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九章
访单开了头, 大家也算是大致了解江芸的做事风格,后续的考语工作也就好推进了,一屋子人的摩擦也是有了初步进展。
考语是和访单一起进行的堂审前的准备工作。
所谓考语就是各衙门堂上官对其属官开写的评语。
一般来说是为期三个月,由吏部并南京吏部牵头, 咨札各衙门堂上掌印官, 将部门所属在应考范围内的官员进行考察, 查取考语, 或贤或否明都要注明实迹,随后送吏部备案, 用来后期的堂审酌取。
因为考语是直接送到吏部, 供主管进行参酌的,所以一般来说访单的会单结果关乎最终的黜陟结果,但对于其他官员, 尤其是争议性官员, 考语就很重要了。
“考语只能在这里选?”江芸芸好奇问道。
韩文点头:“共有三十二条, 囊括种种, 不规定范围让那些老油条自由发挥, 写的东西, 你一个人能揣摩一个时辰呢,回头又有问题, 又都是我们礼部的锅了。”
江芸芸了然。
考语这东西到底是有点得罪人的,真让他们自由发挥,这一群人精也不知道能给你雕什么花来, 确实为难吏部的人浪里淘金了。
“你说会不会有些人故意……”江芸芸点到为止地没说下去,但是大眼睛悄悄斜眼去看韩文。
韩文四平八稳, 一本正经说道:“按道理, 两京各衙门堂上官应对本衙门应考人员秉公核实, 该官贤能与否,要如实填注。”
江芸芸自然是连连点头表示附和,飞快编了一顶顶高帽给人带上。
“那自然是公道的人多,大家都是为国办事,不敢偏颇。”先行肯定韩侍郎的话。
“比如下官早早就听闻韩侍郎在主持户部掌邦计期间,力遏权幸,匡正盐法,为国理财。”强调具体事情。
“刘首辅曾夸赞您是——国家养士百五十年,当其时只养得个韩贯道者。”引用名人名言。
“朝野所知的清忠粹德,一定是秉公处理的。”表明自己看法。
最后江芸芸话锋一转,图穷匕见:“但人心难免是偏的嘛,又岂是人人都是韩侍郎这般清修耿介,识量宏远,每临大事,不可屈挠。”
韩文大为吃惊,打量着面前正义凌然的江芸芸,半晌之后才说道:“你师兄说你是龙蛇之姿,我还以为是夸你是‘穷溟出宝贝,大泽饶龙蛇’,没想到说的是你‘龙蛇之蛰,以存身也’。”
江芸芸憨憨一笑:“还请韩侍郎解惑。”
帽子都带了这么多,再遮遮掩掩也说不过去了,韩文只好低声说道:“这个流程其实是这样的,你要是都不错,那主官就会挑选考语给你写上,大都是溢美之词。”
“没有参考价值。”江芸芸直截了当说道。
韩文下意识点头,随后又觉得太过得罪同僚了,开始缝补道:“总归都是做事的,你先听我说完,不要插嘴了。”
江芸芸哦了一声。
“若是说若某官不肖,那就要写明其所犯是“八目”中的何项,都要指事直书。”
江芸芸又有话要说了。
韩文直接摆了摆手了,示意她只管听。
“但就算你说的,人心难免有所偏颇,亲疏远近是很正常的,所以考语的填写,只求无大错,而不是非要选出大功。”
江芸芸了然。
原则就是差不多得了,活一下稀泥。
韩文说完之后,看着江芸芸过分年轻的面容叹气:“也就是这样的问题,外官都说京官好往上走,不知京官磋磨的那些日子也数不胜数,京官也时常羡慕外官自由,但升迁艰难,你能年纪轻轻走到这里,实属万里挑一了。”
江芸芸只能摸了摸脑袋。
“这种不论属官的政绩,只看主官态度的,也确实寒了人心,若是碰上指廉为贪,以正为邪,论劾公排的事情也实在是丢人。”江芸芸说道。
“难以避免,所以我们要结合科道官的内容和主官的考语。”韩文谨慎说道。
江芸芸还是心事重重的样子。
“我真心觉得之前马尚书提出的三个账本,再结合上访单和考语才能最大限度的维持公平。”
韩文笑了笑:“公平。”
江芸芸看他,不解:“不对吗。”
“对的。”韩文点头,看着江芸芸的目光一点和蔼,“人人都想要一个公平,可公平是很难的,至少在我们这一辈手里是很难实现的。”
江芸芸错愕。
“好好努力吧,江其归。”韩文拍了拍她的手背,“这次就先这样吧。”
三月的时候,访单和考语的内容系数回归到了吏部手中,江芸芸开始带领考功司加班的日子。
“这人的评价两极分化,到时候要重点,打上红标。”
“考语上全都是溢美之词,但访单上却没有实际的内容,打上黄标。”
“这个看上去很正常,中规中矩,绿标。”
江芸芸在大致了解流程后开始把工作内容分解成了三部分。
第一部分:先一部分进行分类,保证两张单子的去处能合到一个人手中,也就是说,两张单子是要进行横向对比的,若是相差大的,直接红标,进入重点目标,等待堂审询问,之后依次是有待考核的黄标,粗看没有问题的绿标。
第二部分就是对三种分类的内容进行进一步的审查,也就是竖向对比,相互交叉来看同部门的其他人的内容,推断出大概情况,随后写上批语。
第三部分则是两位侍郎同江芸芸再一次重复检查。
一时间,考功司灯火通明,烛火昼夜不熄,所有人都忙得脚不沾地。
“哎,江苍。”深夜,韩文故意拎着黄标,去找江芸芸,“被打上黄标了。”
江芸芸看着被怼过来的纸张,然后抬头去看韩文。
韩文一看就是故意的,对着她挤了挤眼睛。
江芸芸叹气:“韩侍郎这事打算甩工作给我吗。”
韩文老神在在说道:“我是想看看你什么态度。”
“公事公办的态度。”江芸芸低头,淡淡说道,“真要是我抽到他,也是要避嫌的,韩侍郎看起来还是太闲了,下一批给您看算了。”
“这个我同意!”另外一位侍郎头也不回地说到,“就他最闲了,晚上还摸了摸猫,乐不思蜀了。”
韩文撇嘴:“你们两人这没意思了。”
江芸芸没说话,只是轻轻扫了一眼两张纸上的内容。
主管写的是满意,科道官则是可有可无的评价。
她没有进一步评价,只是收回视线,继续翻看着自己手中的内容。
韩文见她真的无所谓的样子,这才低下头小声说道:“要是他确实做的不错呢……”
“陈主事,你的那一批好了之后,就给韩侍郎看。”江芸芸头也不抬就喊着。
韩文脸色大变:“我手上还很多啊。”
江芸芸冷笑一声,把两张纸推开:“那就快去干活,我忙得很,都是红标的内容呢。”
韩文只好捧着两张纸走了。
“江其归这人怪没意思的。”韩文一坐下就和隔壁另外一个侍郎嚼舌根。
那个侍郎嫌烦,直接把折子竖起来挡在两人中间,表明了不要和他说话的态度。
—— ——
陈宽盯着面前沉甸甸的钱,思索了好几日,最后含恨把钱财都退了回去,今年内阁和吏部的态度,没必要掺和,而且今日不过是随意提起江芸太过年轻,担任京察要职太过随意,太子就先一步跳了起来,陛下也一脸不悦。
往年这个时候他都能收到好大一笔钱,今年确实是干不了。
——陛下和太子太信任外臣了,尤其是这个刺头江芸了。
——宠信刚正不阿的大臣,这对所有宦官来说简直是灭顶之灾。
他必须拉回太子的心,又或者杀了江芸,以除后患。
“难道找个人把他做了?”小太监恶狠狠说道。
陈宽冷笑一声:“你疯啦,要死拉上我,没脑子的东西。”
小太监连忙求饶。
“这是最后的办法,真要做也不是现在。”陈宽淡淡说道,“这些人托不上我,也会去找其他人,我们不用管他们了,对了,我记得你是南直隶人,江芸不是有个兄弟和他不和嘛,去看看他们那边有没有把柄。”
另一侧,萧敬听闻今日的事情后也颇为忧虑。
“那江芸能有今日,老祖宗出了多少力,若是他真的能上位,可是好事啊。”干儿子得意说道,“太子殿下登基第一件事就是要把隔壁的陈老狗拉下马。”
萧敬冷笑一声:“真登基了,我们和他也并无区别。”
干儿子一脸不解。
“江学士可不好拿捏。”萧敬靠在椅背上,眉眼低垂,“太硬了,顾家那位和他同吃同住,莫逆之交,只是让他杀一个御医都不同意,可见是一个心肠冷硬的人。”
干儿子也跟着担忧起来:“这事儿子也有所听闻,人人都说江其归好脾气,对朋友极好,不曾想就杀个人,给朋友出出气这样的事情也办不成,据说两人如今已经闹翻了,顾家出灵那一日,他都不曾来。”
萧敬神色严肃。
“那现在怎么办?”干儿子神色严肃,“是把人拉拢过来,还是……”
小太监手刀往下一砍,目光狠厉。
萧敬盘着手中的核桃,半晌之后又突然说道:“我记得他有个同父异母的哥哥是不是也在这一批……”
“江苍?”那小太监竟然还记得,“是的,己未科进士,就那桩程敏政的案子,闹得陛下好不愉快,还差点把李阁老也牵扯进去了是了,我还记得当时有两个考生也差点被牵连,名叫唐寅和张灵,是江其归在扬州的好友呢,后来不是也闹得他远在兰州还吃了不少弹劾嘛,也是倒霉的。”
考语是和访单一起进行的堂审前的准备工作。
所谓考语就是各衙门堂上官对其属官开写的评语。
一般来说是为期三个月,由吏部并南京吏部牵头, 咨札各衙门堂上掌印官, 将部门所属在应考范围内的官员进行考察, 查取考语, 或贤或否明都要注明实迹,随后送吏部备案, 用来后期的堂审酌取。
因为考语是直接送到吏部, 供主管进行参酌的,所以一般来说访单的会单结果关乎最终的黜陟结果,但对于其他官员, 尤其是争议性官员, 考语就很重要了。
“考语只能在这里选?”江芸芸好奇问道。
韩文点头:“共有三十二条, 囊括种种, 不规定范围让那些老油条自由发挥, 写的东西, 你一个人能揣摩一个时辰呢,回头又有问题, 又都是我们礼部的锅了。”
江芸芸了然。
考语这东西到底是有点得罪人的,真让他们自由发挥,这一群人精也不知道能给你雕什么花来, 确实为难吏部的人浪里淘金了。
“你说会不会有些人故意……”江芸芸点到为止地没说下去,但是大眼睛悄悄斜眼去看韩文。
韩文四平八稳, 一本正经说道:“按道理, 两京各衙门堂上官应对本衙门应考人员秉公核实, 该官贤能与否,要如实填注。”
江芸芸自然是连连点头表示附和,飞快编了一顶顶高帽给人带上。
“那自然是公道的人多,大家都是为国办事,不敢偏颇。”先行肯定韩侍郎的话。
“比如下官早早就听闻韩侍郎在主持户部掌邦计期间,力遏权幸,匡正盐法,为国理财。”强调具体事情。
“刘首辅曾夸赞您是——国家养士百五十年,当其时只养得个韩贯道者。”引用名人名言。
“朝野所知的清忠粹德,一定是秉公处理的。”表明自己看法。
最后江芸芸话锋一转,图穷匕见:“但人心难免是偏的嘛,又岂是人人都是韩侍郎这般清修耿介,识量宏远,每临大事,不可屈挠。”
韩文大为吃惊,打量着面前正义凌然的江芸芸,半晌之后才说道:“你师兄说你是龙蛇之姿,我还以为是夸你是‘穷溟出宝贝,大泽饶龙蛇’,没想到说的是你‘龙蛇之蛰,以存身也’。”
江芸芸憨憨一笑:“还请韩侍郎解惑。”
帽子都带了这么多,再遮遮掩掩也说不过去了,韩文只好低声说道:“这个流程其实是这样的,你要是都不错,那主官就会挑选考语给你写上,大都是溢美之词。”
“没有参考价值。”江芸芸直截了当说道。
韩文下意识点头,随后又觉得太过得罪同僚了,开始缝补道:“总归都是做事的,你先听我说完,不要插嘴了。”
江芸芸哦了一声。
“若是说若某官不肖,那就要写明其所犯是“八目”中的何项,都要指事直书。”
江芸芸又有话要说了。
韩文直接摆了摆手了,示意她只管听。
“但就算你说的,人心难免有所偏颇,亲疏远近是很正常的,所以考语的填写,只求无大错,而不是非要选出大功。”
江芸芸了然。
原则就是差不多得了,活一下稀泥。
韩文说完之后,看着江芸芸过分年轻的面容叹气:“也就是这样的问题,外官都说京官好往上走,不知京官磋磨的那些日子也数不胜数,京官也时常羡慕外官自由,但升迁艰难,你能年纪轻轻走到这里,实属万里挑一了。”
江芸芸只能摸了摸脑袋。
“这种不论属官的政绩,只看主官态度的,也确实寒了人心,若是碰上指廉为贪,以正为邪,论劾公排的事情也实在是丢人。”江芸芸说道。
“难以避免,所以我们要结合科道官的内容和主官的考语。”韩文谨慎说道。
江芸芸还是心事重重的样子。
“我真心觉得之前马尚书提出的三个账本,再结合上访单和考语才能最大限度的维持公平。”
韩文笑了笑:“公平。”
江芸芸看他,不解:“不对吗。”
“对的。”韩文点头,看着江芸芸的目光一点和蔼,“人人都想要一个公平,可公平是很难的,至少在我们这一辈手里是很难实现的。”
江芸芸错愕。
“好好努力吧,江其归。”韩文拍了拍她的手背,“这次就先这样吧。”
三月的时候,访单和考语的内容系数回归到了吏部手中,江芸芸开始带领考功司加班的日子。
“这人的评价两极分化,到时候要重点,打上红标。”
“考语上全都是溢美之词,但访单上却没有实际的内容,打上黄标。”
“这个看上去很正常,中规中矩,绿标。”
江芸芸在大致了解流程后开始把工作内容分解成了三部分。
第一部分:先一部分进行分类,保证两张单子的去处能合到一个人手中,也就是说,两张单子是要进行横向对比的,若是相差大的,直接红标,进入重点目标,等待堂审询问,之后依次是有待考核的黄标,粗看没有问题的绿标。
第二部分就是对三种分类的内容进行进一步的审查,也就是竖向对比,相互交叉来看同部门的其他人的内容,推断出大概情况,随后写上批语。
第三部分则是两位侍郎同江芸芸再一次重复检查。
一时间,考功司灯火通明,烛火昼夜不熄,所有人都忙得脚不沾地。
“哎,江苍。”深夜,韩文故意拎着黄标,去找江芸芸,“被打上黄标了。”
江芸芸看着被怼过来的纸张,然后抬头去看韩文。
韩文一看就是故意的,对着她挤了挤眼睛。
江芸芸叹气:“韩侍郎这事打算甩工作给我吗。”
韩文老神在在说道:“我是想看看你什么态度。”
“公事公办的态度。”江芸芸低头,淡淡说道,“真要是我抽到他,也是要避嫌的,韩侍郎看起来还是太闲了,下一批给您看算了。”
“这个我同意!”另外一位侍郎头也不回地说到,“就他最闲了,晚上还摸了摸猫,乐不思蜀了。”
韩文撇嘴:“你们两人这没意思了。”
江芸芸没说话,只是轻轻扫了一眼两张纸上的内容。
主管写的是满意,科道官则是可有可无的评价。
她没有进一步评价,只是收回视线,继续翻看着自己手中的内容。
韩文见她真的无所谓的样子,这才低下头小声说道:“要是他确实做的不错呢……”
“陈主事,你的那一批好了之后,就给韩侍郎看。”江芸芸头也不抬就喊着。
韩文脸色大变:“我手上还很多啊。”
江芸芸冷笑一声,把两张纸推开:“那就快去干活,我忙得很,都是红标的内容呢。”
韩文只好捧着两张纸走了。
“江其归这人怪没意思的。”韩文一坐下就和隔壁另外一个侍郎嚼舌根。
那个侍郎嫌烦,直接把折子竖起来挡在两人中间,表明了不要和他说话的态度。
—— ——
陈宽盯着面前沉甸甸的钱,思索了好几日,最后含恨把钱财都退了回去,今年内阁和吏部的态度,没必要掺和,而且今日不过是随意提起江芸太过年轻,担任京察要职太过随意,太子就先一步跳了起来,陛下也一脸不悦。
往年这个时候他都能收到好大一笔钱,今年确实是干不了。
——陛下和太子太信任外臣了,尤其是这个刺头江芸了。
——宠信刚正不阿的大臣,这对所有宦官来说简直是灭顶之灾。
他必须拉回太子的心,又或者杀了江芸,以除后患。
“难道找个人把他做了?”小太监恶狠狠说道。
陈宽冷笑一声:“你疯啦,要死拉上我,没脑子的东西。”
小太监连忙求饶。
“这是最后的办法,真要做也不是现在。”陈宽淡淡说道,“这些人托不上我,也会去找其他人,我们不用管他们了,对了,我记得你是南直隶人,江芸不是有个兄弟和他不和嘛,去看看他们那边有没有把柄。”
另一侧,萧敬听闻今日的事情后也颇为忧虑。
“那江芸能有今日,老祖宗出了多少力,若是他真的能上位,可是好事啊。”干儿子得意说道,“太子殿下登基第一件事就是要把隔壁的陈老狗拉下马。”
萧敬冷笑一声:“真登基了,我们和他也并无区别。”
干儿子一脸不解。
“江学士可不好拿捏。”萧敬靠在椅背上,眉眼低垂,“太硬了,顾家那位和他同吃同住,莫逆之交,只是让他杀一个御医都不同意,可见是一个心肠冷硬的人。”
干儿子也跟着担忧起来:“这事儿子也有所听闻,人人都说江其归好脾气,对朋友极好,不曾想就杀个人,给朋友出出气这样的事情也办不成,据说两人如今已经闹翻了,顾家出灵那一日,他都不曾来。”
萧敬神色严肃。
“那现在怎么办?”干儿子神色严肃,“是把人拉拢过来,还是……”
小太监手刀往下一砍,目光狠厉。
萧敬盘着手中的核桃,半晌之后又突然说道:“我记得他有个同父异母的哥哥是不是也在这一批……”
“江苍?”那小太监竟然还记得,“是的,己未科进士,就那桩程敏政的案子,闹得陛下好不愉快,还差点把李阁老也牵扯进去了是了,我还记得当时有两个考生也差点被牵连,名叫唐寅和张灵,是江其归在扬州的好友呢,后来不是也闹得他远在兰州还吃了不少弹劾嘛,也是倒霉的。”