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七章

    江芸芸是得了一个府邸的。
    但是在哪呢?!
    江芸芸眼巴巴地去找乐山。
    正在收拾行李的乐山气笑了:“原是想起来了, 还以为公子视金钱如粪土,不要了。”
    原是之前江芸新官上任,还有兼任,每天都早出晚归, 有时候甚至还会睡在衙门里, 进京一个月的时间了, 愣是和乐山等人也没见到几面。
    江芸芸尴尬地搓了搓手:“哪里的话, 白拿的房子怎么不要,我自己攒钱买一个一进小院都不知道要多久呢。”
    边上的张道长连连点头:“我就说要早点去问她吧, 你看她每天忙得脚不沾地的, 肯定是忘记了。”
    乐山叹气:“工部的人都来驿站好几次了,一次也没等到你,最近都不来了, 可别是对我们有意见了。”
    江芸芸皱了皱鼻子:“那我去找他们, 让他们找我们这么多次也怪不好意思的, 我亲自上门问问。”
    乐山担忧说道:“会不会显得读书人太过轻浮了。”
    江芸芸不解:“应该不会吧, 本来不就是要给我发房子们, 之前没遇上, 我现在自己去找他们不是也正常嘛。”
    乐山看着一脸迷茫的公子,只是叹气:“京城一点也没意思, 大家嘴巴都可大了。”
    江芸芸耳朵一动,来了兴趣,拉着乐山坐了下来, 笑脸盈盈问道:“来来,仔细说说。”
    乐山欲言又止。
    边上的张道长突然掐了个手诀, 半眯着眼:“你可是文曲星下凡?”
    “当然不是。”江芸芸想也不想就反驳着。
    “你觉得你不是有什么用, 外面的人都说那句谶语说的是你。”张道长叹气。
    江芸芸眼睛一亮:“什么八卦, 说来听听。”
    原是京城来了一个白衣道士,说是能请神上身,很是灵验。
    他就在城西的那棵大榕树下装神弄鬼地一个月,眼看着围观的人越来越少了,直到莫一日突然有一个读书人,张口就说了句要请文曲星上神。
    世俗人江芸芸震惊:“神仙也能请?”
    “谁知道呢。”张道长眉眼耷拉着,不在意地说着。
    “那请上了吗?”江芸芸紧张追问着。
    张道长施施然点头,一手又是掐了一个诀,一手缕着胡子,还真有种仙风道骨的滋味:“请上了,文曲星还写了一首诗。”
    “念来听听。”
    “不太记得了。”张道长叹气,只记得最后两句,“苏子孤胆遭众谤,回首青山到江南。”
    江芸芸不笑了。
    张道长倒是开始笑了:“是吧,你就说是不是针对你的。”
    扬州自来有江南之称,江芸芸在南京考得乡试,称一声苏子也不过分。
    “不过我们扬州也是考试大户啊,考生不少,在京城的也很多啊,和我也没什么关系吧。”江芸芸摸了摸下巴,为自己解释着,“我最近都在教书育人呢,按道理没惹任何人啊。”
    张道长叹气:“按道理是这样的,但谁叫你江芸实在太出名了呢。”
    江芸芸一听,也跟着叹气:“那可真是无辜啊,不过这事应该也没什么大碍,听上去神神叨叨的,一看就是骗人的。”
    “文曲星能骗人。”张道长立刻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阴阳怪气说道,“那可是文曲星。”
    江芸芸哦了一声,不可置否。
    “那然后呢?”她回过神来,“说来说去也就是一句谶语,没头没尾的,这怎么大做文章啊。”
    “你不知道京城在此之前还有一句谶语。”张道长一脸心疼地看向江芸芸,“你说巧不巧,和你这句话对上了,你这孩子也太倒霉了。”
    “谶语这么不值钱吗,一下子来这么多。”江芸芸完全不觉得有什么问题,反而觉得这种神神叨叨的事情有点好笑。
    乐山叹气:“公子,你还听不听啊。”
    江芸芸连忙摆出洗耳恭听的姿势。
    “听说是我们回来之后没多久,京城中就有这么一句话‘慧星入紫薇堭,横扫五尚书台。’,本来大家都还在想这个慧星是那颗星,结果现在成了这么一个文曲星,大家又觉得文曲星不就代表智慧,这不是恰好对上了,而且不知道谁拿到了公子的生辰八字还大肆传播,如今京城都在说这个消息呢。”
    江芸芸啊了一声,迷茫地和两人对视一眼:“这样看……”
    她顿了顿,以手握拳,狠狠打了一下自己的手掌,神色愤愤不平:“确实有人要害我!”
    张道长叹气,也跟着愁眉苦脸:“你这刚回来,可别是碍了谁的眼。”
    “不应该啊。”江芸芸不高兴说道,“我这每天都在学习备课呢,通政司去的次数都不多呢,那个高参议都对我有意见了。”
    三人坐在一起,四目相对,然后齐齐叹了一口气。
    “那这事就不管了?”张道长砸吧出味道了。
    江芸芸点头,然后站起来说着:“我先把我的房子弄过来,这个驿站也住不了了,回头我再看看。”
    乐山一听,忧心忡忡说道:“那个工部的人就是在这个时候没来的。”
    江芸芸嗐了一声,大放厥词:“那我就去会会他们,我什么场面没见过,哼,一个小小工部还比蒙古的千军万马恐怖吗。”
    她一向是想到了就去做的人,转身就准备去工部看看自己的新房子有着落了没有。
    工部在大明门里面,六部除了刑部和三法司一起,被安置在靠近正阳门的位置,其他的官署大都挨在一起。
    江芸芸溜溜达达来到工部门口。
    虽说是搞土木建筑的,但这个建筑瞧着还是中规中矩的,就门口的石狮子瞧着在发亮。
    门房远远看到穿着官府的人,一眼就看到正五品的官。
    虽说正五品的官在京城那肯定是不值钱的,但到底是京城的官,所以门房还是恭恭敬敬迎了上去。
    “不知这位大人要找谁?”门房和气问道。
    江芸芸笑眯眯说着:“你们谁管分房子的事情啊?”
    门房啊了一声,真打算把这个不着调的人赶走,突然脑子灵光一闪,悄悄抬头打量着面前的年轻人。
    没错,正五品。
    瞧着很年轻。
    还长得很好看。
    还有点南方的口音。
    可别是……江芸?!
    门房试探问道:“可是翰林学士,江学士。”
    江芸芸连连点头:“正是。”
    “是为了陛下赏赐的那套院子嘛?”门房又问。
    江芸芸一听有戏,脑袋点得更快了,肉眼可见地快乐起来了。
    “我们的曾侍郎负责此事。”门房笑说着,“我这就去通报一下。”
    江芸芸犹豫问道:“左侍郎负责此事吗?其实找个后面对接的人就可以了。”
    一般来说六部除了主事的尚书,还有两位侍郎,但尚书一般年纪大一些,且身上还有其他重任,很难完完全全兼顾到部门,所以大部分事务都是两位侍郎处理,其中又有以左为尊的潜规则,所以左侍郎算是一部真正的实权老大。
    “早先里面就穿传出话来了,若是江学士来了,就让我去找曾侍郎。”门房解释着。
    江芸芸只好看着他离开了,没多久,门房就更殷勤地请人入内了。
    工部掌管各项工程﹑工匠﹑屯田﹑水利﹑交通等政令,所以里面的氛围和其他部门略有不同,一路上就听到不少人再讨论水利田地之事。
    察觉到有外人来了,不少人都扭头看了过来,不少人开始交头接耳说着小话。
    江芸芸只当没看见,跟在门房身后,朝着正中的侍郎公廨走去。
    “听说工部的人找他一个月了,都避而不见,我还当他清高的不要那房子了。”
    “京城地贵,他不要房子,回头和西北风去呗。”
    “小声点,人家现在是太子老师了,被他听到了,以后给你吃不了兜着走。”
    “哼,还真当自己是文曲星不成,傲什么。”
    “流言又不是他传得,我听说他最近一直住在詹事府或者通政司呢,估计还不知道此事呢。”
    “不是他传的,可就是和他有关,他现在有利也说不清,而且谁不知道他得陛下喜欢啊。”
    “所以,是他弄得风波嘛?”有人突然好奇问道。
    这个问题也一直压在各部尚书的心头。
    这流言是什么意思?
    是不是有人觊觎他们的位置,要真是如此,倒也无所谓。
    那陛下知道了嘛?若是知道了怎么没有反应,若是不知道,那他们要自己上这字请罪嘛。
    这接二连三的箴言闹得动静可不小,江芸才一个屁股,能做那个位置,那和他合谋的人有谁?
    因这此事,各部尚书看谁都觉得有点不顺眼,尤其是自家的侍郎,侍郎继任尚书是常有的事情,要不就是各位都御史们,这一看就发现处处都是职业危机。
    工部也在这样一个微妙的环境中,徐贯其实算是个不争的人,也人好相处,但有时候还是忍不住盯着下属看几眼,曾鉴作为左侍郎就被看了好几眼,因为徐贯就是从左侍郎进工部尚书的。
    本来此事也不归曾鉴管的,但后面的主事老是被尚书若有若无地盯着,实在是两股战战,吓得脸都白了,曾鉴性格宽厚,只好把此事亲自接了过来,果不其然徐尚书的眼睛就这么看过来了。
    ——实在是不妙啊。
    ——尚书这是什么意思!
    曾鉴心事重重,等一听到门房的禀告,立马推了手上的工作,打算亲自会会这位风云人物。
    所以江芸芸一来的时候,就和这位曾侍郎不经意地大眼瞪小眼的片刻,虽然后面大家都默契地一开始视线,但两人还是忍不住心里泛着嘀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