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六章

    一个帖子都能撒金粉的土豪行为, 又从扬州来的,自然是徐家才能有这样的手笔。
    今日来的是徐叔,他可是肩负重任来的。
    手里有唐伯虎、张灵、徐祯卿等扬州朋友的信和礼物,又有祝允明和自家公子远在广西的信, 再加上周家娘子和他妹妹送来的衣物和信件, 五典书斋的东家的信件, 如此垒起来也有一大堆, 所以等他推着满满一车东西进来的时候,江芸芸惊呆了。
    “我可不接受贿赂!”江芸芸义正言辞说道。
    徐叔听得直笑, 连连摆手。
    “这些都是大家给您的礼物和信件呢, 唐公子自己酿的桃花酒,张公子写了几篇文章要您看看,还有我家公子和祝县令准备了一些当地特色呢, 周娘子给您做了不少衣服, 就是不知道还能不能穿上呢。”徐叔激动但又没好意思上前, 搓着手笑说着。
    “江县令真是长高了, 瞧着还黑了点, 怎么瞧着瘦了点, 可要好好吃饭的,回头我可要给仔细给诸位公子, 还有周娘子,渝姐儿说说您的近况呢。”
    江芸芸这才松了一口气,笑着把人接进来:“劳烦徐叔跑一套了, 乐山,给徐叔上绿豆汤, 门不用关上, 就开着吧。”
    徐叔见了这个简陋的屋子一脸震动:“江县令真是简朴, 这屋子怎么也不翻修一下,如何能住人。”
    “不碍事,又不是不能住人了。”江芸芸笑说着,“这番来可有遇到什么难处?”
    “没有,一路上很是畅通,路上还遇一同来琼山县做生意的人,结伴而来也很安全。”徐叔激动说道,“我瞧着外面那个热火朝天的劲,真是好啊,大家都说在这里做生意很公平呢。”
    江芸芸矜持地笑了笑。
    “那您这次来可是也来赚一笔的。”她打趣着。
    谁知徐叔认真点头:“是的,老夫人叫我们来看看这边的海贸到底是怎么回事,南直隶那边也是议论纷纷的,大家都很感兴趣呢,但毕竟路途遥远,谁也不敢先过来,但我们想着这里有您坐镇呢,肯定不会差,就想着第一个来看看。”
    江芸芸来者不拒:“可以来看看啊,我们海口那边已经设立经营司了,要是我这边做的好,我估计雷州那边也回参考起来的。”
    “那不会上面的人有意见吗?”徐叔谨慎问道。
    江芸芸笑了笑,豁达说道:“目前没有,没有一口气吃成胖子的,也没有一条路一步走完的,但是能开个头就是好事。”
    徐叔一听这话,反而安心了,也跟着连连点头:“还是我们江县令考虑地长远。”
    两人又闲谈了几句,说起江渝女扮男装去读书的故事——“成绩还不错,真是可惜了是一个女娃儿,聪明得很,看书一下就记住了。”
    “周夫人和秦夫人合办的纺织厂越来越好了,招了好多小娘子,现在有五十来人了,绣出来的花纹整个南直隶都很有名呢。”
    “唐公子特别想来看您,但在守孝实在是不能出来,他看了您的信,深受启发,决定和张公子一起读书,如今张公子就和他住在一起,说等出孝期了一定来看您。”
    “张公子特别想来看你,但想着马上科举在即,不敢放肆,说等考出好成绩一定来找你。”
    “之前经过祝县令所在的容县,正忙着准备科举呢,也说很是想您,写的信有这么大拇指这么厚呢。
    “之前和秦夫人合作的出海的事情,货物回来都不太方便,这次是秦夫人指点的。”
    “黎老夫人啊……”徐叔一怔,悄悄去看江芸芸。
    江芸芸抿了抿唇:“他们还好吗?”
    徐叔看的心都疼了,连忙说道:“都好的,大家都好好的,黎家都是孝子贤孙,几个黎老爷都回来了,黎老先生还几次三番说不准打扰你呢,黎小公子还替您烧了好多纸呢。”
    “那经幡上还写您的名字呢,定能保佑您平平安安的。”
    “您写的两篇祭文都送到黎老先生手边了,老先生可喜欢了,都说写得好,还让好多人看了,大家都夸你仁义呢,您那时候刚到琼山县,大家都很理解的,您千万不要多想。”
    “那怎么这么晚才回华容?”江芸芸紧张问道,“是有其他事情耽搁了吗?”
    徐叔想了想:“好像是黎老先生说的,说是要把扬州的事情都处理好,而且他年纪也不小了,刚办好丧事想来也要休息几日,不过也只耽误十来日就走了。”
    江芸芸沉默了。
    “就不打扰县令办公了。”白惠正巧这个时候来了,瞧着脸色很着急,徐叔便起身告辞了,“若是县令要有回送的信件和礼品,小人现在住在平安客栈,您尽管来找我们。”
    江芸芸点头:“麻烦您了。”
    “不麻烦,不麻烦。”徐叔笑得开心,“许久没见江县令了,真的很是想念。”
    “乐山,送徐叔出门。”江芸芸对着门口的乐山说道。
    乐山哎了一声,热情笑说着:“徐叔这边请,我亲自送你回客栈,也好认认路。”
    两人相携离开,白惠这才按剑走了进来,紧张说道:“门口来了传旨的太监。”
    江芸芸蹭得一下站起来:“快,摆香案,让所有人都出来接旨,我去换个衣服,你让千章去接待。”
    等江芸芸换了衣服出来,香案的香也不过烧了一小节,吴萩正把人哄得开开心心的,小黄门的袖子鼓鼓的。
    “咱家是坤宁宫的人,何来这么大的仪仗。”小太监见了江芸芸,热情说道。
    江芸芸心中一动。
    坤宁宫就是皇后的寝宫。
    “今日的主角可不是江县令。”小太监连忙扶着准备下跪的人,笑脸盈盈说道。
    江芸芸不解。
    “江县令办的那个健妇队,智擒倭寇,勤奋读书,还维护县里治安,善待娘子,皇后娘娘听了心中大喜,这份口谕是给健妇队的小娘子的。”
    江芸芸惊讶。
    等在角落里的陈敬等人也一脸惊讶。
    “给我们的!找我们做什么啊。”有小娘子小声嘟囔着。
    “不会对我们有意见吧。”
    孙宜立悄悄摇了摇头,示意她们不要胡乱说话。
    “快来接旨吧。”那边江芸芸镇定对着健妇队的小娘子们招手说道。
    陈娘子等人连忙整理着衣裳,这才排成两列跪在香桌前。
    皇后的口谕是褒奖,对于健妇队的行为大夸特夸,每人给了一百两的宝钞,还赏赐了一人一匹布,甚至赐给健妇队一块‘巾帼安邦’的牌匾。
    众人震惊。
    江芸芸也一脸吃惊。
    小太监连忙让人起来,把东西都送下去后,才笑说着:“江县令,奴婢这里还有其他事情要和您说呢。”
    江芸芸对着吴萩等人打了个眼色,自己则把人带去角落里。
    “是皇后娘娘还有什么吩咐?”江芸芸和气问道。
    小黄门笑着摇了摇头:“是太子殿下给您写了几封信,要奴婢交给您,还要您回信给他呢。”
    江芸芸笑说着:“原来如此,有劳公公了。”
    “客气客气。”小黄门连声说道。
    江芸芸捧着那一叠厚厚的信回了书房,打算抓紧时间回信。
    信的内容倒是不多,不过小太子啰嗦,一件事情反反复复的写,还要自己上手写两个字,所以一张纸的字迹多样,内容混乱,大小不一。
    不过看完了这一叠信,江芸芸倒是知道皇后好端端来这个口谕的缘由了。
    小太子有一天开开心心出门玩的时候看到有小黄门调戏宫娥,没见过这种事情,所以心里震惊,就去找他爹娘念叨了。
    皇后和陛下一听这还了得,我这么小的孩子怎么能看到这么污秽的东西,立马下旨彻查。
    这一查不要紧,牵出一个黄门欺负宫娥的大案,原来有一些黄门仗着自己的干爹厉害,老是欺负年轻的小宫娥,宫娥们找了好多人求情都不顶用,再一查原来这些事情在宫内屡见不鲜,甚至还闹出不能说的事情,小太子在信中天真问道,不能说的事情是什么事情啊。
    总而言之,皇后大怒,整顿了后宫,把那些干爹干儿子全都赶出了,那些受了委屈的宫娥也都放出宫了。
    回头小太子觉得自己功劳不小呢,拉着他娘絮絮叨叨念着,加上之前在他爹哪里听了什么健妇队的事情,就非要扯到江芸身上,夸他特别厉害,在此省略两张夸江芸的话。
    最后皇后大概也觉得如今宫内太监的权力太大了,那些嬷嬷大都不敢吭声,也都是权力太少了,所以开始抬举女官嬷嬷们,开始把形同虚设的尚宫的制度重新确立了一遍,但是老在内廷折腾也树立不出权威来,所以就盯上了被自己儿子一直念着健妇队。
    扯出大旗,表明自己立场,确立女官地位,抗衡太监的庞大。
    后面是江芸芸的分析,她甚至觉得自己分析得有理有据。
    江芸芸一边想着,一边飞快给小太子回信,自然是大夸特夸,夸夸其谈,写完又想着这些空话也没意思,现在小孩大了不好哄了,他强烈指责上一份信实在太过敷衍了,所以她想了想又找了几个健妇队中擅长女工的小娘子来,让她们用新种的棉花做几个软乎乎,可爱爱的小玩具出来。
    谢来啧啧两声:“敷衍,太过敷衍了。”
    江芸芸头也不抬,理直气壮说道:“哪里敷衍了,我又不会绣花,难道要我亲自去绣不成。”
    “太子殿下分明就是想知道小县令这一天都干了什么?”谢来一语道破,“之前不是还写了什么话本来,您是一个字也不敢回啊。”
    江芸芸摸了摸脑袋,老实交代:“我怕皇后娘娘对我有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