”
别的不说,江芸这话其实也不是特别蛊惑的口气,但偏偏听的人心中微动。
考试不就怕三个问题。
考场出现问题。
考试题目太难。
心理太过紧张。
“那我要是参加,要怎么做?”顾清作为几个人中和江芸关系最好的,先一步犹豫问道。
江芸芸原本大气淡定,随意自然的神色立刻一变,上前一步,热拢地拉着他的手,走到一侧:“来来,我们坐下细说。”
顾幺儿拖着下巴,嘟嘟囔囔着:“好大一条肥鱼啊。”
祝枝山捂着他的嘴巴,把人带走:“不是说要出门玩吗,让徐叔给你找个人,陪你一起出门玩。”
顾幺儿被人抱走,既想看热闹,又抵挡不了诱惑,只好随波逐流,任由自己被抱走。
“我们模拟考啊,那可不是普通人能来的,那都是有缘分才开的。”江芸芸先开口定下基调,言辞切切。
一侧乐山的脸色突然古怪起来。
还好顾清也不是狂热书生,只是继续温和地看着她,等着他继续说下去,瞧着非常不好骗的样子。
“你的水平,会试肯定不成问题。”江芸芸热切说道,“但我觉得,还能进步,从细处抓分,精益求精,名次更进一步。”
“如何进步?”顾清果然来了兴趣,其余人也围了上来。
江芸芸只是意味深长说道:“多写多练。”
众人面面相觑,只有毛澄直愣愣开了口:“比如?”
“比如……”江芸芸愣了愣,仔细想了想,继续说道,“侃侃而谈的时候,是不是忌讳的地方没当回事,忘记提笔空字了,又或者碰到不会的题目,是不是就手足无措了。”
顾清看了她一眼,捏了捏衣袖,面露犹豫之色。
江芸芸见状,话锋一转:“这考试,你放心不要钱。”
“我也没钱。”顾清老实交代。
江芸芸噎了一口气。
——还挺实在的小伙子。
“那我们要付出什么吗?”毛澄直接问道。
江芸芸呆呆地看着他,不解问道:“要付出什么啊?”
“你是免费帮我们?”沈焘面露惊讶,随后指了指自己身边的几人,又看了眼坐在不远处看热闹的三人,委婉说道,“我们都是同一批考试的人。”
江芸芸笑眯眯说道:“对啊,我知道啊。”
“我们芸哥儿就是热情,好为人师。”祝枝山明白他们的顾虑,笑着解释着,“再者,这是模拟考又不是神仙点化,这几个月的学习对于我们只能精进,不会把你从一个筛子补成一个铁桶。”
“其归就是人好而已。”黎循传也紧跟着说道,“他一向很善良的。”
“对。”徐经也用力点了点头,“就是相互交流而已。”
“会试每年录取名额只有三百左右,可考试的人年年都有两千左右的人,而且只会越来越多。”王献臣炯炯有神地盯着他看,“其归知道这个意味着什么吗?”
江芸芸点头。
意味着这个该死的科举会试只有百分之六的录取率!!
低到令人发指!
“更别说进士和同进士的差别,一字之差,可能差的就是十年,二十年的差别,殿试进士名额不足一百,剩下的人也不过是同进士。”沈焘叹气,“资格之重,困豪杰也,上进者为正榜,次者为副榜,这就是我们说的出身差别。”
“出身难,入官易,别看我现在家境富裕,但若是你们成了进士,我成了同进士,又或者我倒霉的没考中,我们的境遇就是天翻地覆,彻底换位了。”王献臣感慨说道。
顾清也紧跟着叹气:“我家中并不富裕,夫人供我读书,日夜操劳,若是此次不中,我只能先回家开私塾了,为家中补贴家用了。”
“我也只能跟着我爹继续行医了。”沈焘也忧愁说道。
毛澄没说话,但也一脸严肃。
大部分考试的学生,富裕如王献臣、徐经者寥寥无几,但要说穷困潦倒到吃饭都吃不起,那也是极少的,大部分都是顾清等人的普通家境,省吃俭用供出一个学生,考一次的费用那都是要攒很久的钱,若是要多考几次,那简直是拿家人的骨血来填的。
科举是王朝给读书人开的唯一条路,但这条路实在太挤了,时间走了,这条路上都是人,你上去了就下不来,可你下不来便只能拖死一家人。
江芸芸也无力改变这些现状,只好安慰着转移话题:“还没考试,怎么一个比一个丧气。”
她拍了拍顾清的肩膀:“振作起来。”
顾清看了她一眼,摇了摇头:“我最是佩服你的就是这一点,做什么都胸有成竹。”
江芸芸笑眯眯地开导着:“‘厌小而务大;忽近而图远;将徒劳而无功也’,我已经做了我能做的全部准备,若是不成,那就是时机未到,与我何干。”
毛澄眼睛一亮:“对,其归说得对,厉兵秣马,整装待发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