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七章

    传旨的小黄门一见了江芸芸就一脸含笑, 态度格外热情。
    “可是咱家来得不巧,真是耽误江县令做事了。”小黄门先一步告罪说道。
    江芸芸一见小黄门笑脸盈盈的样子就松了一口气,笑说着:“没有的事情,倒是劳烦公公多等了, 我这边还要去换个衣服, 千章, 带公公先去前厅喝个茶。”
    吴萩立马热情上前, 悄悄递了一个荷包过去。
    那个熟练劲,江芸芸眼尾一瞟, 忍不住龇了龇牙。
    吴萩到底是个富家子弟, 经过符穹一事上长大了不少,来往人情更是熟练,又加上之前还有个公公练过手, 等江芸芸换好衣服出来的时候, 就差和传旨太监称兄道弟了。
    “我们这里的壅羊都是散养在炎火之山边上的, 细皮嫩肉, 不腻不膻, 入口滑爽, 香气沁鼻。”
    “您喜欢吃羊啊,那正好啊, 等会我带您去富贵楼吃,他们家的后院特意养了几只只给贵人吃的呢,您是喜欢半个月到二十天的羊羔, 还是圈养了两个月的中羊,这种养要十五公斤才是最好吃的。”
    “喜欢羊羔啊, 真是京城来的, 会吃, 讲究!”
    “我们这里有汤涮、白切、红焖和药炖等等,只要您喜欢的,都能给你办到,但是要我说那肯定是羊肉锅最好吃的,把羊骨剁成块,再仔仔细细熬上汤,汤中再配上春日最合适的鲜笋和去年做的酸菜,配成一锅,最后将皮肉薄片,烫煮,佐以什锦酱,那可真是肉香韧滑,便是喝那口汤也是酸甜宜人。”
    别说小太监了,江芸芸听得都直咽口水,大概只有最是古板的林括一脸严肃,完全笑不出来,坐在角落里只当自己是透明的。
    江芸芸站在门口咳嗽两声,打断里面一边安静,一边热烈的诡异气氛。
    小太监见了江芸芸脸上的笑意更热情了:“江县令真是一表人才,怪不得这么多人惦记着。”
    江芸芸笑了笑:“门公公谬赞了,门口的香案已经摆好了,我们移步去宣旨吧。”
    小太监连连点头:“正是正是,请。”
    “奉 天承运 皇帝敕曰:提德法以养民,授诗书而兴文,琼山县县令江芸,政绩卓越……特提为翰林院侍读,大理寺寺副,钦此。”
    “恭喜江县令,不不,江侍读了,连升三级,可见陛下爱重啊。”小太监亲自把人扶起来,一脸谄媚。
    江芸芸接过的黄色的绢本,低头看着通体都织有锦云纹的圣旨,最显眼的则是圣旨前端为青色绢布,上面绣有银色双龙,好似活了一般围绕着“奉天诰命”四字。
    考中状元的时候,江芸芸也不是没见过圣旨,十五岁那年,她初来乍到,对京城还带着无穷的新奇,更别说是久闻不见其面的圣旨,可那个时候所有人都看着她,她只能在不经意间才能悄悄看上一眼,再等到后面每日连轴转的日子,就只剩下疲惫。
    如今,三年之后的今天,十七岁的江芸芸站在远在千里之外的琼山县,重新捧起沉甸甸的圣旨,心情却不负相同。
    她从一个只会读书的小书生,终于到了可以听到百姓一声赞的小县令。
    江芸芸轻轻摸了摸手中的圣旨,终于笑了起来。
    这一份圣旨会随着各大邸报送往各地,包括湖广的华容。
    衙门内的众人也终于回过神来,一瞬间的惆怅后都是难以言表的惊喜。
    “升官了!”吴萩眼睛亮得惊人,“好好好,我们可要大大庆祝一下。”
    “可不是,不如去我家吃饭吧!”何士楠激动说道,腰间的算盘也晃得叮当响。
    “那我现在去把其他人都叫回来。”白惠兴致勃勃说道。
    江芸芸回过神来,连忙把激动的人都按捺下:“肯定要把春种完成才能走得,怎么都还有七八日呢,不着急,千万别耽误夏税了。”
    “怪不得京城内人人都夸江侍读爱民如子呢,今日一见,名不虚传。”小太监紧跟着夸道。
    “公公抬举了,我让人把东跨院收拾起来,您休息几日再启程。”江芸芸笑说着。
    小太监连连摆手:“可不得,咱家要抓紧回去报喜呢。陛下也一直等您呢。”
    吴萩连忙上前说道:“不急着走,我请诸位吃顿饭,就一顿饭的时间,还能赶上最后一趟船呢。”
    江芸芸欲言又止。
    吴萩悄悄把人挤走了,把着太监的手臂,就要把人带走。
    小太监们格外受用这种热情的态度,一群人就这么跟着吴萩离开了。
    “哼,阿谀奉承。”林括冷笑一声,甩袖离开了。
    何士楠摸了摸鼻子,扭头看着江芸芸,也跟着笑说着:“没事得罪太监做什么,这些人一旦惹上了就要伤筋动骨的,千章性格活络,非常适合交际,而且他花自己的钱,说出去也没人会指责您的。”
    江芸芸收回视线,无奈说道:“我不是想说这个,我是说我们有公务费的,一个人一天四十文呢,他们来了二十个人,那就是八百八十文,可以从账房那边支取的!”
    明朝的公务费大概分为三种,礼仪接待费、车马费和酒席宴饮费三种,各地不同,江芸芸之前给驿站算了一笔站,然后确定这个费用,随便吃吃还是挺多的,我们琼山县的物价可不贵!
    何士楠一脸嫌弃:“一两银子都没有,你知道那只二十天的壅羊小羊羔要多少钱吗?”
    江芸芸谨慎说道:“四百文?”
    一直小羊大概就是三百到四百这个价位,这个小羊还有个响亮的抬头,那就取最大值。
    何士楠弹了弹袖口,施施然地比划出一个六的首饰。
    江芸芸震惊:“六百文!”
    何士楠更震惊了,看着面前的小县令,他面前来来回回比划着六的姿势,然后慢慢吞吞说道:“六两银子。”
    “什么!”江芸芸听得眼前一黑。
    “那一桌席面至少八两。”何士楠尤显语不惊人死不休,继续说道,“要是再喝点酒,十两银子是起码要的。”
    江芸芸心如刀绞:“该死的有钱人啊。”
    何士楠晃了晃手中的算盘,心大说道:“所以,就当是我们吴主簿请的客,我们衙门只当不知道就好了。”
    —— ——
    江芸芸要走的消息还是顺着春日的风吹遍大街小巷。
    衙门内,乐山正在收拾东西,就连原先那些挂在门上的过年红布都打算打包好带走。
    都是花公子自己的钱买的,肯定是不能浪费的。
    衙门外,江芸芸走到哪里都有人在问‘县令什么时候走’,江芸芸都笑着打马虎过去了。
    ——“还有时间呢,不说这些了,你们现在下种可要仔细一点,别太密了,贪多不行,我们庄稼种好了,日子才过得好了。”
    ——“不要这些,真不要,我连马车都没有呢,嗐,我和乐山也扛不回去呢,你们回头自己多吃点,才能有力气干活。”
    江芸芸一脸狼狈得从村子里出来,村民们实在太热情了,到最后围着她们的人越来越多,白惠怕不安全,就只好赶紧带人离开。
    “再过几日就走了,这几日就在衙门里呆着吧。”白惠把小县令从村民里扯出来,一脸紧张,走了几步,感觉自己的裤子好像松了,一低头才发现自己的腰带里不知何时塞了一把带着泥土的菜,无奈拿了出来,“还好是一把菜,没把那凶巴巴的鸡塞进来,不然非要啄我不成。”
    江芸芸也乱了头发衣服,无奈说道:“我这两个鸡蛋也不知道是谁家的。”
    两人狼狈地回了衙门,衙门前又堆了不少东西,武忠带着几个衙役跟着老鹰捉小鸡一样,见有百姓冲上来就连忙把人拦住,直接把人赶走,奈何总有几只落网之鱼。
    江芸芸一看情况就不对,就从侧门悄悄进去了。
    “我今日出门买些回去的东西,都不要我钱。”乐山苦着脸说道,“我都随便扔的钱,但我瞧着我是花多了,别回去路上没钱了。”
    江芸芸一听也跟着愁眉苦脸,大明官员的工资真的是三瓜两枣,还不够人家一顿饭的,这三年多亏了周笙在大后方勤勤恳恳做生意,才能补救一二,勉强付出乐山的工资。
    “我们要先一趟扬州吗?”乐山问道。
    江芸芸点头:“要去看看的。”
    乐山凑过来神神秘秘问道:“谢佥事和我们一起走吗?”
    江芸芸回过神来:“哎,我也好久没见谢来了,他最近都哪里去了。”
    谢来哪里去了?
    肩负重任的谢来自然是忙着到处打包琼山县特色,顺便看了一会儿热闹,最后才急急忙忙让人把东西寄回去,让尊贵的太子殿下观赏一二,显示自己工作的成果。
    这个棉花好,小状元摘过的,又白又软。
    这个稻穗也不错,小状元也摸过,又长又重。
    这个绣布好,小状元都夸好呢,又亮又艳。
    这个琉璃小猪猪也不错,小状元……小状元没看到,但这是西洋物件,还怪可爱的。
    宫内的太子殿下在听说江芸芸回来后,立刻抛下两位无聊的舅舅,头也不回得就跑了,蹦蹦跳跳说要做好吃的给江芸吃。
    江芸之前送了好几张食谱,太子殿下跃跃欲试想下厨,被人有哭又闹拦下后,只能眼巴巴站在桌子上看御厨们操刀,看了一遍又一遍,时间久了甚至觉得‘他上他也行’的错觉。
    三月初一,春日正好,琼山县已经开始有些热了,江芸芸打算早些走,天刚亮就爬起来把自己剩下的东西都收拾起来。
    她的东西实在少,来的时候带了一套官服,几件自己的衣物就兴高采烈来了,走的时候还是差不多的东西,再加上这几年写的文稿,加起来也不过四个包裹,她和乐山各自背着两个包裹就准备离开生活了三年的小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